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回望(外一篇)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f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琵琶一曲声声怨
  昭君此去征程远
  嫁得单于不得归
  谁解心中寒与暖?
  一尊占地236平米,高18.5米,宽11.8米的昭君出塞的雕像兀自矗立在红碱淖的岸边。她怀抱琵琶,深情凝望,风姿卓越,与蓝天白云,浩渺烟波,黄沙碧水,水草丰茂,百鸟翔集的塞外风光浑然一体。
  目光交汇的刹那,我的心有一丝丝的痛,更有无限的敬意油然而生。凝脂冰雪肤,明眸皓齿,丹唇未启声幽咽。天生丽质,沉鱼落雁,倾国倾城貌。盈盈泪光,琵琶一曲诉相思。
  初次相遇,有些惊愕与茫然。昭君怎会在这里?说实话我这人走哪,到达目的地即可,从不做行程攻略。无知的我,只在行程的匆匆中,看山,看水。山是山的模样,水是水的模样。这次秋日远行,陕北黄土高原厚重而沧桑的模样以及唢呐震天,秧歌翩跹的场景,着实震撼了我。还有陕北人朴实、热情、善良的性情着实感染了我。包括那厚重的文化底韵,着实晕染了我。与此同时,昭君出塞的雕像也让我感慨万千……
  瞬间,我仿佛能听到她心中的哀怨,能听到她内心笃定的声音。她深情幽思的目光深邃旷远。她凝神回望,心中有千般不舍。昭君妙龄芳华,她心中该有多少期盼。远离父母,回望秭归;远离长安,回望掖庭。白发人影孤灯!还是那个深在皇宫中,仅17岁的她白白耗逝三年芳华也未曾谋求一面汉元帝,即将到达漠北,她是否也在深情地畅望,即将开启新生活的新家园……她风餐露宿,长途跋山涉水。行程一年多才终于到达此行的终点。
  在红碱淖,她驻足回望,千般感慨,万般惆怅……云破月来花弄影,归路无期杳然去。涕泪横流语不清,皎皎明月鉴人性。她凝眸回望,雁落长天。她主动请缨下嫁匈奴结局会如何?呼韩邪单于会怎样对她?政治婚姻,能否情真意长?塞外风霜,天寒地冻。归期遥遥,瀚海茫茫。她心中仅需的一点暖意能否期望?语言不同,生活习俗亦不同。有多少苦难,未可期。
  昭君一滴泪,红碱淖一湖水。“淖”是蒙古语,是水泊,湖泊的意思。红碱淖亦被世人称作昭君泪。相传王昭君当年远嫁匈奴,走到尔林兔草原即将告别中原。下马回望,想到自己从此关山万里,恐怕一生一世再也难以回还,顿时心中波涛汹涌。眼泪如泉涌。昭君这一驻足便流了七天七夜的眼泪,于是形成了这一汪六七十平方公里的水面——红碱淖。
  住穹庐,披毡裘。食畜肉,饮奶酪。自幼聪慧的昭君王嫱不是不知道啊。可为什么又毅然决然?她不能不考虑到出塞和亲不仅仅面对朔北的苦寒,还要面对异族异域的生活风俗差异,面对语言不通的困扰……
  关山在,阻不断,幽幽的情思何所怨。国富民庶,泣血丹心泪迷眼,望惆怅,国泰民安五十年,丰功伟绩同卫霍。弱女子,肝胆志。不得不赞叹。巾帼女子多奇志。
  美好的心愿开启美好的生活。
  昭君带来了中原的农耕文化。教人种植,织布……不断传播中原文化,教大家学汉字,学礼数。促进匈汉相互了解,劝解匈奴与汉朝搞好关系。消除隔阂,为两地谋得和平与发展。
  昭君是和平的使者,民族团结的典范。她所到之处,无处不绿满山原,春暖花开。呼韩邪单于取得汉朝美人,非常疼爱她,匈奴人民也敬慕她。“宁胡阏氏”,带来了和平安宁,使匈奴兴旺发达。蛮荒的地域呈现“人民炽盛,牛马布野”“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的繁荣景象。“宁胡阏氏”,在一片不宁静的天空下,用她柔弱的身躯蔓延开来一个太平盛世。昭君出塞谱写了半个世纪的匈奴和汉族交和友好的美好画面。
