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融合教育观念的调查研究

来源 :早期教育(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对河南省四个城市共289名学龄前普通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学龄前普通儿童的家长对幼儿园融合教育持中立态度,隐忧融合教育给幼儿带来消极影响;家长的身份、经验以及幼儿的残障类型是影响学龄前普通儿童的家长接纳特殊幼儿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家长对融合教育的接纳度,应以社区和幼儿园为据点,为家长提供了解特殊幼儿的机会;多渠道宣传融合教育的积极作用,建立学前融合教育的信心;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为试点幼儿园融合教育的实施创设良好条件。
  【关键词】融合教育;幼儿园;学龄前普通儿童的家长;态度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0)02-0051-06
  【作者简介】李辉辉(1988-),女,河南焦作人,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助教,硕士;王晨羽(1996-),女,河南周口人,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本科生;赵巍(1984-),女,河南信阳人,信阳市政府机关幼儿园教师,本科;李芳(1971-),女,河南信阳人,信阳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园长,本科。
  一、问题提出
  2014年1月,为关注残障儿童,推进教育公平,教育部联合多个部委颁布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 年)》,自此融合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年,河南省教育厅出台《河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 年)》,把融合教育前置到幼儿园阶段,投入专项资金开展了幼儿园融合教育的试点工作。幼儿园融合教育是将3~6岁有特殊需要的残障儿童与普通幼儿安置在同一幼儿园班级,共同学习、生活,给特殊幼儿创造正常化的活动环境,同时为特殊幼儿提供必要的适合其发展的特殊教育服务,使普通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融为一体[1]。幼儿园融合教育虽然在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已经普及,但是在我国大陆地区尚处于探索阶段。要推广幼儿园融合教育,首先需要了解社会公众,尤其是普通儿童的家长对融合教育的态度。一方面,普通儿童的家长会直接影响和左右以他们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普通幼儿园的态度;另一方面,普通儿童的家长对融合教育的态度对普通儿童看待残障和对待特殊儿童的态度和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普通儿童的家长的态度决定了特殊儿童是否能被主流环境中的同伴所接受[2]。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和德国关于家长融合教育观念的研究较为丰富[3][4][5][6][7],已有的研究对象包含特殊和普通儿童的家长,研究内容包括态度倾向和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较为一致,认为多数家长对幼儿园融合教育持积极的态度,同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受教育水平、融合教育的经验以及残障类型是影响家长态度的重要因素[8]。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关注学前阶段的融合教育,部分学者已经调查我国北京、天津、上海和河南等地教师或家长对融合教育的态度[9][10][11][12]。本研究在借鉴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对象从3~6岁普通幼儿的家长扩展到0~6岁学龄前普通儿童的家长,同时深入探讨多种人口学变量与家长态度之间的关系,以期能为政策制定者和幼儿园管理者推广幼儿园融合教育提供合理化建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向河南省郑州、信阳、驻马店、南阳等地市的0~6岁学龄前普通儿童的家长共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9份,有效率为96.33%。样本构成中,0~3岁儿童的家长112人,3~6岁儿童的家长177人;母亲219人,平均年龄33.1岁;父亲70人,平均年龄33.5岁。其中,与特殊幼儿有过交往经验的家长68人 ,占比23.50%;在融合班级中的幼儿家长35人,占比12.11%。結合问卷填写的实际情况,研究者从样本中选取20名幼儿家长,包括13位幼儿母亲和7位幼儿父亲,进行深度访谈。
  (二)研究工具
  1. 问卷设计
