内心冲突最激烈的那一刻

来源 :周末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63268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工作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说到找工作,几乎每个人都有故事好讲,从十年寒窗苦读到在招聘会上一次次推销自己,很多人都是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完成了从前十几年都没有完成的跨越,真正开始面对社会。然而无论是初次找工作的人还是已经工作过的人,似乎并不太明白工作到底是什么,只是为了找工作而找工作。在“树挪死,人挪活”的口号下,跳槽几乎成了一种时尚。
  在人们判断是否接受一份新工作时,首先需要弄明白的问题是:选工作究竟是选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几种比较典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选工作主要是选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这种环境包括单位的好坏、行业的冷热等等。第二种观点认为,找工作就是找一个发挥自己的机会。這类人一般并不看中眼下的收入多少,而是更注重长远的发展。第三种观点很务实,认为选工作就是选一种赚钱的方法。从这个角度出发,似乎工作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否在一定时间内体现其经济效益。很难说这些观点孰对孰错,因为对工作的认识与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
  选工作其实就是在选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潜意识中都在追求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方式,而工作就是这种方式最好的体现和实现手段。虽然现实并不是有求必应的,但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会拿自己现在的生活与心目中的生活作比较从而得出一种选择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价值观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有人选工作时特别矛盾的原因,似乎很少有人真正感到满意,因为常常会面临“熊掌和鱼”的取舍,所以说,选工作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和倾向性,也最容易受到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二、有没有完美无缺的工作
  
  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孜孜不倦地寻找着一份理想中完美的工作,为此他们选择了一次又一次,权衡了一次又一次,也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机会。那么,究竟有没有完美无缺的工作?
  “完美的工作”并不是指工作本身,它也不是一种生活标准。说到底,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正是这种心理状态决定了人们对工作的行为和态度。所谓“完美的工作”其实就是使心理需求能够在较高的层次上达到一种平衡或者良性的循环,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发挥、自己的个性与价值观念与工作环境鱼水相融,单位也因此而受益。舒马赫曾经指出,工作具有三个功能:“给人们提供一个发挥和提高自身才能的机会;通过和别人一起共事来克服自我中心的意识;提供生存所需的产品和服务。”所以,工作其实只是人们一种途径,通过它,人们寻找到那种在自己看来最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三、烦恼源自何方——一个人择业中的几个误区
  
  在选择工作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陷入以下几种误区,从而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烦恼,甚至错失良机。
  
  ·我是谁?——对自己定位不清
  对许多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而言,这是一个最常见的问题。长期象牙塔中的生活,使他们对自己并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因此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心态往往不好,要么自视甚高却眼高手低;要么妄自菲薄,病急乱投医。
  
  ·盖茨幻觉——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或许是比尔·盖茨的故事太过传奇,以至于许多年轻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盖茨幻觉”——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创业并取得成功。而新经济的到来、网络股的神话等等更为这种幻觉营造了环境,于是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种浮躁的气息,快速成功的法门似乎比塌塌实实的工作更有吸引力,这使得有的人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好高鹜远,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事实上,创业是一种极其艰苦、磨砺人意志和思想的工作,没有一定知识、财富和经验的积累,没有眼光和决心,是难以坚持的。
  
  ·左顾右盼——患得患失,鸡飞蛋打
  对于很多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来讲,找工作并非一件难事。而他们的烦恼恰恰就是机会太多,以至于挑花了眼。在找工作时最忌讳的心态就是患得患失。有些人总喜欢攀比,攀比的结果便是对工作过分的挑剔。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阐释“没有完美的工作”,就是指工作本身不可能是尽善尽美、名利双收又毫不费力的,要在某一个方面有收获,必然会在另一个方面有所付出或者放弃,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但是有些人偏偏不明白这个道理,在选择工作时总是要求面面俱到,最后往往是什么也得不到。
  
  ·一切向“钱”看——把收入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
  许多人在择业的时候,往往把收入看得太绝对,从而忽视了一个职位可能有的其他内在价值。其实,评价一份工作是否可接受,收入只是一个非常外在的、显性化的因素,还有其他一些真正很关键的因素却常常为人们所忽略。例如工作本身提供的锻炼机会,公司的培训机会,单位的无形资产等等。都是潜在的对未来产生长远影响的因素,并非单靠收入就可以衡量。另外,即使是公司的福利如各种补贴、假期等也是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隐性的,只依据月薪或年薪远不足以说明问题。所以,如果在择业时一味向“钱”看,反到可能机关算尽还是得不偿失。
  
