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茶遗失的制茶世家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shenshi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5日,黄昏,一缕午后衰败的阳光无力地照在了福州江滨路苍霞洲附近一栋老宅子上面,极为苍凉。
  这栋四层楼的宅院没有中式宅院的进、厅结构,西式的楼房划分为工厂、仓库、实验室、住宅四个部分。如今宅院已经做了同春医药公司存放医疗器材的仓库,靠近路边的一部分因为马路扩建被拆掉,依稀可见一些断垣残壁。屋内的梁上仍然保留着建房子时特意设计的木条,目的是方便存放茶叶。南面的居住部分,则仍可看到当年空中小花园的残景。
  这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院子曾经拥有着无数的辉煌,它修建于1930年左右,曾经占地约3亩,那是当时苍霞洲一带最大最高的楼房,据说建房的砖都是从国外运回来的。这栋宅院的主人便是福州市台江区志中记载的“刀牌香烟洪家茶”中的洪家。鼎盛时期在福州拥有怡和、洪春生、福胜春三家大规模茶厂,它在中国第一家实行机械化制茶,它在中国第一家计划推出袋泡茶,它的价格和质量等级还一度成为行业标准.....。
  但是,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往云烟,只有这座衰败的老宅,还在默默地诉说那些已经湮灭的过去。
  
  中国茶叶机械化先锋
  洪氏祖籍金门,在洪家700多年的家族史上,洪天赏是第一位来福州创业的。
  洪天赏早年曾是航海船员,借着这个职业便利,他兼带做些南北土产的生意,随航船往返于金门、厦门等地。不久,洪天赏碰上海难,在海上漂浮两天后得救,之后他决定辞职全力经商。此时,中国社会正处于清朝末年,外有列强海盗,内有贪官污吏,社会极其动荡。洪天赏看到了专营商品的巨大利润。当时,茶叶、木材、笋、纸是福建的特产,而茶叶居首位。于是,一家小规模、手工作坊式的茶厂就在福州台江一带诞生了,这家店成为日后洪家庞大茶叶制售链的雏形。
  作为福州茶叶产业化的发起人,洪氏家族体现了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他们曾经在同行还不知道世界到底有多大的时候,将洪家茶叶送进世界博览会,并从那里捧回一枚银牌奖章;他们成立研究室和机械化生产筹备策划组,成为中国第一家实现手工加工茶叶与机械化生产相结合的茶厂,而洪家茶叶厂也因为独一无二的机械化厂房,一度成为政府拍摄电影的基地;洪家的研究室还利用制茶过程中茶碎茶末,提炼出各种食用的花香精和茶精,计划生产制造各种即冲即饮的方便茶,这恐怕是中國最早的袋泡茶;由于洪家的茶叶大量销往全国各地,其价格和质量等级一度成为行业标准。
  据说,若不是赶上接二连三的动荡期,洪家茶也许早就进入美国市场。据后代洪植城老先生回忆,在其父亲管理洪家茶叶的生意时,美国驻中国领事馆曾经有人上门联系过把洪家茶叶卖到美国的事。
  
  洪家生意的几任接班人
  在洪家茶叶生意史上,除洪天赏的创业外,洪家之后接班人的更多意义在于扩展茶叶生意的枝蔓,但最为关键的人当数洪发绥。
  1902年左右,从外姓茶作坊学艺回来的洪发绥跟随父亲发展洪家茶。这是洪家家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在其执掌洪家生意期间,洪家茶的市场进一步扩大。尽管当时中国茶叶公司、扬子公司等官僚资本陆续插足福州茶叶市场,本地茶叶经营一度陷入困境,不少小茶厂或改行或倒闭,但惟独洪字茶却在困境中发展。洪发绥的日记中曾经记载:“民国22年(1934年)年终结账自有资金621万元(不包括不动产及上海康元厂、福州电灯厂股票等),超过经营多需资金,应谋扩大经营或另谋资金出路。”
  正如洪植城所言,“一个家族企业可以发展,必定有专门才干的人”,洪发绥这方面的才干表现得尤其明显。日后接班,并在商界风云一时的洪植城父亲洪汝方时常和他的孩子们谈起,“我不如你们的祖父”。
