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我国目前的英语教育现状来看,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体现在英语沟通表达方面。英语学习一般是围繞着听说读写四个维度来进行学习,听和说是在使用英语进行沟通的重要能力,也是目前大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最缺乏的能力。目前的英语教学主要是停留在听和写这两个维度,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并没有得到相关的重视,导致大学生英语沟通能力比较弱,本文将围绕大学生英语沟通能力的培养展开论述,旨在为提升大学生英语沟通能力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沟通能力;培养;教学;国际
【作者简介】谢艳红,北京城市学院。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它的目的的关键还是在于去使用它,将它作为一个媒介更好地去和国外友人进行沟通,达到我们商贸外交的目的。但是从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现状来说,英语教育从整体上对于英语的口语表达的能力培养并没有重视起来,所以使得大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比较弱,这对于大学生在今后的职场发展以及学习了解外国文化和进行文化交流都是不利的,因此培养大学生英语沟通能力非常重要。好的英语沟通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可以更好地投入工作当中,并在未来的职场竞争当中占据优势,也符合我国的人才培养战略,符合我国时代的发展战略。
同时具备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从某些方面也可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学生在培养英语沟通能力的过程中能够养成好的语感,对于英语学习是十分有帮助的呢。能够有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对于学习者而言也是一种激励,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更加符合他们对于学习英语的主观期盼,比起仅仅只是停留在书面学习上的英语更能够带给他们成就感,对于培养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十分有帮助。综上所述,大学生英语沟通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1.传统的教育方式的阻碍。我国如今大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比较差的关键原因和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离不开,我国采用应试教育已经有段年头了,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对于这套体系都已经很熟悉,在这套体系里面对于英语沟通能力的培养比较弱化,所以要培养大学生沟通能力需要转换教育方式,实施起来相对而言会比较的困难。
2.学习环境的阻碍。语言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合适的环境。而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习惯使用的语言就是中文,对于使用英语学生并不是太习惯,加上缺乏相应的口语练习,导致学生的口语能力相对而言会比较差,所以一时间要让学生开口说英语会比较难,学生会出于面子以及各方面的因素难以开口说英语,这种心理因素对于大学生英语沟通能力的培养也是比较重要的阻碍原因。
3.合适的考核方式的缺乏造成的阻碍。如今大学无论是什么专业对于英语学习其实还是有些要求的,很多大学需要过四级才能够得到学位。但是四级考试要求的能力仅仅只有听和写,对于大学生并没有口语方面的相关硬性要求,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对于英语沟通能力的培养不太重视的缘由。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如果和英语的相关性不是太强的话,便不太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即使是愿意花时间也只是停留在学习一些可以应对考试的相关方面的能力。
4.教师资质有限造成的阻碍。目前很多高校并没有配备外教,而英语教师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尤其是对于一些相对落后地区的不是太好的大学里面的英语教师能力有限,且他们也是受传统教育成长,所以教师的英语沟通能力也是有限。而且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去创造新的适合培养大学生英语沟通能力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师的教学经验等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是要求比较高的。
培养大学生英语沟通能力对于提升大学生素质以及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外经贸发展都有着一定的帮助。但是如今要培养大学生英语沟通能力首先要改变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要重视大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的培养。要寻找到适合大学生培养英语沟通能力的方式和方法,然后循序渐进的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当中。为了更好地执行培养大学生英语沟通能力,所以需要对相关的教师进行培训。最好是由相关的教育职能部门统一组织教师进行培训,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其次要制定相关的英语沟通能力的考核,以督促大学生去训练自己的口语能力,可以类似普通话评级,将口语水平与学位挂钩更能够引起学校、老师还有学生对于英语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对于大学生提升英语沟通能力会更有帮助,能够更加的高效的去提升大学生整体的英语沟通能力水平。
要打破相关的学生对于张口说英语的顾虑,营造一个浓郁的语言环境,对于学生学习英语,提升英语沟通能力更有帮助,且将英语融入日常的生活当中能够让学生拥有英语思维更好地去学习英语。用英语进行沟通要拥有英语的思维,所以除了对于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还需要去进行相关的英语思维的学习,要去了解英语的历史还有使用习惯,去了解英语母语者对于英语的使用的方式和习惯。站在英语母语者的角度来说英语会更加地道。
培养大学生英语沟通能力对于提升大学生的职场竞争能力,提升我国国民整体素质,培养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贸易的国际化人才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梦莹.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外教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
[2]马琴.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7.
