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雨夕。气氛烘托得更加萧索。她化好妆,在宣纸上勾勒了一个美丽的兰花瓣,题好字,卷好,放在樟木箱匣里。乘车来到西泠桥下,如素常一样坐等。
西泠桥边的幽兰,散发的暗淡的气息,让人无法不想起那个泪如清露的女子。油碧车风雨夕,坐待游子归来。接纳无数失望之后,再也承受不了了。于是,在西泠的风雨中消殒。暗香袅袅浮动,疏影横斜,期待被定格在笔墨之下淡写轻勾中,那位隔朝女子身上的气息,又复清晰明朗起来。
陪伴了她十几年的玉兰花树还在开着洁白的花,古典的建筑间,白色的点缀更加衬托出平静安和的气息了。隔朝的女子,在天气晴和的日子里,是不会静默地待在家里的。何况玉兰花瓣上的雨露尚未晞干,有的不胜清晨的微凉,便飘转回旋委地为尘泥。生命在绽放绚烂的那一刻,就酝酿了零落的宿命。在昔日的烟雨里,有多少这样的女子啊!
这些女子宛如兰花一般,身上带着暗香,在生命中某个环节痴迷于一点,凝滞于外物不得解脱,遂为其所束缚,以致最终会萎靡、困顿、凋零。
颐和园里的玉兰花开了,它们成了园中的宠儿,洁白如雪而充满生机。白色花瓣,不断地绽放,迎接四方来客。待到春和景明,风色微醺,花瓣的纯白也逐渐变为赭石色。——花期渐渐过去,雄雌蕊之间的传粉受精早已完成,花心部位可以看出有杏仁大的种子。满地的落花,香满爱花人的归路,襟袖间携满了清新的气息。它看似飘忽不定,却似淡实浓。
若论及哀伤,不如再渲染一下背景,这样效果会更好。天幕是幽兰的,圆月照亮雕镂玉砌,女子手执纨扇,细碎步履挪移向前,簪子在高高的发髻上颤动。透过明眸,闪烁着湖光灯影,她分明就是湖山间的烟岚雾霭,又恰似玉兰花的精魄。兰花坠落本身就是女子的写照。谁能不心存哀伤呢?玉殒香消,确实是悲哀的事。有几个女子能够在衰败面前释怀呢?
“亭亭独自倚栏杆,柳色衰残不忍看。记得与君相别后,香肌消尽觉衣宽。”民国时期的女子,也会有这种暗暗的相思的愁烦么?寂寞、夜影、孤灯、清泪,古时的西泠桥畔的漫无期限的守候,一切都在绝望中延伸。不同的是,论断爱情的年轻人,会在自己的日记里详细写下自己内心的感受,并与心上人讨论之。哭笑嬉闹之间,皆得内心的抚慰与安宁。
庭外海棠花的花苞,昨夜尚泛着羞涩的曙红,今日在煦风中早已变大变红,层次上看已经是胭脂一般嫣红。文人挥毫之余都会画几笔水草花卉,墨块在澄泥古砚上旋转、摩擦,发出细腻的摩擦声。香气逐渐浸润开来,晕开满室。毫羽濡墨,轻轻勾勒点染,兰香墨香一并在文人的梦里浸出。他们的书斋也都会沾溉上阴柔的气息:玉兰苑、漱玉斋、碧玉堂。文人的笔下也会生出些许愁怨来:“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开。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在抑郁堆积的山阴老屋,画家画完几篇芭蕉紫藤后,把笔抛在身后,在春气复苏的阳春三月,原野煦暖得春芽竞相映发,就连最懒得出门的画家,也会用翠绿来描绘山川河岳的时候,谁也不会产生审美疲劳的。各种植物散发着泥土里的香气,是源于地层深处的久远的质朴气息。你不必设防,更无须回避,敞开心扉去接受它,会感到甘露般的喜悦。我喜欢尚有余寒的初春天气,楼台上人的脚踪不多,篱落疏影横斜,楼台暗香袅袅浮动。
在城市郊区的一隅,有兰花苑。主人精心培植,呵护备至。室外余寒犹厉,室内却如暑天。在这样的温度下,兰叶兰花保持着绝好的生长态势,不知今夕何夕。暗香缥缈,文人聚于一室,品茗看山,不觉夕阳在山,兰香似淡实浓。独自一人读书到深夜的文人,最能感受到季节的味道。当瑞光楼里的蜡烛燃尽时,《琵琶记》的手稿已经写完了。集善院里海风吹来,柑橘和桂树的香气冲散了一夜的疲倦,这个生活在元代江南的小渔村里的写手,把从橙黄橘绿的果实间捕获的灵感,化作笔下唱腔的抑扬顿挫。
吝惜落花的人会叹息道:“昔则姹紫嫣红,枝头烂漫。今则飘茵堕溷,随水浮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春去春来,花开花落,年年如是,不足兴悲。可惜绮年如水,一去不再。捻灯再读早年的落花词,又到了四野姹紫嫣红的暮春,仿佛闻到黄土与山石间的庋藏着的暗香了。
西泠桥边的幽兰,散发的暗淡的气息,让人无法不想起那个泪如清露的女子。油碧车风雨夕,坐待游子归来。接纳无数失望之后,再也承受不了了。于是,在西泠的风雨中消殒。暗香袅袅浮动,疏影横斜,期待被定格在笔墨之下淡写轻勾中,那位隔朝女子身上的气息,又复清晰明朗起来。
陪伴了她十几年的玉兰花树还在开着洁白的花,古典的建筑间,白色的点缀更加衬托出平静安和的气息了。隔朝的女子,在天气晴和的日子里,是不会静默地待在家里的。何况玉兰花瓣上的雨露尚未晞干,有的不胜清晨的微凉,便飘转回旋委地为尘泥。生命在绽放绚烂的那一刻,就酝酿了零落的宿命。在昔日的烟雨里,有多少这样的女子啊!
