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油”一辩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段时间,封城闭户,居家抗疫,大家似乎因为有了些额外的闲暇,忽然都喜欢咬文嚼字了。前些天,由日本朋友捐赠物品箱上所写的古典诗词,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文化论争”,一度很是热闹。我简单浏览一过,知其大概,不外乎是说,日本朋友引经据典,以古诗来表达救援中国抗疫的做法,很暖心很古典也很有文化。相比于我们国内,举目四望,到处都是“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乃至“中国加油”,不光喊在嘴上,而且写在墙上,挂在网上,还用灯光打在高楼大厦上,影响所及,遍布世界,电视里连老外们都满口皆是“加油”之声。那些段子手们更是借题发挥,添油加醋,给这类“文化论争”平添了不少戏剧性——我看到一则比较典型的“段子”,就模拟一对父子的对话:父亲教训儿子说,你要好好读书,读好了书,你长大就会写“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还会写“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不好好读书,你将来就只会说“武汉加油”了……
  照此逻辑推演下去,似乎一说“加油”就显得很没文化,好端端的“加油”一词怎么就成了不读书没文化缺修养的“标配”呢?
  真是这样吗?
  且不论日本人的救援题诗如何高明——事实上我也很赞赏他们的古典情怀和暖心之举,但本文并不想就此而对中日之间的孰优孰劣做出草率的评判。我在这里只想为“加油”这个尽人皆知的口号(姑且称之为口号吧,其实称之为典故似更合适)作一番文化层面的申辩,不然,总觉得硬给“加油”贴上一个没文化的标签,实在是“冤哉枉也”!
  先要厘清“加油”之说里所加的“油”是指何物。有人说是指汽车加的汽油,也有人说是榨油坊里榨出来的食用油,这些说法都不准确。确切的说,应该是指灯油。古时没有电,人类以电灯照明的历史其实很短,不过一百多年。也就是说,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度过漫漫长夜的照明工具,一直是以油灯为主,连蜡烛都是奢侈品。古人挑灯夜读,常用的一个词儿是“一灯如豆”,那个如豆粒一般的光点,就是被读书人极为珍视的暗夜之光,而点燃这暗夜之光的宝贵燃料,自然是灯油了。
  古时的穷书生对灯油是极为节省甚至有些苛刻的,因为那是夜读必备的能源呀,《儒林外史》中写到一个吝啬的老秀才,临终时总是不肯咽气,再三挣扎着指向油灯,大家不明所以,只有家人深知其意,连忙走到油灯跟前,掐断了那根多点着的灯芯,老秀才这才溘然而去。吴敬梓的讽刺笔法固然辛辣,但当时人们对灯油的珍惜也由此可见一斑。至于《三字经》中所赞誉的“如囊萤,如映雪”的苦读之人,还不都是因为点不起油灯,才会想出把萤火虫捉进囊中来照明的“土办法”,也才会在大雪之夜忍着寒冷,就着白雪的反光来读书。灯油虽非贵重之物,但在苦寒中的书生眼里,却是贵如珠宝的奢侈品。古往今来,吟诵油灯的诗作比比皆是,若杜甫的“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若韩愈的“油灯不照席,是夕吐焰如长虹”,若晁补之的“油灯野店怯黄昏”,若范成大的“油灯已暗忽微明”,若项安世的“油灯夜读书千卷”,若郭登的“欲起视夜无油灯”……
  只有参透了这个“油”的底细,你才能领悟到“加油”二字的分量,你才能理解到在特定的境遇下,有人给你“加油”意味着什么——
  据史书记载,在清朝道光年间,有一举人名叫张锳,在贵州为官三十余载,平生最看重的就是教育事业,尤其是对那些发奋苦读的寒门子弟,总是倾力相助。在安龙县(旧称兴义府)任职期间,每到午夜交更时分,他都会派两个差役挑着桐油篓子,沿着大街小巷游走巡城。只要看见哪户人家亮着灯光,并传出读书之声,差役便会停下来,高声叫门:“府台大人给相公添油啦!”一旦那读书人打开屋门,差役们便取出油筒,從油篓中舀出一勺清亮的灯油,倒进他的灯盏里,并送上一句祝语:“府台大人祝相公读书用功,早日金榜题名。”千万别小看这一勺灯油,在当时的寒门学子眼里,这不光是雪中送炭般的物质资助,更是千金难买的精神激励啊!
  就这样,无论是冰天雪地,还是炎炎酷暑,“府台大人”张锳每晚都给安龙城里的读书人添加灯油,前后坚持了13年。在张锳的感召和倡导下,安龙城虽地处偏远,却学风兴盛,人才辈出。10余年间,考取举人20余名、贡生8名、进士2名。慢慢的,一传十,十传百,张锳给学子们夜夜加油的故事就流传开来,“加油”之说,盖由此发端。此后,经过一百多年的衍变流传,终于变成了一句勖勉后学、鼓舞人心、影响深远、响彻全球的“中国口号”。
  溯古而知,原来这简简单单一句“加油”的背后,还蕴含着如此励志的文化内涵,还隐寓着如此深厚的人文底蕴。事实上,张锳重视教育,勖勉后学发奋读书的实际效果,在他自己家里也得到了充分显现,最直接的一个范例就是,他在安龙城任职期间,生下一个儿子,他自幼刻苦力学,长大成人之后,成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就是张之洞。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之洞的成功发迹之地,正是当前被新冠疫情困扰着的武汉。张之洞在任湖广总督期间,像他的父亲一样重视教育,在武汉兴办了多所新式学堂。追溯起来,如今大名鼎鼎的武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以及华科大、华农大等著名学府,都与张之洞当年的兴学之举,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他,继承了乃父的衣钵,以更大的魄力和更新的思路,继续在为后辈学子们“加油”。
  由此可见,“加油”一词,绝不是一个粗鄙无文的口号。我们在赞赏别人喊出“风月同天”的同时,也不必对我们的“加油”一词妄自菲薄,这同样是一个既有文化底蕴、更具有超强凝聚力和满满正能量的响亮口号——当此抗疫之期,高喊一声“武汉加油”,一点都不寒碜!
