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科均衡最优化实验与研究的理论建构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boygog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高中生源困难且素质参差,如何达成教育目的,走一条自己特色的教育之路,白天佑老师的教育均衡最优化试验与研究课题提供了新思路。本人参与研究并积极实验,以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学校学科均衡最优化实验与研究概念界定
  1.学科均衡最优化即是以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的,在“关爱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理念指导下,使学校学科课程配置和建设在现有或可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条件下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值。
  2.实验与研究:通过收集学校、学生发展的学科需求和学校目前或可能的学科配置与建设有关数据,建立学科均衡最优化的资源库,设计样式,进行分析,选择适合学校学科最优化的方法,进行设点实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研究论证,得到最优解后加以实施。
  二、学校学科均衡最优化实验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1. 中央教科所白天佑教授提出并研究的“学校教育最优化”课题强调,学校教育要做到切实改善学习障碍群体状况,降低30%以上的厌学率,提高50%中等学生的优秀率,这促成20%优秀生的高成才率。为当前学校教育实验和课堂教学变革提供行之有效的途径、方法与策略。白天佑老师提出的“低(起点)、慢(速度)、多(落点)、高(标准)”教育元素结构教学法,为以后的学校教育最优化变革研究找到了非常有效的抓手。“低起点”考虑到学生的基础,“高标准”为学生确立了学习标准,这中间的差距表明学校教育和教育工作者具有广泛巨大的可作为的空间。从“低起点”达到“高标准”就是教育最优化的最佳表现,足以说明学校教育的作用和教育工作者的功劳。“慢速度”反对快速度教学,主张教学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接受程度,兼顾学生的生理、心理、知识、能力、意志、品德特征和差异,步步为营,依次推进,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多落点”符合现代教育强调学生个性差异,要求充分尊重和考虑学生的这些差异,实施学生的差异发展。整体上,“低、慢、多、高”元素结构教学法紧密结合目前中小学教育的实际状况,符合当前教育的实际需要,因此,特别受到广大学校和教师的欢迎,为我们形成均衡教育最优化思想提供了学理基础。
  2.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显著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做出了明确的制度安排,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切实贯彻落实。实现均衡化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也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须。十八大文件为本课题的提出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导向和理论基础。
  3.多年来的教育实践困惑引发了我们对本课题的深度思考。我们农村中学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学科不均衡发展。早年的师资配置不均衡导致了部分学科师资力量薄弱甚至缺失,后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冲击,即使师资配齐了也因为课程设计而导致学科不均衡。再者,由于学校机制因素、学科建设因素和教师个性化努力因素等,即使同学科,也会出现师资水准和师资努力的不平衡而影响学科均衡。这些凸显了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我们提出学校学科均衡最优化概念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目前我们学校学科内和学科间需要实现均衡发展,要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配齐配足学科课程,不能出现学科缺失,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根据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差异以及不可回避的应试要求,研究出属于我们学校特色发展的学科配置的均衡 “基尼系数”,实现学校学科均衡发展。
  5.我校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多年来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校“关爱每一位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为本课题的提出提供了情感基础,而本课题的研究又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提供了实践意义。
  三、学校学科均衡最优化实验与研究问题研究的意义
  1.能够有效地推动基础性学科的建设,通过均衡化建设,最优化地挖掘基础学科尤其是薄弱学科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知识多元化、学习欲求多样化地提高各方面的学习探究能力。
  2.通过对本课题的深入研究,能够提高基础学科甚至薄弱学科的教学质量,确保学业水平,使社会、家庭、学校、老师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显性要求在学生内隐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得到提升,也会同时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3.本课题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和党的十八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切合农村学校和基础薄弱区学校学科建设的需求,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同时,在本课题开展过程中,又能优化“应试教育”的种种课程模式,使学生“吃得饱、吃得好”,也能使学科老师之间合作共进,形成既竞争又和谐的办学局面。
  4.本课题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作为我校特色教育发展的支撑和引领。通过学科均衡最优化建设,可以更为自主地进行校本资源开发,实现学校社区互动。我们认为,本课题的实践意义大于它的理论意义,能够最大可能地促进我校师生的全员参与,关心关注自身的学力、精神和能力养成,为我校申报江苏省四星高中提供“正能量”,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四、学校学科均衡最优化实验与研究可行性分析
  1.研究目标明确
  总体目标:以学生学科均衡化发展为指导,坚持以育人为本、成人成才为重,切实改善学校学习障碍群体状况,降低30%以上的厌学率,提高50%中等学生的优秀率,促成20%优秀生的高成才率。具体目标:
  (1)通过学科均衡最优化实验与研究,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效果,养成学生的学习技能和能力。
  (2)通过学科均衡最优化实验与研究,达成学生的学习标准,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在思维撞击中产生智慧,产生创新行为,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语文教师在授课时,绝不可以忽略了语文中的语言美,而应该引导学生对这些美的语言进行赏析,提升教学质量。本文结合笔者实践,从几个方面阐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哪些角度引导学生感悟、体味语文中的语言美。  一、训练学生对美的感悟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用的古今中外的作品,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很多作品无论从构思、文辞上,还是从情感、韵味上都很细致,可以说是文辞典雅、情意浓郁、寓意丰富,这些文章从各
条件概率在概率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学生比较棘手的内容.教科书中根据条件概率的概念给出了两种计算方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007年12月,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了《2006年度陕西省期刊指标研究报告》。该报告是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和《中国期刊引证报告
黄遵宪对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功不可没。早年东渡日本,是其意识到“新闻纸,启人智慧”的重要时期。甲午战争后,黄遵宪迅速投入“以先知先觉为己任,借报纸以启民智”的实践活动,首倡
【摘 要】在当前国内银行金融体制下,房地产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高负债率不断升高,房地产企业融资难现象非常的普遍。本文将对房地产企业融资中的问题和困境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其发展优化策略,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融资困境;优化策略;研究  一、房地产企业融资难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但十八大
进门时发给车辆出入证,出门时车辆出入证还在手,摩托车却不翼而飞,该案是车辆保管关系,车辆停放关系,还是其它侵权关系?物业管理公司是否承担责任? 对发放车辆出入证的车辆丢
当“智能小区”、“智能住宅”这类字眼出现在各类建筑的宣传单和媒体的竞相报道中时.智能化建筑已经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它与传统建筑的本质差别在于给建筑用户提供的生活和
在我们传统的数学课堂上,不管学生的数学水平高低,统一一刀切,难度一样,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所以数学的课堂参与度低,效率不高.但是分层式教学进入数学课堂,其优越性是无法比拟的,通过分层式教学可以弥补学生之间存在的差距,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到更多知识.体现了最优发展的教学理念,同时还能提高教学效率.  一、分层式教学的定义  分层式教学,也称为分类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
物理计算题中的问题情景通常由四种情景要素构成:一是实物装置;二是量值要素;三是动变特征要素;四是数量关系要素。各种情景要素在问题中的存在形式以及他们在解题中的地位、作用是不相同的。同四种情景要素相对应,计算题中的条件(已知条件)也可以分为四种,即实物条件、量值条件、动变特征条件、数量关系条件。下面结合例子谈谈如何引导学生挖掘物理计算题中的已知条件。  一、实物条件  这种已知条件以实物的形式给出,
高校德育工作者是高校德育的主体,德育工作者的能力素质如何,决定着德育的功效与成败。因此,21世纪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全面、高超的组织管理能力、信息能力、综合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