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竹斋拍卖(北京)首拍:势如破竹迎难而上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ongl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难,是今年各行各业最大的感受。但正所谓“危中有机”,困难时期对于很多有识之士来说,却往往是弯道超车最好的机会。
  一家有着400年历史的老字号,传承至今,其中历经的磨难也绝不在少数。但其能够屹立百年而不倒的原因,正在于执着的信念和强大的品牌力量。
  十竹斋,创始于明朝万历年间,迄今400余年。2020年,这家老字号从其发源地——南京,来到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这一发展,合乎意料,顺乎形势。在十竹斋拍卖(北京)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十竹斋艺术集团副总经理方政看来,十竹斋艺术集团的发展目标与习总书记提出的“文化强国、文化自信”发展战略和国家政策的发展方向是高度契合的,这样就更加快了十竹斋进军北京的步伐。
  今年10月,十竹斋拍卖(北京)有限公司将推出首场拍卖会。对于开辟新战场的他们来说,会拿出什么样的拍品呈献给藏家?突发的疫情是否让征集工作变得棘手?他们又将以何种面貌在文物艺术品拍卖行林立的北京独树一帜?
  “虽说万事开头难,但我相信只要做到以诚待人,一定会赢得客户的尊重”,方政一语中的。而“诚信”又恰恰是让老字号百年“不老”的准则。那么,作为艺术品拍卖界的一支新军,十竹斋拍卖(北京)将如何延续这一精髓呢?


清 金农《清风竹图》


金农《清风竹图》画盒

以学术引领市场


  据介绍,十竹斋拍卖(北京)首拍将主推四大板块,分别是中国书画、古籍善本、瓷器杂项及佛教艺术。其中,中国书画板块可谓精品云集,尤其是“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专场,聚集了多达十余件稀有的《图目》著录出版作品,实属难得。
  1983年,中宣部批准文化部,组织全国顶级权威专家——谢稚柳、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刘九庵、傅熹年等人组成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在全国范围进行公私藏画鉴定,并编成《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以下简称《图目》)。关于它的价值及重要性,著名文物专家王世襄在推荐《图目》申请国家图书奖的建议书中写道:“有了这部《图目》等于建造了一座蕴蓄浩瀚的宝库……书画上的款识、题跋、印章全收入,更是过去著录书无法做到的。其中还不知道蕴藏着多少珍贵文史资料,可供我们发掘、探索、分析、研究。”
  众所周知,《图目》中的绝大部分书画作品都收藏于国有博物馆,只有少部分在民间流通。对于藏家而言,能收藏一件《图目》中著录的作品,乃是收藏生涯的最终梦想。难得的是,在即将举行的首拍中,十竹斋拍卖(北京)将一次性呈献约15件拍品,为首拍提振信心,也显示十竹斋拍卖(北京)过硬的实力。
  “这个专场就是以《图目》为参考的,征集到的每一件拍品,我们都与《图目》中的信息进行了认真比对,力争做到争议最少、保证品质。”方政向《中国收藏》杂志记者介绍道。同时他还透露,因为《图目》中能够流通的作品十分有限,所以这个专场能否延续下去也是一个问题,毕竟所呈献的作品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除了“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专场,还有不少重量级书画作品将亮相首拍。比如清代金农作于1750年的《清风竹图》,曾著录于《徐邦达年谱》《冬心题画记》《历代流传书画作品编年表》等重要文献,并从上世纪60年代起在海内外有十余次出版经历,殊为难得。
  明代唐寅的《临流试琴图》上,除有唐寅自题诗外,还有文徵明、吴宽、彭年题记,并在《文徵明集》《虚斋名画录》《唐寅书画资料汇编》中均有记载;清代“四王”之一王翚的《太华仙观图》为画家晚年佳作,曾为梅景书屋珍藏,钤有吴湖帆、潘淑静珍藏印,著录于上海博物馆藏吴湖帆藏画稿本。
  从对这些拍品的梳理上来看,十竹斋拍卖(北京)对其创作背景、流传过程以及学术含量的用心挖掘一目了然。“面对征集来的每一件作品,拍卖公司都需要对其学术价值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最大程度地对藏家负责。‘学术引领市场’是一句名言,更是拍卖行应该恪守的真理,我们会坚持这样做。”方政如是说。