  回望昭君付出了多少苦与累?可谁又能数得清其中的悲与伤。春去秋来,雁归雁回,她只能怅望天空。茫茫沙海,蒹霞苍苍,白露为霜。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生有一子,在她24岁时,单于崩。她凝望长安,上书求归成帝。却被成帝敕令从胡俗。夫死从子。父死,妻其后母。这种”转房婚”,”收继婚”婚俗,让她不得不嫁于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若单于。她无法回望这种不伦不类的婚俗。”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可是复株累若单于担心昭君带来的孩子长大后会篡夺他的“单于”之位,又狠心地杀死其子伊屠智伢师。厮杀与争战永无宁日。
  欲望的恶魔吞蚀剥夺人性的和善与美好。人失去了善心和善念。后来她又生两女,十一年后,复株累若单于去世。此时的昭君35岁……
  世事变迁,回望长安已无奢望。可她心中依然有报国之志。她只能回望自己的草原,她把一切都给了草原。时间犹如滔滔不绝的长河,淹没了所有的伤与痛……毛延寿的“伤夫滴泪字”并没有丑化昭君美好的心灵。
  无论遭遇怎样的变故,她始终有一颗爱国之心。“青冢”多处寄哀思,香骨漠北向黄昏,寻归香溪沐魂灵。她与屈大夫,屈原同生南郡秭归,是屈原的爱国精神感召着她?中华统一,民族复兴,和平的路上,她的精神也感召着每一个华夏儿女。
  千年回望。和亲路上,昭君出塞佳话美名传。黄昏来临,天色渐暗。霞光映照,一抹红韵映照在昭君的脸颊,白皙中泛着绯红。她凝重的神情依然洋溢着坚定与执着。
  斜阳将人影拉得很长很长,思念也如长了翅膀。幽幽琵琶曲如泣似怨。回望红碱淖,暮霭沉沉,人影绰绰,沙鸥翔集。驻足徘徊,我不能走近昭君。也不能走进红碱淖这颗沙海明珠,一睹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的风采。月华初升,风景如画。历史如诗,时间如风。游人如鸟,忽落落地回巢。一轮红晕终将氤氲了暮霭中的山和水……
  朔北的风轻轻地吹拂着广袤的草原,辽阔的大漠。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我无法捧起那一滴滴晶瑩的泪水。历史的迷离,时间的沉淀。今日凝眸回望,她已悄然走进我的心里。
  乡愁,升腾在颗颗其貌不扬的土豆上
  自记事起,土豆最是养人。
  小时家里没吃的零食,奶奶就煮上半锅土豆,盛在筐子里,吊在房梁下。要是哪个孩子闹得不行,奶奶就踩着凳子伸手从筐子里给抓几个。蜂拥的我们围成一团,都伸着手挤着奶奶,没有一个落后的。我们姐弟五人在土豆的陪伴下像疯草一样长着。
  土豆既能填饱肚子,又能解馋。   现在,我依然爱吃土豆。无论炒的,还是煮的。不管怎样做,我都爱吃。削土豆皮时,总爱欣赏土豆那憨憨的模样,别有一番滋味。谁成想?那憨憨的土豆,却寄托了我绵绵的乡愁。
  我家座落在一个叫水磨沟的小山村。从木垒县城往西驱车21公里,再往南前行10公里。欣欣然,峰回路转,幽然见南山,炊烟袅袅升起,或稀疏或聚集的村庄沿途排列,如列队的迎宾正在候迎远道而来的宾朋好友。山明朗起来了,树多起来了,你已投入水磨沟大山的怀抱,清新的空气让你如醉如痴。深呼吸,远离城市的喧嚣,独享一份静美和谐,暂居色调古朴,冬暖夏凉的拔廊房,独特的构造,让你浮想联翩;繁茂的树木,叠嶂的山峦,让你神游忘返。
  我家五间拔廊房修在河坝沿边。房屋东边是干渠(人工建造的水渠)。边上有一块自留地——菜园子。再往东是一条小河。每年春种完,爷爷总在这块巴掌大的地上,种一园子土豆。他起早贪黑,精心侍弄,施肥、除草、浇水、拥土。几次三番,土肥水足。到了秋天,挖的土豆堆成堆。红的一堆,白的一堆;大的一堆,小的一堆。最大个的用麻袋装起来,是留给县城的大伯的。次一点的用筐子装起来,一筐一筐入窖。再次点的留着现吃。最小的要洗干净磨碎洗粉,到过年的时候下粉条用。
