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胡同酒飘香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907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村后的善人桥算起至村前路口,张家胡同全长三百多米,宽约两米,但是从大柳树底向南至湾前路口,路面逐渐增宽到三米。整条胡同为土石路,青砖泥墙(榆树林子是土墙),房子的高矮不等,错落有致,多数是石头青砖和土墙。不过,房子砌砖的高矮与砖的层数,决定一个家庭富裕程度,因为砖的层数越多说明你的家庭越富裕。反之,砖的层数越少,说明你的家庭越贫穷。
  整条胡同住着十八九户,只有三户王姓人家,其他人都为张姓。故,称为张氏胡同。
  居住凉台平原上的人还有有一种风俗习惯,平常把“氏”一般都称为女姓,如张氏,李氏,王氏等,据说这种叫法既不能体现张家男丁,又不能体现家庭主人的夫姓,因此平原上的人大多数仍称张家胡同。
  胡同里王姓人家最富。听老一辈们传说,早在清朝末年,王家祖人就在景芝古镇开烧酒锅,发家之后,买下我家老宅东边的大块地皮,贴着张家胡同盖起一座四合大院,背地里村民称其为王家大院。
  我家老宅后面是半截胡同,胡同东边路南有两间酒馆,是王家专门对外卖散白酒的地方。小时候记得酒馆朝北门,紧贴半截胡同为街道,大门两旁的墙壁都是用青砖砌成,砖与砖的缝隙是用石灰泥浆掺糯米水镶嵌。门,是上等的楸子做成,贴半截街门口还有三层大青石铺的台阶,不知道是因为年久还是打酒的人过多,那些青石表面被踩得溜平放光。
  一九四六年秋,凉台平原解放。
  张步云和郭祝廷率兵逃亡高密与青岛一带。
  王家由于骡马成群,土地多,房产多,又在景芝古镇开烧酒锅,可谓富甲一方。土改时,王家被当地政府划成地主,于是土地没收,房产充公。孩童时,我与小伙伴们经常路过王家大院,也经常进酒馆玩耍。不过,那时的酒馆已被充公,归大队部所有。我记得酒馆里有一堵青砖砌成的柜台,柜台后面是一排黑油子大缸,缸内都装满从景芝烧锅上拉过来的散白酒,缸盖是柳木做的,上面还加一层薄薄的棉被,然后再用上等的羔羊皮包好,严严实实地罩在油子缸上。酒提制作也很讲究,一般都是楠木杆或者楸木杆,约半米长,刨平后,打磨,刨光,直至小指头粗细,再把木杆一端固定在竹筒上,那竹筒也是用砂纸打磨刨光,等竹筒内壁磨薄,再定酒的斤两。生眼看上去,整个酒提制作的十分光滑漂亮。酒提的大小分为,半斤的,二两的,一两的。后来,店主人嫌木制的酒提,太笨,也太重,用起来也不方便就改成铁制,于是又出现一斤的酒提。每当客人走进酒馆打酒时,店主人拿出一个铁制的漏斗,把漏斗下面的细管插入瓶口里,按钱的多少来计算提酒的次数。
  那时候,大缸里装的全是瓜干散白酒,六十二度,两毛五分钱一斤,用半斤酒提提两下。俗话说得好,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说起提酒这件事,那可真有大门道,譬如说:一般的客人来了,店主人就从坛子里提酒,因为坛子里装的是留酒,时间长,酒劲轻,味道淡,是在大缸底层勾兑的酒梢子。熟客来了,那就不一樣了,店主人用力拉开大缸上的酒盖子,用一根长长的木棍开始轻轻搅动缸中的酒水,这时候你就会闻到满屋子都充满酒香。特别是刮西北风或者东南风,从北往南,或者从南向北,整条张家胡同里都能闻到穿鼻的酒香,因为大缸里是刚刚从景芝拉过来的新酒,号称酒头,其特点为勾兑时间短,酒劲大,香味浓,底劲足……假如你和店主人是亲戚或者很要好的朋友,店主人就会从大缸酒水的表面上装酒,那酒劲更足,香味更浓。陌生人走进张家胡同,老远就能闻到景芝老烧那种特有的味道。
  民国时期,酒风盛行。
  我的老爷张振基就是酒馆的常客。那时,王家开的酒馆不像现在酒样繁多,无论你钱多或者钱少,来到酒馆里只能买到一种白酒,那就是景芝烧锅酿制的瓜干散白酒。传说,他喝了一辈子酒,从来没有人见他醉过,可见我老爷张振基酒量大的惊人,在胡同里人送绰号“不倒翁。”
  后来,听我奶奶说,老爷张振基和爷爷张启福都是单传。民国二十八年那时,传到我爷爷这辈上,家里还有从祖上传下来的四十亩地,也就是村西小树行那片地(现在为洛美春生态园)。可惜,爷爷爱喝酒,也爱耍钱,卖地喝酒,喝酒卖地,他也跟我老爷爷一样,喝一辈子酒从来没有人见他醉过,胡同里人送雅号“酒仙”。
  奶奶的话也许是真的。小时候我就亲眼见过爷爷喝酒的壶,那时他用的是一把锡壶,壶的表面漆灰很厚,陌生人看上去,分不清金属锡铮亮放光的模样,也许是酒壶用的时间太久,或者在灶前常用柴草燎酒的缘故,让人感觉到又黑,又笨,又脏,像刚从坟墓里盗出的文物一样。时至今日,张家胡同里还流传他的典故。
  哼、哼、哼,
  到天明,
  喝多少,
  两个瓶。
  人家问,吃的什么菜?