  洪发绥似乎天生具备生意人的精明基因。此人思维清晰,行动干练,经常能准确无误地同时处理几件事情。据洪家后人回忆,洪发绥常常一边接待客人洽谈业务,一边接电话处理业务,一边回复商业信函。他还对数字极为敏感。在洪家茶工厂,每天都需要称量花制茶,这个头脑灵活的商人在称量时,他不用笔记,不用算盘,口头就能立即算出得付多少钱,而数字跟旁边伙计计算的丝毫不差。
  设计独特的洪家茶楼也能显现这个商人的出众。洪家茶楼的天花板分为两层,里层为玻璃材质,外层则是可以推动的木窗,通过移动木窗调节的光线,辨别样品茶的品质。这样的茶楼在当时的福州是独一无二的。
  
  百年洪字茶化灰烬
  1937年,卢沟桥事变。当年10月,日军入侵福建沿海。福州市场陷入极度混乱,商店昼关夜开,有钱人家和政府部门陆续迁往南平、永安。洪发绥也带着洪家大小迁往当时是万国租借地的鼓浪屿及香港等地。福州的家业只剩下洪汝方一人打理。此时,洪家在十四桥附近购买的原计划用来建设机械化新厂的百亩地,也因为战争影响而搁置。
  1943年,从鼓浪屿回到福州的洪家像其他家族企业一样,已经是元气大伤,资金不足,难以维持原有的生产规模。此时洪字茶的年产量已经不到一万担,各种形势的变化让洪家的经营处于极其被动的位置:销往省外的茶叶,茶款没法及时汇回;法币开始贬值。1945年8月14日,抗战胜利,内战开始。国民政府以增发纸币维持开支,法币继续贬值。洪家资本在国民政府的几次货币变更中逐渐流失。到1948年,洪家茶叶年产量只剩下3000多担。因为资金周转困难,洪家企业开始以自营为主,代客加工为辅。
  1946年,洪发绥去世。为适应当时的市场变化,洪家兄弟决定采取快进快出的多种经营方式,按个人所长各自分业经营。当时,看到农村普遍缺少肥料,洪汝方开始兼营建丰豆饼厂及胜春仓储公司;洪汝端则在福州下杭路上开办了一家建平商行,开展代理业务;汝正、汝直两人成立了一家宏发茶行,业务转向广州、香港、台湾。
  只是,洪家兄弟试图重振家业的梦想最终还是没有实现。
  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一夜之间,之前流通的银圆券成为废纸。海峡两岸断航,福州与外地的来往隔断。洪家原已运往广州、香港、台湾、南洋一带的茶叶和其他货物,在战乱中无人管理,落得个钱货两空、血本无归。从此,洪家盛极百年的茶叶生意已到濒临破产的境地。此时,洪家的生计只能靠厂房、店屋的有限租金维持。解放后,在校读书的植字辈洪家子孙大学陆续毕业参加工作。工资逐渐成为洪家的收入来源。
  1955年1月20日,当时的国民党军从台湾飞机上投下燃烧弹,在台江区烧掉大片房屋,洪家在坞尾占地9亩的洪春生厂房、住宅、家祠,以及在江滨路上一栋三层房屋、台江路上几处出租的店屋都化为灰烬。
  从此,一代茶商洪家茶在一场大火中化为了灰烬,连同那些曾经的辉煌。
其他文献
清泉新绿,溪边小筑。一壶雁茗,白云悠悠。杯中毛峰雀舌,淡淡千年茶韵,涤去岁月凡尘。当你步履匆匆地行走街頭,停下来,进茶馆歇歇脚,偷得浮生半日闲。    春暖花开,早茶飘香,茶情融融。在这浓浓的茶香季节里,在西湖龙井开采第一天,在茶都——杭州吴山广场锣鼓喧天中,第四届温州早茶节3月11日9时许开幕。  此次活动由温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农业厅和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主办,各级市县人民政府协办,力争打响20
期刊
茶叶在数泡之后已难以养水,色泽依旧明亮的叶底往往被丢进废篓里。因为泡饮后的叶底虽香气弥留,余韵犹存,却难以冲泡出诱发品饮之心的茶汤了。有心之人总能找到一些妙法,变腐朽为神奇。下面就把一些茶的妙用介绍给大家吧。  如今茶宴在各地风行开来,以茶为主副配料的茶食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但其实品茶宴不一定要上茶馆,在家里你就能一次伴着茶香的饭菜——用泡过红茶的茶水煮饭。當然这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掌握茶水的浓度了,
期刊