  研究工具为自编《学龄前普通儿童家长对幼儿园融合教育观念》问卷。首先,借鉴Tafa E和G. Manolisis测查普通幼儿的家长融合教育观念所使用的量表,将问卷内容划分为实施融合教育的态度(attitudes,简称A)、对普通幼儿的影响(impact on normal children,简称N)和对特殊幼儿的影响(impact on special children,简称S)三个维度[13]。其次,结合国内外研究者使用过的调查问卷,编制具体题项,并与从事学前融合教育相关工作的高校教师、幼儿园教师和家长逐一推敲每个题目的表述。再次,随机抽取50位家长进行预测并进行项目分析,剔除高低分组临界比未达到显著的题项,然后再次对问卷进行修订,形成正式问卷。正式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包括 “坚决不同意”“不同意”“中立”“同意”和“非常同意”,分别计1~5分,其中负向态度的题目采用反向记分。最后,运用SPSS21.0对有效问卷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2. 信效度检验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总问卷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29,三个维度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为0.918、0.763和0.715,表明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较为理想;该问卷三个维度与量表总分均显著相关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7,三个维度的相关系数也达到显著水平,说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龄前普通儿童的家长对幼儿园融合教育观念的总体分析
  由表1所示,学龄前普通儿童的家长对实施融合教育的态度平均分为3.51,介于中立和同意之间,说明被调查家长对幼儿园融合教育持中立态度。三个维度根据得分高低排序依次为:实施融合教育的态度>对普通幼儿的影响>对特殊幼儿的影响,说明家长对实施融合教育的态度相对积极,但是对融合教育给普通幼儿和特殊幼儿带来的影响却不甚乐观。
  1. 实施融合教育态度的维度分析


  这一维度主要测查家长对特殊幼儿的受教育权利(A1、A3、A4、A6)、幼儿园实施融合教育的条件(A2、A5)以及是否愿意支持幼儿园(A7、A8、A9、 A10、 A11)开展融合教育等方面的态度。表2数据显示,50%以上的家长在A1、A3、A6、A8、A9、A10题目中选择了同意或非常同意,表明家长认可特殊幼儿有接受融合教育的权利并愿意支持幼儿园探索融合教育。但是,超过60%的家长在A2和A5题目中选择了中立、不同意或坚决不同意,表明家长对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的师资和设备条件信心不足。在访谈中,一些家长表示,如果幼儿园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开展融合教育,虽形式上保障了特殊幼儿随班就读的权利,但实质上会造成“随班坐读”的现象。
  2. 对普通幼儿影响的维度分析
  这一维度主要测查融合教育对普通幼儿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N1~N5)和消极影响(N6~N10)两个方面。表3数据显示,50%~70%的家长在N1~N5题目中选择了同意或者非常同意,表明家长认可融合教育给普通幼儿带来的积极作用,包括让普通幼儿变得乐于助人(N2,M=3.73)、宽容(N4,M=3.62)和眼里有他人(N5,M=3.56)。但是也有15%~30%的家长在N6~N10(反向计分)题目中选择了同意或非常同意,表明家长也非常隐忧融合教育给普通幼儿带来的消极影响,尤其担心特殊幼儿伤害普通幼儿(N8,M=2.97)、拖累普通幼儿的學习进度(N10,M=2.97)和融合教育模式下普通幼儿获得的教师关注变少(N9,M=3.04)。
  3. 对特殊幼儿影响的维度分析
  这一维度主要测查融合教育对特殊幼儿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S1~S4)和消极影响(S5~S6)两个方面。表4数据显示,超过60%的家长在S3和S4题项中选择了同意或者非常同意,表明家长认可融合教育给特殊幼儿带来的积极作用,包括提供模仿学习机会(S4,M=3.70)和更好适应真实社会(S3,M=3.61)。但是也有7.61%和12.80%的家长分别在S5和S6题项(反向计分)中选择了同意和非常同意,表明家长也极其担忧融合教育给特殊幼儿带来的消极影响,尤其担心融合教育致使特殊幼儿得不到专业的个别指导(S5,M=2.52)和被普通幼儿孤立(S6,M=2.79)。
  (二)学龄前普通儿童的家长对幼儿园融合教育态度的差异分析
  1. 身份差异比较


  由表5可以看出,母亲在总问卷以及各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高于父亲。以家长身份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两者在总问卷和实施融合教育的态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对普通幼儿的影响(p=0.004)和对特殊幼儿的影响(p=0.030)两个维度上呈显著差异,这表明父亲对融合教育的效果持更为消极的态度。这可能是因为作为女性,母亲相对比较感性,对弱势群体更易表现出同情和怜悯,而父亲相对比较理性,对融合教育更易结合现实条件做出客观理性的分析。
  2. 与特殊幼儿交往经验差异比较
  由表6可以看出,以是否与特殊幼儿有过交往经验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两者在总问卷和各维度均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与特殊幼儿有过交往经验的家长对融合教育持有更为积极的态度。这与Eufimia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即家长与特殊幼儿接触的机会越多,他们对自己孩子在融合教育中的担忧就会越少[14]。
  (三)学龄前普通儿童的家长对不同残障类型幼儿接纳程度分析
