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的雅俗观

来源 :参花·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dy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雅俗观以雅、俗对立为中心,并在文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雅俗互动的整体趋势。宋代作为中古至近代的转折点,其雅俗观也产生了有别于传统的新变。本文以宋诗为例,分析宋人在诗歌艺术、表现手法、审美意蕴上的雅俗观,以期探究“雅不离俗”的整体趋势。
  关键词:宋代 雅俗观 以俗为雅
  雅俗观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产生和发展是随着历史文明的推进而进行的,其发展历程经历着漫长的递嬗。宋代继承了忌俗尚雅的传统,并且不同于魏晋停留在品评人品和文品上,它一方面承袭了魏晋风流,将绝妙风神的高雅内化为自身的内在精神和人格魅力;另一方面,将忌俗尚雅的审美追求渗入到“世俗生活的体验和官能感受的追求,提高和丰富生活质量和内容”上。[1]宋代的雅俗观集中体现在“以俗为雅,以故为新”八字上。苏轼说“诗需有所作为,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好奇务新,乃诗之病。”(《东坡题跋》卷二《题柳子厚诗》)。宋人提倡“以俗为雅”目的不是单纯务俗,相反是要造“新雅”,让雅在更贴近人生的层面上得到尊敬,也就是要通过文学的雅俗,连通内在风神和外在人生。
  宋代文体,无论是诗、词、文、曲、小说,由于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均可看出雅俗互动的倾向,诗歌尤为明显,其作为源起于先秦的古老文体,所反映出的雅俗关系更能体现出宋代雅俗观的变异。考虑到宋诗体派鲜明,所以在论述时,以探究苏、黄诗歌创作的雅俗特点为主线,穿插不同体派进行空间上的展开,以文坛主流演变为依据,管窥宋代文学雅俗观大俗大雅的艺术魅力。
  宋诗的发展总体上经历了四段三变,[2]文学雅俗观也相应地经历了三次转变。宋初蹈袭晚唐;至欧、梅辞新意奇,开诗歌新路;至苏、黄诗非本色却绝妙非常,实为雅俗互动之大观;至南宋继“中兴四家”后诗风矫枉过正,诗道衰靡亦不可逆。而苏轼、黄庭坚集梅欧等新变诗人之大成,确定了宋代文学雅俗观的内涵,将“以俗为雅,以故为新”作为诗歌创作的法门,无论在诗歌艺术、表现手法、审美意蕴上还是文学革新上都呈现出活水涌现的态势,其后的宋朝文人均不出此法度。
  一、“好语都被言尽”——宋诗题材对“俗物”的开掘
  “以俗为雅”首先体现在诗歌题材和语言上。王安石认识到“世间好言语,已被老杜道尽;世间俗言语已被乐天道尽。”(《苕溪渔隐丛话》),面对着强势的唐诗,宋人要想新开风气,必须要在唐人极少涉及的题材上下功夫,于是以前被认为“俗”的事物便开始进入诗歌这一雅的文体内。宋朝初年,白体、西昆体、晚唐体诗人蹈袭晚唐五代文风,诗风或松散、浅俗,或浮靡、繁重,诗歌题材有失开阔,更不用提超越唐代。拿杨亿为例,他在《西昆酬唱集序》中阐明作诗之旨在于“历览遗编,研味前作,挹其芳润”,咏史咏物不出典籍、馆阁之藩篱,注重文辞雕饰,言语晦涩难懂,常为游戏之笔,却忽视了内容。梅尧臣、欧阳修开雅俗一变,以丑陋、恶心、日常琐碎的事物入诗。梅尧臣诗集中俯拾即是,他写蚊、虱、蛆、蚤,信笔而出,其反叛之大颇有一种后现代的解构意味。难怪钱锺书批评道“不过他‘平’得常常没有劲,‘淡’得往往没有味”,常常用一些琐碎丑恶不大入诗的事物来矫正华而不实、大而无当的习气。[3]但是,在“好语言都被言尽”的困境下,不破就很难立,梅尧臣也算是做了有益的尝试。毕竟梅诗中的“俗事”过于粗糙,欧阳修则将雅趣注入俗物内,当然这种做法的典范当属苏轼诗。苏轼诗材中的俗物不再是令人作呕的东西,而是将笔端触及日常生活环境,市井、田园、山林无不入诗,诗记录生活,诗亦是生活。