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年的合奏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lee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诗歌的重要地位被日益发掘,语文教材明显的对诗歌宠爱起来,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古今中外的诗歌经典篇目都有着超乎想象的诱人美丽,尤其是中国诗词,言简意赅,字里行间透露着无法言说的内容,而指导学生借助想象和联想去“填空”,去形成学生自己独有的“画面”,领略“诗中有画”的真谛,必然是诗歌部分被重视的原因,也是对诗歌教学的一贯要求。很多流行歌词运用通俗的语言创设出诗歌的意境,重要的是学生追捧歌星对其歌词关注度高,乐于欣赏、阅读,学生对其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流行歌词请进语文课堂,充分吸收运用其精华,作一点画龙点睛的讲解,可较好完成诗歌教学。
  一、分析流行歌词带出相关诗歌内容
  从诗歌的发展史来看,从古至今都是诗和歌互相融合,《诗经》的内容实际上可以说就是当时的流行歌词。乐府诗是民间歌谣。而唐诗宋词元曲都没有离开吟唱,其杰出篇目都是当时世人皆知的“流行音乐”。文革以来由于种种复杂原因很多学者对流行歌词嗤之以鼻,近年来随着流行歌词的多元化和传统化很多人开始改变态度。此开山功劳当属罗大佑,他把余光中、郑愁予的作品整改上了流行乐坛。剖析流行歌词,学生带有好奇;利用学生的好奇,辅助诗歌教学。
  以柳永的《雨霖铃》为例“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而周杰伦的《东风破》“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就很有古典主义诗词的遗风,意境文思悠远,在教学的过程中完成可以配合婉约派的作品。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与周杰伦的《青花瓷》“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都勾勒出一幅古香古色的水墨写意画,希望和失望在忽明忽暗中游走,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流行歌词与诗歌的互动教学
  古典诗歌被人们编成新曲也不是新鲜事情,《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毛宁改成《涛声依旧》“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谱上新曲的歌词少了点古韵,但是歌星的演唱流行的曲调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而且我们要大胆的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来改造,将流行歌曲改成诗歌,比如《两只蝴蝶》“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亲爱的你张张嘴/风中花香会让你沉醉”,有网友就改成了“卿女徐翱,华有棘兮。卿女启口,风有芳兮。”变成了诗经的版本,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也可以将诗歌修改成流行歌词,如“一池秋水通宵展,一片朝云尽日悬”被改为《谁不说俺家乡好》中的“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层层梯田一片片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的样式。
  流行歌词语言口语化,表达简单直白,而且学生在改写的过程中,必然要先了解、掌握诗歌的内涵,读懂诗中的意象才能想象和创作,师生可以共同讨论,你动带动他动,创设情境渲染气氛甚至教师还可以一起下笔改写,点拨、启发,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歌词和诗歌作比较,让学生体会出诗歌用语注重推敲,简洁凝练,内涵层次丰富等特点,如此以来理解诗意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中国几千年文化的进程中,音乐和诗歌都不曾分离,它们有着与生俱来的缘分。诗歌用语言、音乐用旋律共同传载着中华文化中古老和现代的双重涵义,将通俗文化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教学目的其实就很容易达到了。
其他文献
阅读和写作应当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对密不可分的有机体,在阅读教学中要不断提取写作因子,给学生以写作上的示范,既教阅读,又教写作,用好教材,大有裨益。  归有光的散文名篇《项脊轩志》在阅读层面的背后,蕴涵着关于写作的真谛。作者围绕“百年老屋”的几度兴废,追忆昔日的读书生活和日常琐事,寄托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情怀念,并抒发了人亡物在、抑郁萧索的身世之感。文章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富有表现力的细节,用简洁朴素的
期刊
微信、微博、微电影、微实验等,如今已步入一个微时代,微课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微课以形式之“微”、内容之“精”、效果之“妙”,改变了过去教师笔耕舌耘、单一的教学模式,尤其给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带来了福音。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诗词语言精美,意境深邃,韵味悠长,情感丰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然而,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文化积淀、知识库存等有所欠缺,再加上常规教学循
期刊
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重头戏,学生都期盼能在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写出高分作文。那么,怎样在短短的45分钟内写出美妙的作文呢?  一、慧眼传神的标题  要在考场中取悦阅卷教师,就要先用传神的标题去构建作文的佳境,标题是眼睛,好的作文就要有一双迷人的慧眼。现在学生训练了大量的话题作文,大部分学生却把标题拟得老气横秋,或者干脆用话题作为文章的标题,让人一看就不愿给高分。所以作为考生,要充分意识到阅卷教师的
期刊
很多教师在一年一度的开学时,第一堂课的教学安排都较为随意。因为有了定势的影响,反正今天只是预备课,提提要求,自习自习,预备预备,这堂课就可以了。其实这节“见面课”不能随便,更不可懈怠,教师应该精心准备,全心投入,因为很明白:一见钟情缘于第一印象。人与人在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在语文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可谓是占据了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在日常的教学里,我们往往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如何让学生写好作文、爱上作文。因此就导致了一个为了作文而作文,为了分数而作文的怪圈,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而我更为关注的是如何让作文成为师生沟通交流的一个平台。  一、作文是打开交流之门的钥匙  以往我们在写作练习的时候,往往是给定一个题目或者
期刊
一、课堂激“活”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课堂是一块激情燃烧的阵地,激情四射的课堂最能激起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互相交换,还是各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互相交换,那么我们同时获得了两种思想。”因此,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我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合作小组。这种方法让整个课堂像一轮太阳,每个学生都发出光芒。他们让课堂生机勃发。有感于学生爱
期刊
语文教材的深度阅读的实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主动参与语言文字的阅读过程,从“文本表面”进入到“文本底层”,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深层感悟,探究文本的精髓,让学生完成创造性的意义建构,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精神的享受。阅读的深度是学生主动体验获得,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逐步累积升华而成。  一、构建版块阅读模式——让经典在敬畏中重现辉煌  四川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  我曾记得有位教授明清文学的大学教授朱泽吉先生。他在课堂上可以大段大段地背诵《红楼梦》。他在讲台上背,学生在下面对着原著看,盼着他“打奔儿”或出错,但学生却每每失望……当时学生们没有觉出这情景有多稀奇,多少年后,朱先生作古了,学生却一次次驱遣着自己的心重回那渐去渐远的课堂,有时竟会莫名地淌下热泪。  我记得这位教授曾说,
期刊
小学数学整理和复习是对某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能力。  整理和复习课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长期以来存在着以下问题:  1.把整理和复习课上成练习课。  2.把复习课上成新授课。  3.重知识点复习,忽视知识间的联系。  4.留给学生自主整理的时间、空间太
期刊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突出一个“好”字。要求学生一出手就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要求写字姿势“正确”。怎样才能做到“好”呢?  一、观察联想,活化字形,感知字形美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指导观察时,如果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加以联想,活化汉字字形,汉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