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植酸酶玉米生育期及秸秆还田期根际微生物数量和细菌菌群多样性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hm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转植酸酶玉米10TPY005、非转植酸酶亲本玉米为试材,于2011年在玉米的不同生育期以及秸秆还田期对玉米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同一时期同一种微生物数量在转植酸酶玉米、非转基因玉米及空白对照中基本相同;不同细菌菌群在不同时期内数量变化情况不同:氨化细菌的数量在生育期内明显高于秸秆还田期,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及好气性固氮菌的数量在生育期内明显低于秸秆还田期;整个生育期和秸秆还田期转植酸酶玉米3种群落特征参数(优势集中性、群落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均高于非转植酸酶玉米,同时生育期内3种生物群落特征参数也明显高于秸秆还田期。
  关键词:转植酸酶玉米;根际微生物;秸秆还田;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S154.38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3-0071-05
  植酸酶(phytase)是一种新型的、可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的重要酶制剂,是催化植酸及其盐类水解为肌醇与磷酸(盐)的一类酶的总称,具有特殊的空间结构,能够分离植酸分子中的磷,将植酸(盐)降解为肌醇和无机磷,同时释放出与植酸(盐)结合的其它营养物质。研究表明植酸酶可以降解玉米、大豆中含有的植酸磷,释放可被动物利用的无机磷,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减少饲料中磷酸氢钙的添加量,降低饲料成本;植酸酶还能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减轻因动物高磷粪便所导致的环境水域的磷污染[1]。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玉米的迅速发展,转植酸酶玉米已步入商品化生产领域,其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2]。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安全性检测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性方面,虽然转植酸酶玉米表达的植酸酶本身对动物及人体不会产生危害,但是转基因植物中抗性标记及外源基因的引入会产生基因水平的转移和突变[3]。转植酸酶玉米种植过程中,植酸酶可通过根系分泌物、秸秆还田、残茬分解以及花粉飘落等进入土壤生态系统并积累和富集,可能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群体的组成和结构,还可能改变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5,6]。因此,研究转植酸酶玉米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多样性的影响对转植酸酶玉米的生态风险评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转植酸酶玉米的研究多局限于温室内或人工培养条件下,在自然条件下研究较少。而土壤是复杂的基质,不同地域的土壤生态环境有可能对试验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温室内或人工培养条件难以真实地反映转植酸酶玉米与根际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本试验主要在大田自然条件下进行,研究转植酸酶玉米对土壤根际可培养微生物和细菌生理群多样性影响,有助于直观地表现土壤微生态系统中的群落结构和稳定性,以及从群落角度科学评价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种植的土壤生态风险,以及为转植酸酶玉米土壤生态安全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玉米品种为转植酸酶玉米奥瑞金(品种为10TPY005),非转植酸酶亲本玉米(蠡玉35)及郑单958作为对照。1.2 试验设计
  田间试验位于东平试验田内,土壤为褐土,有机质含量22.09 g/kg ,碱解氮含量32.44 mg/kg,速效磷含量9.82 mg/kg,速效钾含量90.56 mg/kg,pH为8.3。试验设转植酸酶玉米(奥瑞金)、非转植酸酶玉米(蠡玉35)和空白对照(郑单958)3个处理,随机区组设计,除空白对照外重复3次,小区面积15 m×15 m,株距20 cm,行距60 cm。玉米生育过程中不施肥不喷洒农药,其他按常规管理。
  玉米于2011年7月10日播种, 10月22日收获。期间在玉米苗期(7月21日)、拔节期(8月17日)、喇叭口期(8月25日)、抽雄期(8月31日)、抽丝期(9月7日)、乳熟期(10月17日)采用五点取样法,分别取样,每小区取接近玉米根际土样5个,取样深度15 cm左右,轻轻去除2 cm表层土,将剩下的土放入灭菌封口袋中做好标记,带回实验室,-4℃冰箱保存备用。
  玉米生育期结束后于2011年11月18日对其秸秆进行粉碎并还田,还田地点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温室试验田,将粉碎的转植酸酶玉米、亲本玉米及空白对照玉米的秸秆与土壤混合均匀分别装于10个花盆,再将花盆埋入土中。分别于还田一期(11月23日)、还田二期(11月30日)、还田三期(12月7日)、还田四期(12月14日)、还田五期(12月22日)进行取样,取样时每处理随机取5个样品,取土样深度15 cm左右,去除2 cm表层土,将剩下的土放入灭菌封口袋中做好标记后带回实验室,-4℃冰箱保存备用。1.3 测定方法
  1.3.1 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记数 根际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测定采用稀释平板法,混菌接种培养,培养基分别为马丁氏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改良高氏1号培养基。3种土壤功能细菌群(好气纤维分解菌、好气固氮菌、氨化细菌)用最大或然数(most probable number, MPN)法测定。培养基参照《土壤微生物分析方法手册》配制[7]。
