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村后的善人桥算起至村前路口,张家胡同全长三百多米,宽约两米,但是从大柳树底向南至湾前路口,路面逐渐增宽到三米。整条胡同为土石路,青砖泥墙(榆树林子是土墙),房子的高矮不等,错落有致,多数是石头青砖和土墙。不过,房子砌砖的高矮与砖的层数,决定一个家庭富裕程度,因为砖的层数越多说明你的家庭越富裕。反之,砖的层数越少,说明你的家庭越贫穷。
整条胡同住着十八九户,只有三户王姓人家,其他人都为张姓。故,称为张氏胡同。
居住凉台平原上的人还有有一种风俗习惯,平常把“氏”一般都称为女姓,如张氏,李氏,王氏等,据说这种叫法既不能体现张家男丁,又不能体现家庭主人的夫姓,因此平原上的人大多数仍称张家胡同。
胡同里王姓人家最富。听老一辈们传说,早在清朝末年,王家祖人就在景芝古镇开烧酒锅,发家之后,买下我家老宅东边的大块地皮,贴着张家胡同盖起一座四合大院,背地里村民称其为王家大院。
我家老宅后面是半截胡同,胡同东边路南有两间酒馆,是王家专门对外卖散白酒的地方。小时候记得酒馆朝北门,紧贴半截胡同为街道,大门两旁的墙壁都是用青砖砌成,砖与砖的缝隙是用石灰泥浆掺糯米水镶嵌。门,是上等的楸子做成,贴半截街门口还有三层大青石铺的台阶,不知道是因为年久还是打酒的人过多,那些青石表面被踩得溜平放光。
一九四六年秋,凉台平原解放。
张步云和郭祝廷率兵逃亡高密与青岛一带。
王家由于骡马成群,土地多,房产多,又在景芝古镇开烧酒锅,可谓富甲一方。土改时,王家被当地政府划成地主,于是土地没收,房产充公。孩童时,我与小伙伴们经常路过王家大院,也经常进酒馆玩耍。不过,那时的酒馆已被充公,归大队部所有。我记得酒馆里有一堵青砖砌成的柜台,柜台后面是一排黑油子大缸,缸内都装满从景芝烧锅上拉过来的散白酒,缸盖是柳木做的,上面还加一层薄薄的棉被,然后再用上等的羔羊皮包好,严严实实地罩在油子缸上。酒提制作也很讲究,一般都是楠木杆或者楸木杆,约半米长,刨平后,打磨,刨光,直至小指头粗细,再把木杆一端固定在竹筒上,那竹筒也是用砂纸打磨刨光,等竹筒内壁磨薄,再定酒的斤两。生眼看上去,整个酒提制作的十分光滑漂亮。酒提的大小分为,半斤的,二两的,一两的。后来,店主人嫌木制的酒提,太笨,也太重,用起来也不方便就改成铁制,于是又出现一斤的酒提。每当客人走进酒馆打酒时,店主人拿出一个铁制的漏斗,把漏斗下面的细管插入瓶口里,按钱的多少来计算提酒的次数。
那时候,大缸里装的全是瓜干散白酒,六十二度,两毛五分钱一斤,用半斤酒提提两下。俗话说得好,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说起提酒这件事,那可真有大门道,譬如说:一般的客人来了,店主人就从坛子里提酒,因为坛子里装的是留酒,时间长,酒劲轻,味道淡,是在大缸底层勾兑的酒梢子。熟客来了,那就不一樣了,店主人用力拉开大缸上的酒盖子,用一根长长的木棍开始轻轻搅动缸中的酒水,这时候你就会闻到满屋子都充满酒香。特别是刮西北风或者东南风,从北往南,或者从南向北,整条张家胡同里都能闻到穿鼻的酒香,因为大缸里是刚刚从景芝拉过来的新酒,号称酒头,其特点为勾兑时间短,酒劲大,香味浓,底劲足……假如你和店主人是亲戚或者很要好的朋友,店主人就会从大缸酒水的表面上装酒,那酒劲更足,香味更浓。陌生人走进张家胡同,老远就能闻到景芝老烧那种特有的味道。
民国时期,酒风盛行。
我的老爷张振基就是酒馆的常客。那时,王家开的酒馆不像现在酒样繁多,无论你钱多或者钱少,来到酒馆里只能买到一种白酒,那就是景芝烧锅酿制的瓜干散白酒。传说,他喝了一辈子酒,从来没有人见他醉过,可见我老爷张振基酒量大的惊人,在胡同里人送绰号“不倒翁。”
后来,听我奶奶说,老爷张振基和爷爷张启福都是单传。民国二十八年那时,传到我爷爷这辈上,家里还有从祖上传下来的四十亩地,也就是村西小树行那片地(现在为洛美春生态园)。可惜,爷爷爱喝酒,也爱耍钱,卖地喝酒,喝酒卖地,他也跟我老爷爷一样,喝一辈子酒从来没有人见他醉过,胡同里人送雅号“酒仙”。
奶奶的话也许是真的。小时候我就亲眼见过爷爷喝酒的壶,那时他用的是一把锡壶,壶的表面漆灰很厚,陌生人看上去,分不清金属锡铮亮放光的模样,也许是酒壶用的时间太久,或者在灶前常用柴草燎酒的缘故,让人感觉到又黑,又笨,又脏,像刚从坟墓里盗出的文物一样。时至今日,张家胡同里还流传他的典故。
哼、哼、哼,
到天明,
喝多少,
两个瓶。
人家问,吃的什么菜?