苏轼将市井生活的生动活泼带入诗中,其笔下的食物、菜肴大可以充实整个饭桌。有诗文为证:肉类有《野雉》《鳊鱼》《鳆鱼行》《猪肉颂》等,蔬菜类有《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撷菜》《元修菜》《惠崇春江小景》等,羹类有《东坡羹颂》《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盘游饭谷董羹》等。苏轼这种享受生活、怡然自乐的心态是宋人的写照,而这些过于贴近生活、过于大众化的食物是前代文人所不耻的。山水田园本身属于雅物,自陶渊明、谢灵运以来多受文人青睐,王维、孟浩然、常建、韦应物、柳宗元皆陶醉于山水之间。然而,苏轼不仅钟情山水,也亲近田园,不是俯视山林,而是物我平等。他的山水田园诗不再是以山水媚道,更不是隐遁避世,而是以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以牧歌式的优美情怀体悟世俗人生存在于山林的乐趣。苏轼诗材上的“以俗为雅”在后代得到响应,杨万里、范成大等都以此为向导。由于诗歌题材贴近生活,直接导致其语言的通俗化,宋诗中大量的方言、俚语、成语、行业语令人应接不暇。
  诗材上“以俗为雅”的另一面是罢黜用得过滥的“高雅”题材,多则不奇,众则不雅,一些过于常见的材料不能引起人的审美感受,读来味同嚼蜡。宋初晚唐体招致批判的主要原因就是题材过于狭小,正如晚唐姚合一般“所用料不过花、竹、鹤、僧、琴、药、茶、酒,于此几物,一步不可离,而气象小矣”(方回《瀛奎律髓》)。所以宋诗不仅以俗物入诗,更罢黜用滥而俗的雅物。
  二、“以故为新”——创作手法之“用事”兼“新奇”
  “以俗为雅”还体现在创作手法和作诗的理论上。宋人在提及“以俗为雅”的同时讲究“以故为新”,王水照认为“以故为新”是“以俗为雅”的具体方面之一(《宋代文学通论》),这种说法是中肯的。“俗”蕴含着新奇的成分,而“故”则是典籍中用过的成分,两则貌离但神合。文学家通过对“故”的点染、加工,将其化为“新”的内容,故而也就是“雅”的事物了。黄庭坚认为作诗应具有广博的学识,师法各类珍辞佳藻,从古代典籍中获取作“句法”的活水源头,故而在《答洪驹父书》中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在具体创作中要求“夺胎换骨”(惠洪《冷斋夜话》)、“点铁成金”(《答洪驹父书》),将学力与才力相结合。黄庭坚实际上继承了王安石的衣钵,是宋人习气的发展。王安石作诗讲究技法,搬弄生僻的典故,用字、平仄、用韵要求严格。但是王安石毕竟不同于宋初蹈袭晚唐的文人,他能做到“用事”兼生“新奇”,不能有斧凿气。钱锺书在《宋词选注》中分析《书湖阴先生壁》时一语道破,“户田”和“排闼”是“史对史”“汉人语对汉人语”,整首诗的句法脱胎于沈彬的诗。但是倘若不知“出处”也不妨碍理解,“户田”“排闼”是精妙的比喻,而不是用典,这是比较健康的用事。对于学识渊博的文学大家来说,“健康的用事”也不失为“雅”,但是对于中小学者来说,过多地用事便“殆同书抄”(钟荣《诗品》)落入俗套了,正如袁枚所嘲笑的“误把抄书当做诗”(《仿元遗山论诗》),江西后学往往犯此禁忌。至吕本中首提“活法” (《夏均父集序》),认为“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是道也,盖有定法而无定法,无定法而有定法,知是者,才学为诗则可以与语法法矣。改造江西诗派文风,实际上是对苏、黄两人创作理论的综合。苏轼作诗也常常“点铁成金”,但是其所化用的事物不局限于典籍中,而是“包罗万象,鄙谚小说,无不可用。譬之铜铁铅锡,一经其陶铸,皆成精金”(叶燮《原诗》)。此外,苏轼讲究“无法之法”道技两进,作诗为文如行云流水,不受规矩限制。他在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同时更以才情为诗,与黄庭坚一道成为追求“新雅”的巨擘。   三、“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审美意蕴之“淡雅”
