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是化学教学的目的之一,而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去验证和探索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因此,化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化学实验教学,大体可分两部分即: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此,我仅就几年来在初中化学演示实验中的几点体会作一下总结。
一、尽量让学生参与实验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学完之后,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应尽量让学生参与动手操作。初中化学课本中,多数演示实验的操作都不太难,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全可让学生自己去做。
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由于学生已具备了实验室制取氢气和氧气的基础,在引导学生分析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后,我就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细心观察学生的操作并做个别必要指导。这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比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只观看效果要好的多。
另外,对一些较难操作或有危险性的演示实验,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由于一氧化碳有毒,且又是可燃性气体,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出现危险。这种实验可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进行操作或不让学生进行这些操作。但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我们就要创设条件将实验改进然学生去做。我在讲授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时,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一氧化碳还原性的认识,我将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进行改进并指导学生做了以下实验:先说明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处,由于酒精跟空气接触不充分,酒精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然后指导学生将钢丝在酒精灯外焰部位加热一会儿后,趁热移至酒精灯内焰或焰心处,观察铜丝表面颜色的变化(现象为铜丝在外焰加热时表面由亮红色变为黑色,移至内焰或焰心处又变成亮红色),并解释原因。这就更使学生牢固的摩握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二、注意排除演示实验中的干扰因素
学生参与演示实验教学时,如果实验过程中出现与所学反应不相符合的现象,就容易使学生感到困惑,不利于学生进行分析。然而,我们的实验仪器不一定洁净,药品有时不一定是纯净物,干扰现象时常会出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广泛阅读有关资料,积极钻研探索,努力排除实验中的干扰因素。
例如,我在准备铁丝与硫酸铜溶液的置换反应时,将打磨后的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后,铁丝表面竟出现了暗红色或变黑了!如果让学生做出这种实验现象,就会对他们的思维产生严重的干扰。面对这种情况,是直接告诉学生为什么吗?我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大胆设想产生这一干扰因素的原因。结果收集到以下信息:(1)铁丝的含碳量过高,使生成的铜中可能混有碳而显黑色。(2)铁丝的表面镀了一层锌,放入硫酸铜溶液时发生了锌和酸的反应(说明:锌和酸反应时表面会变黑,我们制硫酸铜溶液时为了抑制其水解,往往加入几滴硫酸)。(3)可能是氧化铜。(4)硫酸铜溶液可能太浓,反应速度快,使生成的粉末状的钢在铁丝表面排列不均匀,造成颜色变暗(说明:学生可能是联想铁和铁粉颜色的差别而得知)。听到学生提出的种种设想,我又启发学生怎样做才能排除这一干扰现象呢?一位学生的做法是:先用稀盐酸浸泡除去镀层,再用热碱液清洗除去油污,最后用砂纸打磨光亮。经过这样处理过的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后,再无变黑现象发生,使这部分教学顺利完成。
三、多注意做对比实验
演示实验中除了要注意排除干扰因素外,还要注意灵活运用对比的方法,做对比实验。如在演示泡沫灭火器原理的实验时,我先向吸滤瓶中注入1/3体积的水,然后倒转,学生观察到:水很难从侧管流出。然后取下瓶塞,将水倒出,再加入碳酸钠浓溶液,放入盛浓盐酸的小试管,盖好瓶塞迅速倒转。学生观察到从侧管喷出大量的泡沫。这样一对比,学生自然容易想到:瓶内的压强增大了,从而得出“瓶内两种物质能相互反应,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的结论。另外,氢气、木炭、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实验;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等都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在学完这些内容后,应重新同时演示一遍,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加牢固确掌握这些内容,且无形中也学到了一种好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一对比法。
四、合理使用投影进行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可见范围较小,为弥补其不足,演示完毕后,教师的做法通常是在教室巡回让学生观察,但是学生看到的没有过程,仅是结果。同时也浪费了课堂时间。我在教学中,除将有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外,还适时使用投影以增加可见度、直观性,提高实验效果。如浓硫酸的吸水性实验,做法如下:投影仪上放一只培养皿,内盛浓硫酸,用一玻璃板两面各滴一滴浓硫酸,盖在培养w上观察,几分钟后,玻璃板下面的水已消失,而上面一滴水仍在。使用投影进行演示实验时,屏幕上的图影跟真实的实验并不完全一致,如气泡图像为小黑点,颜色较深的溶液为黑色图条等,所以使用投影进行实验时,应合理、恰当。
五、应重视家庭小实验
