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浑河的急流》英译本分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其文化及文学作品的影响力也在逐年提高。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文学也逐步得到了国外翻译家的重视。而沦陷时期的东北文学翻译研究则寥寥无几。在翻译该时期的作品时,所应采取的翻译策略极其重要,因为这影响着中国当时历史现实和文化的传播。因此,笔者选取端木蕻良的短片小说代表作品《浑河的急流》葛浩文的英译作品作为研究材料,在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从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原则分析该译作翻译实例,从而探索出更加合理的翻译策略,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更多的素材。此文还为译者将沦陷时期东北文学英译作品走出国外提供了参考信息。
  【关键词】:东北沦陷时期;《浑河的急流》;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策略;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made great economic achievements. Therefore, its cultural and literary works’ influence has been constantly strengthened.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literary works, northeastern Chinese literary works become more concerned by foreign translators. Of all the period of northeastern Chinese literary works, those works written during the falling period of northeastern China are very rarely studied in terms of translation study. Moreove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hese kinds of literary works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the spread of Chinese history, society and culture of that time. The author, therefore, choose one of Howard Goldblatt’s translation works of Duanmu Hongliang’s short story “the torrential Muddy River” as the study objectiv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s main principles: objective, loyal, as well as continuity principle, the author aims to explore a better translation strategy and provide more analytical examples for northeastern Chinese literary works during the falling period of northeastern China. The author also provides other translators with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the spread of translation works of Northeastern literary works during the fall of northeastern China.
  【Keywords】: Fall of northeast China; “The Torrential Muddy River”;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一、作品简介
  《浑河的急流》(1937)是东北沦陷时期作家端木蕻良的一篇短篇小说代表作。作品独具东北乡土特色。小说故事情节发生在东北沦陷时期,作品描述了浑河边以打猎为生的猎户们,如何抵制当时地方政府强迫回收狐狸皮,以取悦正要迎取日本皇妃的满洲国皇帝的故事。文中采用的东北方言俚语惟妙惟肖,形象地表现了东北沦陷时期人们的苦难生活。因此,这篇作品是东北沦陷时期文学作品的一个很有力的代表。
  《浑河的急流》英译本选自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鴜鹭湖的忧郁—端木蕻良短篇小说选》(中英对照版)(2009),葛浩文和孔海立英译。这是目前《浑河的急流》唯一的英译本,自莫言作品或诺贝尔文学奖后,葛浩文的中国译作受到了中国翻译研究家的重视,其译作逐渐为人所关注,因此该译本极具研究和借鉴价值。
  二、理论框架
  功能翻译理论的三个主要代表人物分别为赖斯、弗米尔和诺德。其中,赖斯的功能理论旨在将翻译评估系统化[5],将文本类型及其特点归纳以下几点[1]:
  (1)信息型文本;关于事实的平白交流。
  (2)表情型文本;“创造性的写作”。
  (3)感染型文本;“引起行为反应”。
  (4)视听型文本;如电影,视听广告等。
  赖斯认为,译文的好坏要从原作和译作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并强调不同的文本应该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译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费米尔提出的目的论则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将翻译活动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在内,摆脱了对等理论的束缚。[4]
  从原作作品的功能和目的来看,沦陷时期东北文学作品属于信息型和表情型功能文本,旨在通过文学作品的描述,反应东北沦陷时期人民和政府的现状,因此,东北文学作品属于信息型文本。同时,作者通过对作品的描述,加上对故事情节创造性的渲染,以达到文学作品的创作水平,吸引并引起读者的共鸣。由此可知,沦陷时期东北文学作品的功能在于传达历史信息和情感。   从译作的功能和目的来看,沦陷时期东北文学作品的翻译应充分考虑到作者、译者、读者之间的关系。译文既要准确传达好原作的历史文化信息、保证译文的流畅性,同时还要传达好原作者的写作意图。
  因此,本文将从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以及忠实原则的基础上,对《浑河的急流》葛浩文英译本进行研究,从而探讨出东北文学翻译的合理翻译策略。
  三、译本分析
  (一)标题的翻译
  作品的标题为《浑河的急流》,而译者没有简单的将题目译成“Torrents of Hunhe River”,而是译成“The Torrential Muddy River”并加脚注“The Muddy River (Hunhe) flows through Shenyang in Liaoning Province, emptying into the Bohai.”[2]。浑河是辽宁省境内,辽河以外的第二大河。其实浑河的水并不浑,其名字起源于一个历史事件。相传明末清初,努尔哈赤自立为王。李成梁率兵扬言要围剿努尔哈赤的军营。在敌众我寡之时,努尔哈赤急中生智,命令全军人马和浑河边的老百姓将河水趟浑,从而营造兵力十足的假象,从而不战而胜。译文中,译者没有将浑河音译,而是像汉语中的“浑”一样,将其意译成“Muddy River”,传达这个地名应有的历史含义。此外,译者将标题进行脚注,将浑河的拼音“Hunhe”补充上去,并解释浑河的地理位置,这样能够让外国读者对浑河这一地名有着充分的了解。因此,译文的标题既传达的原文的字面意思,又补充了外国读者所缺少的中国地理和文化知识,体现了功能翻译理论中的忠实性和目的性原则。
