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民办高校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商务英语课程作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十分切合。本文就如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商务英语课程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得出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便于教育者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们主动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民办高校;商务英语
  【作者简介】王丹(1986.12-),女,汉族,山东兖州人,齐鲁理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专业教学及科研工作。

一、引言


  商務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以语言为主导的综合性学科。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设有商务英语专业或开设商务英语课程。我校英语专业也针对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了商务英语类课程。结合民办高校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商务英语专业技能,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具有商务英语教学任务的教师,应该认清当前的形势,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进行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为培养出商务英语类应用型人才而努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核心的教学法,强调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教学任务为指导的,具有鲜明的教学目标性。教师提出任务,并利用讲解或是演示等多种方式,向学生分析该任务,引导学生设计出解决这一任务的思路,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学习,以独立或合作的方式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一知识或技能。

三、任务驱动法在商务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1.可行性。以往的教学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低年级由于接受能力及自我学习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执行此类改革,但本门课程开设在三年级,客观条件非常有利,同时,为培养出英语运用能力与技能并重的人才,改革商务英语类课程十分有必要。本次改革将是商务类课程改革的初探,所得经验可为其他商务英语类课程提供参考。同时,针对商务英语类课程的专业性特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商务英语技能显得更加重要。
  2.教学改革思路。课前根据课程内容布置相应任务,课上进行成果展示,任务形式多样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3.教学内容设计。本课程以课程基础知识为依据,深入研究各个单元的知识及能力要求,再整合序化学习内容,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课程每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将各个单元依据重点知识划分为具体任务,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在讨论和研究的情境中,在协作和配合的氛围中来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
  教师布置完教学任务后,采取引导学生学、练相结合,探索知识规律和奥秘,寻求获取知识、掌握科学的方法。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综合应用、加以变换,并进行简单的创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部分任务有新意,也有一定难度。
  4.课程考核方式与标准。任务完成后,教师应留给学生任务成果展示的舞台。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任务成果的反馈中了解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语言、行为、思维反应如何是检测任务是否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不管成果是大是小,能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和与人合作的乐趣,并且逐渐将兴趣转化成稳定的学习动机。
  任务的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广泛在学生中开展自评和互评,使学生更易接受,评价的效果会更好。自评一般在小组交流结束时进行,学生对自己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投入或贡献作一个客观的评价。互评是个人与集体之间的桥梁,也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互评主要采用组间互评,一组评价二组,二组评价三组,以此类推。注重小组学生的合作情况和发言的质与量。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5.教学改革效果。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学生从被动获取知识转化为主动接受知识,在完成课程设置的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了处理商务材料的技能。这些技能不论是在今后的学习还是就业过程中都将是不可多得的收获。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学生不仅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产生了较大的兴趣,而且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了较大的训练和提高。课程结束后,所收集的学生完成任务的材料也将成为今后的各类商务课程宝贵的参考材料。

四、结束语


  笔者作为民办高校的一名专任教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为指导,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通过课程改革,将任务教学法进行实践教学,并总结经验,进行反思。不仅体会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也发现了一些局限性。在改革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应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相信在不断改善的教学方法的指导下以及不断积累的经验中,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会培养出越来越优秀的社会精英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培.针对任务型教学实施现状的实验性研究[J].外语研究, 2009.
其他文献
江苏:引导中小学生暑假开展健康网络活动  针对当前电脑和网络已日益成为广大中小学生业余学习和课外娱乐重要工具的新形势,江苏省关工委引导各地设计以电脑和网络为载体的暑期课外活动。该省各地积极响应,活动方案围绕立德树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目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如今全省已有8958个辅导站点拥有电脑45345台。比如说,土桥村校外教育辅导站建立了留守儿童活动室和电子阅览室等六室一厅,免费
【摘要】从微课语境下高职英语课实现翻转教学的方式探寻出发,结合当下的高职英语教学对微课语境下的翻转课堂进行阐述说明。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翻转课堂的运用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的,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进行不断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微课教学模式的拓展可以使自身的语言能力得到提升,进一步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英语;微课;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在幼儿园中每天都会发生一些幼儿同伴冲突事件。如争抢玩具、攻击他人等。这类事件往往需要教师及时处理,以平息事态。那么教师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才能既解决问题又促进幼儿的发展呢?本文试图通过案例分析来阐述教师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应该扮演的角色。    一、幼儿情感的关怀者    在幼儿同伴冲突事件发生后,教师往往容易关注事件的起因和行为的对错,而忽视事件中幼儿的情绪体验。从幼儿的心理发展来看,
鸿图苑小学自1998年建校起,便成立了家长学校,注重凝聚家庭、社区与学校的力量。多年来,学校秉持“红棉树正气,鸿图导人生”的办学理念,培育“立品、尚志、悦学、向上”的校园精神,用红棉品格感染师生、家长,内化正气品格,整合家校、社区资源,共筑和谐愉悦的家校关系,走出了一条家校合作发展的特色之路。  一、加强家委会建设,搭建“和悦”平台  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家长委员会日益成为中小学校促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北京工商大学工会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行政部门的支持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高服务教职工的能力,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提供了精神动力和队伍保障。     开展师德建设,打造高素质的教师
摘 要 学校评价体系应指向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愉悦感受和成功体验。通过编制手册指向精彩、记录过程见证精彩、评价故事绽放精彩,让每个孩子都在校园生活中找到更好的自己,收获精彩的童年。  关 键 词 学校评价;精彩童年;学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0)04-00-02  苏霍姆林斯基在对儿童学习的动力做了深入研究后发现,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
摘 要 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根本问题。时代新人语境下,培养身心和谐、全面发展、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是学校教育的历史使命。反观当前的教育现实,学生身心分离、缺乏个性、社会化不足,导致了自由精神的旁落和学校教育的异化。学农教育基于人的身心融合、全面发展及社会情怀,为培养具有自由精神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可能。华南师大附中三十年的实践表明,学农教育是培养新时代
学校教育,一头挑起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一头挑起千百个家庭的幸福与期待。教育工作,系关学生之发展,家庭之幸福,民族之兴衰。揣教育之重,置身其中,陈立群时常追问自己,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我们的教育究竟缺什么?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关爱活动。”2001年,陈立群得到如此感悟。2002年,他又提出“人类道德的基点是爱心和责任感”。当这句话被刻写在学校最醒目的墙面上的时候,陈立群不仅仅是在倡导一种理
摘 要:社区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学校依托社区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从历史积淀中凝练发展理念,引领师生深入社区营建多彩的生活,实现了师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  关键词:社区资源;红色文化;绿色文明  中图分类号:G7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9-0050-02  今天,有效开发社区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与丰富的学习与实践空间,已成为诸多学校提升办学品质的必然选择
摘 要 新修订的苏版《思想品德》教材,从公民素养、人文价值、德性养育等视角进行了重构与创生,紧扣课程标准,提炼教育点上的真问题,传递人生智慧与人世经验,以德性建构心灵秩序,以道德践履体现人格风范,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关 键 词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修订;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2-0044-04  前不久,笔者有幸参与了鞠文灿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