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猴本命遐想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aoni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猴年本命,花甲迎春,才晓知“白驹过隙,时光荏苒”。蓦然回首,四十年工作,从乡下到城里,从教师到行政,该退休了,终于卸下了理应担当的沉重使命!同时代的人,虽是成长在和平年代,但条件差、工作苦、待遇低、负担重、责任大,自小以家训知勤奋,仰父母身教晓事理,经坎坷历练铸韧性,尊传统信念能担责,倚尽心尽力明公正,卸政归民而感恩一切。
  悄然已是五猴花甲,一切都要转轨。由工作转为生活,由忙碌转为休闲,由职责转为旁观,由政务转为家事,由公仆转为民众……这是自然规律,也是人生归程,正如方英文大作家为我书写的勉联:“白云去留随天意,青山起伏因地缘”,也恰如著名诗书画家高建群为我题写的佛家语:“花开花落两皆好,退步原比进步高”。
  于是在夜的宁静中,我开始思考属猴的性格,原来只知农历以十二生肖记年、天干地支计时,同列之九为“申猴”,却不知古人对其有说法,以诗为辞:“申猴为九寓寿长,位居至尊不张扬。金猴有尾仁义在,灵活应变享安康。”对我而言,至尊不敢,但仁义、寿长、享安康,才是对我莫大的慰藉和勉励。凡是属猴的,都会有人说:看你猴精猴精的。精在哪里,仔细一想精就精在:待人恪守儒家之仁义,处世践行道家之诚信,治事捍卫法家之严明,创业酌用兵家之权变,养心尊奉释家之超脱,行文巧用纵横家之灵活而已。
  少青坎坷时,记得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群聚时记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工作的蹉跎岁月,记得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我的人生感悟:必须吃苦,吃苦中才懂得珍惜;要认真做事,在做成事中明白责任;不惧失败,只有在失败中才会获得失败的免疫;会有辛酸泪,在暗自流泪中体验铸造的坚强;还会受到许多莫须有的伤害,自己舔舐着伤口学会体悟匍匐前行的信念与悲壮。
  猴年本命,我看到许多国画大师都喜欢画猴,将猴子智、勇、勤、义的特性,活灵活现纳入笔端。相传旧时马厩上总要系上一只猴子,作用是避邪、祛除瘟病、守护马匹安全,这也就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曾被玉皇大帝封为“弼马温”的原因。《西游记》让人悟出的还有另一个道理,猴王虽然智、勇、勤、义,却不得不历经磨难,虽征程艰难险阻,还叠加屈辱痛楚,但猴王坚守护法、扶正、护主(唐僧)的信念忠贞不移,这就是“美猴王”精神,值得传承广大,我当自以为偶像,退休后也得尊崇。
  五猴之龄,使我远离了青春浪漫的驿站。人生亦有坎坷,也不那样完美,不去怨天尤人,更不作茧自缚,而要迎接大好时光,去憧憬自由美好新生活。普通一个人,平凡一辈子,庸人不自扰,亲友皆和谐,开心过好每一天,就是花甲猴本命的一种幸福美好。
其他文献
慢,是我们成长中的一场等待。  慢,好比怀孕,时间一天天地推移才能看小腹隆起;慢,好比是冬天里梅花对春天的思念;慢,好比那缓慢上升的高山,缓缓中提升无穷的高度。慢,好比是一条小河,弯弯曲曲地流淌在山林之中,大地之下,它没有大海的辽阔,也没有山林的连绵万里,但是它有隐者追求的超然,有诗人追求的幽深,更有画家追求的写意。  慢,徘徊在乡村的田野上,它就是一种释然,悠闲的情调让南归的大雁讶然;它也是一种
期刊
清脆的鸟声把我唤醒,打开舱盖,见东方已亮出一抹鱼鳞……  我登上小舢板,摇动小橹,向远处的鱼栅悠悠滑去。水面上缕缕雾气在轻柔地舒展,我的舢板轻轻,不牵动一丝波纹。  鱼栅中间约40米宽的凹处,篱笆横竖在河里,既可让船来往,又隔断了鱼的通行,隔不断的流水,撒出一个个小小的漩涡冒出水面。  舢板近了鱼栅。几根粗粗的毛竹架起一间小竹屋,紧挨着鱼栅,那就是渔人的家。  我用小橹在水上拍打着,水的音韵里,一
期刊
