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强制报告义务,你注意到了吗?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work_w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什么是强制报告
  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存在较大的差别,在遭受暴力尤其是家庭暴力时很难自己主动向相关机构报告并寻求帮助。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儿童保护系统中,学校和教师的作用一直备受重视。为了保障儿童的安全,一些国家已经通过了未成年人遭受暴力的强制报告制度,规定医生、教师、社区工作人员等与未成年人密切相关的人员和专业工作者发现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的有义务向权威部门或儿童保护机构报告。目前,我国也已经通过立法确立了这项制度。对于教师来说,发现学生遭受家庭暴力、性侵害等情形时及时报警已经成为一项法律规定的义务,这就是“强制报告义务”。义务意味着该项职责必须履行,否则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二、哪些情形教师必须报告
  1.发现学生遭受或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根据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第14条的规定,学校、幼儿园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根据该法第2条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2.发现学生遭受性侵害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第9条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负有监护、教育、训练、救助、看护、医疗等特殊职责的人员以及其他公民和单位,发现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的,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针对儿童的性侵害主要是指侵犯儿童性权利,危害其身心健康的行为,既包括有身体接触的性侵害,例如强奸、猥亵,也包括没有身体接触的性侵害,例如引诱儿童卖淫,组织、操纵儿童卖淫以及向儿童传播淫秽物品,等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性侵害的作案人员有陌生人,但是根据相关统计,熟人占到了近七成,例如家庭成员、亲属、老师或者邻居等。不仅女童容易遭受性侵害,男童也会成为被侵害的对象。
  3.发现未成年学生遭受监护侵害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条的规定,学校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发现未成年人受到监护侵害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举报。根据该《意见》,监护侵害行为主要包括下列情形:(1)性侵害、出卖、遗弃、虐待、暴力伤害未成年人;(2)将未成年人置于无人监管和照看的状态,导致未成年人面临死亡或者严重伤害危险;(3)拒不履行监护职责,导致未成年人流离失所或者生活无着的;(4)有吸毒、赌博、长期酗酒等恶习无法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或者因服刑等原因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5)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6)教唆、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7)其他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
  4.发现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监护或遭受侵害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的规定,学校、幼儿园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
  三、如果不报告会有哪些后果
  根据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第35条的规定,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依照本法第14条规定向公安机关报案,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本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也明确规定:“负有强制报告责任的單位和人员未履行报告义务的,其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要严肃追责。”
  四、学校的其他权利和义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学生受到监护人侵害后,学校除了有及时报告的义务,还包括以下义务:
  1.到场义务。公安机关在办理监护侵害案件,收集固定证据时,未成年人有其他监护人的,应当通知其他监护人到场。其他监护人无法通知或者未能到场的,可以通知未成年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村(居)民委员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以及专业社会工作者等到场。因此,在公安机关取证时,学校有配合调查、到场的义务。
  2.接受安置义务。如果公安机关发现未成年人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严重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应当将其带离实施监护侵害行为的监护人,就近护送至其他监护人、亲属、村(居)民委员会或者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可以委托政府指定的寄宿学校安置等方式,对未成年人进行临时照料,并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导、情感抚慰等服务。因此寄宿制学校有对遭受监护人侵害的未成年学生提供临时照料、安置的义务。
  3.起诉的权利。如果学校发现监护人有上文提到的侵害未成年学生权利情形之一的,学校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学习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资源。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领悟到:面对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若能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学机制,以独特的视角去发现错误的价值,把学生犯错的过程看作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让学生的学习错误成为教学的巨大财富,将会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下面我结
期刊
游记,是记录旅行途中见闻和感悟的一类散文体文章。在小学教材中,游记虽然所占篇幅不多,但因为文章语言描写直观生动,富有情趣,情感真挚朴实,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发展语文能力的重要课程资源。  一、沉入语言,细读文本的变化处  游记具有很强的现场性,而移步换景也正是游记记叙时的重要特点。为表达对象的需要,根据所写景物的不同,作者在遣词造句上也会富于变化。在引导学生进行游记细读时,要细心体察文本语言,沉入
期刊
數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数学品格和数学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教学的精髓,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落实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核心素养的落地,主要通过教材和课堂教学来实现,其中教材又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是落实课程标准的举措和手段。核心素养往往不是显性地在教材中呈现,而是蕴含在教学内容中。因此,分析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一种
期刊
参加工作3年即成为五华区最年轻的“十佳班主任”;2005年、2010年、2015年连续三次当选全国少代会代表,分别受到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全国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小学校长当选的全国少工委副主任;“昆明市首届名校长”“云南省名校长魏晴工作坊坊主”“全国十佳辅导员”“全国少先队魏晴名师工作室导师”……从教30年来,伴随着发生在魏晴身上的先进事迹,各种名誉纷至沓来。到底是什么魔法,让
期刊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从容不迫地走进课堂,按照教案滴水不漏地开始授课,教学环节衔接得天衣无缝。听课老师全神贯注地欣赏着上课老师的娴熟的教学技巧。然后在一片掌声中,师生完美无缺地完成了课前预设的教学情境。我们不禁要反思:在这些所谓“精彩”“优秀”的课堂上,学生独特个性的思维火花在哪里闪现?数学教师独具的灵敏的课堂教学智慧在哪里闪现?难道顺畅的教学流程、先进的教学手段、热闹的教学气氛,就是新课程
期刊
小学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是研究数量之间份数关系的典型应用题,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解题规律。帮助学生提高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能力,对于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开发学生智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新人教版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是学生学好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关键,因而,这部分知識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让学生掌握此类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呢? 
期刊
30年的辛劳汗水在平凡的讲台上挥洒,30年的青春芳华在学生成长路上绚丽绽放。“平凡却不平庸,直爽、果决、敢承担责任、处事公正,善于开启师生‘智慧之门’。”这就是师生家长眼中的刘春伟。  为自己开启一扇“奋进之门”,从一名普通小学语文教师,成长为省级骨干教师、首届春城名校长,她最大的感受是:“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不懈的努力。”  为家长学生开启一扇服务之门,动员教师和家长开展
期刊
“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建构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观的重任。目前高中已将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归结为直观想象,作为六个数学核心素养成分之一进行讨论,义务教育初中阶段亦沿用此方式。小学阶段则将空间观念作为核心素养,几何直观视为空间观念的衍生素养进行素养架构。本文从空间观念入手,以现有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图形与几何”内容为例,进行教材分析,并利用学科核心素养水平评价框架对其做出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充满着童真童趣,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很贴近,学生学习这些课文会感到可亲可近,很容易理解课文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在童真童趣中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在感知诗意中想象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代诗人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这首古诗写岀儿童追逐黄蝶的情景,既生动
期刊
教材分析:  《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故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主人公戴嵩勇于承认错误、谦虚诚挚的美德令人感动,而那个小小牧童面对备受尊崇的大画家,敢于批评,毫不畏惧,这种敢于挑战权威、实事求是的品质更是难能可贵!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质渗透在优美的文字之中,给人以深远的回味。教师在教学中要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