[3]李莉.谈大学生英语“沟通能力”的培养[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123-124.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沟通能力;培养;教学;国际
【作者简介】谢艳红,北京城市学院。
一、大学生英语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它的目的的关键还是在于去使用它,将它作为一个媒介更好地去和国外友人进行沟通,达到我们商贸外交的目的。但是从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现状来说,英语教育从整体上对于英语的口语表达的能力培养并没有重视起来,所以使得大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比较弱,这对于大学生在今后的职场发展以及学习了解外国文化和进行文化交流都是不利的,因此培养大学生英语沟通能力非常重要。好的英语沟通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可以更好地投入工作当中,并在未来的职场竞争当中占据优势,也符合我国的人才培养战略,符合我国时代的发展战略。
同时具备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从某些方面也可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学生在培养英语沟通能力的过程中能够养成好的语感,对于英语学习是十分有帮助的呢。能够有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对于学习者而言也是一种激励,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更加符合他们对于学习英语的主观期盼,比起仅仅只是停留在书面学习上的英语更能够带给他们成就感,对于培养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十分有帮助。综上所述,大学生英语沟通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二、阻碍大学生英语沟通能力培养的因素
1.传统的教育方式的阻碍。我国如今大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比较差的关键原因和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离不开,我国采用应试教育已经有段年头了,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对于这套体系都已经很熟悉,在这套体系里面对于英语沟通能力的培养比较弱化,所以要培养大学生沟通能力需要转换教育方式,实施起来相对而言会比较的困难。
2.学习环境的阻碍。语言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合适的环境。而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习惯使用的语言就是中文,对于使用英语学生并不是太习惯,加上缺乏相应的口语练习,导致学生的口语能力相对而言会比较差,所以一时间要让学生开口说英语会比较难,学生会出于面子以及各方面的因素难以开口说英语,这种心理因素对于大学生英语沟通能力的培养也是比较重要的阻碍原因。
3.合适的考核方式的缺乏造成的阻碍。如今大学无论是什么专业对于英语学习其实还是有些要求的,很多大学需要过四级才能够得到学位。但是四级考试要求的能力仅仅只有听和写,对于大学生并没有口语方面的相关硬性要求,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对于英语沟通能力的培养不太重视的缘由。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如果和英语的相关性不是太强的话,便不太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即使是愿意花时间也只是停留在学习一些可以应对考试的相关方面的能力。
4.教师资质有限造成的阻碍。目前很多高校并没有配备外教,而英语教师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尤其是对于一些相对落后地区的不是太好的大学里面的英语教师能力有限,且他们也是受传统教育成长,所以教师的英语沟通能力也是有限。而且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去创造新的适合培养大学生英语沟通能力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师的教学经验等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是要求比较高的。
三、解决方法及建议
培养大学生英语沟通能力对于提升大学生素质以及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外经贸发展都有着一定的帮助。但是如今要培养大学生英语沟通能力首先要改变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要重视大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的培养。要寻找到适合大学生培养英语沟通能力的方式和方法,然后循序渐进的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当中。为了更好地执行培养大学生英语沟通能力,所以需要对相关的教师进行培训。最好是由相关的教育职能部门统一组织教师进行培训,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其次要制定相关的英语沟通能力的考核,以督促大学生去训练自己的口语能力,可以类似普通话评级,将口语水平与学位挂钩更能够引起学校、老师还有学生对于英语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对于大学生提升英语沟通能力会更有帮助,能够更加的高效的去提升大学生整体的英语沟通能力水平。
要打破相关的学生对于张口说英语的顾虑,营造一个浓郁的语言环境,对于学生学习英语,提升英语沟通能力更有帮助,且将英语融入日常的生活当中能够让学生拥有英语思维更好地去学习英语。用英语进行沟通要拥有英语的思维,所以除了对于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还需要去进行相关的英语思维的学习,要去了解英语的历史还有使用习惯,去了解英语母语者对于英语的使用的方式和习惯。站在英语母语者的角度来说英语会更加地道。
培养大学生英语沟通能力对于提升大学生的职场竞争能力,提升我国国民整体素质,培养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贸易的国际化人才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梦莹.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外教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
[2]马琴.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7.
[3]李莉.谈大学生英语“沟通能力”的培养[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