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语文中涉及的内容比较繁琐,如何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并让他们把书本的知识进行有效消化,是需要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调动小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六年级;语文教学
六年级的学生即将走进中学的大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他们进入初中有百利而无一害。作为一名具有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发展和课程内容等方面的因素,充分展开课堂最优化的教学模式。
一、尊重学生情感与主体地位,注重与课本内容相结合
六年级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正处在活力旺盛、任性,但情感却变得细腻的阶段,所以在这一时期,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因地制宜,利用这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笔者在后半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有一种躁动的情绪,有的学生纷纷和要好的同学拍照留念,因为要与朝夕相伴六年的学校说再见了,学生难免产生惆怅和不舍。
那时正值六年级语文的最后几节课,笔者考虑学生的波动情绪,在讲到《万岁,母校》这一节课时,笔者将自己上学时代在学校的照片和同学录拿给同学们看。这样一下子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看到他们如此好奇与憧憬的眼神,笔者给他们讲这是笔者曾经就读过的学校和那时的同学的照片,至今看到这些照片,本人内心还是有很多的激动与感慨。顺势给他们设置了一个问题:你们总要长大,慢慢会和我一样走向工作岗位。若干年后,学校要举办校庆,你们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参加这次校庆呢?你希望看到母校怎样的场景呢?这样的问题设定,立马把学生躁动的心收回来了:时间似把刀,刀刀催人老。我们一定会好好珍惜眼下的友谊,珍惜课堂的每一分钟,将来为母校争光。
二、灵活运用课堂知识进行举一反三的延伸
六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还不能将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也就是还不能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很注重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触类旁通的整合、利用。这样将会让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均有所提高,同时还能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良好的锻炼。
比如,在学了《东施效颦》这个故事之后,为了激发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笔者在课堂的后半段给学生设置了几个小问题,比如: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通过东施效颦的故事,你想到了现代社会中的哪些类似事件?接着开始学生的自由讨论,然后纷纷讲述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说: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进行模仿的,我们要做一个有自己个性的人。有的学生说:这个故事和“邯郸学步”故事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要做最真的自己,总是模仿只能让我们丢失了自己。有的学生说:现实中也有这样的事情,比如我知道的,班上有的学生看到其他同学有一款新型的学习机,回家也要求父母买同款的,这样的行为其实说白了,就是虚荣、攀比……看到学生热烈的讨论,筆者知道这节课已经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三、结合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上,早读课上很少能听见六年级学生发出琅琅的读书声。所以在进行六年级的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这种情况制定适合于六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方案。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对课堂环境加以改善,以此来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课堂参与度。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参与到教师的教授中才能接受到知识的相关内容。
比如,在六年级上册三单元《母亲河》教学前,笔者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试着搜集课本之外的关于“母亲河”的诗歌,然后拿到早读课上进行阅读。这样一来,有的学生读的是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有的学生读的是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在读完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以及查阅到的知识对自己朗读的内容进行讲解。我之所以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利用学生之间的阅读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扩充学生的知识范围。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课程,我让学生根据主题写一篇自己所想要写的文章,对于文章的结构、篇幅以及字数我不做出任何的限定,让学生自由发挥。结果就出现了下文:
“黄河是母亲的乳汁,给了我们甘甜、看护我们成长;黄是她的肤色,也是我们的肤色,所以才有了无数华夏儿女的繁衍生息。黄河是母亲温暖的臂弯,时时保护着我们的安全;黄河是悠扬的催眠曲,让我们睡得踏实、安然……”
“黄河——华夏儿女的母亲河,是哺育几千年传人的母亲河!她以博大的胸怀,哺育着一代又一代成长中的儿女,她以顽强的体魄与气魄,为儿女前行保驾护航……”以课堂为载体,学生的兴趣为辅助,对课程主线进行引领,学生能够进行知识的灌输行为。
总而言之,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的变化进行灵活的运用,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基点,再加上具有趣味性的课堂做帮衬,将达到良好的语文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董国艳.快乐与快乐的碰撞: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3).