生韭拌熟韭,
二九一十八,
加上咸菜酱,
正好二十样。
最后,那四十亩地全都变成杨家的了。幸亏解放土改时,我家因无地耕种又被划为贫农至今。
想想那时候,爷爷常喝的,也是景芝老烧酿制瓜干散白酒。
父亲也爱喝酒,但是酒量不大。他喝酒与爷爷不同,酒壶是白瓷的,酒盅是牛眼盅,喝的酒是瓶装的景芝白酒。喝酒之前,先把高度白酒倒入牛眼盅,再撕一小块卷烟用的小白纸片,贴着酒面放入酒盅内,划一根火柴点燃酒面的白纸片,那纸片自然燃烧至酒水,引起酒盅内高度白酒燃烧,这时他才提起酒壶在火焰上把酒燎热,然后再把酒盅内蓝色的火焰熄灭,端起酒盅把剩余的残酒,又重新倒入酒壶内,用手来回晃动几下,再从酒壶中倒出,这才端起酒盅慢慢品尝。下酒菜,有时花生米,有时烤咸鱼,有时也炒鸡蛋和虾酱,饭桌上再放几棵大葱蘸酱吃。
父亲很少去喝大缸里勾兑的散白酒,一般喝瓶装的景芝白酒,一捆十瓶,一块二毛钱一瓶,中午,晚上,一天两顿,每顿不超过二两。后来,我见他饭前燎酒费时、费力,从学校实验室里拿一支锥形玻璃烧瓶送给他。倒入酒后,把锥形玻璃烧瓶放入茶缸里,倒入适量热水,把酒烫热乎,再用牛眼小酒盅慢慢品尝景芝酒的香味。有一段时间,市面上买不到景芝白酒,他又改喝景芝白干,当地人把白干戏称为“黄皮”。那时候的景芝白干两块五毛钱一瓶,也就是我在小说《马车店》中,小梁送给王把头那种酒,四十九度,醇香,浓郁,劲大,芝麻香型。 父亲也爱酒如命。小时候我就亲眼见过他喝酒的狼狈相。那时,他还担任村里的农机队长,大队部研究决定购买两台195型柴油机,当时在整个山东来说,莱阳195型柴油机是最好的,但是供不应求,也就是说,你有钱也买不到。大队部就委托父亲去莱阳购买,没有办法,他就去景芝求助张启超爷爷(远房的爷爷,景芝镇党委干部,現已退休),购得景芝特酿四瓶。我清楚记得,那酒瓶不是现在的玻璃瓶而是瓷瓶,淡绿色,酒瓶表面上下沟状不平,价格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酒买回家后,放在磅秤底盘上准备重新打包送礼,不小心,把其中一瓶碰倒,酒瓶顿时碎裂,酒香四溢,飘至整个院子,然后又传到胡同里……父亲心痛但又无可奈何,急中生智连忙跪下双腿,两只手用力摁磅秤的底盘,撑起整个上身,弓着腰,伸长脖子,张开大嘴。只听“哧溜溜”声响,他跪在地上把撒在磅秤底盘上的残酒,一口气喝光,一旁的母亲看见父亲喝酒的狼狈相,哈哈大笑,那笑声伴着酒香在张家胡同上空飘荡。
父亲跟他的长辈一样,一生酷爱景芝烧酒,却从没有见他醉过。
去年夏天,应景芝酒厂的孙家升相约,有幸参观酒厂的包装车间和酒文化展览,从中受益匪浅。晚上,又恰遇逄顺路部长(《大众日报》社逄春阶的侄子),文人相见,犹如春风得意,海阔天空侃起大山来,从天上到地下,从厂内到厂外,从古代到现代,从藏书到读书……无话不谈。其实,我和逄部长早就认识,也喝过多次酒,我长他幼,说心里话,我挺佩服他,因为他读的书比我多,知识面比我广,不只是酒文化,也不只是单单纯文学创作,他还有做人的哲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知识。从他诙谐幽默的语言里,我认识了李存葆,陈显荣,逄春阶等大批文人典故,也知道《红高粱》《闯关东》等电视剧景芝酒厂赞助情况。末了,我知道他在编纂《景芝酒厂志》,我也在编纂《南张洛村志》,于是他送我高密的《北大王庄志》做参考,却至今还未归还,惭愧,惭愧。
