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中国儒学的历史长河中,先秦无疑是最基本的源头。先秦儒学奠定了中国儒学的发展基础,影响并规范着后世儒学。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儒学的基本范式在先秦时期即已形成,而后儒则只是不断地对先秦儒学进行诠释与发挥、发展。尤其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把儒学推上了帝王之学的尊位。
关键词 儒学 礼义 仁爱 阶层利益 思想主流
儒学最先起始于西汉时期,“河间献王德……好儒学,被服造次必于儒者”。“儒学,简言之是指儒家的学问、学说的总和。”宗旨是以孔孟学说的起源、演绎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探索人、社会与自然的当然和所以然为宗旨,核心是以仁和礼贯通天、地、人,目标是将天人、义利、心性融为一体,以成圣为终极关怀的学说。
一、儒学的核心思想
儒学的核心理念是仁和礼,天、地、人三道以仁礼贯通。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时说:“克己复礼为仁”。孔子所言之仁,核心就是人。仁的宗旨是“泛爱众”的爱人,爱人是待人如己。由己为仁,推己及人,由亲亲推而及人人。“仁”的观念最先起始于春秋时代,它由德的观念中演绎进化而来,但是却剔除了德观念中的神学成分既祭天敬祖。孔子提出“爱人”“泛爱众”的命题,是重视普通民众尊严的重要体现。但孔子所说的“爱人”是存在着等级的差别,等级差别的具体体现是礼,“礼的作用是使由血缘情感推衍出来的爱人之“仁”,在向外立人达人的时候,还必须时时回应宗法血缘中的等级存在,不能有所超越。”
二、儒学在汉朝得到兴起的原因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百花齐放,儒家学说只是其中一派。后来嬴政焚书坑儒,儒学遭受到毁灭性破坏,“孟子徒党尽矣”。随着赢胡亥专制腐败、骄奢淫逸,赵高祸乱朝纲,致使秦王朝的朝纲崩溃、项羽与刘邦的双方鏖战到后来楚霸王乌江自刎,汉高祖刘邦实现了华夏大地的再统一,建立汉朝。
汉之初兴,创痍未脱。与民休息,则以老子所推崇的无为而治最为适合。当黄老学说在整个社会盛行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要对君主的教育方式进行革新,在对君主教育方式的革新论战过程中酝酿着儒学的兴起。
董仲舒吸收了法家、阴阳学说等合理内容,构造了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理念的思想体系,使儒家学说在理论思想形态上实现了转生。汉武帝刘彻在做太子时期就已经在老师的讲授下研究学习儒家学说,接触儒家学术思想,养成了对儒家学说的喜好。刘彻登上皇位后,随即就倡导尊崇儒学,开创了儒家据主导地位的新的政治格局,也使儒学闪烁着帝王之学的光耀。
冯友兰教授认为:“汉之初叶,政治上既开前所未有之大一统之局面,而社会及经济各方面之变动,始自春秋时代者,至此亦渐成立新秩序,故此后思想之亦渐归统一,乃自然之趋势。秦皇、李斯行统一思想政策于前,汉武、董仲舒行统一思想政策于后,都代表一种自然趋势,非只推行一二人之理想也”。
封建统治者选择儒学的最终原因又是什么呢?除了冯友兰教授的观点,学术界普遍认为:儒家学术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最有利。那被统治者为什么会接受这种话语霸权呢?封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从根本利益来说,他们是天然对立的,因为统治就意味着部分权利的剥夺。但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功能就是整合不同阶级的利益为社会的整体利益。国家意识形态要达到这种功效,就必须立足于封建统治的合法有效性,加强对其他社会阶层利益的关切,特别是处于被统治阶层的利益。这样国家思想意识就具有双重形态:有时站在封建统治者的角度劝诫被统治者并宣扬统治的合法性;有时又以封建被统治者代言人的形象向统治者抗争并警示封建统治者不要过于侵害被统治者的利益,否则,统治的合法性就会出现问题,继而统治就会出现危机甚至毁崩。
儒家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是以师者的身份出现的。在儒家思想体系内,即使是封建皇帝,也要接受儒家的教导,甚至可以说更紧要和迫切。因为儒家学者认为,社会之所以出现战争动乱、社会价值体系崩裂,与以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贪腐恶政有着重要的直接关系。所以儒家学说以教导封建统治者为第一要务,同时儒家学者又以师者的身份劝导普通百姓接受统治、接受既定的社会等级、认同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等言说,比如“礼、义、廉、耻、信”、“三纲五常”等等。
笔者认为,董仲舒在吸收阴阳学说、法家等学派的合理内容并结合儒家学说,构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意识形态体系,促使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必然性。首先,大一统的汉王朝需要有一个大一统的思想意识形态,这是历史大前提;其次,董仲舒吸收了法家、阴阳学说等合理内容,主张“君为贵、民为轻”的理念,符合封建统治集团的利益,这是儒家学说荣登帝王之学尊位的现实基础;最后,连年的征伐,使百姓深受战乱之苦,渴望安定、和平的愿望强烈,而儒学所宣称的社会和谐与安定以及仁爱的思想恰好符合了当时百姓的这一愿望,这是儒学获得普遍认可的重要条件。
三、结束语
总之,儒学的占据主流之位及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间交织着儒家与法家、人治与法治、礼治与法治、礼与刑的较量,并最终实现了两千余年的专制统冶政冶理论以及以礼义传统为权威的权威主义理论。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册,中华书局,1962.
[2]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M].商务印书馆,2001.
[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4]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中华书局,1981.
[5]张中秋.比较视野中的法律文化[M].法律出版社,2003.
[6]班固.汉书·董仲舒传[M].
[7]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M].北京:中华书局,1992.
[8]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M].