其他文献
生活就像:水煮心形冠状饺子  不小心某些饺子破皮了,  虽然和没破皮的一起煮,  会坏了一锅饺子的品相,  难道就非得把它扔掉吗?  可以把破皮饺子单独煮,  也可以把破皮饺子蒸熟,  还可以把破皮饺子煎熟,  饺子破皮不是饺子的错。  生活也是一样:  每一个武汉人都是应该  被特殊善待的饺子。  生活就像:凉拌冠状心里美  排骨藕汤与红菜苔,  都是典型的鄂菜;  果子貍和蝙蝠,  都是典型的
期刊
首先说一说“说真话”的问题。   说真话、抒真情是时代的需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更应当“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杂文之所以受到读者的喜爱,之所以能起到弘扬正气、振聋发聩的社会作用,其原因也在一个“真”字。   敢说真话实在不容易。如今,不少知名的杂文家都不在媒体上发表杂文作品了,原因在于有人不愿讲真话,有人不敢讲真话,有人不屑讲真话。  
期刊
近年来我经常参加一些文学会议。参加者都是文友——写书的。于是每次会议结束,宾馆房间里都积了高高一摞文友赠送的书。这时我会很犯难:带回去吧,行李箱容量不足,甚或机场安检还会行李超重;不带回呢,难道自己再转送别人?但放眼看去,不用说同室女友,身边的哪个参会者手中不是厚厚的一摞?有的甚至高于我手中书的高度,断不能再给他们增加负担。   最初的时候,我还真的悉数带回,但往往就把旅程搞得不堪重负、狼狈不堪
期刊
2019年12月22日,连云港市杂文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连云港市杂文学会海脐村创作基地召开。  五年来连云港市杂文学会成绩突出,亮点纷呈。会长李正冬总结5年来的工作:一是加强了队伍建设,发动各县、区成立杂文组织,发展会员,培养骨干,目前连云港市已有在册会员一百余人。二是5年来学会每年都组织多批次会员,深入到港口码头、囯企私企、机关学校、田间地头、农场监狱等地开展采风活动,丰富了视野,增长了阅历
期刊
某天,有个卖马人牵着一匹马上门造访伯乐。   马贩说:“这马我标价一百金,三天都无人问津。”伯乐略一相,说:“这是凡马,只值百金。”马贩说:“我只求卖得出去,不求盈利。请大师亲临市场,帮我当众相一相。”边说边奉上一千金。专家高薪,不足为怪。伯乐收下酬金,即时同往马市。   伯乐相马,天下闻名。得知伯乐到来,同行成群结队前来围观。伯乐绕凡马一圈,边走边回顾。如此而已!鉴于这只是一匹凡馬,伯乐也就只字
期刊
近段时间,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军地都派出了一批批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医护人员逆行向险,救死扶伤,诠释着白衣天使大爱无疆的仁心仁术。为出征的医护人员作壮行动员,各地领导许多是全程脱稿,虽然非常简短,但真情流露,言恳语切,直抵人心。广大网民纷纷点赞留言,引起强烈反响。   为什么会引起强烈反响?我想,其原因不外乎接地气,说的都是心里话真心话。如网民留言:“都是心里话,实在话,没有一个字是套话。”在疫
期刊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要紧阶段,居家隔离依然是最有效的防控手段。   在如此长时间、大面积的停产停工情况下,还能保持社会稳定,很大程度上是与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分不开的。他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超负荷运转,奔波在抗击疫情第一线。我有好几个同学,都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令同学们非常敬佩。他们每天都要在自己负责的管区内入户排查,登记人数变化,宣传相关防护知识,劝返随意外出人员,还要为在家隔离的住
期刊
倘若不是远处偶尔传来几下无忧无虑的鸟叫声,这里的一切都像是被瞬间凝滞,一切都那么纹丝不动。昔日车流滚滚引无数路怒族争相施展“口技”的中北路,现在无比寂静。闯入眼帘的几幅新对联,昭示着春节的脚步还未走远。   1月23日上午十点整,鼠年春节前两天,大武汉史无前例地封城。接下来,全城公交、地铁、飞机全部停驶,连往常繁忙的过江桥梁也被封锁……那些仍旧呆在城里的人渐渐明白,管制措施步步趋紧的背后,预示的
期刊
贪官污吏 人神共愤   刘曰建(北京丰台)   《杂文月刊》2020年1月原创版“半真半幻·有唱有和”栏目有新意,三篇文章都是书信体,共写一主题,写信者是《崂山道士》的作者和人物,但却呈现“崭新”风貌:王七幡然悔过,利用所学穿墙术助力打虎拍蝇;老道士为王七出谋划策;蒲松龄奋笔疾书《僚斋志异》(僚者官吏也)。看似荒诞实则反映现实、切中时弊。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期间,440多名省部级干部、8900多名司
期刊
非常“疫”刻,新冠肺炎让人们的“手机依赖症”更为严重。宅在家里,多半都宅在手机上,要不该有多无聊,该会多恐慌啊!   手机传递信息,也夹带谣言,还推送段子。前者可能让人踏实,可能让人揪心,唯有段子,常常让困境之中的人们看到微弱的光亮和窃窃的笑声。   段子,似乎比新冠病毒传播得更快更广。段子更像是一个“超级传播者”,“瘋狂”人传人。你在北京看到的,他在武汉看到的……和我在南京看到的,同版本,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