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它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高效全新的方式,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怎样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何提高?这是每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探索研究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我觉得提高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从尊重学生打开学习主体的思路,讲究教法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指导学习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自主学习办法这几方面入手,落实自主学习的本真,而不是形式上的一种展示。
[关键词]自主学习 尊重学生 创设情境 高效导学
素质教育对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明确、细致的要求,而自主学习又是《新课标》中不断强调的学习理念,在如今教育信息高度快捷的情况下,课堂教学中大力倡导自主学习无疑是一条科学高效的学习新路,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发现不少教师都能有意识的进行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但仍有一些老师处于一种随意状态,没有真正尊重学生思维,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只停留在面表,甚至是一种形式,因此切实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我一直关注的问题,身为一名语文教师,针对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我想谈谈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几点看法。
一、尊重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有其重要的的思想性、人文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又决定了他们的认知和学习处于初级阶段,所以要让小学生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必须要尊重他们的点滴认识和体会,树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发自内心地贯彻、落实,这样才能把提高做到实处。
1.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给学生选择权。传统意义下的教学教师总是以课本为依托,围绕文中的内容等进行互动,学生的选择权常常被忽视。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与学生的认识差异,往往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更易被吸引,如果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便是触及学生精神需要的最好方式。教材中每个单元里有很多文章前后没有太大的联系,我们便可以让孩子通读整个单元,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学习,而学习某一课时,也可以把学生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讲一讲,一切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给他们一个民主、宽松的选择权,这样学生会在乐学中习得知识,学习便更能自主,在这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自然地得到提高了。
2.从学生的体验着眼,给学生话语权。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实质上是对文章的一个“再创造”过程,不同生活经历、个性特点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发言中的亮点,不断地加以鼓励、引导,绝不能将自己的理解、体验与感受强加给学生。虽然学生的认识有时还不够成熟,语言还不够精炼,但这恰恰是学生学习的真实过程,认识问题的正常规律。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合理的看法,说出一个问题多个答案,发展学生的个性,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学生的主动性何愁发挥不出来?
二、创设情境,提供自主学习空间
创设一种能使学生主体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唤起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的催化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一个能动的、活动的主体,在教师创设的语文教学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首先,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
其次,应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应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重读促思,我经常采用五读法。一读:将文章读通读顺,利用工具书扫清字音障碍;二读:了解课文脉络,知道文章主要内容;三读:根据"阅读提要",或课后问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四读:抓住自己最感兴趣或感受最深的内容批书;五读:对读后仍有疑问的地方圈画,以备重点学习。这种情境的创设应该是长期的,习惯性的,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高效导学,创新自主学习途径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不单是讲授知识者,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形成探究意识,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才是重要的,我们要不断的努力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技法,更要在新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调整和改进具体的教学策略,真正使学生能参与合作、主动探究,获得全面的发展。
1.合作学习应成为一种习惯。如今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所以,从小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更应在平时导学时有意培养。
2.培養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只有创新才能对语文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和延伸。
3.形成探究意识,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拥有一颗求知的探究精神,学生才能为以后的创新带质的变化。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易事,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终身努力,并在实践中多思、多试、多总结,把切实有效的方法带给课堂,带给学生,尊重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高效导学,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赵家小学)
[关键词]自主学习 尊重学生 创设情境 高效导学
素质教育对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明确、细致的要求,而自主学习又是《新课标》中不断强调的学习理念,在如今教育信息高度快捷的情况下,课堂教学中大力倡导自主学习无疑是一条科学高效的学习新路,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发现不少教师都能有意识的进行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但仍有一些老师处于一种随意状态,没有真正尊重学生思维,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只停留在面表,甚至是一种形式,因此切实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我一直关注的问题,身为一名语文教师,针对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我想谈谈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几点看法。
一、尊重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有其重要的的思想性、人文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又决定了他们的认知和学习处于初级阶段,所以要让小学生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必须要尊重他们的点滴认识和体会,树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发自内心地贯彻、落实,这样才能把提高做到实处。
1.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给学生选择权。传统意义下的教学教师总是以课本为依托,围绕文中的内容等进行互动,学生的选择权常常被忽视。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与学生的认识差异,往往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更易被吸引,如果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便是触及学生精神需要的最好方式。教材中每个单元里有很多文章前后没有太大的联系,我们便可以让孩子通读整个单元,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学习,而学习某一课时,也可以把学生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讲一讲,一切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给他们一个民主、宽松的选择权,这样学生会在乐学中习得知识,学习便更能自主,在这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自然地得到提高了。
2.从学生的体验着眼,给学生话语权。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实质上是对文章的一个“再创造”过程,不同生活经历、个性特点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发言中的亮点,不断地加以鼓励、引导,绝不能将自己的理解、体验与感受强加给学生。虽然学生的认识有时还不够成熟,语言还不够精炼,但这恰恰是学生学习的真实过程,认识问题的正常规律。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合理的看法,说出一个问题多个答案,发展学生的个性,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学生的主动性何愁发挥不出来?
二、创设情境,提供自主学习空间
创设一种能使学生主体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唤起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的催化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一个能动的、活动的主体,在教师创设的语文教学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首先,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
其次,应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应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重读促思,我经常采用五读法。一读:将文章读通读顺,利用工具书扫清字音障碍;二读:了解课文脉络,知道文章主要内容;三读:根据"阅读提要",或课后问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四读:抓住自己最感兴趣或感受最深的内容批书;五读:对读后仍有疑问的地方圈画,以备重点学习。这种情境的创设应该是长期的,习惯性的,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高效导学,创新自主学习途径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不单是讲授知识者,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形成探究意识,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才是重要的,我们要不断的努力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技法,更要在新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调整和改进具体的教学策略,真正使学生能参与合作、主动探究,获得全面的发展。
1.合作学习应成为一种习惯。如今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所以,从小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更应在平时导学时有意培养。
2.培養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只有创新才能对语文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和延伸。
3.形成探究意识,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拥有一颗求知的探究精神,学生才能为以后的创新带质的变化。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易事,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终身努力,并在实践中多思、多试、多总结,把切实有效的方法带给课堂,带给学生,尊重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高效导学,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赵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