  (二)文化缺省词的翻译
  “妈妈把声音放低。“我们的祖先姓金,是大明的子孙,祖宗是个有大学问的,明亡了,清朝就让他降清,给他大官作,好得民心……他不作,皇上赏他红缨帽,雕尾,花翎,马蹄袖,朝靴,补褂朝珠,他说这些都和牲口用的一般一样,也带着脖串(指朝珠),上朝爬着走,皇上赐他平身,他还爬着走,皇上问他为何不敢抬起身来,他说,‘身穿禽兽之服,朝见禽兽之王,自然得爬着走才对’……龙颜一听大怒,因此就降旨灭他九族。”[3]
  “Mama lowered her voice. ‘Our ancestors were named Jin. They were descendants of the of the great Ming Dynasty. One was a brilliant court scholar, but when the Ming fell and was replaced by the Qing, he was offered a high position in the Manchu court to w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He declined. The emperor gave him a red-tasseled hat and some ornaments, plumes, court jackets, ceremonial boots and pearl-studded robes, but he said these were the trappings of livestock, so one day he entered the palace on his hands and knees, wearing his court pearls. Well, the emperor gave him permission to rise, but he just kept crawling. When the emperor asked him why, he said, ’I’m wearing the clothes of wild beast because I’m coming to see the king of beasts. Of course I have to crawl.’ This enraged the emperor, who ordered the annihilation of his family through his ninth cousins. ’”[2]
  首先,从原文风格上看,原文话语出自猎户之口,话语简单,十分口语化。译文也同样采取用了简单和口语化的词汇的方式忠实的传达原文,体现了翻译功能理论中的忠实原则,将原文风格很好地传达到译文中。
  其次,由于中西方文化历史差异巨大,原文中存在很多文化缺省的地方,比如“明朝、清朝、红缨帽、雕尾、花翎、马蹄袖、朝靴、补褂朝珠、灭九族”等。
  其中,文中有关“降清”和“高官”的描写,不仅仅将朝代的名称直译过来,还增译了“a high position in the Manchu court”,增添了文化缺省掉的常识:清朝的满族文化。体现了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原则,即将原作中的文化历史完整、形象地介绍给目的语读者。
  此外,原文中有关满清朝官员的服饰描写也是外国读者的文化空白。译者采取了功能翻译理论的忠实原则和目的原则,在忠实地保持原文风格简洁性的前提下,尽可能详实地在译文中给读者展示服饰的原貌:“red-tasseled hat and some ornaments, plumes, court jackets, ceremonial boots and pearl-studded robes”。一方面,译者将红缨帽上的“雕尾”和“花翎”省译成“some ornaments”,在保证外国读者理解的前提下,保持了原文的简洁。另一方面,译者也补充性地解释了“朝靴”和“补褂朝珠”即“重大仪式场合穿的靴子”和“镶嵌珍珠的袍子”,令外国读者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充分了解,体现了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原则。原文中的“灭九族”是中国特有的古代刑法制度。所谓九族,是指九代亲系。译者将其翻译为“the annihilation of his family through his ninth cousins.”译文中既体现了要灭族,而且还体现了灭的代数之多。这体现了功能翻译理论中的忠实原则。   (三)方言俚语的翻译
  ①“咄,站着说话不腰疼,爹也不比往年了……唉……”母亲慈爱的嗔怪着。[3]
  “Shush, that’s easy for you to say. Daddy’s not the same as he used to be… ai!” There was a tone of rebuke in her voice. [2]
  文中的“站着说话不腰疼”是东北隐语,即风凉话。译者采用意译的翻译策略,体现了功能翻译理论中的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既让译文读起来通顺,又达到了准确传达原文意义的目标。
  ②真造孽,他妈的全是为了“装排场”[3]
  It’s a damned crime! All this for a goddamn “ceremony” [2]
  译文中,将东北俚语采取了意译,并加双引号和“all for”以表示强调,从而强调了原文的贬损含义。体现译文遵循了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性原则,使译文更接近原文风格。
  ③“行!有你说的,我们爷三个儿是‘熊蛋包’,你一个打了二十二只!”[3]
  “That’s good! Next to you, the three of us are worse than useless. You got twenty-two all by yourself” [2]
  原文中,“熊包蛋”在方言中表示“废物”,译者在译文中采取了比较级的形式,“worse than useless”,既达到了强调无用的效果,又使原文的可读性大大增强。这体现了译文遵循了功能翻译理论中的连贯性、忠实性和目的性的原则。既传达了原文的原意,又达到了传播文化的目的。
  四、结语
  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分别从目的性、忠实性和连贯性原则分析《浑河的急流》英译本。经过分析,笔者发现译者在翻译沦陷时期东北文学作品时,采用的翻译策略丰富多样,采用的翻译原则也视具体情况而定。这就要求译者有高度的责任感,忠实于原作的精神,体现忠实性原则。同时,译者也应充分考虑外国读者的感受,既要将译文翻译得地道、自然,又要实现传播中国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功能。总之,译者应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充分考虑原文和译文功能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译文功能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Reiss. Text types, translation types and translation assessment [M], translated by A. Chesterman (2004). 9-108
  [2] 端木蕻良. 鴜鹭湖的忧郁—端木蕻良短篇小说选(中英对照版)[M].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9. 86-153
  [3] 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作品新编[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4] 张倩. 功能翻译理论下沈从文《月下小景》的翻译策略[D]. 济南:济南大学, 2015.
