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花鸟画譬喻的『比德』性质

来源 :书与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g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比德”,是指绘画图式背后的伦理价值与意义.研究画面背后的这种形式意义,在西方是较为多见的,因为西画成长的背景是基督教文化,其画在很大程度上服务于宗教需要,也就自然隐含了较多的图像意义.但这点在中国画中却表现的完全相反,从根本上说,中国画以自足的、娱乐的性质为主,少有价值上的指向意味.尤其花鸟画更是如此,因为它还不像人物画,可以通过场景、情节、主题乃至人物造型与环境选择等与社会道德的价值判断联系起来.花鸟画呈现于画面的仅仅是自然物象,而自然物象本身是缺少一种道德上的指向意义的.那么,花鸟画的“比德”性质又从何而来?笔者以为其道德教化意义是人所赋予的图式与潜含着的隐喻成分相接而形成的.
其他文献
当前在数学教育中,数学精神、数学思想、数学素养等概念尚无公认的界定.研究者对一些"热点"概念不断地做着"加法",导致定义模糊,外延泛化,不利于教师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更难以对数学教育有着根本性的把握.只有追根溯源,明晰数学本质及数学教育的根本追求,厘清数学精神、数学思想、数学素养概念,理顺相互关系,方能准确、深入地认识数学以及数学教育.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意义,探讨小学生古诗词教学难点,进而研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6.001  一、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意义  小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的写作背景、所用的写作手法和表達方式等等,可以让小学生了解古人生活时的环境,交流时所用的表达方式,从而对我国古代文化
在课程与教学中运用好跨学科思维是强化学科育人的重要途径。重视学科的交叉、融合不仅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数学现代发展的时代特点。通过数学学科的跨界、融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所以在当前数学课程设计上要更加注重学科的跨界、交融。运用跨学科思维于教学,需要:更新学科观念,增强学科交叉融通意识;加强知识之间的融通和联系,让数学在学科交融中“活”起来;探索有效展开跨学科教学的教学方式;注意体现数学本质,切忌简单、生造;提升跨学科思维下的教师专业素养。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中小学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较为明显的是中小学教学的学前化和大学化两种实践倾向,这不仅给中小学教学的理论认知带来了困惑,也使中小学教学实践操作越发无所适从。这两种倾向源于表面上的教育生态变化、走极端的生本理论认知、无区别的教学特质判断、求效用的教学实践控制。为使中小学教学实践健康有序发展,需还原中小学教学实践的本来面目,确证中小学教学活动的基本特质,确保中小学教学的有效性。
地理问题解决能力的水平分层是地理核心素养测量的实质基础.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真实地理情境为研究任务,收集不同教育水平被试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信息,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索地理问题解决的不同认知模式.研究发现,真实情境中的地理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存在三种类型,它们在问题解决步骤、问题分类、问题表征、认知策略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共性和差异.本研究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中学生在真实地理情境中问题解决的学习进阶,构建地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地理学业评价框架提供实证研究基础.
如何在英语教育中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培育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议题.在阐述英语教育与问题解决之间关系思辨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出由问题情境、学科基础、多元目标三大维度交叉依存的英语学科问题解决多维模型.该模型为连接英语教育和问题解决提供整合框架,为破解英语教育中的"学用分离"现象开拓实践思路,为释放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探索实施途径.
引言rn中国地处北温带,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所谓“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四季有序带来了丰饶的物产,也给人们带来丰富的情绪感受.最能让精神有所感触的就是四季花卉的变换.既
期刊
文徵明(一四七一—一五五九) ,初名壁,字徵仲,号衡山居士,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齐名,号『吴中四才子』.正德末以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院待诏.
期刊
祝允明(一四六○—一五二六) ,字希哲,号枝山.生而枝指,又号枝指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重要书家,与徐祯卿、唐寅、文徵明号称吴中四才子.以举人授兴宁令,稍迁应天府通判
期刊
构建一体化健康教育新体系,既要注重学生对知识掌握和提高认识水平,还要强化健康促进能力的培养,鼓励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一体化,关系到体育课程一体化体系的完整结构,直接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速度和成效.健康教育一体化需要在目标设置、内容确定、实施把控、评价操纵等方面发挥协同作用,形成合力,最终呈现卓有成效的健康教育结果.其中,目标设置要聚焦健康素养培育,围绕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形成、健康行为养成等有效开展健康教育;内容确定要体现与运动关联度高的结构化体系建构;实施过程要注重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