  每次收土豆,盛大的丰收场面是一家人最欢喜的。这块地是我们一大家子人的饭碗。包产到户后,我家种的土豆更多了。春种不及时剩的地,野草丛生的地,半坡山洼,都种满了土豆。土豆好种,不挑不拣,随遇而安,只要除草和拥土,准保丰收。
  其实,做粉条的场景,更热闹。
  漫长的冬天,雪白了一次又一次,终于盼来了冬至,小大寒。各家各户下粉条,杀猪,备好了丰足的年货,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下粉条,要先用一个小盆放上土豆粉和热水加一点白矾打芡。放在热水锅上用擀面杖不停搅动,等芡糊变成青色的糊状,再倒在面板上,加上干粉,揉成团。趁着烫乎劲,将一团团柱状的土豆面团放在特制的柱状的简易的模具里,利用杠杆原理,把面团挤压在热水锅里。一根根细长的粉条在热水锅里舒展,浮起……一团团热气,罩不住欢声笑语。每年都是左邻右舍相帮着,大家忙而不乱。长长的粉条出锅了。浓香的凉拌粉条,劲道爽滑。萝卜丝、菠菜、大葱、香菜……色鲜味美。
  杀猪和下粉条的日子一般选在同一天。农村人就这样憨厚朴实,美味一定要凑齐了。日子就红红火火烧起了来。在院子里宽敞的地方,垒一个较大的土灶,架一口大锅。爽滑的粉条出锅了,再用鲜美的大肉炖一锅酸菜粉条。门后的那口大缸,在十月底就腌制好了这道美味的配菜。那浓郁的香味,现在还在缭绕,刺激我的味蕾。
  如今,好多农户都搞起了小作坊下粉条。把这种绿色的农产品,推上了更多餐桌。当然规模化的加工厂也不少。我的家乡水磨沟,与之毗邻的英格堡,东城……总之,每个村镇的土豆粉条子都是响当当的。
  平常的日子里,炒土豆片,土豆丝,烧疙瘩汤,做土豆搅团……到了冬天,围着暖暖的火炉,烤土豆。有时在炉子上烤土豆片,土豆片还未烤黄,有时都没烤软,馋嘴的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塞进嘴里。在炉灰里烤土豆有点脏,火候也不好掌握。有时烤焦了,有时半生半熟。煮的缺黄皮,焖得最好。把土豆洗干净,放在火炉盖上,扣一个铁盆子。过一会时间,垫上棉布,左右摇晃盆子,给土豆翻个身。反反复复,浓浓的香味盈满屋子。掀开盆子,一家人围坐在热炕上,吃着热乎乎的,烧烤得黄黄的,外脆里面又嫩又沙的土豆。这是小时候,我们冬天的日子。后来这种居家过日子的烤法,被经验总结提升,改进成馕坑烤土豆片。抹上油,加上孜然等佐料,然后烤制,芳香四溢,成了度假村、乡村旅游的特色美食。多想再次拥有那铺暖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又吹又拍地吃那烫手的土豆。
  这种火热的场景早已不在,时间流逝,记忆的风空空地拂过。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交迭更替,留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里。
  老房子西边穿过马路有一块空地。这块空地上,每到过节和农闲时,都会放电影。我们姐妹几个就在我家的仓房子屋顶上,铺上羊毛毡,偎坐在被子里看电影,嘴里塞着土豆。看电影、数星星、爬墙上树,我们无忧无虑地在树下的房顶上编织着灿烂的童年。