[9]班固.汉书·董仲舒传[M].
[10]董仲舒.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M].
[11]刘家和.古代中国与世界——一个古史研究者的思考[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
[12]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M].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儒学 礼义 仁爱 阶层利益 思想主流
儒学最先起始于西汉时期,“河间献王德……好儒学,被服造次必于儒者”。“儒学,简言之是指儒家的学问、学说的总和。”宗旨是以孔孟学说的起源、演绎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探索人、社会与自然的当然和所以然为宗旨,核心是以仁和礼贯通天、地、人,目标是将天人、义利、心性融为一体,以成圣为终极关怀的学说。
一、儒学的核心思想
儒学的核心理念是仁和礼,天、地、人三道以仁礼贯通。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时说:“克己复礼为仁”。孔子所言之仁,核心就是人。仁的宗旨是“泛爱众”的爱人,爱人是待人如己。由己为仁,推己及人,由亲亲推而及人人。“仁”的观念最先起始于春秋时代,它由德的观念中演绎进化而来,但是却剔除了德观念中的神学成分既祭天敬祖。孔子提出“爱人”“泛爱众”的命题,是重视普通民众尊严的重要体现。但孔子所说的“爱人”是存在着等级的差别,等级差别的具体体现是礼,“礼的作用是使由血缘情感推衍出来的爱人之“仁”,在向外立人达人的时候,还必须时时回应宗法血缘中的等级存在,不能有所超越。”
二、儒学在汉朝得到兴起的原因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百花齐放,儒家学说只是其中一派。后来嬴政焚书坑儒,儒学遭受到毁灭性破坏,“孟子徒党尽矣”。随着赢胡亥专制腐败、骄奢淫逸,赵高祸乱朝纲,致使秦王朝的朝纲崩溃、项羽与刘邦的双方鏖战到后来楚霸王乌江自刎,汉高祖刘邦实现了华夏大地的再统一,建立汉朝。
汉之初兴,创痍未脱。与民休息,则以老子所推崇的无为而治最为适合。当黄老学说在整个社会盛行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要对君主的教育方式进行革新,在对君主教育方式的革新论战过程中酝酿着儒学的兴起。
董仲舒吸收了法家、阴阳学说等合理内容,构造了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理念的思想体系,使儒家学说在理论思想形态上实现了转生。汉武帝刘彻在做太子时期就已经在老师的讲授下研究学习儒家学说,接触儒家学术思想,养成了对儒家学说的喜好。刘彻登上皇位后,随即就倡导尊崇儒学,开创了儒家据主导地位的新的政治格局,也使儒学闪烁着帝王之学的光耀。
冯友兰教授认为:“汉之初叶,政治上既开前所未有之大一统之局面,而社会及经济各方面之变动,始自春秋时代者,至此亦渐成立新秩序,故此后思想之亦渐归统一,乃自然之趋势。秦皇、李斯行统一思想政策于前,汉武、董仲舒行统一思想政策于后,都代表一种自然趋势,非只推行一二人之理想也”。
封建统治者选择儒学的最终原因又是什么呢?除了冯友兰教授的观点,学术界普遍认为:儒家学术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最有利。那被统治者为什么会接受这种话语霸权呢?封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从根本利益来说,他们是天然对立的,因为统治就意味着部分权利的剥夺。但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功能就是整合不同阶级的利益为社会的整体利益。国家意识形态要达到这种功效,就必须立足于封建统治的合法有效性,加强对其他社会阶层利益的关切,特别是处于被统治阶层的利益。这样国家思想意识就具有双重形态:有时站在封建统治者的角度劝诫被统治者并宣扬统治的合法性;有时又以封建被统治者代言人的形象向统治者抗争并警示封建统治者不要过于侵害被统治者的利益,否则,统治的合法性就会出现问题,继而统治就会出现危机甚至毁崩。
儒家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是以师者的身份出现的。在儒家思想体系内,即使是封建皇帝,也要接受儒家的教导,甚至可以说更紧要和迫切。因为儒家学者认为,社会之所以出现战争动乱、社会价值体系崩裂,与以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贪腐恶政有着重要的直接关系。所以儒家学说以教导封建统治者为第一要务,同时儒家学者又以师者的身份劝导普通百姓接受统治、接受既定的社会等级、认同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等言说,比如“礼、义、廉、耻、信”、“三纲五常”等等。
笔者认为,董仲舒在吸收阴阳学说、法家等学派的合理内容并结合儒家学说,构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意识形态体系,促使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必然性。首先,大一统的汉王朝需要有一个大一统的思想意识形态,这是历史大前提;其次,董仲舒吸收了法家、阴阳学说等合理内容,主张“君为贵、民为轻”的理念,符合封建统治集团的利益,这是儒家学说荣登帝王之学尊位的现实基础;最后,连年的征伐,使百姓深受战乱之苦,渴望安定、和平的愿望强烈,而儒学所宣称的社会和谐与安定以及仁爱的思想恰好符合了当时百姓的这一愿望,这是儒学获得普遍认可的重要条件。
三、结束语
总之,儒学的占据主流之位及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间交织着儒家与法家、人治与法治、礼治与法治、礼与刑的较量,并最终实现了两千余年的专制统冶政冶理论以及以礼义传统为权威的权威主义理论。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册,中华书局,1962.
[2]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M].商务印书馆,2001.
[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4]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中华书局,1981.
[5]张中秋.比较视野中的法律文化[M].法律出版社,2003.
[6]班固.汉书·董仲舒传[M].
[7]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M].北京:中华书局,1992.
[8]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M].
[9]班固.汉书·董仲舒传[M].
[10]董仲舒.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M].
[11]刘家和.古代中国与世界——一个古史研究者的思考[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
[12]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M].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