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阅读实效性的思考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如何提高阅读实效性、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我认为首先应激发阅读动机,培养阅读兴趣;其次要紧扣阅读目标,培养阅读习惯。
  
  1 激发情感,培养阅读兴趣
  
  “情”是一切“行”的源动力,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应诱发其内因,从调动学生的情感入手:
  1.1 利用读物本身调动学生的情感。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特别是一些经典童话、寓言等更是百听不厌。因此,可利用读物本身优势,坚持从讲故事入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可逐步放手,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选》、《成语故事》、《百科全书》、《木偶奇遇记》等,或让学生自由选择书目,读他们感兴趣的书,了解最想知道的事。从内容上吸引学生,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其次,教师还要善于抓住时机,组织学生拓展乐读,进行“相似激活”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如学习赞美祖国美丽山河的课文时,可向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文章《黄果树听瀑》、《迷人的青海湖》等;在播放《西游记》、《水浒传》等电视剧的同时,可推荐原著进行阅读;在教学课文的相关生字时,可推荐学生去查阅《字谜》一书;在组织学生旅游之前,鼓励他们查找有关名胜古迹的资料……充分利用生活的大背景,创设良好的阅读习惯,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2.2 利用教师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小学生爱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为了让学生爱读书,每节语文课,我都利用几分钟为孩子们讲故事,教师声情并茂,娓娓渲讲,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就会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有一次当我为孩子们讲述《景阳岗》精彩片段,发现大部分同学都已经知道故事情节了,并且全班60个学生都买了此书,此时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同时在孩子阅读时,我也常手捧书读得津津有味,书中的喜怒哀乐尽现脸庞,看到精彩处,就声情并茂地朗诵给孩子们听。此时精妙的语言、文章已如磁铁般吸引了他们,他们已一起溶进了文章。有了这样的经验,孩子们怎么会不说“我要读”?
  
  2 紧扣阅读目标,培养阅读习惯
  
  2.1 在阅读中丰富语言材料。在教学中抓住文本的语言特色,启发引导学生在品赏好词佳句中,进行比较、分析、运用。让学生在比较时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在运用时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从而丰富自己的词汇,锻炼词造句的能力。
  2.2 在阅读中积累语言范式。教材所选的课文、语言规范。构思灵巧,便于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方面进行局部模仿的范本。大量的语言范式的积累,有利于学生把握语言的本质和规律。是学生走向独立习作的桥梁,是自主习作的第一步。教学时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以教材为例子,学习语言的规律;以教材作迁移,形成习作的技能……
  2.3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阅读也应放飞想象。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因此,读《山居秋瞑》、《春晓》、《饮湖上初晴后雨》这些诗词,老师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想象,把学生带入到诗的优美意境中,平时我有意识结合音乐欣赏课,听《二泉映月》想象阿炳在二泉边独坐沉思,用音乐抒发一个盲艺人的生活辛酸。听《赛马》想象各种马儿迥异的神态。用表情塑造想象的情绪,学生都很喜欢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想象的习惯,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4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摘抄的习惯。读书不能走马观花,更不能不动笔墨,阅读教学更应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为让学生战胜阅读中的懒惰情绪,我还让孩子们准备了一个“采蜜本”,把每次阅读中的收获装进采蜜本,包括新认识的字,新理解的词等等,每周都依据每个人收获的大小进行评比,摘抄好的笔记本同学相互欣赏,评出“最勤劳的小蜜蜂”,奖给这些同学一枚书签,一枚小纪念品,或一张用红笔勾勒的笑脸。对学生来说小小的奖励幸福已充满了她的全身,摘抄的习惯就这样培养起来了。
  2.5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主动收集资料的习惯。要培养学生主动收集资料的习惯,首先告诉他们获得资料的方法。通过书报、杂志查阅、上网查阅、调查采访、进行实验、观看音像资料等。这个收集过程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然后提供交流平台,激发学生主动收集资料的动机,如学习《宋庆龄和她的保姆》一文时,课前先收集资料,有的学生了解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的情况,有的学生收集了有关李燕娥的事迹,有的收集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一个领导人就这样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她和蔼可亲,尊重他人,待人平等的品质,就这样感染着孩子们。
其他文献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快乐体育”在小学体育课实施中,因其自身的特点,特别强调情调情境的创设,重视在每节课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  教师如能将体育教学活动处于创设的最
期刊
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传统的数学课堂把丰富复杂、动态变化的教学过程简约化归为“明算理,重练习”的特殊认识活动,导致数学课堂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机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学生学习起来觉得枯燥、乏味,没有激情。那么怎样才能
期刊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产生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是形成态度的主要因素,对学生的学习特别重要。然而,教师是情感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喜怒哀乐在教学中很自然地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教师举手投足之间都将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处于快乐、饱满、振奋的良好状态。教师要把课堂变成与学生情感交流的平台。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情感的渗透不
期刊
我们学校开展同上一节课教研活动连续进行了两个学期。这学期我们美术组一年级的课程安排给我们同上一节课的活动搭建了一个有利的平台,我们终于可以选定一个共同的目标进行交流了,这样更能体现同上一节课的意义和作用。  我们确定了教学目标——《看谁画的鱼最大》,这是一年级一册里的造型表现类的课。  按新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类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中应该分别在三个方面达到一定的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
期刊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是一个老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是一个汲取知识的甘露不断成长的过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还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应试教育”还是要素质教育的大问题。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效率,要求我们教师结合新形势探索学生认知的发展
期刊
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现行的教材更是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根据有关调查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水平下降,其中初一与初二,初一与初三之间差异显著。兴趣的丧失导致了部分学生失去继续学习英语的动力,从而产生厌学的倾向,使得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并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兴趣至
期刊
提高农村学生记单词的能力,笔者已探讨多年,如今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能有个录音机给学生练听力就很不错了,再加上师资严重匮乏,导致学生成绩良莠不齐,到了中学才开始接触英语,从26个字母教起,教学任务十分繁重,记单词常常借助汉语或拼音,死记硬背,“有口无心”,听不懂、说不出,很快便失去兴趣和信心。因此,很有必要对学生记忆单词加以指导。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从以下两个方面记单词,效果较为理想。    
期刊
【摘要】在对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内涵、意义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作用。并对二者的整合实践进行了初步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学语文 整合 思考 实践    “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是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施,
期刊
崔峦先生说:“阅读教学要深读课文,沉浸其中,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把握文章主旨,感悟做人之道,同时抓住典型语言信息,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并积累语言。”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克服面面俱到的弊病,对每篇课文的教学内容要敢于大胆取舍,对一堂课的教学安排要善于突出一个重点。要从整体入手,抓住课文中最能表达作者写作目的之精华和表明读写规律知识的典型语言信息,精心设计教法,引导学生精读分析,努力
期刊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教育学这两门不同性质的学科正在相互渗透,并且有机地结合起来。计算机教育的内涵就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运用能力”,而计算机网络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它同时也加强了学生智慧潜能的开发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我很认同伟大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如果不解放孩子,我们的民族是要毁的。”为了能让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必须学会利用网络广泛地搜集、处理、交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