在普洱茶的发展史上,易武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地方。  和澜沧江畔的其他茶山不一样的是,易武不仅仅是一座生产普洱茶原材料的茶山,更是普洱茶重要的加工制作基地。清代以来,由于易武茶山产量大,茶质好,天南海北的茶商都拥挤到这里来了。一时间,各种商号、茶庄、店铺如雨后春笋在易武出现。其中就包括了曾被御赐“瑞贡天朝”牌匾的“易武车顺号”,据说,易武古镇原来有宝匾五块,如今仅存“瑞贡天朝”这一块金字招牌。在历经了
期刊
读万卷书者尚需行万里路,自茶博士开宗答疑起,诸位茶友纷纷而至,或致谢,或求解,不一而足;然亦有茶友曰,惑虽点释,浩瀚茶学岂能尽问乎?博士岂能一一释乎?答曰:有漏则引,有疑则释,是为茶博士之职也。而答疑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欲道尽疑难,虽无可能,然各据一理,方能智通于真俗。   道无谓对错,此中差别者,唯心也。五湖虽大,四海皆茶,博士解惑,纯为茶也,有惑即来,无惑“退朝”。    茶博士联系电话:
期刊
好饮新茶  新茶的茶香还没有到最好的时候。茶中的有一部分方向物质在经过一段时光的放置以后才品味得出来。 另外新茶有较多的副作用,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饮茶解酒  喝酒大醉以后,有人常用浓茶来解酒,这种方法是不对的。因为茶叶中含有一种叫做咖啡碱的物质。咖非碱与酒精结合起来会产生相加作用。这样,不但不能解酒,反而会加重醉酒人的痛苦。因此,解酒忌饮浓茶。     飲茶泛滥  许多人每天都要换三、四
期刊
漳平水仙茶在福建乌龙茶类里面不算大品种,但因其独特的茶饼外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福建乌龙茶类唯一的紧压茶。近年来,随着漳平市政府的积极推广,漳平水仙茶名声日渐兴起,随之也带来一些似是而非的史实文章,让人啼笑皆非。当我亲眼目睹了“永发”为记号的漳平水仙茶印章后,那份要为历史正名的意识就有点紧迫了。  “永发”印章里面有这样的文字:宁洋大会乡七星岩自采正岩水仙发售。这段文字说明,在过去的宁洋县大会这
期刊
物質社会的多元和奢侈,让我们目迷五色,不分东西。可口可乐与肯德基冲击着孩子们的胃口,广东潮汕菜系主宰着各种宴席,水煮系列成为坊间民众热爱的私房菜,变化多端的吃,生猛鲜活,香辣刺激,大块朵颐,人的肠胃和思想一起污浊复杂起来。  人是越吃越慵懒,越喝越茫然。  于是,生活需要有一杯茶。  而今人们饭后说得最多的一句禅家法语是:吃茶去!  现代人爱喝茶皆缘于消食与清浊,与道无关,与禅无关
期刊
茶这妙物,与之相配的是佳人,名士,高僧;与之相宜的是隐庐,禅意,清音。苏子诗云:从来佳茗似佳人。像我这等粗凡女子,定然与其上六者无缘无结。如若有幸得其一二,亦不枉此生虚行。   茶这个字写起来很漂亮,草木人合即为茶。喜欢带草字头的汉字,从里到外都透着青草的味道,还有亲近之情。像是老家门前的那棵老槐树,草木本身就生温情。吃茶的人都懂得这种温情,茶于四时采摘气味相异,春有草香秋含果泽。对于茶,我是个外
期刊
“猴子”是我的同事,我們办公室最快乐的人。  我想不出“猴子”快乐的理由,他远在北方的父亲患了结肠癌,几次抱病危喊“猴子”回去见最后一面,“猴子”就一颠一簸坐几天火车回家。还好,每次都转危为安,父亲都无限歉疚:“都怪我,说死老也不死,死不了又活不旺的”。就这么且笑且愁。  回到家里,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老婆年轻漂亮,当初何等心满意足,转眼就成了“猴子”的“金丝雀”,不必再朝九晚五赶上班了。可“猴子
期刊
每每到北京,长城可以不必再爬,颐和园无需再游,但“老舍茶馆”总得再光顾一下,不是喝茶,也不是听戏,就是顺路看看,进出一下,感受喝茶的气氛,享受上楼的动作,回味老舍那茶一样有滋味的文字,并让老北京绕梁的余音从那桌沿壶旁滑顺地向你袭来。  今年国庆黄金周里,我随着宜人的秋风一路从和平门缓缓流向大前门,不知不觉就来到了“老舍茶馆”的门口,只见一旗高悬,旗上三个大字一“大碗茶”,再近一看,还有“老二分”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