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3日下午,文讯杂志社举办“土地如何文学?文学如何土地?”座谈会,邀请不同世代的作家,以及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专家,对台湾的内在文化困境与出路进行深入的探讨。
座谈会主持人郭强生指出,文学是生命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不管是语言教育、人文养成,甚至文化认同,都没有办法脱离文学这个元素。此次座谈会从文学的角度切入,探寻文化创意产业的源头,也期望城市的建构者、管理者能思考如何将过去、现在、未来的文化、文学资产,化为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
创意必须具备厚实文化根柢
李瑞腾
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
从现代城市学角度,我们都知道历史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城市过去如何发展?过程当中有什么重要事件、人物必须处理?
对我们来说,处在这个当下,观看这个城市,我们对它会有所期待,这个城市怎么透过经济实力与人文根柢的厚实,形成自我特色,而这个特色可以汇集市民,进一步吸引远方的访客。这是一个应该长期关注的课题。
从广义来讲,生活就是一种文化。但当我们面对文化的时候,比如说,我们看到台北市有很多新的做法,对很多老旧的建筑进行拉皮或拆掉重建,美化市容,改变城市外貌,但对我们的城市文化,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
我认为一个成熟的社会,面对文化、文学的时候,它必须有很多作为,而这些作为都要建立在这个城市里面,人们的集体记忆的基础上。我们过去有什么?而哪些东西必须保存下来,转化成我们今天生活的养分,并进一步涵养我们的生活,从而可以让离开这个地方的人,因为曾经到过这个地方,而怀念这个地方。同样的,未来我们的子孙在这里生活,我们对他们也应该有所交代。
台湾近来最热门的关键词是“创意”,然而,搞创意不能不厚实人文的根柢,如果没有厚实根柢,没有彰显内在底蕴,创意也会旋起旋灭,成为泡沫。创意必须有基础,必须深厚。很多政府官员常常期待,要活动、要动态性地接触民众,但是,所有动态性的活动,如果没有静态性的累积,那些接触是没有用的。所以,我们必须同时进行。
如何了解自己生长的地方
庄永明
文史工作者、史料搜藏家
今天在台北市这样的居住环境,我们要了解什么?很多人不懂得去了解这里的历史。我说说自己生长的地方──大稻埕。我写过一篇文章,用“城北旧事”来描写大稻埕,因为大稻埕就在北门之北,所以就叫城北,那旧事指的是什么?指的是1920年代风起云涌的非武装民族抗日运动,而1930年代的台湾新文化运动也是在大稻埕启动的。
大稻埕为什么有机缘去建构重要区块?这很简单,因为它当年的茶香岁月。当时茶的输出为台湾赚取了75%的外汇,也让人们看得更高更远。甚至在那个年代,蒋渭水领导的非武装民族抗争,为什么会用大稻埕作为根据地?因为那个时候的大稻埕已经跟欧美有所接触,有接触就有那种理念,1930年代就有很多新文学作家在那里,在波丽路、在山水亭勾勒出整个新文化的曲线来,甚至永乐座还演过京戏,这也是新剧运动的起点,这些我们都不应该轻忽掉。
保留土地上的文化空间与历史记忆
李伟文
作家、荒野保护协会荣誉理事长
前一阵子乐生疗养院迁移,当地大学生办了一些活动,对象是附近的居民。艺术家表演偶剧,感慨乐生疗养院里的某一条溪流。乐生疗养院是台北县与桃园交界的地方,那条溪就是县界。他们在溪流前对着居民表演,用了很多道具表达感慨,说这条溪流以前多漂亮,但现在看来就是一条水沟。带有深刻感情的表演,现今孩子却一点感触都没有,看剧时表现得很不耐烦,因为完全不理解表演内容。
这些年来,环境在不断变化,文化古迹、历史回忆不断消失。对我们这些大人来说,消失的是我们曾经拥有过的美好记忆跟美好的憧憬,但对现在的孩子呢?他可能出生就没有这样的环境,连美好的想象都不见了。我们要为下一代着想,要留下美好的空间。
我们要如何让年轻人重新看见我们的环境,这是很大的挑战,因为很多人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使知道,也都是靠知识上的媒介,而不是真实体验。我们要如何让年轻人透过真实的空间、真实的场景、真实的生活,真实地活在当下?这又回到李老师丢出来的议题:现今城市行政要怎么面对文化、面对文学?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说,应该要做到的,是让城市的人为架构空间,响应到对文化及土地的自然面貌,文化空间与历史记忆的保留,这是城市行政必须做的。
(本文节录转载自台湾《文讯》杂志第290期(2009年12月),《给文学一个发声的空间──“土地如何文学?文学如何土地?”座谈会纪实》)
阅读·台北
玩味台北
作者:田丽卿、岳国介 等
出版社:远流
出版日期:2009年6月
在台北生存的一百个理由
作者:马世芳、许允斌、
姚瑞中、陈光达、黄威融
出版社:大块文化
出版日期:2006年9月
我吃了一座城:反刍·台北
作者:廖之韵
出版社:联合文学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台北创意散步学
作者:《La Vie》编辑部
出版社:麦浩斯
出版日期:2007年9月
TOBY漫画夜市美食(台北篇)
作者:TOBY
出版社:时报出版
出版日期:2008年2月
座谈会主持人郭强生指出,文学是生命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不管是语言教育、人文养成,甚至文化认同,都没有办法脱离文学这个元素。此次座谈会从文学的角度切入,探寻文化创意产业的源头,也期望城市的建构者、管理者能思考如何将过去、现在、未来的文化、文学资产,化为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
创意必须具备厚实文化根柢
李瑞腾
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
从现代城市学角度,我们都知道历史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城市过去如何发展?过程当中有什么重要事件、人物必须处理?