  ·下一份工作会更好——这山望着那山高
  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不懂得珍惜。对这类人而言,机会似乎总是来得太早,以至于令他们对机会视而不见,总以为后面的机会更多。
  吴友毕业于国内某名牌大学,开始找工作没多久便顺利通过了大唐电信的笔试和面试,就在昔日同窗还在为工作东奔西走的时候,他已被通知录用。但他却迟迟不肯去签约,总觉得后面还有更好的单位。一来二去, 这家单位觉得他没有诚意,便和其他人签了约。吴友开始并不觉得怎样,然而在接下来一段找工作的日子里,他的运气似乎越来越差,找的单位一家不如一家。这时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一次多么好的机会。
  其实,找工作有时很像谈恋爱,真正的缘分只不过那么一两次,过了这个村便没有那个店了。这山望着那山高,便总是与机会擦肩而过。
  四、未来选工作的法门
  选工作是一件既难又不难的事情。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求职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将来在择业的过程中,会越来越倾向于价值导向,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会从第一层次“退居二线”,今后人们重视的是如何更好地达到工作与自我实现需要的平衡。
  在择业过程中,企业大小并不重要,关键是从什么角度来判断它。从目前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态势来看,择业的重心依企业规模而异,简单说就是选大型企业是选文化,选中型企业是选行业,选小企业是选老板。
  所谓大企业选文化是指在成熟的大企业里,文化占着非常大的比重,要加入一个大企业实际上就是要接受和融入他们的文化。因此,选大企业,考察其企业文化非常重要,如果自己与其文化格格不入,是很难谈得上接受或者融入的。而从企业自身来讲,也倾向于吸收那些能迅速理解和适应其文化的人。
  选中等规模企业之所以要选行业,与企业的生存空间有很大关系,对那些不大不小的企业来讲,行业特征可能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一般来说中型企业的存在往往是暂时的,要么发展成大企业,要么衰落成小企业。例如新经济领域里的中小企业可能很快就发展成大企业,而传统企业的中等企业,其发展的速度和时间就没有那么快。所以,从成长性的角度看,选对了行业,个人在择业方面也就成功了一半。
  小企业多数是私营企业,由于规模的缘故,整个管理体系还没有建立完善起来,所以方方面面的工作都与老板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在小企业中,老板是不折不扣的“灵魂人物”,有着绝对的权威。所以老板的眼光、能力和管理方法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在选小公司时,老板的风格和为人便成了必不可少的判断依据。
  有人形容选工作那一刻是“内心冲突最为激烈的一刻”这种说法一点也不过分,因为选择工作就意味着选择生活。正因为如此,如何在选择前、选择时以及选择后保持一种客观理性的心态至关重要,惟有真正明白自己生活的意义和目的,才不会在令人眼花缭乱的选择中迷失。
  (《经济展望》2001年第2期 杨殿勋荐)
其他文献
人人都知道埃伯特·克拉克盼望他的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不幸的是,他得到的是我。不管父亲怎么努力消除我的疑虑,我都暗下决心,长大后,要弥补上帝这个小小的失误。  父亲身材高大,相貌堂堂,一头浓密的黑卷发。他轻松的神态,咧嘴笑时歪嘴的样子使他很有魅力,只有那一双急切的绿眼睛——夏天绿草的颜色——掩饰着他不安和好奇的性格。他是个无所畏惧的人,一个真正的男人,能对付任何挑战,不管是身体方面的还是脑力方面的。
期刊
