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来源 :颂雅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nlmnbal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文化输出,还需要教师提高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而音乐就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内容。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社会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和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本文谈一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并分析其在中职学前专业中应用的方向与策略。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 中职 学前教育
  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早在20个世纪20年代,就已经创建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音乐教学理念,虽然其独特的教育思路获得了很多人的关注,但当时还存在诸多弊端,在应用的过程中难以实现其教育理论。但是随着近百年的发展,奥尔夫教学法已经逐步完善,在全球多个国家展开了实际的教学应用,并且展露出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理念
  (一)综合性。音乐作为一门基础的艺术形式,其本身是人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在上古时期,先民们在表达自己强烈情感的时候,逐渐将吟唱、动作和节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载歌载舞的音乐形式,是一种具备综合性质的表现方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也在渐渐发展改变,在突出语言的时候,就成了歌唱;在突出动作的时候,就成了舞蹈;在突出乐器的时候,就成了乐曲。虽然看上去音乐的形式渐渐分离,但是其难度却在不断上升,在学前教育当中反而难以实现。所以,奥尔夫主张以综合性的音乐形式进行幼儿教育,让幼儿在动作、语言、律动游戏等多种形式的结合中,完成对音乐的认知,做到回归自然和远古。
  (二)即兴性。即兴化教学是指让幼儿在经过反复练习之后,根据对音乐的理解,通过自身的肢体动作表现出音乐的内涵,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显著提升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同时还激发了幼儿的创编能力和艺术魅力。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幼儿音乐教学的终极目标。
  (三)本土化。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必须要从本土的音乐文化开始,尤其对于幼儿来说,本土的民歌、童谣等内容,是引导他们学习音乐的关键。其次还要注重音乐文化的多元性,要求在本土音乐的基础上,对外来音乐文化进行融合与改进,形成特殊的多元性和差异性,让各民族的音乐与本土音乐争相辉映。
  二、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以综合性体现学前教育中音乐教学的特点。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课程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潜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审美,在这个过程中,综合性这一理念的应用,存在两方面的积极影响。其一可以应用于中职学生的课程学习中,让学生通过多科融合等思维方式,将歌唱、朗诵、奏乐或者舞蹈等内容融入学习音乐的课程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丰富自己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和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将这种理念种在学生心中,让他们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拥有良好的音乐教学理念,让幼儿音乐教育的课程变得简单且容易起来。
  (二)以本土性实现学前教育中音乐教学多元化。本土性这一理念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应用,也同样具有两方面的效力。其一表现在中职学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对中国的传统音乐进行学习,其次要学习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优秀音乐,一方面增长自己的音乐阅历,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一方面还能传承传统文化中的音乐元素,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其二表现在对中职学生的幼儿音乐教学理念和思想产生积极的影响,让学生充分掌握本土化与多元化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平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以本土的传统音乐作为幼儿音乐教学的开端,让新一代的孩子也能传承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引进多民族的音乐形态,扩展幼儿的音乐视野。
  (三)以即兴性培养学前教育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即兴性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主要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由于中职学校的生源几乎都来自于初中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大多数缺乏创新性的思维,而通过即兴性的音乐课程教育,能够给予他们新的职业高度,甚至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未来师资力量的整体水平。而对于幼儿音乐教育来说,就主要体现在展现幼儿的创编能力,激发幼儿的是发散思维,这对学前专业的的学生来说,是必须要掌握的思想和理念,在他们以后的教师生涯中,需要用这样的理念,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准,提高自己的职业潜力。
  结语
  综上所述,奥尔夫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应用,具有必然性和重要性,对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和音乐水平有着显著的提升,是一种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值得所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淑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5(14).
  [2]孙立平.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课程中的运用[J].艺术教育,2014(07).
