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征》是毛泽东在长征胜利之后所写的一首诗。它讲述了红军历经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表现了红军革命的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教学本课,要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红军的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贵、高昂气质。
【关键词】长征精神
教学设想:
一、以诗歌导课触摸长征
1.出示由毛泽东所写文字改写的诗歌,让学生读后谈理解。
长征,
把惊涛壮观推出,
把日出瑰丽托起,
让松柏昂首挺拔,
让雄鹰翱翔蓝天!
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
那不屈不挠的月十胆豪情,
化作一种不朽的精神,
光照千秋流芳万古!
2.学生畅谈读后的理解。
3.教师小结,导入新课。
4.齐读课题。齐读《长征》。
二、汇报交流预习收获,初步走近长征
1.结合资料,了解长征。
2.结合注释,理解《长征》。
3.自我理解,展开交流。
三、理解诗句,深入走进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理解诗句。
b)想像远征之难。
齐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
正因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他们才会把跨越一座座直入云端、终年积雪的群山、一条条汹涌湍急的江河平平常常的等闲小事。
反复读这两句诗。
从中你体会到红军怎样的精神,怎样的气概?(不怕困难、英勇善战……板书:英勇)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总结学法:刚才我们通过读句子、谈体会感受到了红军英勇顽强的精神,那么,从“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我们又能体会到什么呢?
2.生谈理解。
3.想像“运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什么样子。
4.出示五岭、乌蒙的图片。
这就是五岭山脉,绵延不绝,然而住红军眼里,不过就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气势磅礴、高耸入云,在红军眼里不过就像滚动着的小泥丸!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又感受到什么?(蔑视困难、乐观豁达……板书:乐观)
5.再读,把体会到的感受读出来。(自由读、展示读)
金沙水拍云崖暖。
1.在这句诗中,蕴含着一个十分经典的战例,谁能给大家讲讲?
2.生讲“巧渡金沙江”的故事,师适时补充。
3.7只船,7昼夜,数万红军,安全渡江,不漏一人一马,不费一枪一弹,听完这个故事,你心情怎样?
(高兴、激动、喜悦……)
4.怎能不高兴?怎能不喜悦?怎能不温暖?!这就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多生读,齐读。
大渡桥横铁索寒。
1.巧渡金沙江让人如此的欣喜,大渡桥横铁索桥又给我们怎样的感觉?其实这里面也蕴含着一故事,它就是
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
2.出示泸定桥图片。
这就是泸定桥,上面的木板已被敌人抽走,只下13根铁链。前是敌人黑洞洞的枪口和密集的火力,脚下是摇摆不定的铁索桥和奔腾咆哮的大渡河,对岸还有赶来增援的敌人。在敌机撒下的传单上这样写道:前有金沙江,后有大渡河,朱毛红军,插翅难逃!是坐以待毙还是奋勇向前?是的,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红军前进的步伐,因为(再读)红军不怕远征难让我们一起走近飞夺泸定桥的激战中吧!
3.播放《飞夺泸定桥》影像资料。
4.谈看后的感受。
(惊心动魄、悲壮、惨烈……)万语千言,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个字,那就是——“寒”!让我们再读这句话,再次感受战斗的惊险悲壮!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尽管路途遥远,尽管困难重重,然而却部不能阻挡红军前进的步伐,1935年10,红军胜利到达革命圣地陕北,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胜利结束!所以——(再读)。
此时,我们仿佛看到毛泽东站在岷山之上远望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嘴角露出意思让人不易觉察的微笑,此时,他在想什么呢?(出示毛泽东相片)
2.学生思考交流。
(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蒋介石注定要失败……)
3.是呀,胜利怎能不属于我们!(再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4.每一位革命者都想着甲些结束战斗,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人民安居乐业,不再饱受战争之苦,而这,也正是长征的目的。
四、总结升华,铭记精神
出示长征路线图,老师配以解说。
1934年10月,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红军被迫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他们冲破了敌人4道封锁线,艰难北上。遵义会议的召开,确定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权,住他的領导下,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最终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在整个长征的过程中,我们可亲可敬又可爱的红军战士靠着两条腿顽强前进。他们每天行军71里,几乎每天都要有一次战斗,每天都要有几十架敌机侦查轰炸。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历经了11个省,翻越了18座山,跨过了24条河,打败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击溃了10个地方军阀的进攻,将革命的火种保存下来。从此之后,中国革命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并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同学们,这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这就是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这就是伟大的长征精神!有了这样经历的引领,有了这样精神的鼓舞,我们的祖国就会无往而不胜!最后,让我们带着所有的情感,再读这首诗。
电视剧《长征》主题歌响起,全体学生齐读《长征》。
(作者单位:临沂市第二实验小学)
编辑 张华利
【关键词】长征精神
教学设想:
一、以诗歌导课触摸长征
1.出示由毛泽东所写文字改写的诗歌,让学生读后谈理解。
长征,
把惊涛壮观推出,
把日出瑰丽托起,
让松柏昂首挺拔,
让雄鹰翱翔蓝天!