家庭小实验是对课堂演示实验的补充和延伸,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身边的化学,从而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课本中有许多为学生准备的家庭小实验,教师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帮助或指导学生去做。这样,不仅让学生验证了所学的知识,细心的学生往往又从中发现了新的知识。
一、尽量让学生参与实验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学完之后,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应尽量让学生参与动手操作。初中化学课本中,多数演示实验的操作都不太难,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全可让学生自己去做。
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由于学生已具备了实验室制取氢气和氧气的基础,在引导学生分析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后,我就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细心观察学生的操作并做个别必要指导。这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比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只观看效果要好的多。
另外,对一些较难操作或有危险性的演示实验,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由于一氧化碳有毒,且又是可燃性气体,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出现危险。这种实验可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进行操作或不让学生进行这些操作。但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我们就要创设条件将实验改进然学生去做。我在讲授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时,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一氧化碳还原性的认识,我将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进行改进并指导学生做了以下实验:先说明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处,由于酒精跟空气接触不充分,酒精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然后指导学生将钢丝在酒精灯外焰部位加热一会儿后,趁热移至酒精灯内焰或焰心处,观察铜丝表面颜色的变化(现象为铜丝在外焰加热时表面由亮红色变为黑色,移至内焰或焰心处又变成亮红色),并解释原因。这就更使学生牢固的摩握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二、注意排除演示实验中的干扰因素
学生参与演示实验教学时,如果实验过程中出现与所学反应不相符合的现象,就容易使学生感到困惑,不利于学生进行分析。然而,我们的实验仪器不一定洁净,药品有时不一定是纯净物,干扰现象时常会出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广泛阅读有关资料,积极钻研探索,努力排除实验中的干扰因素。
例如,我在准备铁丝与硫酸铜溶液的置换反应时,将打磨后的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后,铁丝表面竟出现了暗红色或变黑了!如果让学生做出这种实验现象,就会对他们的思维产生严重的干扰。面对这种情况,是直接告诉学生为什么吗?我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大胆设想产生这一干扰因素的原因。结果收集到以下信息:(1)铁丝的含碳量过高,使生成的铜中可能混有碳而显黑色。(2)铁丝的表面镀了一层锌,放入硫酸铜溶液时发生了锌和酸的反应(说明:锌和酸反应时表面会变黑,我们制硫酸铜溶液时为了抑制其水解,往往加入几滴硫酸)。(3)可能是氧化铜。(4)硫酸铜溶液可能太浓,反应速度快,使生成的粉末状的钢在铁丝表面排列不均匀,造成颜色变暗(说明:学生可能是联想铁和铁粉颜色的差别而得知)。听到学生提出的种种设想,我又启发学生怎样做才能排除这一干扰现象呢?一位学生的做法是:先用稀盐酸浸泡除去镀层,再用热碱液清洗除去油污,最后用砂纸打磨光亮。经过这样处理过的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后,再无变黑现象发生,使这部分教学顺利完成。
三、多注意做对比实验
演示实验中除了要注意排除干扰因素外,还要注意灵活运用对比的方法,做对比实验。如在演示泡沫灭火器原理的实验时,我先向吸滤瓶中注入1/3体积的水,然后倒转,学生观察到:水很难从侧管流出。然后取下瓶塞,将水倒出,再加入碳酸钠浓溶液,放入盛浓盐酸的小试管,盖好瓶塞迅速倒转。学生观察到从侧管喷出大量的泡沫。这样一对比,学生自然容易想到:瓶内的压强增大了,从而得出“瓶内两种物质能相互反应,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的结论。另外,氢气、木炭、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实验;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等都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在学完这些内容后,应重新同时演示一遍,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加牢固确掌握这些内容,且无形中也学到了一种好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一对比法。
四、合理使用投影进行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可见范围较小,为弥补其不足,演示完毕后,教师的做法通常是在教室巡回让学生观察,但是学生看到的没有过程,仅是结果。同时也浪费了课堂时间。我在教学中,除将有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外,还适时使用投影以增加可见度、直观性,提高实验效果。如浓硫酸的吸水性实验,做法如下:投影仪上放一只培养皿,内盛浓硫酸,用一玻璃板两面各滴一滴浓硫酸,盖在培养w上观察,几分钟后,玻璃板下面的水已消失,而上面一滴水仍在。使用投影进行演示实验时,屏幕上的图影跟真实的实验并不完全一致,如气泡图像为小黑点,颜色较深的溶液为黑色图条等,所以使用投影进行实验时,应合理、恰当。
五、应重视家庭小实验
家庭小实验是对课堂演示实验的补充和延伸,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身边的化学,从而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课本中有许多为学生准备的家庭小实验,教师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帮助或指导学生去做。这样,不仅让学生验证了所学的知识,细心的学生往往又从中发现了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