  作者单位:广西理工职业技術学校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苏轼作品在词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和价值,不仅具有内容题材丰富和风格特色的特点,同时,在形式技巧等各个方面也有巨大的突破,对整个词史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和传播价值。  关键词:创意与用调 苏轼 水調歌头 浣溪沙  对于苏轼作品在词史上地位的分析,可以从宏观的视野进行考察,也需要从微观的层面来分析和观照,《水调歌头》《浣溪沙》中的创作词调和影响值得我们去考察和分析,了解苏轼在宋代词史的地位和价值。 
期刊
有人说,“鸟只有在辽阔的天空中才能尽情地翱翔;鱼只有在深邃的江河才能欢快地游弋;雄师只有在一望无垠的平原才会充分显示飒爽的英姿。人需要自由,爱艺术、学艺术的人更需要自由。”每当我对学生提出规矩时,总有学生拿“自由”来搪塞我。也有很多人认为从事艺术就不应该有那么的限制,不受道德与规矩的约束,他们认为,人只有在所谓的“自由”的条件下才会有安宁的生活,一切的理想、抱负,一切的艺术创作,只有“自由”的前提
期刊
七律·塘围  ——写于2019年6月12日  塘围堵塞水流缓,  茁光除罩暗退急。  幸得人生千般坎,  两脚跨过豪气生。  横竖撇捺  ——寫于2019年6月1日  横望形式皆空转,  竖视官僚切利来。  撇开经济贫贱哀,  捺入职位人格埋。  初心  ——写于2017年3月  独在楼顶,  西溪东去。  看高楼林立,  层层叠叠:  两江合水,  鱼灯争艳。  机击长空,  鱼游水面。  圣山
期刊
摘要:蔡元培先生说:“属对‘不但是作文的开始,也是作诗的基础’。”属对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文在介绍浅显的属对知识的基础上,借助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学生作品的呈现,诚心正意地与学生一起共读经典,共写对联,以期唤醒沉睡在我们血脉之中的民族文化基因。  关键词:作文 属对 平仄 对偶 汉语  事随境迁,旧时学堂里的国语启蒙课程
期刊
摘要:底层叙事是我国当代文学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余华作为我国当代文学中的主力军,在其创作的文学作品当中,塑造了众多底层人物形象,描写了十分广阔具有纵深感的底层社会图景。在余华创作的作品当中,底层人物形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构成,其中既包括了一辈子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也包括了在动荡时代当中积累财富的暴发户,还有在城市生活当中一直徘徊在底层不为人所关注的无名小卒。底层叙事对于一个社会来讲,有着十
期刊
1986年7月14日,经历一天饱经酷暑的颠簸,我带着一柳条箱铺盖和一纸箱书籍来到了张店钢铁厂组织科报到,领导安排我临时留在组织科从事整理档案工作。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生活条件又简陋,再加上天气炎热,刚工作没几天就感觉身体软绵绵的。虽然得了重感冒,但由于刚进入一家新单位,担心别人说闲话,担心会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便硬撑着上班,实在难受的时候就趴在桌上闭一下眼睛。  我正趴在桌上迷糊着,突然,
期刊
摘要:张晓风作为台湾第三代女性散文家,擅长以敏锐的情思和清雅的语言描绘万千景色。《春之怀古》是张晓风的代表作之一,文中描述了春过去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天然之美的审美意境。通过品读《春之怀古》这篇散文,使我们自然想起朱自清的《春》,《春》是一篇描写春之情趣的文章,渗透了作者对未来的展望。本文从写作手法、写作视角、意境创设、作者情感四个角度,对朱自清的《春》与张晓风《春之怀古》进行比较。  关键词:朱自
期刊
摘要:《故都的秋》是一篇通过“颂秋”来“悲秋”的散文,这是这篇文章的特有的描写手法。许多研究者对本文定义为“悲凉”,试图在字里行间挖掘出悲凉的意味,但是总不能深入其中,真正体会作者的心境。《故都的秋》以“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点明主题,并指出了故都的秋给人带来的感触,即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但是我们通过阅读全文,感觉到字里行间的清净与闲适,似乎悲凉的氛圍并不是很浓厚。由此观之,主人公似乎并不
期刊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文化艺术素养的不断提升以及老龄化人口的增多,当前对于老年人的服务管理专业也将老年舞蹈列入其中,老年舞蹈针对当前的老年人心理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年服务管理专业中包含了一些舞蹈和音乐等教学种类,在这其中,舞蹈和音乐等一些老年教育课程可以明显提升老年人的情操,同时还能强身健体,更好地促进老年人自身的身体素质提升,保持身心健康。  关键词:老年舞蹈 教学特征 规律把握  为了更好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