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
那不屈不挠的月十胆豪情,
化作一种不朽的精神,
光照千秋流芳万古!
2.学生畅谈读后的理解。
3.教师小结,导入新课。
4.齐读课题。齐读《长征》。
二、汇报交流预习收获,初步走近长征
1.结合资料,了解长征。
2.结合注释,理解《长征》。
3.自我理解,展开交流。
三、理解诗句,深入走进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理解诗句。
b)想像远征之难。
齐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
正因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他们才会把跨越一座座直入云端、终年积雪的群山、一条条汹涌湍急的江河平平常常的等闲小事。
反复读这两句诗。
从中你体会到红军怎样的精神,怎样的气概?(不怕困难、英勇善战……板书:英勇)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总结学法:刚才我们通过读句子、谈体会感受到了红军英勇顽强的精神,那么,从“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我们又能体会到什么呢?
2.生谈理解。
3.想像“运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什么样子。
4.出示五岭、乌蒙的图片。
这就是五岭山脉,绵延不绝,然而住红军眼里,不过就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气势磅礴、高耸入云,在红军眼里不过就像滚动着的小泥丸!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又感受到什么?(蔑视困难、乐观豁达……板书:乐观)
5.再读,把体会到的感受读出来。(自由读、展示读)
金沙水拍云崖暖。
1.在这句诗中,蕴含着一个十分经典的战例,谁能给大家讲讲?
2.生讲“巧渡金沙江”的故事,师适时补充。
3.7只船,7昼夜,数万红军,安全渡江,不漏一人一马,不费一枪一弹,听完这个故事,你心情怎样?
(高兴、激动、喜悦……)
4.怎能不高兴?怎能不喜悦?怎能不温暖?!这就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多生读,齐读。
大渡桥横铁索寒。
1.巧渡金沙江让人如此的欣喜,大渡桥横铁索桥又给我们怎样的感觉?其实这里面也蕴含着一故事,它就是
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
2.出示泸定桥图片。
这就是泸定桥,上面的木板已被敌人抽走,只下13根铁链。前是敌人黑洞洞的枪口和密集的火力,脚下是摇摆不定的铁索桥和奔腾咆哮的大渡河,对岸还有赶来增援的敌人。在敌机撒下的传单上这样写道:前有金沙江,后有大渡河,朱毛红军,插翅难逃!是坐以待毙还是奋勇向前?是的,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红军前进的步伐,因为(再读)红军不怕远征难让我们一起走近飞夺泸定桥的激战中吧!
3.播放《飞夺泸定桥》影像资料。
4.谈看后的感受。
(惊心动魄、悲壮、惨烈……)万语千言,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个字,那就是——“寒”!让我们再读这句话,再次感受战斗的惊险悲壮!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尽管路途遥远,尽管困难重重,然而却部不能阻挡红军前进的步伐,1935年10,红军胜利到达革命圣地陕北,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胜利结束!所以——(再读)。
此时,我们仿佛看到毛泽东站在岷山之上远望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嘴角露出意思让人不易觉察的微笑,此时,他在想什么呢?(出示毛泽东相片)
2.学生思考交流。
(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蒋介石注定要失败……)
3.是呀,胜利怎能不属于我们!(再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4.每一位革命者都想着甲些结束战斗,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人民安居乐业,不再饱受战争之苦,而这,也正是长征的目的。
四、总结升华,铭记精神
出示长征路线图,老师配以解说。
1934年10月,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红军被迫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他们冲破了敌人4道封锁线,艰难北上。遵义会议的召开,确定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权,住他的領导下,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最终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在整个长征的过程中,我们可亲可敬又可爱的红军战士靠着两条腿顽强前进。他们每天行军71里,几乎每天都要有一次战斗,每天都要有几十架敌机侦查轰炸。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历经了11个省,翻越了18座山,跨过了24条河,打败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击溃了10个地方军阀的进攻,将革命的火种保存下来。从此之后,中国革命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并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同学们,这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这就是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这就是伟大的长征精神!有了这样经历的引领,有了这样精神的鼓舞,我们的祖国就会无往而不胜!最后,让我们带着所有的情感,再读这首诗。
电视剧《长征》主题歌响起,全体学生齐读《长征》。
(作者单位:临沂市第二实验小学)
编辑 张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