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兴趣是指学生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并着力去认识它、探索它的一种倾向,通常总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学习兴趣是内部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激励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他会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去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平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有时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这无疑对数学学习非常有利,会产生积极作用和优良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学习就是要从我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深刻体会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學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数学的趣味性。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兴趣直接决定着数学课堂效果。一但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兴趣,他就会在数学课的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产生如痴如醉的热情。对数学知识技能,思想与方法,将渴望了解清楚,潜心钻研透彻,从而更好的掌握它。数学成绩将会提高,数学意识将进一步增强。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从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广博知识、改革课堂模式、巧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作业等方面粗浅的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广博知识吸引学生
要让学生喜欢这门课,首先必须做到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老师的穿着打扮、形象气质、谈吐举止等都是学生关注的“兴奋点”,都会影响学生对老师的喜好程度。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兴奋点”,在学期伊始,第一次和学生见面时,“精心准备”,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际、相处,第一印象很重要。当然,外在的相貌气质可以通过很短时间的装扮就可以得到改善,而老师的人格魅力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形成的,需要我们在平时逐渐的养成。
二、改革课堂模式,诱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因此,在课堂上要改变传统的老师讲解和黑板示范解题的老办法,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做好引导和指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种单调不变的数学课堂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听觉疲劳,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就会越来越分散。在数学课堂上应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之间擦出智慧的火花。再让学生走到讲台上分享展示,教师通过适时的点评总结,让师与生之间再擦出智慧的火花。
三、巧设问题情境,增强学习愿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可见,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创设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是激励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它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又能使学生产生新知的认识冲突。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结合本地和本校的具体情况,设计更有效的情境,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陶冶情操、拓宽思路。
四、精心设计作业,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习题作业已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们设计的作业要灵活、开放,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提升他们思考和动手的能力。
另外,数学作业的设计应注重基础,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可以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数学作业的设计也应注重分层,兼顾不同基础学生的需求,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作业的设计还应注重变式训练,富有探索性和启发性的变式训练,对于学生掌握数学方法,探索数学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成功喜悦鼓励学生,稳定学习兴趣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悦的心情。老师再配合给予适时的鼓励,学生自然就对学习更有兴趣。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
六、实际应用鼓舞学生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握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学而有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苏科版七年级上册1.1节生活数学中,身份证号码告诉我们很多信息。某人的身份证号码是32010619621118××××,其中32、01、06是此人所属的省(市、自治区)、市、县(市、区)的编码,1962、11、18是此人出生的年、月、日,××××中前三个数字是顺序码,最后一个数字是校验码。通过识别“身份证号码”,学生感受到数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及其发挥的作用,学生也能根据身份证号码编排的规律,通过记住自己和家人的出生年月日及后面的4个数字,就能非常容易的记住自己和家人的身份证号码了。 七、利用活动课,激发兴趣
数学活动课,有别于数学学科课,也不同于课外活动中的兴趣小组。数学活动课,应充分发挥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思维的作用,寓知识教学、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思维发展于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中。在数学活动中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如数学乐园、趣味数学、数学医院、数学故事、智慧迷宫等。总之,通过数学活动课的开展,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打开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书本的知识实践化,在多种多樣的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八、教师教学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
数学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基本功。教师讲课时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能够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在笔者工作的学校中,有一位数学前辈,他的语言功底非常厉害,教学语言非常有感染力,也特别有趣,学生听课感到很“有劲”,所以学生非常爱上他的数学课,学生们也因此爱学数学,从而建立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九、实行多种评价方式,提高自信心,增强学习兴趣
新课程评价改革提出很多评价方法,其中最核心的是要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激励自信心”的激励性的评价方式。学生的自信心需要靠成功来强化,有了自信心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和求知的需求,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言辞,多给学生一些表扬,不管多么简单的问题,只要学生答对了,哪怕只是一小部分,也要对学生进行及时、恰当的鼓励,使学生对学习充满自信与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找出他们哪怕只是一点点的长处,做出鼓励和赞扬的评价,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尽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不断进取的力量。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组织教学,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吸引学生,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学习数学的兴趣转变为乐趣,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把直接兴趣转化为学习的间接兴趣,以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郑君文、张恩华.《数学学习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
[3]朱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 王瑛.如何设计及批改初中数学作业[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3(2).