明 唐寅《临流试琴图》水墨 纸本50厘米×27厘米十竹斋拍卖(北京)首拍拍品

要做干净的拍卖行


  诚信,还体现在一家企业的自律与规范。就像方政在采访中反复强调的,“我们要做一家干净的拍卖行”。
  近些年,艺术品拍卖市场鱼龙混杂,一是从业人员自律性和诚信度差,二是作伪手段与时俱进,三是缺少真正公允且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这一系列现象严重擾乱了市场发展。尤其在当下,不少新藏家介入市场,他们最大的顾虑是不知道艺术品的真伪、不确定艺术品的价值。想要成为永葆活力的拍卖行,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才是硬道理。
  “我们希望给藏家提供一个干净的交易环境,促使艺术品拍卖行业良性发展。中国一直以来都不缺艺术品交易机构,但稀缺的是非常专业、干净的人来做这个行业。”方政表示。   如何做到“干净”?首当其冲是从公司团队入手。方政认为,在拍卖行工作确实会遇到很多诱惑,“从本质上说,拍卖行是一个中介服务机构,它负责将优秀作品呈现出来,让藏家满意而归。如果这里面牵扯过多的利益,那么对于艺术行业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所以,我要求自己和团队在征集、预展、拍卖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干干净净。”
  “干净”的理念贯穿十竹斋拍卖(北京)的每个人心中。正是对这样一份理念的执着与坚持,让他们在疫情发生后反而变得更加“生龙活虎”。他们推出多场网拍,传统与潮流主题吸引更多新藏家出手埋单;他们奔赴多地征集,时间正好撞上了北京疫情最严重之时,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少首拍重要拍品被收入麾下。事实证明,只要团队是干净的,就能够抵御任何风险。
  “拍卖发展至今,拍卖人最应该考虑的是自律和规范,这是行业发展的基石。至于疫情,只是外在因素。我们既然改变不了现实,就只能改变自己,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方政说道。


清 王翚《太华仙观图》 1713年 设色纸本画心133.5厘米×60厘米; 题跋133厘米×7厘米×2十竹斋拍卖(北京)首拍拍品

打造艺术一品多元服务


  对于老字号而言,诚信是准则,传播文化是责任,干净则是信念和目标。对于十竹斋拍卖(北京)来说,推广传统文化是自己的一份担当。
  方政告诉《中国收藏》杂志记者:“ 在传统观念里,大家都觉得拍卖公司只是在做艺术品交易,其实在当下,拍卖公司更应该成为一个传播美、解读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享受到艺术之美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其实,十竹斋进驻北京只是其文化布局的第一步,接下来还将有更多动作值得期待。据方政介绍,十竹斋厦门艺术中心也将于今年9月正式亮相,而全国其他区域的十竹斋艺术中心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除了空间上布局全国,其自身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目前十竹斋拍卖(北京)除拍卖业务外,也在围绕艺术产业开展更多深化的优质服务。比如正在着力搭建的艺术品大数据体系,未来可以快速、精准地解决藏品流转及真伪的问题。而与拍卖战略相匹配,十竹斋(北京)艺术中心也被打造成一个集办公、展览、沙龙、私洽、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空间。”方政介绍道。