在成都街头,一对年轻艺人吸引了我。妻子叫郭学芬,年轻漂亮丈夫叫袁清明,没有下肢,坐在轮椅上。2000年8月19日这天,我终于有了机会采访他们。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动人的故事。    一    我出身在川东的开江县农村还在读初中时,就喜欢上了清明哥。我们在一个院子里住。这个院子叫郭家大院,所有的人都姓郭,只有清明哥是外姓。他的爸爸一早就去世了,他妈改嫁给郭大头。清明读完高中二年级,就没有再上学,而
期刊
父亲不幸罹难,“小毕克”差点成童工    1966年,王志文出生于上海普陀区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弟兄三个他排行老三。尽管传承中没有艺术细胞,但王志文的父亲王云根一直很迷恋电影、戏曲、滑稽戏。“文革”后,不改初衷的王父带着儿子经常跑电影院,那时排长队才能买到票子的电影他们几乎每片必看,赵丹、孙道临、白杨、秦怡、王心刚、于洋、王晓棠等成为王志文心中的偶像。孙道临配音的《王子复仇记》里哈姆雷特的著名段
期刊
哇!16元一夜之间买来468万    1981年,21岁的吴金贵不甘心在家乡守着七八分薄地,就独自一人从山东省商河县白桥乡来到天津闯荡。一没文化、二没技术的他,有时连吃饭的问题都解决不了,但倔犟的他却一直滞留在天津寻找出路。  后来,吴金贵在天津市东丽区粮城镇二村租了一间小房,谋了一份替别人种地的差事。虽然辛苦些,吃饭问题算是解决了,生活凑合着过得下去。  就这样,吴金贵在天津一呆就是19年。他几
期刊
借口福州开会 突然神秘失踪    在汕头市建筑设计院的一间宿舍里,汕头市总工会副主席、党组成员林若飞边收拾出差用的行李箱,边告诉妻子王荣,他明天要去福州开个会,最迟下星期一二就回来。   第二天一大早,林若飞便出了门。两天后,汕头市总工会有关同志打电话到林若飞家,通知他参加党组成员会议,王荣惊奇地问:“他不是去福州开会了吗?”  “去福州开会?总工会怎么不知道?”汕头市总工会有关部门,竟无人知
期刊
这里的钻矿像一颗长生果里的3颗花生米那样一个挨着一个。    石头上站起富国    飞机在南非最大的城市约翰内斯堡上空盘旋时,可以看到青山红土之间有一个个巨大的矿山口,在阳光下闪烁着黄澄澄的光芒,这就是蜚声世界的黄金矿脉。同时这片肥沃富饶的土地上,还蕴藏着几乎占世界含量半数的天然钻石。130年前,重达83.5克拉的“非洲之星”被发现时有人预言:“南非将来的成功就建立在这块石头上。”  岁月验证了这
期刊
5月,是美国阳光灿烂的月份。城市里,夹道的风景树郁郁葱葱的,形成一道道壮观的绿色长廊;乡野里,绿茵茵的草坪从脚下一直铺到遥远的天边。微微的风,吹过乡村,拂过城市,像拂过一次次的欢乐和愉快。  但这时更迷人更引人注目的,则是美国的大学校园,是每个大学校园里那欢歌笑语五彩纷呈的毕业典礼。美国新泽西理工大学的教授罗斯·纽曼说:“这些朝夕共处了大学时光的年轻人们转眼就要各奔东西了,他们每个人都有许多话要说
期刊
1999年11月4日,江苏省苏州市某高校管理系的大一新生钟兆琨被一群不明身份的人殴打致死。据查主谋犯罪的竟是钟兆琨的女友王洁颖,她用4000元钱雇杀手完成了她的“复仇计划”。而王洁颖的赴美留学梦也于1999年11月6日在上海虹桥机场由警方宣告破灭。    少年“情圣”    钟兆琨,今年19岁,外表瘦弱斯文。父亲是大学教师,母亲在35岁时生下了他,因而倍加宠爱,一味满足儿子提出的任何要求。上初中
期刊
令这位医生太太始料未及的是,当她提出分手时,她的情人竟用刀割断了她的喉咙……    戴绿帽子的丈夫    所有的人都了解事情的真相,惟独他——59岁的汉斯-赖因哈德·K——一直蒙在鼓里。当波恩刑事陪审法庭开庭审理他妻子被杀一案时,作为证人的他带着苍白的脸和乱蓬蓬的头发出席了庭审。在法庭上,他坐的位置最孤立无援,他被检查官、辩护人、法官们以及心理学家们包围着。在他的背后,一群记者们在交头接耳。由于紧
期刊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而后他拾起钞票,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