  “以俗为雅,以故为新”最终表现在诗歌的审美意蕴上,其集中体现在对陶渊明诗歌的接受中。陶渊明的诗歌在宋代,尤其是在北宋被文学家们顶礼膜拜,其原因兼含诗歌艺术和人格精神两者。带有晚唐余韵的晏殊诗已经开始偏爱陶渊明、韦应物,它荡涤了晚唐诗风的脂腻气,追求清新淡雅的韵味。梅尧臣尚平淡,以陶渊明为宗。苏轼是推崇陶渊明最为甚者,“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栾城后集》)。苏轼认为陶诗不是一味的淡薄,表面上洗尽一切铅华,实际上含义深远、韵味无穷,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是无法之法在审美上的展现。苏轼在品评诗作时也以此为旨归,其言渊明、子厚“外枯中膏,似淡实美”(《评韩柳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质味于澹泊”(《书黄子思诗集后》)。苏轼用二元对立统一之法,将雅、俗,枯、膏,质、文统一起来,使诗歌的创作新奇不悖于雅,并且有一种反观农村、山水自然时的田园牧歌心态。
  宋人的牧歌心态还表现在以诗为调笑。黄庭坚将戏曲的“打诨”运用到诗歌上,他说“作诗正如作杂剧,初时布置,临了需打诨,方是出场”(王直方《王直方诗话》)。宋人的这种调笑、戏谑的手法正是饱含机趣的人格体现。欧阳修编辑《六一诗话》是为了“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壮物态”;苏轼作诗好骂;黄庭坚“打诨出场”,无一不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种调笑之诗为传统崇雅者不耻,但是,宋诗大家往往能以高妙的精神追求调和俗气,达到高雅的审美境界。
  雅俗观以雅俗对立为中心,贯穿于古代文学发展的始终,形成了崇雅贬俗的传统。同时雅俗观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在文学的发展中,逐步体现世俗化倾向。宋朝紧承封建鼎盛期——盛唐,与中晚唐一道成为中古至近代的转折点,其文学雅俗观也经历着由“破”到“立”的变革。宋人将精英化的文学拖入世俗,改造雅文学关注已久的用字、造句、修辞、韵律、风神,并将雅文学未曾关注的世俗事物、情感志趣引入雅的范畴。前人自觉地超凡脱俗,而宋人自觉地援雅入俗。
  参考文献:
  [1] 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52.
  [2] 凌郁之先生在《宋代雅俗文学观》中认为宋代诗歌雅俗观经历了四次转变,分别是以杨亿代表的西昆体、梅欧体、苏黄体、南宋新变。笔者受其启发,但认为西昆体创作未能变革雅俗观、贴近世俗,所以将宋朝诗歌雅俗观新变分为四段三变。
  [3] 钱锺书.宋诗选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22.
  (作者简介:王磊,女,文学学士,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中国文学批评史)
其他文献
鹧鸪天·渣滓洞  歌乐深处有旧楼,英烈忠魂望中收。  碧血丹心昭日月,铡刀锋芒冷于秋。  山中雨,何时休,可是悼亡绵绵愁?  且教艳阳照万里,红旗飘飘夙愿酬。  如梦令·科技馆  幻影缤纷五彩,恍若上天下海。  误入螺旋梯,流年偷换感慨。  停摆,停摆,断鸿声里暮霭。  鹧鸪天·洋人街鬼城  暮云惨淡闻鬼哭,骷髅城门久踌躇。  欲将孤身入魔域,阴棺非是埋骨处。  终有伴,且行路,狰狞血爪视若无。 
期刊
水金河的记忆(组诗)  题记:水金河是寻乌第二大河,也是我的母亲河。  (一)篁河  篁竹尾上的竹子花  飘过水金河的上空  好似飞舞的鸢尾  把整条河啊  装扮得宁静而美丽  自从有了几座跨河大桥  拉近了人们和村庄的距离  再也看不到往昔  浅浅的河水中  歪歪斜斜的列石  也再看不到我们在水中  追逐嬉闹的身影  还有稚嫩狂吼的歌谣  也被粼粼波光抛上了云霄  不深不浅的河床  不屈不挠扎进