对我们来说,处在这个当下,观看这个城市,我们对它会有所期待,这个城市怎么透过经济实力与人文根柢的厚实,形成自我特色,而这个特色可以汇集市民,进一步吸引远方的访客。这是一个应该长期关注的课题。
从广义来讲,生活就是一种文化。但当我们面对文化的时候,比如说,我们看到台北市有很多新的做法,对很多老旧的建筑进行拉皮或拆掉重建,美化市容,改变城市外貌,但对我们的城市文化,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
我认为一个成熟的社会,面对文化、文学的时候,它必须有很多作为,而这些作为都要建立在这个城市里面,人们的集体记忆的基础上。我们过去有什么?而哪些东西必须保存下来,转化成我们今天生活的养分,并进一步涵养我们的生活,从而可以让离开这个地方的人,因为曾经到过这个地方,而怀念这个地方。同样的,未来我们的子孙在这里生活,我们对他们也应该有所交代。
台湾近来最热门的关键词是“创意”,然而,搞创意不能不厚实人文的根柢,如果没有厚实根柢,没有彰显内在底蕴,创意也会旋起旋灭,成为泡沫。创意必须有基础,必须深厚。很多政府官员常常期待,要活动、要动态性地接触民众,但是,所有动态性的活动,如果没有静态性的累积,那些接触是没有用的。所以,我们必须同时进行。
如何了解自己生长的地方
庄永明
文史工作者、史料搜藏家
今天在台北市这样的居住环境,我们要了解什么?很多人不懂得去了解这里的历史。我说说自己生长的地方──大稻埕。我写过一篇文章,用“城北旧事”来描写大稻埕,因为大稻埕就在北门之北,所以就叫城北,那旧事指的是什么?指的是1920年代风起云涌的非武装民族抗日运动,而1930年代的台湾新文化运动也是在大稻埕启动的。
大稻埕为什么有机缘去建构重要区块?这很简单,因为它当年的茶香岁月。当时茶的输出为台湾赚取了75%的外汇,也让人们看得更高更远。甚至在那个年代,蒋渭水领导的非武装民族抗争,为什么会用大稻埕作为根据地?因为那个时候的大稻埕已经跟欧美有所接触,有接触就有那种理念,1930年代就有很多新文学作家在那里,在波丽路、在山水亭勾勒出整个新文化的曲线来,甚至永乐座还演过京戏,这也是新剧运动的起点,这些我们都不应该轻忽掉。
保留土地上的文化空间与历史记忆
李伟文
作家、荒野保护协会荣誉理事长
前一阵子乐生疗养院迁移,当地大学生办了一些活动,对象是附近的居民。艺术家表演偶剧,感慨乐生疗养院里的某一条溪流。乐生疗养院是台北县与桃园交界的地方,那条溪就是县界。他们在溪流前对着居民表演,用了很多道具表达感慨,说这条溪流以前多漂亮,但现在看来就是一条水沟。带有深刻感情的表演,现今孩子却一点感触都没有,看剧时表现得很不耐烦,因为完全不理解表演内容。
这些年来,环境在不断变化,文化古迹、历史回忆不断消失。对我们这些大人来说,消失的是我们曾经拥有过的美好记忆跟美好的憧憬,但对现在的孩子呢?他可能出生就没有这样的环境,连美好的想象都不见了。我们要为下一代着想,要留下美好的空间。
我们要如何让年轻人重新看见我们的环境,这是很大的挑战,因为很多人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使知道,也都是靠知识上的媒介,而不是真实体验。我们要如何让年轻人透过真实的空间、真实的场景、真实的生活,真实地活在当下?这又回到李老师丢出来的议题:现今城市行政要怎么面对文化、面对文学?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说,应该要做到的,是让城市的人为架构空间,响应到对文化及土地的自然面貌,文化空间与历史记忆的保留,这是城市行政必须做的。
(本文节录转载自台湾《文讯》杂志第290期(2009年12月),《给文学一个发声的空间──“土地如何文学?文学如何土地?”座谈会纪实》)
阅读·台北
玩味台北
作者:田丽卿、岳国介 等
出版社:远流
出版日期:2009年6月
在台北生存的一百个理由
作者:马世芳、许允斌、
姚瑞中、陈光达、黄威融
出版社:大块文化
出版日期:2006年9月
我吃了一座城:反刍·台北
作者:廖之韵
出版社:联合文学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台北创意散步学
作者:《La Vie》编辑部
出版社:麦浩斯
出版日期:2007年9月
TOBY漫画夜市美食(台北篇)
作者:TOBY
出版社:时报出版
出版日期:2008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