  最难忘的一次烤土豆是我和伙伴们去放羊,我们看到了一片土豆地。随便拔一株土豆秧子,总能拎出两三个土豆。憨憨的我们,不知被什么驱使。不一会每个人的衣兜、裤袋、前襟都兜满了裹着新泥的嫩生生的土豆。经不住诱惑的我们既能出谋划策,又能分工协作。捡柴,垒锅锅炉。等把锅锅炉烧红了,一起向火坑扔进土豆。谁的扔在哪了,都心中有数。紧接着踩锅锅炉,疯狂地添土,把土豆焖得严严实实。等待美味……一缕缕浓烟,在晴朗的秋日的上空还没散尽,土豆地的主人已经站在了身后。不许糟践庄稼。不用多说被遣送回家都少不了父母的一顿胖揍。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农村吃糯米糕,用油饼裹着吃。这时候也是尽快给土豆拥土的时候。土拥得越高,土豆茎蔓上结得土豆越多越大。我炸好油饼去给母亲送。油饼裹着黏黏的糯米糕,想着母亲吃了一定很甜。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大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照着,我的脸上渗出了汗。在母亲吃饭时,我便抓起锄头拥土。一个大土块,我用力一敲,却惊扰了一条睡眠的蛇……
  这里的春总是姗姗来迟。几乎与夏并肩而行。土豆种得晚,也不严格要求时节。好像早几天,晚几天,都无大碍。木垒就这样,有时今日立夏,雪花却不忍归。真是夏有百花争艳。素艳了芬芳。山花烂漫的夏着实让人迷恋。马圈湾醉人的花海让人神往。那细碎的蓝花花,着实爱死个人。各色的花儿次第开放。到了七八月份,有一种一垄垄、一畦畦、一片片的花儿,白的晃眼,紫的迷离。像铃铛,像灯笼……在山洼,在坡脚,满山满洼,令人心旌摇曳……那是土豆花儿!艳艳的花儿……
  一塊土块疙瘩,一个土豆,都能让我生起无限的爱恋。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木垒人,我爱家乡的一草一木,深爱木垒这片高天厚土。无论春夏与秋冬,一年四季都是蓝格莹莹的天,白白的云。木垒山青水秀,是宜居康养的一片乐土。这里美景如画,鸣沙山,胡杨林名不虚传。七彩的平顶山万亩旱田舒展绝美的画卷。这里是天然氧巴,空气清鲜。这里的五谷杂粮,养育着一代又一代朴实勤劳的人们。
  而现在,只要打开记忆的闸口,绵绵的乡愁就会从一颗颗土豆上蔓延而来……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一  2月15日那天我的心很痛,因为看到了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狙击战中,已经有1716名医务人员感染,6人不幸死亡。  看到这样的消息,我想起医疗界我认识的一个医生来了,想起那年那月那天与她的一面相识。  她是伊犁州新华医院的呼吸科和危重症室主任安瑞芬大夫,虽然我与她仅相识一面,但也就是这一面,让我认定她是一位心底善良、医术高超的医生。  新华医院是一家在伊犁州历史上比较优秀的医院,如果我没有记
期刊
在故乡的那座老宅里逗留最后一刻,是一个春暖花开的上午。那天的天气特别好,阳光照进院子来,院子就灿灿的亮,院里的那两棵老杏树,叶子伴着花蕾冉冉地舞。杂草自由地生长,葳蕤蔓延,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一个久无人居的院落。阳光还是从容的从夹耳窗子照进去,屋子里仍然格外亮堂。  这个院子是我童年时期的生命摇篮。虽然在这个院子里住的时间不是太长,但它留给我的记忆一生也忘不了。故乡就是这样,在每个人的心里,总是一方魂
期刊
从南昌坐车在高速路上向西行驶近五个小时,就到了井冈山,听导游做了近两个多小时的讲解。井冈山最早是广东的客家人到此居住,看到山下江河很多,互相交错成“井”字形,所以起名“井江山”。客家话把“江”字念“冈”,很多外来人跟着客家人发音,慢慢就叫成了“井冈山”了。车辆沿着蜿蜒的公路不知绕了多少个弯,映入眼帘的全是俊秀奇峰,绿树成茵,与山脚下金黄色的稻田相互辉映,绘就了一幅幅壮美的画卷。杜鹃树是井冈山最多的
期刊
