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好奇心强,遇事喜欢动手摆一摆、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们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因此,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通过物体、模型或相关知识的观察、测量、拼摆、制作、实验去感受、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学习在活动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很多,特别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从认识平面几何图形到立体图形,从平面图形的面积到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容积等,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就要大胆“放手”了,给学生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在操作中观察,在观察中发现特征,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以前往往是教师按照教科书上的割拼方法演示给学生看,最后推导出计算公式。在整个公式推导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处在一个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没有参与探究和创新的机会。现在,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学具动手操作,全方位地启动眼、脑、手、口的功能,自主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首先,让学生动手测量。我发给每人一张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让学生用尺子测量出它的长和宽。通过测量,使学生对长方形纸片有了更清晰的表象,为后面的猜测和独立探索打下了基础。
其次,让学生大胆猜测。老师启发:测量出了长方形的长和宽,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呢?结果会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让学生大胆猜测。
再次,动手操作验证。由于学生的猜测结果和认知出现冲突,再加上老师的启发性提问,一下子激发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学生马上拿出学具里面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了起来,一边摆一边和同桌热烈讨论着。这时,教师真正改变了自己“传授者”的身份,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最后,交流操作验证思路。学生把自己操作验证的思路在前面展示出来,并表述出验证过程。让学生把形象的图形操作过渡到语言思维再抽象出公式的计算,是思维的一次质的飞越。能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交流,学生展示了以下2种操作过程:
第一种:沿着长方形的长摆了4个小正方形,共摆了3排,(如下图)共用了12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得出:4×3=12(平方厘米)。
第二种:沿着长方形的宽摆了3个小正方形,共摆了4行,(如下图)共用了12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得出:4×3=12(平方厘米)。
此时,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如果计算一个长方形操场的面积,你觉得还用这种方法行不行?谁能想出更简便的方法?”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热烈讨论,有部分学生得出了:只要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沿着长方形的长和宽摆完,不用把长方形摆满就行了。如图:
每排平方厘米数×排数=总平方厘米数。即:4×3=12(平方厘米)。
此刻,学生的思路已经打开,我进一步激发学生:“方法真不错,再认真思考,看谁能发现比这更简便的方法?”同学们一听都争先恐后地忙活开了,不一会,就有好多学生高高举起了手。他们一致认为:只要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行了,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就是4×3=12(平方厘米)。
我为学生的发现鼓掌叫好。这时,总结公式已是水到渠成。只要测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这样,学生轻松地学到了知识,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整个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在学生操作及分析、综合、推理、演绎等思维活动中进行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动手参与精神和探索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述“重操作”的教学实践,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而且,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很多,特别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从认识平面几何图形到立体图形,从平面图形的面积到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容积等,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就要大胆“放手”了,给学生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在操作中观察,在观察中发现特征,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以前往往是教师按照教科书上的割拼方法演示给学生看,最后推导出计算公式。在整个公式推导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处在一个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没有参与探究和创新的机会。现在,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学具动手操作,全方位地启动眼、脑、手、口的功能,自主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首先,让学生动手测量。我发给每人一张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让学生用尺子测量出它的长和宽。通过测量,使学生对长方形纸片有了更清晰的表象,为后面的猜测和独立探索打下了基础。
其次,让学生大胆猜测。老师启发:测量出了长方形的长和宽,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呢?结果会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让学生大胆猜测。
再次,动手操作验证。由于学生的猜测结果和认知出现冲突,再加上老师的启发性提问,一下子激发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学生马上拿出学具里面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了起来,一边摆一边和同桌热烈讨论着。这时,教师真正改变了自己“传授者”的身份,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最后,交流操作验证思路。学生把自己操作验证的思路在前面展示出来,并表述出验证过程。让学生把形象的图形操作过渡到语言思维再抽象出公式的计算,是思维的一次质的飞越。能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交流,学生展示了以下2种操作过程:
第一种:沿着长方形的长摆了4个小正方形,共摆了3排,(如下图)共用了12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得出:4×3=12(平方厘米)。
第二种:沿着长方形的宽摆了3个小正方形,共摆了4行,(如下图)共用了12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得出:4×3=12(平方厘米)。
此时,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如果计算一个长方形操场的面积,你觉得还用这种方法行不行?谁能想出更简便的方法?”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热烈讨论,有部分学生得出了:只要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沿着长方形的长和宽摆完,不用把长方形摆满就行了。如图:
每排平方厘米数×排数=总平方厘米数。即:4×3=12(平方厘米)。
此刻,学生的思路已经打开,我进一步激发学生:“方法真不错,再认真思考,看谁能发现比这更简便的方法?”同学们一听都争先恐后地忙活开了,不一会,就有好多学生高高举起了手。他们一致认为:只要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行了,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就是4×3=12(平方厘米)。
我为学生的发现鼓掌叫好。这时,总结公式已是水到渠成。只要测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这样,学生轻松地学到了知识,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整个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在学生操作及分析、综合、推理、演绎等思维活动中进行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动手参与精神和探索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述“重操作”的教学实践,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而且,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