席间,喝的是五十二度红淡雅。现在想起来,至今口中绵柔,舌中带香,那酒劲十足而不邪,酒香悠远而不冲,那酒才真正称得上一品景芝芝麻香。
同年秋季,前任《山东文学》主编王良瑛老师,诸城作协名誉主席黄浩,安监局长李成武和报社的文友来我处闲玩,中午请客,我问:“大家喝什么酒?”
众人异口同声:“景芝酒,喝出朋友味”。
“喝景芝酒。”
那天中午,喝的是三十九度的老虎头,当地人戏称为“大老虎”,或者“老虎头”。
今年春天,峡山作协主席曹成和几位朋友来我处相聚,想喝“老虎头”。可惜,我只带三十八度的“牛栏山二锅头”,至今,懊悔不已。
安丘原物价局局长高洪义老师,清明时节回家拜祖扫墓,诸城乡土诗人高司平坐东,席间酒香穿肠,兴奋之时,又谈起《东方散文》杂志发表的拙作《张家胡同》,当场吟诗一首:
清明时节雨纷飞,
酒香不怕巷子深。
张家胡同出才子,
瘦石一顿喝一斤。
对啦!那天中午,我们喝的也是三十九度景阳春——“老虎头”。
哦,醉啦!张家胡同里那欢歌,那笑语,那飘来的芝麻酒香。
时至今日,一家四代,张家胡同飘出的酒香依然令人荡气回肠!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整条胡同住着十八九户,只有三户王姓人家,其他人都为张姓。故,称为张氏胡同。
居住凉台平原上的人还有有一种风俗习惯,平常把“氏”一般都称为女姓,如张氏,李氏,王氏等,据说这种叫法既不能体现张家男丁,又不能体现家庭主人的夫姓,因此平原上的人大多数仍称张家胡同。
胡同里王姓人家最富。听老一辈们传说,早在清朝末年,王家祖人就在景芝古镇开烧酒锅,发家之后,买下我家老宅东边的大块地皮,贴着张家胡同盖起一座四合大院,背地里村民称其为王家大院。
我家老宅后面是半截胡同,胡同东边路南有两间酒馆,是王家专门对外卖散白酒的地方。小时候记得酒馆朝北门,紧贴半截胡同为街道,大门两旁的墙壁都是用青砖砌成,砖与砖的缝隙是用石灰泥浆掺糯米水镶嵌。门,是上等的楸子做成,贴半截街门口还有三层大青石铺的台阶,不知道是因为年久还是打酒的人过多,那些青石表面被踩得溜平放光。
一九四六年秋,凉台平原解放。
张步云和郭祝廷率兵逃亡高密与青岛一带。
王家由于骡马成群,土地多,房产多,又在景芝古镇开烧酒锅,可谓富甲一方。土改时,王家被当地政府划成地主,于是土地没收,房产充公。孩童时,我与小伙伴们经常路过王家大院,也经常进酒馆玩耍。不过,那时的酒馆已被充公,归大队部所有。我记得酒馆里有一堵青砖砌成的柜台,柜台后面是一排黑油子大缸,缸内都装满从景芝烧锅上拉过来的散白酒,缸盖是柳木做的,上面还加一层薄薄的棉被,然后再用上等的羔羊皮包好,严严实实地罩在油子缸上。酒提制作也很讲究,一般都是楠木杆或者楸木杆,约半米长,刨平后,打磨,刨光,直至小指头粗细,再把木杆一端固定在竹筒上,那竹筒也是用砂纸打磨刨光,等竹筒内壁磨薄,再定酒的斤两。生眼看上去,整个酒提制作的十分光滑漂亮。酒提的大小分为,半斤的,二两的,一两的。后来,店主人嫌木制的酒提,太笨,也太重,用起来也不方便就改成铁制,于是又出现一斤的酒提。每当客人走进酒馆打酒时,店主人拿出一个铁制的漏斗,把漏斗下面的细管插入瓶口里,按钱的多少来计算提酒的次数。