[2]黄春玲.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7).
编辑 温雪莲
关键词:小学生;六年级;语文教学
六年级的学生即将走进中学的大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他们进入初中有百利而无一害。作为一名具有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发展和课程内容等方面的因素,充分展开课堂最优化的教学模式。
一、尊重学生情感与主体地位,注重与课本内容相结合
六年级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正处在活力旺盛、任性,但情感却变得细腻的阶段,所以在这一时期,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因地制宜,利用这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笔者在后半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有一种躁动的情绪,有的学生纷纷和要好的同学拍照留念,因为要与朝夕相伴六年的学校说再见了,学生难免产生惆怅和不舍。
那时正值六年级语文的最后几节课,笔者考虑学生的波动情绪,在讲到《万岁,母校》这一节课时,笔者将自己上学时代在学校的照片和同学录拿给同学们看。这样一下子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看到他们如此好奇与憧憬的眼神,笔者给他们讲这是笔者曾经就读过的学校和那时的同学的照片,至今看到这些照片,本人内心还是有很多的激动与感慨。顺势给他们设置了一个问题:你们总要长大,慢慢会和我一样走向工作岗位。若干年后,学校要举办校庆,你们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参加这次校庆呢?你希望看到母校怎样的场景呢?这样的问题设定,立马把学生躁动的心收回来了:时间似把刀,刀刀催人老。我们一定会好好珍惜眼下的友谊,珍惜课堂的每一分钟,将来为母校争光。
二、灵活运用课堂知识进行举一反三的延伸
六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还不能将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也就是还不能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很注重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触类旁通的整合、利用。这样将会让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均有所提高,同时还能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良好的锻炼。
比如,在学了《东施效颦》这个故事之后,为了激发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笔者在课堂的后半段给学生设置了几个小问题,比如: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通过东施效颦的故事,你想到了现代社会中的哪些类似事件?接着开始学生的自由讨论,然后纷纷讲述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说: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进行模仿的,我们要做一个有自己个性的人。有的学生说:这个故事和“邯郸学步”故事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要做最真的自己,总是模仿只能让我们丢失了自己。有的学生说:现实中也有这样的事情,比如我知道的,班上有的学生看到其他同学有一款新型的学习机,回家也要求父母买同款的,这样的行为其实说白了,就是虚荣、攀比……看到学生热烈的讨论,筆者知道这节课已经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三、结合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上,早读课上很少能听见六年级学生发出琅琅的读书声。所以在进行六年级的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这种情况制定适合于六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方案。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对课堂环境加以改善,以此来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课堂参与度。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参与到教师的教授中才能接受到知识的相关内容。
比如,在六年级上册三单元《母亲河》教学前,笔者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试着搜集课本之外的关于“母亲河”的诗歌,然后拿到早读课上进行阅读。这样一来,有的学生读的是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有的学生读的是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在读完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以及查阅到的知识对自己朗读的内容进行讲解。我之所以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利用学生之间的阅读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扩充学生的知识范围。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课程,我让学生根据主题写一篇自己所想要写的文章,对于文章的结构、篇幅以及字数我不做出任何的限定,让学生自由发挥。结果就出现了下文:
“黄河是母亲的乳汁,给了我们甘甜、看护我们成长;黄是她的肤色,也是我们的肤色,所以才有了无数华夏儿女的繁衍生息。黄河是母亲温暖的臂弯,时时保护着我们的安全;黄河是悠扬的催眠曲,让我们睡得踏实、安然……”
“黄河——华夏儿女的母亲河,是哺育几千年传人的母亲河!她以博大的胸怀,哺育着一代又一代成长中的儿女,她以顽强的体魄与气魄,为儿女前行保驾护航……”以课堂为载体,学生的兴趣为辅助,对课程主线进行引领,学生能够进行知识的灌输行为。
总而言之,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的变化进行灵活的运用,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基点,再加上具有趣味性的课堂做帮衬,将达到良好的语文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董国艳.快乐与快乐的碰撞: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3).
[2]黄春玲.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7).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