其他文献
摘要:以华北地区主推的济麦22号为试材,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三种耕作方式配施三个氮肥水平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和氮肥施用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和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深耕(DT)提高了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穗数和分蘖数增加,产量最高;免耕(NT)使光合速率加快,成穗率增加,产量在三种耕作方式中居中;旋耕(RT)光合速率最小,成穗率最低,产量最
期刊
摘要:从糖蒜中筛选分离到的一株具有降胆固醇和抗氧化能力的产乳酸菌株PG-7,该菌对胆固醇的去除率为581%,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17%和162%。克隆了PG-7的16S rDNA序列,并以其同源性为基础构建了相关属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菌16S rDNA序列全长1 638 bp,BLAST显示该菌株与乳杆菌属同源;PG-7菌株在进化关系上与布氏乳杆菌属(Lactoba
期刊
摘要:对我国花生栽培模式的演变与发展进行了综述,对花生栽培模式演变过程中各个阶段做了分类介绍。分析了不同阶段中清棵蹲苗、地膜覆盖、单粒精播、麦套种等关键增产栽培技术的历史背景和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花生栽培模式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对我国花生未来栽培模式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花生;栽培模式;演变;发展  中图分类号:S565.204.7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
期刊
摘 要: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化肥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甘薯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5K10组合可显著提高济薯21的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7.83%和9.95%,其余组合均比对照减产,减产幅度最大的为N6P5K10组合。在生育后期,N6P5和N6P5K10组合不利于薯块干物质的积累,而P5K10和N6K10组合有利于养分向块根中运输,最终导致薯块干物质含量的提高。氮磷钾不同配比均可促进
期刊
摘 要:在小麦高肥水地块,确定秸秆还田与不还田2种还田条件,免耕、深耕和两年旋耕一年深耕3种耕作方式,666.7m2施纯氮15、11、20 kg 3个水平,通过区组优化,设计建立不还田免耕(BM)、还田免耕(HM)、还田深耕(HS)和还田综合(HZ)4种耕作模式,在每种耕作模式上进行纯氮3个水平的裂区试验。经过数据调查、统计分析和AHP层次比较,得出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实行深耕的耕作模式,666.7
期刊
摘 要:以糖度及其它农艺性状差异较大的6个高粱株系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7天和14天后高粱幼苗的苗高、鲜重、饱和鲜重及干重的变化以及对苗期耐盐性鉴定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以及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生长受到的抑制增大,苗高、鲜重、饱和鲜重和干重均随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0、50、100 mmol/L NaCl浓度下,处理7天和14天的苗高差异显著;当NaCl浓度大于150 mmo
期刊
摘 要:为了解诸城烟区土壤养分状况,2012 年在诸城 5个基地单元共采集土壤样品 230 个,并进行分析化验。结果表明:全市土壤 pH 均小于7.5,大多属适宜范围,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锌含量丰富;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硼含量较低。为此,提出增施有机肥和“控氮、稳磷、增钾、补硼”的施肥策略;各基地单元不同土壤养分因子丰缺情况差异较大,施肥应注意因地制宜。  关键词:土壤养分;基地单元;诸城烟区
期刊
摘 要:为明确啶虫脒、吡虫啉、烯啶虫胺和吡蚜酮等杀虫剂对大豆蚜虫的毒力和防治效果,采用浸渍法进行了4种杀虫剂对大豆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种杀虫剂对大豆蚜虫都有较高的毒力,以啶虫脒对大豆蚜虫的毒力最高,LC50为7.026 μg/g,其余3种杀虫剂的毒力大小依次为吡虫啉、烯啶虫胺、吡蚜酮,LC50分别为9.484、15.247和43.734 μg/g,对大豆蚜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
期刊
摘 要:利用一对穗分枝差异的小麦近等基因系,研究其生长锥分化过程和发育规律。结果表明:穗分枝小麦发育至二棱期后,分枝穗轴突起形成,继而形成穗分枝;发育过程可分为9个时期:初生期、伸长期、单棱期、二棱期、分枝突起形成期、分枝小穗突起形成期、小花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和抽穗始期;物候学方面,分枝小麦在二棱期之前的发育进程与正常穗型小麦一致,但分枝穗轴形成后,分枝小麦的拔节期、抽穗期和开花期分别要晚于正常
期刊
重点实验室/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济南 250100)  摘 要:选取430份山东地方品种、124份育成品种和180份高代品系进行籽粒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从中筛选到27份PPO活性较低的品种(系),可作为优质的低PPO活性的种质资源。  关键词:山东;小麦;种质;PPO活性;品质改良  中图分类号:S512.1+10.1(25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