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到2019年6月间我单位门诊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而后在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在研究组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而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AQ评分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内患者的平均水平(P<0.05)。结论:由此可见,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过程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取得较显著的护理效果,并能有效缓解、控制患者病情,故无缝隙护理模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模式;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效果
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而冠心病作为常见的老年疾病,其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而在患得冠心病后,患者常会出现胸痛的典型症状,该症状常会从患者胸骨后方或心前区处逐渐向上蔓延,疼痛症状不但会逐渐加强、频繁,且持续时间也将逐渐延长,继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由此,为实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加以有效治疗、控制,我单位就在相关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了无缝隙护理模式,并在实际应用过程取得了较显著的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将总计98例在2017年1月到2019年6月间到我单位进行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研究组有49例患者,其中有27例男性、22例女性,患者年齡范围为61—83(72.83±4.73)岁,而对照组中有49例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范围为61—84(73.21±4.3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中未见显著性差异,具备对比价值(P>0.05)。同时相关患者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过研究同意书,而后还由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进行审核。
1.2护理方法
在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其护理内容为根据医嘱保证患者合理用药、监控患者生命体征、适当进行心理辅导等内容,同时护理人员还需采取饮食控制、室温调节、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
研究组则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该模式要求护理人员能够以常规护理内容为基础,通过对患者实际情况的了解,进而针对患者病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等情况制定护理方案。而后依照护理方案将饮食控制、健康知识普及、运动指导、心理辅导等护理措施加以紧密连接,从而实现全面、紧凑、细致的护理工作。比如在患者住单位期间先进行健康知识普及,而后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再为患者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并在患者饭后劝导患者进行适度运动。同时在护理工作时若患者出现心绞痛或其他症状时,还需针对病症采取相应的控制、治疗措施,并及时告知患者主治医师。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主要对患者SAQ评分进行观察、对比,其中该评分内容包括患者心绞痛发作状况、心绞痛稳定情况、患者疾病认知情况三项指标,每项指标分数满分为100分,且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在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时采用SPSS25.7的统计学软件作为辅助工具,并以()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量资料,而后还通过P<0.05表明研究数据间存在统计学价值。
2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SAQ评分进行对比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分数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指标分数(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是现代老年群体发病率较高的心内科疾病,并且该病症的致残、致死率相对较高,常会对患者的生活、健康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1]。而随着现代老年群体规模的不断庞大,故针对冠心病的治疗也逐渐受到更广泛的重视。由此,为实现对冠心病的有效控制、治疗,我单位就在老年惯性并患者护理过程引用了无缝隙护理模式,以期降低该病症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本次研究中,就在研究组应用了无缝隙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能够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目标,并通过在护理过程为患者提供一体化、舒适化、细致化的护理工作,从而让患者得到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以此保证患者良好的预后情况。而在实际应用后,研究组的患者也去的了较显著的护理效果,该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情况和疾病认知程度等都得到显著提高。同时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情况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各指标评分更高。 可见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取得较显著的护理效果,并能控制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而在车晓宁等人的研究中也显示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实现对心绞痛症状的有效控制,这一结果也与本次研究内容基本吻合[2]。
综上,现代临床中就可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过程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经由该护理模式一体化的护理工作将能有效保障护理效果,并能起到对冠心病症状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菅艳培. 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评价[J]. 重庆医学, 2017(A02):223-224.
[2]车晓宁, 冯小智.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控制和分析[J]. 北京医学, 2017, 39(1):109-110.
作者简介:姓名:李祥茜;性别:女;民族:土家族;贯籍:湖北五峰;出生年月:1986年7月;学历:本科学历;现职务:门诊部护师;单位名称:湖北省军区第十干休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汉桥路1号;邮编:430000;2007年10月至今一直从事军队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模式;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效果
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而冠心病作为常见的老年疾病,其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而在患得冠心病后,患者常会出现胸痛的典型症状,该症状常会从患者胸骨后方或心前区处逐渐向上蔓延,疼痛症状不但会逐渐加强、频繁,且持续时间也将逐渐延长,继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由此,为实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加以有效治疗、控制,我单位就在相关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了无缝隙护理模式,并在实际应用过程取得了较显著的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将总计98例在2017年1月到2019年6月间到我单位进行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研究组有49例患者,其中有27例男性、22例女性,患者年齡范围为61—83(72.83±4.73)岁,而对照组中有49例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范围为61—84(73.21±4.3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中未见显著性差异,具备对比价值(P>0.05)。同时相关患者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过研究同意书,而后还由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进行审核。
1.2护理方法
在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其护理内容为根据医嘱保证患者合理用药、监控患者生命体征、适当进行心理辅导等内容,同时护理人员还需采取饮食控制、室温调节、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
研究组则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该模式要求护理人员能够以常规护理内容为基础,通过对患者实际情况的了解,进而针对患者病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等情况制定护理方案。而后依照护理方案将饮食控制、健康知识普及、运动指导、心理辅导等护理措施加以紧密连接,从而实现全面、紧凑、细致的护理工作。比如在患者住单位期间先进行健康知识普及,而后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再为患者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并在患者饭后劝导患者进行适度运动。同时在护理工作时若患者出现心绞痛或其他症状时,还需针对病症采取相应的控制、治疗措施,并及时告知患者主治医师。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主要对患者SAQ评分进行观察、对比,其中该评分内容包括患者心绞痛发作状况、心绞痛稳定情况、患者疾病认知情况三项指标,每项指标分数满分为100分,且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在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时采用SPSS25.7的统计学软件作为辅助工具,并以()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量资料,而后还通过P<0.05表明研究数据间存在统计学价值。
2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SAQ评分进行对比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分数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指标分数(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是现代老年群体发病率较高的心内科疾病,并且该病症的致残、致死率相对较高,常会对患者的生活、健康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1]。而随着现代老年群体规模的不断庞大,故针对冠心病的治疗也逐渐受到更广泛的重视。由此,为实现对冠心病的有效控制、治疗,我单位就在老年惯性并患者护理过程引用了无缝隙护理模式,以期降低该病症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本次研究中,就在研究组应用了无缝隙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能够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目标,并通过在护理过程为患者提供一体化、舒适化、细致化的护理工作,从而让患者得到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以此保证患者良好的预后情况。而在实际应用后,研究组的患者也去的了较显著的护理效果,该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情况和疾病认知程度等都得到显著提高。同时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情况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各指标评分更高。 可见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取得较显著的护理效果,并能控制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而在车晓宁等人的研究中也显示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实现对心绞痛症状的有效控制,这一结果也与本次研究内容基本吻合[2]。
综上,现代临床中就可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过程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经由该护理模式一体化的护理工作将能有效保障护理效果,并能起到对冠心病症状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菅艳培. 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评价[J]. 重庆医学, 2017(A02):223-224.
[2]车晓宁, 冯小智.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控制和分析[J]. 北京医学, 2017, 39(1):109-110.
作者简介:姓名:李祥茜;性别:女;民族:土家族;贯籍:湖北五峰;出生年月:1986年7月;学历:本科学历;现职务:门诊部护师;单位名称:湖北省军区第十干休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汉桥路1号;邮编:430000;2007年10月至今一直从事军队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