这些女子宛如兰花一般,身上带着暗香,在生命中某个环节痴迷于一点,凝滞于外物不得解脱,遂为其所束缚,以致最终会萎靡、困顿、凋零。
颐和园里的玉兰花开了,它们成了园中的宠儿,洁白如雪而充满生机。白色花瓣,不断地绽放,迎接四方来客。待到春和景明,风色微醺,花瓣的纯白也逐渐变为赭石色。——花期渐渐过去,雄雌蕊之间的传粉受精早已完成,花心部位可以看出有杏仁大的种子。满地的落花,香满爱花人的归路,襟袖间携满了清新的气息。它看似飘忽不定,却似淡实浓。
若论及哀伤,不如再渲染一下背景,这样效果会更好。天幕是幽兰的,圆月照亮雕镂玉砌,女子手执纨扇,细碎步履挪移向前,簪子在高高的发髻上颤动。透过明眸,闪烁着湖光灯影,她分明就是湖山间的烟岚雾霭,又恰似玉兰花的精魄。兰花坠落本身就是女子的写照。谁能不心存哀伤呢?玉殒香消,确实是悲哀的事。有几个女子能够在衰败面前释怀呢?
“亭亭独自倚栏杆,柳色衰残不忍看。记得与君相别后,香肌消尽觉衣宽。”民国时期的女子,也会有这种暗暗的相思的愁烦么?寂寞、夜影、孤灯、清泪,古时的西泠桥畔的漫无期限的守候,一切都在绝望中延伸。不同的是,论断爱情的年轻人,会在自己的日记里详细写下自己内心的感受,并与心上人讨论之。哭笑嬉闹之间,皆得内心的抚慰与安宁。
庭外海棠花的花苞,昨夜尚泛着羞涩的曙红,今日在煦风中早已变大变红,层次上看已经是胭脂一般嫣红。文人挥毫之余都会画几笔水草花卉,墨块在澄泥古砚上旋转、摩擦,发出细腻的摩擦声。香气逐渐浸润开来,晕开满室。毫羽濡墨,轻轻勾勒点染,兰香墨香一并在文人的梦里浸出。他们的书斋也都会沾溉上阴柔的气息:玉兰苑、漱玉斋、碧玉堂。文人的笔下也会生出些许愁怨来:“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开。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在抑郁堆积的山阴老屋,画家画完几篇芭蕉紫藤后,把笔抛在身后,在春气复苏的阳春三月,原野煦暖得春芽竞相映发,就连最懒得出门的画家,也会用翠绿来描绘山川河岳的时候,谁也不会产生审美疲劳的。各种植物散发着泥土里的香气,是源于地层深处的久远的质朴气息。你不必设防,更无须回避,敞开心扉去接受它,会感到甘露般的喜悦。我喜欢尚有余寒的初春天气,楼台上人的脚踪不多,篱落疏影横斜,楼台暗香袅袅浮动。
在城市郊区的一隅,有兰花苑。主人精心培植,呵护备至。室外余寒犹厉,室内却如暑天。在这样的温度下,兰叶兰花保持着绝好的生长态势,不知今夕何夕。暗香缥缈,文人聚于一室,品茗看山,不觉夕阳在山,兰香似淡实浓。独自一人读书到深夜的文人,最能感受到季节的味道。当瑞光楼里的蜡烛燃尽时,《琵琶记》的手稿已经写完了。集善院里海风吹来,柑橘和桂树的香气冲散了一夜的疲倦,这个生活在元代江南的小渔村里的写手,把从橙黄橘绿的果实间捕获的灵感,化作笔下唱腔的抑扬顿挫。
吝惜落花的人会叹息道:“昔则姹紫嫣红,枝头烂漫。今则飘茵堕溷,随水浮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春去春来,花开花落,年年如是,不足兴悲。可惜绮年如水,一去不再。捻灯再读早年的落花词,又到了四野姹紫嫣红的暮春,仿佛闻到黄土与山石间的庋藏着的暗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