期刊
苦恼一定是自找的  路走来马车  有长鞭的歌舞  吃自己的饭  长大自己的心胸  看见牛吃草  悠然自得乐  顿生无限感恩心  烦恼为菩提  一路小雨唱不停  风止处  蔚蓝的天无限好
期刊
如梦令  万里雪消融翠,蘸舞水层波碎。  卷起梦痕轻,望断远烟叠会。  微醉,微醉,铁马九州娇媚。  浪淘沙·象棋  兵马碾荒丘,热血横流。楚河浩荡葬尸舟。  落日余晖着赤色,垂钓悠悠。  一任骨灰稠,意取荆州。操戈疆场觅封侯。  小憩忽闻折柳曲,剑气凝愁。  如梦令·梦殇  夜半梦回疆场,马骨尽埋尸上。  万里冷风吹,月隐不堪遥望。  悲壮,悲壮,血剑略凝霜降。  忆江南  西风盛,寒意透薄裳。
期刊
清风拂面,树影婆娑,霞光衬着乡思;看庭前花开花落,天边云卷云舒,太阳将至终点,炽烈的性子温柔下来,只剩半个嫣红身影弥留天际,恰似将一天精华浓缩于此,迤逗遐想。  “知天命”过后,突然发现,自己触景更易生情,早就遗落的往事若散落的碎片,断断续续地聚拢,构成一幅幅老家生活图,在眼前徐徐展开:童年老家,一个旮旯,一株老树,都有我的记忆。  阳台对面是新建的“新加坡城”,商家和业主尚未入住,门前广场已人声
期刊
摘要:疾病与文学有着种种的联系。在中外文学史上,有很多的作家都是医生出身,医学与文学有着种种的联系,都是关于人的学科。文学与医学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文学促进着医学的发展,医学丰富着文学的内涵。从文学创作的材料因、形式因、创造因、目的因来讲,医生职业的特殊性,他们集理智、冷静和敏感于一身,更容易成为作家,写出具有震撼力的作品。  关键词:医学 文学 文学创作  疾病和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文学作品中
期刊
摘要:一个安详的城市,一群复杂的心。在这里,太阳每天都会升起;在这里,每个人的生活都在一天天继续。无所谓开始,更无所谓结局。延续着没有新意的今天,就像永远都会重复的明天。以为会改变,期待会改变,经历被改变,却最终发现什么都没有变,一切都还在原点,一切都仿佛是昨天。  关键词:生命 旁观者 成长  回不去的从前  有时候,我们无比怀念从前,拼命嘶喊,到最后却发现:原来,从前只适合怀念。  不知道从何
期刊
摘要:一盏薄身膛,年少离乡,舟车奔忙,辗转至画栋雕梁。交姊妹,诉衷肠,吟诗作对,淋漓酣畅。却又偏逢如意郎,情积许,意难忘,满腹哀愁,无奈眼泪偿。  关键词:《红楼梦》 林黛玉 离愁别恨 意境  恨别离,无奈年少奔他乡  听最初的唱腔“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熟悉的旋律,依旧在耳畔回荡。辗转开来,再次欣赏,更觉是经久难忘。  我对林
期刊
摘要:《城南旧事》中由五个独立的短片回忆故事组成,包括《我们看海去》《惠安馆传奇》《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儿落了》,是林海音的代表作。书中的五个故事通过女孩英子的眼睛去看这个充满着悲欢离合的复杂的大人世界,并且女孩随着这些故事慢慢成长。全书都积淀着一丝淡淡的哀愁和乡思,作者通过女孩子的眼睛表达着她对人生别离无常的无奈。  关键词:《城南旧事》 思想意蕴 思乡  一、思乡的思想意蕴  怀乡
期刊
摘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佛教的规矩是非常严格的,佛门之地对于修行之人的要求也极为严格,进入佛门就要遵守佛门的规矩。如果和尚犯戒,要受到严惩,甚至是要逐出佛门。而在汪曾祺的小说《受戒》中,却写了一个受了戒的和尚的爱情故事,作者将宗教与爱情结合在一起,让佛教减少了严肃性,反而更加的平易近人,让人们也感受到宗教的生活常态化。而《受戒》中的佛教文化意识,是对新的佛教形式的思考。  关键词:汪曾祺 《受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