  生韭拌熟韭,
  二九一十八,
  加上咸菜酱,
  正好二十样。
  最后,那四十亩地全都变成杨家的了。幸亏解放土改时,我家因无地耕种又被划为贫农至今。
  想想那时候,爷爷常喝的,也是景芝老烧酿制瓜干散白酒。
  父亲也爱喝酒,但是酒量不大。他喝酒与爷爷不同,酒壶是白瓷的,酒盅是牛眼盅,喝的酒是瓶装的景芝白酒。喝酒之前,先把高度白酒倒入牛眼盅,再撕一小块卷烟用的小白纸片,贴着酒面放入酒盅内,划一根火柴点燃酒面的白纸片,那纸片自然燃烧至酒水,引起酒盅内高度白酒燃烧,这时他才提起酒壶在火焰上把酒燎热,然后再把酒盅内蓝色的火焰熄灭,端起酒盅把剩余的残酒,又重新倒入酒壶内,用手来回晃动几下,再从酒壶中倒出,这才端起酒盅慢慢品尝。下酒菜,有时花生米,有时烤咸鱼,有时也炒鸡蛋和虾酱,饭桌上再放几棵大葱蘸酱吃。
  父亲很少去喝大缸里勾兑的散白酒,一般喝瓶装的景芝白酒,一捆十瓶,一块二毛钱一瓶,中午,晚上,一天两顿,每顿不超过二两。后来,我见他饭前燎酒费时、费力,从学校实验室里拿一支锥形玻璃烧瓶送给他。倒入酒后,把锥形玻璃烧瓶放入茶缸里,倒入适量热水,把酒烫热乎,再用牛眼小酒盅慢慢品尝景芝酒的香味。有一段时间,市面上买不到景芝白酒,他又改喝景芝白干,当地人把白干戏称为“黄皮”。那时候的景芝白干两块五毛钱一瓶,也就是我在小说《马车店》中,小梁送给王把头那种酒,四十九度,醇香,浓郁,劲大,芝麻香型。   父亲也爱酒如命。小时候我就亲眼见过他喝酒的狼狈相。那时,他还担任村里的农机队长,大队部研究决定购买两台195型柴油机,当时在整个山东来说,莱阳195型柴油机是最好的,但是供不应求,也就是说,你有钱也买不到。大队部就委托父亲去莱阳购买,没有办法,他就去景芝求助张启超爷爷(远房的爷爷,景芝镇党委干部,現已退休),购得景芝特酿四瓶。我清楚记得,那酒瓶不是现在的玻璃瓶而是瓷瓶,淡绿色,酒瓶表面上下沟状不平,价格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酒买回家后,放在磅秤底盘上准备重新打包送礼,不小心,把其中一瓶碰倒,酒瓶顿时碎裂,酒香四溢,飘至整个院子,然后又传到胡同里……父亲心痛但又无可奈何,急中生智连忙跪下双腿,两只手用力摁磅秤的底盘,撑起整个上身,弓着腰,伸长脖子,张开大嘴。只听“哧溜溜”声响,他跪在地上把撒在磅秤底盘上的残酒,一口气喝光,一旁的母亲看见父亲喝酒的狼狈相,哈哈大笑,那笑声伴着酒香在张家胡同上空飘荡。
  父亲跟他的长辈一样,一生酷爱景芝烧酒,却从没有见他醉过。
  去年夏天,应景芝酒厂的孙家升相约,有幸参观酒厂的包装车间和酒文化展览,从中受益匪浅。晚上,又恰遇逄顺路部长(《大众日报》社逄春阶的侄子),文人相见,犹如春风得意,海阔天空侃起大山来,从天上到地下,从厂内到厂外,从古代到现代,从藏书到读书……无话不谈。其实,我和逄部长早就认识,也喝过多次酒,我长他幼,说心里话,我挺佩服他,因为他读的书比我多,知识面比我广,不只是酒文化,也不只是单单纯文学创作,他还有做人的哲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知识。从他诙谐幽默的语言里,我认识了李存葆,陈显荣,逄春阶等大批文人典故,也知道《红高粱》《闯关东》等电视剧景芝酒厂赞助情况。末了,我知道他在编纂《景芝酒厂志》,我也在编纂《南张洛村志》,于是他送我高密的《北大王庄志》做参考,却至今还未归还,惭愧,惭愧。