[5] 杨梅.运用数学魅力提高学习兴趣.[J].中华数学教育,2013(2).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学习就是要从我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深刻体会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學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数学的趣味性。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兴趣直接决定着数学课堂效果。一但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兴趣,他就会在数学课的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产生如痴如醉的热情。对数学知识技能,思想与方法,将渴望了解清楚,潜心钻研透彻,从而更好的掌握它。数学成绩将会提高,数学意识将进一步增强。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从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广博知识、改革课堂模式、巧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作业等方面粗浅的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广博知识吸引学生
要让学生喜欢这门课,首先必须做到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老师的穿着打扮、形象气质、谈吐举止等都是学生关注的“兴奋点”,都会影响学生对老师的喜好程度。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兴奋点”,在学期伊始,第一次和学生见面时,“精心准备”,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际、相处,第一印象很重要。当然,外在的相貌气质可以通过很短时间的装扮就可以得到改善,而老师的人格魅力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形成的,需要我们在平时逐渐的养成。
二、改革课堂模式,诱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因此,在课堂上要改变传统的老师讲解和黑板示范解题的老办法,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做好引导和指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种单调不变的数学课堂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听觉疲劳,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就会越来越分散。在数学课堂上应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之间擦出智慧的火花。再让学生走到讲台上分享展示,教师通过适时的点评总结,让师与生之间再擦出智慧的火花。
三、巧设问题情境,增强学习愿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可见,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创设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是激励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它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又能使学生产生新知的认识冲突。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结合本地和本校的具体情况,设计更有效的情境,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陶冶情操、拓宽思路。
四、精心设计作业,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习题作业已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们设计的作业要灵活、开放,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提升他们思考和动手的能力。
另外,数学作业的设计应注重基础,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可以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数学作业的设计也应注重分层,兼顾不同基础学生的需求,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作业的设计还应注重变式训练,富有探索性和启发性的变式训练,对于学生掌握数学方法,探索数学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成功喜悦鼓励学生,稳定学习兴趣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悦的心情。老师再配合给予适时的鼓励,学生自然就对学习更有兴趣。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
六、实际应用鼓舞学生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握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学而有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苏科版七年级上册1.1节生活数学中,身份证号码告诉我们很多信息。某人的身份证号码是32010619621118××××,其中32、01、06是此人所属的省(市、自治区)、市、县(市、区)的编码,1962、11、18是此人出生的年、月、日,××××中前三个数字是顺序码,最后一个数字是校验码。通过识别“身份证号码”,学生感受到数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及其发挥的作用,学生也能根据身份证号码编排的规律,通过记住自己和家人的出生年月日及后面的4个数字,就能非常容易的记住自己和家人的身份证号码了。 七、利用活动课,激发兴趣
数学活动课,有别于数学学科课,也不同于课外活动中的兴趣小组。数学活动课,应充分发挥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思维的作用,寓知识教学、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思维发展于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中。在数学活动中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如数学乐园、趣味数学、数学医院、数学故事、智慧迷宫等。总之,通过数学活动课的开展,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打开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书本的知识实践化,在多种多樣的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八、教师教学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
数学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基本功。教师讲课时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能够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在笔者工作的学校中,有一位数学前辈,他的语言功底非常厉害,教学语言非常有感染力,也特别有趣,学生听课感到很“有劲”,所以学生非常爱上他的数学课,学生们也因此爱学数学,从而建立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九、实行多种评价方式,提高自信心,增强学习兴趣
新课程评价改革提出很多评价方法,其中最核心的是要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激励自信心”的激励性的评价方式。学生的自信心需要靠成功来强化,有了自信心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和求知的需求,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言辞,多给学生一些表扬,不管多么简单的问题,只要学生答对了,哪怕只是一小部分,也要对学生进行及时、恰当的鼓励,使学生对学习充满自信与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找出他们哪怕只是一点点的长处,做出鼓励和赞扬的评价,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尽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不断进取的力量。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组织教学,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吸引学生,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学习数学的兴趣转变为乐趣,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把直接兴趣转化为学习的间接兴趣,以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郑君文、张恩华.《数学学习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
[3]朱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 王瑛.如何设计及批改初中数学作业[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3(2).
[5] 杨梅.运用数学魅力提高学习兴趣.[J].中华数学教育,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