陕北的绿,弥足珍贵,是它与南方一年常绿相比较,时间太短了的缘故。陕北的绿来得晚、去得早,真正大面积的绿就集中在每年的五月到八月的四个月时间,只占全年的三分之一。人们在一年当中,很长的时间想念绿、等待绿和盼望绿,很短的时间接触绿、拥抱绿和享受绿。在绿色与苍凉交替的过程中,那种期待、喜悦和惜别的感觉是南方人永远也体会不到的。  陕北的绿,代表的不仅仅是大地的植被和颜色的改变,更代表的是一种生活,一种由
期刊
2020年,的确不同寻常。  新年伊始,新冠状肺炎疫情肆虐,武汉告急、湖北告急。在党中央全面布署下,精兵强将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向武汉集结,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歼灭战。医务工作者率先逆行,人民军队全力救援,全国人民居家抗疫,家国情怀、民族大义在960万平方公里激荡。这个冬末初春值得珍藏,太多的勇敢者值得我们致敬,包括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支援武汉的急救创伤科十三位勇士。  一  居家的我,关注疫
期刊
我十三岁上初中的时候,就離开家到二十里以外的学校去上学。因为离家远,只能住在学校。每隔一两周才能在星期天回一趟家。  每次回到家,妈妈总是仔细端详着我的模样,看脸蛋瘦了没有,看个子长高了没有,双手不停地抚摸着我的身体,再看衣服哪里破了,她把我每一点细微的变化都能看出来。一阵端详后,妈妈便把早已热在锅里的饭菜端在我跟前,让我趁热吃下,还不时地提醒我不要噎着。  吃完饭,她再详细盘问我的学习、生活情况
期刊
厅堂除了是学习活动娱乐的场所,还是蕴藏快乐时光的地方。  童年时代,我曾经在厅堂里跟小伙伴们捉迷藏,在檀香袅袅中学大人们正襟危坐,祈福许愿。我尤其迷恋厅堂里古老木头的芳香,那是柱子,是木门,是木窗,是栋梁散发出来的睿智气息。它们萦绕在厅堂的角角落落里,悠长而绵延,含蓄而深沉,亲切,温暖。我曾经在厅堂的一处阴暗角落里意外搜出一本发黄的线装书,那是祖先们珍藏的典籍,竖排的繁体字,淡淡的书香味,让我如获
期刊
莲花山,是我家乡的一座名山。莲花山和其他名山比较,看上去算不上高大雄伟,却也奇异伟岸。我出生的地方是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古鲁板蒿镇八家村,莲花山就在村子西部约两三里处。由于从小读书在外,加上家境贫穷,从来没有什么雅兴去攀登,更没有看见过莲花山附近生长过莲花。为此,我也曾追问过一些长老,他们对这个问题也一无所知,只听说,这是一座奇异的山峰,这座山曾显过灵。我也曾听父辈们讲述过一段段关于“康熙爷微服私访
期刊
没到过“西部之西”的人,怎能体会到她的雄浑与苍茫;没到过“西部之西”的人,怎能体会到她的博大与辉煌;没到过“西部之西”的人,又怎能体会到她的悲壮与神奇……  著名作家、记者、高级编辑、湖南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客座教授、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客座教授甘建华老师不但到过“西部之西”,还在那里生活、学习、工作十多年。“西部之西”这个名词,这个地域上的概念,最早就是甘建华老师所提出的。曾有著名作家、
期刊
许多年后,当我猫着腰钻进不足一米高的、幽深的洋芋窖,在沙土里刨挖洋芋或苹果时,我好像挖到的不只是洋芋,还挖到了遥远的童年,挖到了母辈们代代相传的生活底蕴。  记忆中,山谷老家有两个洋芋窖,最古老的那个是姥姥的洋芋窖,其次是母亲的洋芋窖。  姥姥的洋芋窖美其名曰“窖”,其实更像个“井”,那是个像井一样的洋芋窖,或许称之为“井窖”更为妥当。  井窖有多深?两三米,四五米,还是更深?若是在山谷底部,那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