莲池大师、弘一《世梦》 纸本 51.5厘米×14.5厘米×4十竹斋拍卖(北京)首拍拍品

  前不久,两册在法国以812.8万欧元成交的《永乐大典》被一位来自中国的藏家收入囊中。这对方政触动很大,在价格之外,更让他感动的是,拍卖对于传统文化价值回归所做的贡献。在方政看来,《永乐大典》不是一件可以量化的艺术品,而是凝聚了情感、文化、传承的综合价值。商业和学术并不矛盾,它们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正是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魅力以及背后所蘊含的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方政认为,拍卖行有责任和义务去推广、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他对本次十竹斋拍卖(北京)首拍充满了信心。“以一颗干净的心积极地去做事,我想,一定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工艺史上,器座虽仅以配角的身份出现,但制作原料多样化且种类繁多,从体量巨大的佛像底座,到书房中的小水丞,均量身定制出最适合的底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越了器物本身的美感。  清代器座的艺术观赏性受该时期艺术特色的影响,加之精妙绝伦的工艺水平,在历史上拥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从清代绘画中,我们可以找到大量器座的身影。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元素,不仅会让画面的空间与结构更加立体,也使画面层次、内容更加
期刊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程磊。无论是创作还是生活,她都不疾不徐,相当有自己的节奏。  投身当代玉雕创作30余年,时至今日,程磊是同辈人中为数不多的坚守者。  “子冈杯”金奖、“天工奖”银奖……这些年来,在中国玉石雕刻领域最重要的奖项评选榜单中,往往少不了她的名字;与此同时,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众自带含金量的头衔同样是她付出与坚持的
期刊
作为包括宫廷陈设在内的中国传统陈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器座古已有之,清代尤甚,又以雍正、乾隆二朝最为讲究,一器一座,随物赋形。其材质以硬木为主,比如紫檀、酸枝、黄花梨、楠木、黄杨木等等,其中以紫檀、酸枝木最为常见;也有以玉石、象牙、青金石、珐琅、沉香、金、银等雕琢的:纹饰则不胜枚举,夔龙、夔凤、螭龙、饕餮、兽面、蟠虺、蝠、猴、鹌鹑、鱼、松、竹、梅、兰、菊、葫芦、石榴、葡萄、西番莲、忍冬纹、卷珠、卷云、
期刊
从书法技法层面来讲,在“宋四家”中,米芾(1051年至1107年)有着绝对的优势。约书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故宫博物院藏、收入宋拓本《群玉堂帖》的《自叙帖》,大致追述了米芾学书的经历。书时米芾50岁左右,此时其无论是技法还是个人风格都已是成熟期。经历过唐代笔法的简化后,魏晋使转的笔法或许在米芾身上能够找到些遗意,他很好地继承了魏晋书法的意、笔而自在飞扬。米芾的书法沉浸于数家而晚年自成一家,
期刊
今天,我们仍然能在各种与艺术收藏相关的场合中看到大量的器座,比如博物馆、拍场、艺博会……甚至是近年来逐渐流行的新中式生活家居中,也少不了它的身影。  稍加留意你可能就会发现,在当前的工艺美术领域,对于器座的创作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既有追根溯源地沿袭传统,也有在此基础之上加入创新的改变,更有打破传统,用一种崭新的面貌来呈现。像国人尤为喜爱的玉石雕刻,就是典型一例。  因此,本文特地邀请中国珠宝玉石
期刊
大漆是从漆树上采割下来的天然汁液,采割大漆必须在三伏天,这是顺应天时。  “丝桐合一”的古琴,有一个常常被人忽视的部分,那就是琴身上的漆。漆与琴,有着密切、深奥的关系。无论弹琴、斫琴之人,对琴器的髹漆工艺了解越多,自身的“琴艺”自然也就更易精进。  虽然我们目前能见到的传世古琴标准器为唐琴,如“大圣遗音”“九霄环佩”等,但中国很早就已出现琴的身影,如伏羲削桐为琴的传说、舜作五弦琴以歌南风的记载等,
期刊
在农耕社会,农业税是国家的主要税源,是广大农民必须缴纳的皇粮国税。明清以来,统治者对农业税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先后实施“赋役合并”“摊丁入亩”等政策。官府不再强征劳役,改用花钱雇工。因此,按人口缴纳的“丁口税”也不再单独征收,纳入农业税中,按土地多寡决定税赋额度。农业税于春秋两季缴纳,称上忙、下忙或上限、下限。  由于税种、税策、时限、附加以及支付等各种变化,留存于今的清代税收凭证上,其银两称谓
期刊
说起齐白石造花笺,其年轻时代就开始做如此风雅之事。那时在湖南湘潭乡下,32岁的齐白石与王仲言、罗真吾、罗醒吾、陈茯根、谭子荃、胡立三等地方乡绅成立“龙山诗社”,后又加入了黎松安成立的“罗山诗社”。诗社社友颇有雅好,想以花笺诗文唱和往来,素知齐白石能画皆求之。  乐此不疲  在《白石老人自述》中就提到齐白石造花笺的这段往事:  我往来于龙山、罗山两诗社,他们都十分欢迎。这其中另有一个原因,原因是什么
期刊
有需要才有创造,器座也是如此。  任何一个作为主体的事物,必然会有附属的事物为其提供相对合理、实用的服务。器是主体,座为附属。在汉代以前,人们皆是席地而坐。《史记·项羽本纪》中有对鸿门宴的记载:“项王按剑而跽”。跽,是指人的臀部贴着后脚跟跪坐。但只有武将才会这样坐,因为他们的剑挂在左边,左手按着剑柄,如果有紧急情况,右手拔剑而起,如果盘腿就不能迅速起身。这种坐姿其实也并不舒适,所以魏晋时期出现了简
期刊
故宫博物院所藏十二峰陶砚,长期以来被文博界视为汉代砚。不过近几年,藏砚界又取得基本的共识,认为其是唐代砚;但因缺少考古信证,有说是唐代、也有说是晚唐五代,对砚的确切年代尚有不同看法。近日,笔者获观一品唐玄宗御碑拓片,上镌天女捧砚图饰,砚即十二峰形制,这才揭开该砚确切的年代之谜。  十二峰砚是砚史上不世出的名物,难得一见。因此,能够对该砚的断代从唐代更加具体到盛唐时期,可以算是砚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