  特殊幼儿根据残障类型大致可以分为生理缺陷、智力缺陷、行为和情绪缺陷三大类。家长根据1~7接受等级对不同残障类型的幼儿进行排序(1表示最不能接受,7表示最能接受)。由表7可以看出,家长对生理缺陷的特殊幼儿接受度最高,对行为和情绪障碍的特殊幼儿接受度最低,其中对肢体残疾的幼儿接受度最高,对多动症的幼儿接受度最低。
  四、讨论
  (一)家长对幼儿园融合教育持中立态度,隐忧融合教育给幼儿带来消极影响
  家长对实施融合教育的态度得分为3.51,说明普通儿童的家长对融合教育持中立态度;同时家长对融合教育给普通幼儿和特殊幼儿的教育影响和效果信心不足。这主要是因为家长接触和了解特殊幼儿的途径有限,本次调查中,50%的家长不了解特殊群体,76.5%的家长没有与特殊幼儿交往的经验。而且,我国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是两个平行系统,隔离式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加上社会、学校、机构对融合教育缺乏宣传,导致不少普通幼儿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学前融合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对其存在顾虑和怀疑[15]。
  (二)家长的身份、经验以及幼儿的残障类型是影响普通儿童的家长接纳特殊幼儿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以家长的学历、年龄、职业、身份以及与特殊幼儿的交往经验为自变量,以总问卷和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差异性分析,发现家长学历、年龄和职业对家长的融合教育态度不存在显著差异,仅有家长身份和与特殊幼儿的交往经验存在显著差异,即母亲和与特殊幼儿有过交往经验的家长对融合教育的态度和教育效果更为乐观和积极。在访谈中进一步发现,与特殊幼儿有过交往经验的家长多是因为子女在融合班级中,平时在接送孩子的过程中与特殊幼儿有过一些交往,参加过融合教育班级的家长会和相关讲座后对融合教育、特殊幼儿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消除了之前的很多疑虑。同时,家长对不同残障类型的特殊幼儿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对情绪和行为缺陷的特殊幼儿接受度最低。访谈中,绝大多数家长表示,幼儿园招收的特殊幼儿不能有明显的怪异行为或者做出伤害自己孩子的事情。   五、教育建议
  (一)以社区和幼儿园为据点,为家长提供了解特殊幼儿的机会
  改善家长的态度首先需要为普通儿童的家长提供和特殊幼儿交流互动的机会,增加对特殊幼儿的了解,减少因未知带来的恐惧和不确定。而社区和幼儿园是0~6岁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在推进学前融合教育服务方面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便利,因此可以以社区和幼儿园为据点,为家长提供了解特殊幼儿的机会。社区可以根据《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工作要求,先对社区内特殊幼儿的家庭进行摸查,建立特殊幼儿家庭信息档案。然后,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邻里一家亲”活动,增加普通儿童家庭与特殊儿童家庭互动和交往的机会,进而减少对特殊幼儿的偏见和歧视。幼儿园则可以根据园内接收的特殊幼儿障碍类型,在园内开展融合教育的相关讲座,帮助普通幼儿的家长更了解特定障碍类型幼儿的身心特征;同时,还可以开展帮扶特殊幼儿活动,为普通儿童的家长提供近距离接触特殊幼儿的机会,改善家长对特殊幼儿的态度。
  (二)多渠道宣传融合教育的积极作用,建立学前融合教育的信心
  通过各种方式消除家长疑虑,帮助家长认可学前融合教育的积极作用。首先,大力宣传学前阶段是融合教育的黄金期[16],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以及公益广告、微电影的方式让社会公众确立早干预、早融合、早受益的理念,让家长和社会各界接纳学前融合教育。其次,加大对学前融合教育最新研究成果的宣传。如邢智帷的研究发现,幼儿园融合教育对普通幼儿接纳残疾同伴有积极影响[17];王微等人的研究发现,学前融合教育经历时长对普通幼儿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有积极的影响[18],对1~3年级普通儿童早期学业成就和同伴关系的发展均有促进作用[19]。最后,加强对学前融合教育实践的试点和推广工作,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推广优秀的教学成果。如台湾吴淑美教授20多年来自幼儿园至初中的融合教育,郑州奇色花幼儿园融合教育,民间特教培训机构星星雨,大米与小米等的实践经验,都证实融合教育是一种好的教育模式,这种异质教育模式让儿童的学习更为深入,为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的成长均带来很大益处。
  (三)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为试点幼儿园融合教育的实施创设良好條件