那时候,大缸里装的全是瓜干散白酒,六十二度,两毛五分钱一斤,用半斤酒提提两下。俗话说得好,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说起提酒这件事,那可真有大门道,譬如说:一般的客人来了,店主人就从坛子里提酒,因为坛子里装的是留酒,时间长,酒劲轻,味道淡,是在大缸底层勾兑的酒梢子。熟客来了,那就不一樣了,店主人用力拉开大缸上的酒盖子,用一根长长的木棍开始轻轻搅动缸中的酒水,这时候你就会闻到满屋子都充满酒香。特别是刮西北风或者东南风,从北往南,或者从南向北,整条张家胡同里都能闻到穿鼻的酒香,因为大缸里是刚刚从景芝拉过来的新酒,号称酒头,其特点为勾兑时间短,酒劲大,香味浓,底劲足……假如你和店主人是亲戚或者很要好的朋友,店主人就会从大缸酒水的表面上装酒,那酒劲更足,香味更浓。陌生人走进张家胡同,老远就能闻到景芝老烧那种特有的味道。
民国时期,酒风盛行。
我的老爷张振基就是酒馆的常客。那时,王家开的酒馆不像现在酒样繁多,无论你钱多或者钱少,来到酒馆里只能买到一种白酒,那就是景芝烧锅酿制的瓜干散白酒。传说,他喝了一辈子酒,从来没有人见他醉过,可见我老爷张振基酒量大的惊人,在胡同里人送绰号“不倒翁。”
后来,听我奶奶说,老爷张振基和爷爷张启福都是单传。民国二十八年那时,传到我爷爷这辈上,家里还有从祖上传下来的四十亩地,也就是村西小树行那片地(现在为洛美春生态园)。可惜,爷爷爱喝酒,也爱耍钱,卖地喝酒,喝酒卖地,他也跟我老爷爷一样,喝一辈子酒从来没有人见他醉过,胡同里人送雅号“酒仙”。
奶奶的话也许是真的。小时候我就亲眼见过爷爷喝酒的壶,那时他用的是一把锡壶,壶的表面漆灰很厚,陌生人看上去,分不清金属锡铮亮放光的模样,也许是酒壶用的时间太久,或者在灶前常用柴草燎酒的缘故,让人感觉到又黑,又笨,又脏,像刚从坟墓里盗出的文物一样。时至今日,张家胡同里还流传他的典故。
哼、哼、哼,
到天明,
喝多少,
两个瓶。
人家问,吃的什么菜?
生韭拌熟韭,
二九一十八,
加上咸菜酱,
正好二十样。
最后,那四十亩地全都变成杨家的了。幸亏解放土改时,我家因无地耕种又被划为贫农至今。
想想那时候,爷爷常喝的,也是景芝老烧酿制瓜干散白酒。
父亲也爱喝酒,但是酒量不大。他喝酒与爷爷不同,酒壶是白瓷的,酒盅是牛眼盅,喝的酒是瓶装的景芝白酒。喝酒之前,先把高度白酒倒入牛眼盅,再撕一小块卷烟用的小白纸片,贴着酒面放入酒盅内,划一根火柴点燃酒面的白纸片,那纸片自然燃烧至酒水,引起酒盅内高度白酒燃烧,这时他才提起酒壶在火焰上把酒燎热,然后再把酒盅内蓝色的火焰熄灭,端起酒盅把剩余的残酒,又重新倒入酒壶内,用手来回晃动几下,再从酒壶中倒出,这才端起酒盅慢慢品尝。下酒菜,有时花生米,有时烤咸鱼,有时也炒鸡蛋和虾酱,饭桌上再放几棵大葱蘸酱吃。
父亲很少去喝大缸里勾兑的散白酒,一般喝瓶装的景芝白酒,一捆十瓶,一块二毛钱一瓶,中午,晚上,一天两顿,每顿不超过二两。后来,我见他饭前燎酒费时、费力,从学校实验室里拿一支锥形玻璃烧瓶送给他。倒入酒后,把锥形玻璃烧瓶放入茶缸里,倒入适量热水,把酒烫热乎,再用牛眼小酒盅慢慢品尝景芝酒的香味。有一段时间,市面上买不到景芝白酒,他又改喝景芝白干,当地人把白干戏称为“黄皮”。那时候的景芝白干两块五毛钱一瓶,也就是我在小说《马车店》中,小梁送给王把头那种酒,四十九度,醇香,浓郁,劲大,芝麻香型。 