俗话说:“七十有妈,八十有家。”我只能偷着乐,因为我已经67岁了,上有87岁的父亲和91岁的母亲,下有儿孙绕膝,可以说是“四世同堂”。  前些日子,母亲戴了20多年的老式上海牌手表坏了,妹妹拿去修表店,说已无修理价值。母亲对我说,戴惯了手表,冷不丁没了,手脖子上空空的。我答应母亲,给她买一块新手表。  一晃,我忙了三五天之后,才想起买手表的事,糟了,母亲她准是着急了。于是,让大儿子赫天开车,去他奶
期刊
今天是母亲的生日。  母亲穷其一生,在苦苦寻找她想要的生活,她想要的婚姻、土地与爱情,她想要的儿女情长与日月相守。是的,母亲用一生的妄求掩埋了自己。终究,她带着无限的孤独和无限的遗憾上路,去往她认定存在的天国,与她心中的诸神会合。  去年的这个日子,纷纷扬扬下了一场雪。这场雪让我想起母亲临别前赠予我的一个梦:在我出生的山村里,落着冬日的空冷,在空冷的狭长的土街上,母亲着一身白茫茫的素装从西走向东。
期刊
俄国短篇小说创作大师契诃夫1904年逝世,距今已经112周年。而他创作的著名短篇小说,却仍在描述着我们今天的故事,从未改变。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没有众多的人物,没有复杂的故事和离奇的情节,只是以简单的场景,精炼的对话,白描的手法,勾勒出现实生活里的人和事,却让你忘记不同于你的国别,不同的年代,他所描述的生活就是这个模样。自然地开始,娓娓道来地叙述,自然地收场。  现实的扭曲惨痛,让契诃夫用自己手术
期刊
记忆中,童年的集市是上个世纪的。  小尾巴似的我紧握母亲温暖的手,踏着厚厚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声响,随母亲赶往市场。好奇、神秘、新鲜冲淡了寒冷。我清楚地记得,母亲以每尺两角八分五厘的价格,为我和姐姐每人扯了一件过年穿的花布上衣。最神奇也是我最不能理解的是悬挂于老槐树上的小木匣子,它能传出优美的歌声,和让我似懂非懂的讲话。后来才知道,那就是原始的有线广播。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今天的集市,又是怎样的
期刊
在我的印象中阿尔卑斯山与中国的秦岭一样,横贯东西,一个把欧洲一分为南北两半,一个将中国一分为两个单元,而它们都是亚欧大陆东西逶迤连串山脉的组成部分。然而,当走进横亘在欧洲中部的阿尔卑斯山时,它却以纯洁与美丽而著称。  由意大利米兰翻越阿尔卑斯山脉到达瑞士,一路上山路盘曲,林木茂盛,碧草翠树夹道欢迎。草是草毯毫无杂念,广袤连片,接地连天,与树木、雪山和湖泊无缝衔接,树与树相连,青苍刚毅,挂于山巅,头
期刊
我扫了一眼地边那瓜蔓下边的绿晶晶的玉瓜,心头一紧,双眉紧锁,30多年前发生在菜园边那老玉瓜的故事清晰地浮现在面前……  出事那天,玉芬嫂为了第二天全家人的饭,领着女儿到工厂旁的菜地拔野菜。如果拔不到野菜,家里就要揭不开锅了。小女儿在野草丛中的瓜蔓上,发现了一个软软的变了颜色的小玉瓜,像拾到个宝贝一样,顺手摘下高兴地大喊:“妈妈快看!玉瓜!玉瓜!”嫂子听了还没回过神来,看菜园的二老李听到了喊叫声,看
期刊
阴冷的腊月里,我常常想起母亲的那只铜脚炉。  早些年,我家确有只铜脚炉,提襻拎放自如,盖子上有密密麻麻排列有序的小孔。别看那脚炉已开始氧化了,表面锈迹斑斑,极具沧桑感,却是非同寻常的脚炉——那是我母亲18岁出嫁时最值钱的嫁妆之一,所以母亲很自然地就把脚炉与自己的命运维系到了一起,视脚炉为自己生命的象征,爱若至宝,珍视有加。  在我用高亢嘹亮的呱呱啼哭声张扬地昭示世人之前,母亲已生五男三女,不堪承受
期刊
七奶说,农家的春天是布谷鸟叼来的。布谷鸟很久以前不是一只鸟,是农家的一个勤劳能干的小媳妇,一次,她和小姑到野外挖菜,一阵大风刮过,那风大得能刮飞一头大牛,比德武家的那头大牛还大。结果小姑不见了,小媳妇急得要死,就像五婶家娶媳妇没有钱,一夜急白了头那样。小媳妇可不是白了头那么简单,找不到小姑,回到家里和婆婆没法交代,自己也寻了短见。她的鬼魂变成了一只鸟,一到春天就四处飞,声声呼喊“姑姑——姑姑”,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