  席间,喝的是五十二度红淡雅。现在想起来,至今口中绵柔,舌中带香,那酒劲十足而不邪,酒香悠远而不冲,那酒才真正称得上一品景芝芝麻香。
  同年秋季,前任《山东文学》主编王良瑛老师,诸城作协名誉主席黄浩,安监局长李成武和报社的文友来我处闲玩,中午请客,我问:“大家喝什么酒?”
  众人异口同声:“景芝酒,喝出朋友味”。
  “喝景芝酒。”
  那天中午,喝的是三十九度的老虎头,当地人戏称为“大老虎”,或者“老虎头”。
  今年春天,峡山作协主席曹成和几位朋友来我处相聚,想喝“老虎头”。可惜,我只带三十八度的“牛栏山二锅头”,至今,懊悔不已。
  安丘原物价局局长高洪义老师,清明时节回家拜祖扫墓,诸城乡土诗人高司平坐东,席间酒香穿肠,兴奋之时,又谈起《东方散文》杂志发表的拙作《张家胡同》,当场吟诗一首:
  清明时节雨纷飞,
  酒香不怕巷子深。
  张家胡同出才子,
  瘦石一顿喝一斤。
  对啦!那天中午,我们喝的也是三十九度景阳春——“老虎头”。
  哦,醉啦!张家胡同里那欢歌,那笑语,那飘来的芝麻酒香。
  时至今日,一家四代,张家胡同飘出的酒香依然令人荡气回肠!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在农村一年四季中,最忙、最累、最紧张的时候,当数“过麦”了。俗话说:“三秋不如一麦忙”,时间紧、任务重,麦子一熟,全村的男女老少就热火朝天的忙起来,争分夺秒抢收抢种,田野里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改革開放前,每年一到“过麦”的时候,生产队长就提前安排队里的保管员,到集市上去把割麦所需的草腰子买来,同时,为麦收准备场院,检修马车、牛车绳索等运输工具。俗话说:“麦熟一晌”,火辣辣的西南风刮着,早晨
期刊
年龄,指一个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生存的时间长度,通常用年岁来表示。年龄是一种具有生物学基础的自然标志,一个人出生以后,随着日月流逝,年龄也随之增长,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人在进行自身再生产的同时,也进行着年龄的再生产,它总是由不同年代出生的不同年齡的个人所组成。此外,各种人口现象,如结婚、生育、求学、就业、迁移、死亡等,都与每个人的年龄密切相关。所以,正确计算年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期刊
在中国地图的东部,在蔚蓝色的渤海和黄海之间,一片陆地像一枝牛角带着有力的弧度挺进了大海。这只牛角就是我们山东半岛。半岛又分为东西两部,西部正中心一片高高隆起的黄褐色占据了大半个区域,那就是横贯半岛西部的泰沂山脉。  泰沂山脉像一条张牙舞爪的巨龙盘踞在那里,他高高昂首挺立的龙头就是泰山,依次向东部低矮下去的徂徕山、蒙山、沂山、仰天山、朐山等是他盘旋的龙身和龙爪,最后龙尾一摆戛然而止的地方就是我家乡的
期刊
黄河岸滩最美丽的季节,莫过于五月的初夏了。鸟鸣啼啭着绿荫,绿荫涨满黄河岸畔。风光迤逦了华北的五月,这清新亮丽的季节,这景色怡人的初夏,给人多么丰富的联想,勾起多少往事的回忆。  黄河岸边那辽阔的大平原,那一望无际的麦浪,像浩瀚的海洋,澎湃着新一代老农民的心潮,荡漾着老农民的欢笑。在这辽阔的麦浪里,摇曳着劳动人民的梦想,摇出了生活的希望。希望,带着夏日温暖的阳光,徐徐洒下,洒满了鲁北平原的“大粮仓”