父亲也爱酒如命。小时候我就亲眼见过他喝酒的狼狈相。那时,他还担任村里的农机队长,大队部研究决定购买两台195型柴油机,当时在整个山东来说,莱阳195型柴油机是最好的,但是供不应求,也就是说,你有钱也买不到。大队部就委托父亲去莱阳购买,没有办法,他就去景芝求助张启超爷爷(远房的爷爷,景芝镇党委干部,現已退休),购得景芝特酿四瓶。我清楚记得,那酒瓶不是现在的玻璃瓶而是瓷瓶,淡绿色,酒瓶表面上下沟状不平,价格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酒买回家后,放在磅秤底盘上准备重新打包送礼,不小心,把其中一瓶碰倒,酒瓶顿时碎裂,酒香四溢,飘至整个院子,然后又传到胡同里……父亲心痛但又无可奈何,急中生智连忙跪下双腿,两只手用力摁磅秤的底盘,撑起整个上身,弓着腰,伸长脖子,张开大嘴。只听“哧溜溜”声响,他跪在地上把撒在磅秤底盘上的残酒,一口气喝光,一旁的母亲看见父亲喝酒的狼狈相,哈哈大笑,那笑声伴着酒香在张家胡同上空飘荡。
父亲跟他的长辈一样,一生酷爱景芝烧酒,却从没有见他醉过。
去年夏天,应景芝酒厂的孙家升相约,有幸参观酒厂的包装车间和酒文化展览,从中受益匪浅。晚上,又恰遇逄顺路部长(《大众日报》社逄春阶的侄子),文人相见,犹如春风得意,海阔天空侃起大山来,从天上到地下,从厂内到厂外,从古代到现代,从藏书到读书……无话不谈。其实,我和逄部长早就认识,也喝过多次酒,我长他幼,说心里话,我挺佩服他,因为他读的书比我多,知识面比我广,不只是酒文化,也不只是单单纯文学创作,他还有做人的哲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知识。从他诙谐幽默的语言里,我认识了李存葆,陈显荣,逄春阶等大批文人典故,也知道《红高粱》《闯关东》等电视剧景芝酒厂赞助情况。末了,我知道他在编纂《景芝酒厂志》,我也在编纂《南张洛村志》,于是他送我高密的《北大王庄志》做参考,却至今还未归还,惭愧,惭愧。
席间,喝的是五十二度红淡雅。现在想起来,至今口中绵柔,舌中带香,那酒劲十足而不邪,酒香悠远而不冲,那酒才真正称得上一品景芝芝麻香。
同年秋季,前任《山东文学》主编王良瑛老师,诸城作协名誉主席黄浩,安监局长李成武和报社的文友来我处闲玩,中午请客,我问:“大家喝什么酒?”
众人异口同声:“景芝酒,喝出朋友味”。
“喝景芝酒。”
那天中午,喝的是三十九度的老虎头,当地人戏称为“大老虎”,或者“老虎头”。
今年春天,峡山作协主席曹成和几位朋友来我处相聚,想喝“老虎头”。可惜,我只带三十八度的“牛栏山二锅头”,至今,懊悔不已。
安丘原物价局局长高洪义老师,清明时节回家拜祖扫墓,诸城乡土诗人高司平坐东,席间酒香穿肠,兴奋之时,又谈起《东方散文》杂志发表的拙作《张家胡同》,当场吟诗一首:
清明时节雨纷飞,
酒香不怕巷子深。
张家胡同出才子,
瘦石一顿喝一斤。
对啦!那天中午,我们喝的也是三十九度景阳春——“老虎头”。
哦,醉啦!张家胡同里那欢歌,那笑语,那飘来的芝麻酒香。
时至今日,一家四代,张家胡同飘出的酒香依然令人荡气回肠!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