  幼儿园作为专门的保育和教育机构,拥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各种各样的玩教具和众多可参照的儿童群体,比家庭教育和一般的康复中心拥有更好的天然优势和便利条件[20],是推广和实施融合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国家需要加大政策和经费支持,保障试点幼儿园融合教育的顺利开展。一方面,国家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优先扶持融合教育试点幼儿园的发展,为其积极争取来自于残联、妇联、企业、社区以及新闻媒体等社会团体的关心和支持,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支持体系;另一方面,国家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和特殊幼儿补贴力度,确保试点幼儿园为某一种残障类型的幼儿配备专门的器材和器械,并为融合教育班级的幼儿教师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融合教育班级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16] 吴淑美.学前融合班教学理念篇[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8.
  [2][9] 严冷.北京普通幼儿家长全纳教育观念的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9(9):8-13,18.
  [3] Balboni G, & Pedrabissi L. Attitudes of Italian teachers and parents toward school inclusion of student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The role of experience[J]. Education & Training in Mental Retardation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00,35(2):148-159.
  [4] Elkins J, Kraayenoord C E V, & Jobling A. Parents’ attitudes to inclusion of their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2003,3(2):122-129.
  [5] Kalyva E, Georgiadi M, & Tsakiris V. Attitudes of Greek parents of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without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to inclusion[J].European Journal of Special Needs Education,2007,22(3):295-305.
  [6] Kelly, Edward J. Attitudes of parents of nondisabled students regarding inclusion of disabled students in Nevada’s public schools[J].Psychological Reports,2001, 88(1):309-312.
  [7] Peck, C. A., Staub, D., Gallucci, C.,& Schwartz,I. Parent perception of the impacts of inclusion on their nondisabled child[J]. Research & Practice for Person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2004,29(2):135-143.
  [8] Anke de Boer, Sip Jan Pijl, & Alexander Minnaert. Attitudes of parents towards inclusive educatio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European Journal of Special Needs Education,2010,25(2):165-181.
  [10] 郑易安.天津市幼儿园教师与家长融合教育观念调查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7.
  [11] 何晓婷,袁珊珊,江琴娣.融合教育中普通儿童家长对特殊儿童态度的调查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8(24):52-57.
  [12] 刘晓红,邓宇超.城市家长对学前融合教育的接纳度[J].学前教育研究,2018(11):27-39.
  [13][14] Eufimia Tafa, & Manolitsis G. Attitudes of Greek parents of typically developing kindergarten children towards inclusive educa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Special Needs Education,2003,18(2):155-171.
  [15][18] 王薇,程春,具孝珍,章琨.学前融合教育经历时长对普通幼儿自尊感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 2019(6):58-68.
  [17] 邢智帷.学前融合班级中同伴接纳研究[A].北京市教育学会.北京市教育学会2018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北京:北京市教育学会,2018.
  [19] 王薇,具孝珍,向嘉欣.学前融合教育经历对低年级普通儿童早期学业成就和同伴关系的影响[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9,35(4):57-62.