  [5] 杰里米·芒迪.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应用:第3版[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106-107
其他文献
【摘要】:堂吉诃德的爱情,是中世纪骑士精神的演化,是骑士爱情的再现。骑士爱情是一种浪漫的个人之爱,是对早期基督教禁欲主义的反拨,它对女性的尊崇体现了当时女性地位的提高。但这种骑士爱情纯粹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因而也是不现实的,人类仍旧未能获得性的解放。  关键词:堂吉诃德;特立独行;浪漫;典雅;骑士爱情  前言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小说家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中的男主人公。他对意中人杜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逐渐从以往的教师主导模式向师生互动模式转型,越来越多的教师会采用课堂展示这一教学方式。关联理论是语用学中重要理论之一,它的主要观点是若要实现最佳交际效果,就要找到说话者与听话者的最佳关联。在语言交际中,合理运用关联性有助于更准确地推理出说话人的意图,进而促进整个交际过程的顺利进行。课堂展示就是展示者与听众的交际活动,因此,加强关联理论在大学生课堂展示中
期刊
【摘要】: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同时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实现“三个对接”和“双证书”的重要途径就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线和重要方向。通过学校与企业双向介入,将学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和企业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
期刊
【摘要】:入 21 世纪,随着世界各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等领域跨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多元文化主义的意识形态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所接受,并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其实正是由于这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恰恰造成了各文化之间相互补充的可能在交流和对话中用文化的智慧来化解冲突,以维护世界文化的正常发展。随着世纪科技、交通、信息网络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居住的家园变得越来越
期刊
【摘要】:起于秦汉时期的茶马古道,是中国文明史上比较早的“古道”之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人类文化的变迁与递进中,演变成为一种独具一格的符号式文化。进而在多民族诸文化元素大融合背景之下,承载着这些民族文化元素的往来传递;在时空的延续中,其媒介式的特性在越来越凸显。通过解读茶马古道(贵州段)的历史性、人文性的部分符号,以图既阐述其个性,又拓展其共性的延展性与生命力。  【关键词】:茶马古道;贵
期刊
【摘要】:“受过教育的人”的概念是彼得斯教育哲学的出发点。他不仅将它作为教育的内在目的,而且通过这个概念确立了认知标准在教育概念中的基础作用。本文从彼得斯的观点出发,借鉴其他教育专家对于受过教育的人的形象的研究,结合自身的生活感悟以及对于教育的理解,对于受过教育的人的形象的概况总结。  关键词:受过教育的人;知识;德行;教育目的  教育,泛指一切具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
期刊
【摘要】: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数学难学,特别是对意志品质薄弱和学习方法不妥的那部分学生更是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学数学的兴趣,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如何搞好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就成为高一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高中新生在学习数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对策。  一、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工作的必要性  
期刊
【摘要】:钢琴作为音乐教育专业进行专业学习的重要工具,在艺术院校中有着广泛的作用,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进,钢琴房建设也在不断进步,为学生学习专业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本文试图从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教育专业琴房管理改革为研究对象,对琴房管理的改进以及未来具体实施措施进行探索。  【关键词】:音乐教育;琴房;管理  我校艺术系音乐教为培育专业作养小学音乐教师及各类儿童音乐教育机构从事音乐教育工
期刊
【摘要】:艺术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起到了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同时对于一个人人格的影响,和智商的提高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陶冶情操;审美能力;人格;智商  艺术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深厚的影响,无论是对于情操的陶冶,审美能力的培养,人格塑造,智商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直以来,不管是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都非常重要艺术教育对于学生
期刊
【摘要】:对于舞蹈表演来说,要想让观众获得非常规的视觉体验,动作和形式的出新往往在极端上崭露,这既符合艺术的辩证关系,同时也是对表演者技巧水平的考验。正如双人舞表演中托举动作的使用,虽然能够极好地展现舞者的思想情感,在表演过程中能够给观众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然而这对表演者的技术技巧要求比较高。本文系统分析了双人舞中托举动作的特点、表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等,从而为现实的表演者和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