期刊
一  尘世那么美,写作那么好。漠漠红尘,几件俗事。其中之一,便是码字。  在码字的路上,你我一起成长,码到花开,一起纷芳。  倾情一座城,深爱一种文。如此,便好。  我想,这许是童戈先生的此生所想了。城不说了;文,也不说了,除了散文,先生再无别的用心的了。  散文是文学体栽中最好写的一种文体,谁都可以写,所以时下好多人都在乐此不疲的写;不过童戈写散文不是源于这个,他写,那是源于爱,源于心。  写的
期刊
又是一年端午节,随着假期的来临,节日的味道也越来越浓。这天,人们除了吃粽子,通常还会在门口挂艾草、菖蒲。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将几棵艾草绑成一束,插在门楣或是挂于门楣两端,就像贴上了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  午饭时,我边吃饭边拿眼扫着微信群里的消息。文友爱玲在群里问:不知哪里有艾草,很想在端午来临之际买上两棵。  我的单位远离市区,郊外有野生的艾草。去年同事还送我一捆,说是可以
期刊
今天上午我刷屏时发现一个美女的美食公众号,这美女在一线城市做媒体和广告,每月工资一万多,却不顾家人反对辞职到大饭店做了甜品师学徒。从底层打拼,为了练习手艺她做了上万个泡芙,为了一个8层法式蛋糕弯着腰一整天,以至于得了肩周炎和腰椎病。每月工钱一千八,和原来差了十万八千里,她原来经常画着精致的妆穿着高跟鞋去富丽堂皇的地方采访,现在不施粉黛穿着厨师服平底鞋躲在不通风的后厨帮工。然而,她喜欢这样,同样是做
期刊
明崇祯一十七年(公元1642年)霜降节气过后一天傍晚,一场大雾罩住了荣成伟德山。此时,一位神情黯然、浓雾裹身的旅人,在暮色苍茫中,走进伟德山余脉——西山(今荣成俚岛王家山)一间竹庵。此时的西山,早已被秋风吹瘦,倚红偎翠的胜景只是这个旅人日后的春风词笔。眼下的西山,满目萧瑟凋敝。面对老秋的枯山瘦水和沉沉雾霾,茫茫暮色,这位精疲力竭的旅人,似有万千感慨在胸,表情显得怆然而凝重。他随身在一块山石上坐下,
期刊
吃罢午饭,小孙子闹腾纠缠着要去耍山。天气很暖和,阳光也好,我也来了兴致。  于是,我带孙子驱车来到盟旺山的东山脚下。这里是中老年人及孩子们登山游玩的理想起点,也是盟旺山公园的东门处。从这里出发,山势平缓,视野开阔。本来海拔只有百多米的峰顶,在山下就能一目了然。  新建的盟旺山公园,作为新区的一处景点,里边雕塑,鲜花,珍木奇树,河道,木栈道,草坪凉亭,设施齐全,风景优美。成为了东部即墨人民新的游玩和
期刊
那一年,我的嘴角冒着绒绒的胡须,像一颗六月深绿色的橘子,打着井字形的绿背包离开故乡。临别时,母亲在村口的桥头流着泪,那哗哗向北流淌的小河,也在哭泣。  那一年,我的青春和赤诚留在祖国的西部戈壁军营,像一枚出镗而燃着烈焰的子弹,穿越大漠和繁星的夜空。告别时,祁连山的大雪铺天盖地的来送我,车站是喧天的锣鼓,人海如泪水一样流动,那温暖的目光留在我的心里。  这一次,我带着点点白发和额前的皱纹回来了,中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