  [20] 孙玉梅.湖北省幼教工作者学前融合教育观念与态度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本文系2018年信阳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幼儿教师融合教育中的工作困境研究”(课题编号:2018JY020)的研究成果之一。
  通讯作者:李辉辉,948284002@qq.com
  (助理编辑 孟 晨)
其他文献
【摘要】本研究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心理弹性水平差异入手,对农村留守儿童性别、父母外出时间、与父母的联系频率和照顾人类型等与儿童心理弹性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寻找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和教育策略,以此来帮助他们增强自身心理弹性,积极应对不利情景。  【关键词】心理弹性;留守儿童;保护性因素;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6-001
期刊
摘要 本文从幼兒文学的情感、韵律、形式特点与音乐的旋律、节奏、情绪之间的互通美感性入手,论述了运用兒童式阅读、共通式感受、叙事式铺陈、艺术式留白等方式为幼兒文学融入适宜的音乐,实施以文学为基础的音乐渗透实践研究。  关键词 幼兒文学;音乐渗透;欣赏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6017(2013)06-0049-02  人类的生命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生
期刊
摘要 本研究以甘肃省农村地区入职3年以内的119名幼儿园转岗教师为调查对象,运用《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适应调查问卷》考察了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适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入职初期整体适应状况处于中等水平。在职业适应各维度上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职业关系适应、职业心理适应、职业技能适应和职业环境适应。为提高转岗教师职业适应水平,应从完善转岗教师政策、改善转岗教师工作环境、提
期刊
摘要 为改善幼儿图像视知觉表层浅薄问题,本实验教学设计采用图像解构方法,分解美术作品中学科表现元素的教学设计方法,运用探索发现式学习方式实施教学,针对幼儿图像知觉引导展开实验研究,并将同样教学内容在不同年段幼儿及幼小衔接学生中进行教学比较,达成幼儿视知觉水平改善的研究目标。  关键词 幼儿;视知觉;美术欣赏;图像解构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6017(201
期刊
【摘要】幽默感对大班幼儿的思维发展、社会性发展及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采用非参与式观察法对18名大班幼儿的幽默表现进行观察,用轶事记录法详细记录幽默表现发生时的情境,并对18名幼儿进行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再归纳出大班幼儿幽默感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分析归纳出大班幼儿幽默感影响因素:幽默经历、同伴关系、理解能力和积极回应,在此基础上提出大班幼儿幽默感的培养建议:丰富幽默经历、鼓励同伴互动
期刊
【摘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跟随父母转入城镇幼儿园,面临尽快接受和适应新环境的挑战,不同性格特征、不同家庭环境的幼儿在适应节奏上存在差异。苏州市高新区某园三位不同类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插班幼儿的个案研究显示,他们在生活学习习惯、情感归属、社会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的适应困难,主要由幼儿自身性格特征、新旧环境反差过大、幼儿园是否及时干预等原因造成,也与家长的是否作为直接相关。营造积极的幼儿园环境、运用先进的教育
期刊
【摘要】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多元文化素质的提高对于整个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多元素质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延吉市5所公办儿园233位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延吉市公办幼儿园教师多元文化素质处于一般水平,其中多元文化认知、多元文化情感两个方面处于较好的水平,多元文化能力处于一般水平。教师的多元文化自我成长意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针对性的多元文化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是影响其多元文化素质的重
期刊
【摘要】本文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260名彝族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形式,了解幼儿民族认同现状。结果发现,大多数幼儿能够通过民族服饰进行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简单区分,他们认为彝族服饰色彩漂亮、好看;大多数幼儿能模仿成人唱一首或者几首短小儿歌,年龄稍大的幼儿对于听到最多的儿歌能够理解所表达的一些浅显的意思;对于传统节日时间,多数幼儿都知道彝族的“火把节和彝族年”,过节可以穿新
期刊
【摘要】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分析了2009~2019年我国幼儿园学习故事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幼儿园学习故事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学习故事的内涵与价值研究,学习故事与儿童观变革、幼儿学习品质、幼儿区域活动、幼儿园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基于此,笔者认为未来研究可以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注重学习故事研究的本土化;构建学习故事评价体系及评价共同体;探索幼儿教师运用学习故事
期刊
【摘要】园本课程的开发与构建,是有效落实《纲要》《指南》理念及要求,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我园秉持着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及课程观,结合《纲要》《指南》的教育理念和园所育人目标,因园制宜地提出了“葵花课程”。我园的“葵花课程”从编制课程目标体系、架构课程内容、提炼课程实施操作模式以及有效选择评价工具等四个方面,帮助幼儿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