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教学中的“问”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rikof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教育文化学家普斯朗格曾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引发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的根。”思辨是小学语文课堂的活力引擎,可以化平面为立体,化平淡为激情,唤醒沉睡的思维潜力,让学生舒展灵性,丰盈生命。同时也能让师生在教学中实现心灵相约,精神相遇。
  一、在文与理的拐点处提问,激发思辨
  例如,在教完《九色鹿》(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一文后,学生基本形成了这样的认识:调达忘恩负义,背信弃义;九色鹿美丽善良,临危不惧。如果就此给课堂画上句号,我以为难以触动孩子的灵魂。于是教学结尾时,我借用西方哲学谚语“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作为文(文本内容)与理(文本蕴含的道理)的教学拐点,抛出问题:如果调达再次落水,九色鹿还会救他吗?这一问激发了同学们的思辨,有的说不会,有的说会。于是分成甲乙方开展辩论,我要求学生在辩论中要结合课文内容摆事实,讲道理。
  甲方:我认为九色鹿还是会救调达的,因为它善良。
  乙方:不会救。因为它不会再相信忘恩负义的调达了。
  甲方:我们认为它会救调达的。正如西方哲学谚语:“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调达也有变好的可能,九色鹿也会原谅它,救它的。
  乙方:九色鹿很善良,但它也很聪明,怎么会一再上当呢?
  甲方:是啊!正因为九色鹿很善良,它怎么会见死不救呢?它相信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相信调达会改过自新的。
  借助教学拐点,丰富了课程资源,在师生之间、生本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多向对话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认识不断深化,建构了孩子们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了教学效果。
  二、在文与意的留白处质疑,深化思辨
  真正的阅读是读者的认识与作者的思想相互碰撞、沟通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被誉为“黄金地段”的空白点,在文(文本内容)与意(文本思想)的留白处质疑、追问,深化思辨。
  比如,古诗《墨梅》(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中“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中的“流”字,像诗的眼睛,隐含着丰富的内涵,如果能从“流”字切入,岂不更能解读诗人的高洁情操!在课堂上,我让孩子们反复赏读之后质疑,一个学生奇怪地问:“诗人为何用‘流’而不用‘留’?”有的学生认为用“留”好,有的学生认为用“流”好。于是,我追问:“到底用哪个好?”课堂顿时沸腾起来,有的说,“清气”是一种气体,有流、飘的意思。有的说,诗句中的“清气”是指具有高尚情操的正气,它能流淌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此时我话锋一转:“让我们再回到诗中去读一读,悟一悟,感受诗人王冕的情怀,领悟他遣词的匠心独运。”学生含英咀华,深思明辨,认识得以升华。课堂因问而思,因思而辨,因辨而悟,在多姿多彩的思辨中享受着挑战的快乐。
  三、凭借课文插图发问,延伸思辨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阅读教学中重要的课程资源,如果能充分挖掘课文插图的内涵适当发问,不但可以降低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而且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合理想象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一文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有学生质疑司马迁的生活状况不可能像插图中的背景那么安逸,神情也不会像图画中那样淡定从容。也有学生认为司马迁当时心静如水,一心只为《史记》而活,所以心里一片宁静。孩子们带着不同的问题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互相补充。有的学生还读了少年版《史记》,有的学生甚至租来碟片《司马迁》,撷取其中的镜头与同学一起观看。在语文课上,充分利用插图发问,激发了孩子们读书探究、思考辨析的热情,延伸了思辨的外延,思想在辩论中深刻、厚重起来。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宝应县叶挺桥小学
  ◇责任编辑:徐桥◇
其他文献
伦敦东南部一所公立小学校长马克·埃尔姆斯2009~2010年度收入为20多万英镑,尽管他的每一份收入都亮在阳光下,还是让一些人吃惊——这相当于英国首相年薪的两倍!可更多的学生家长却说:“埃尔姆斯是一分钱、一分货,绝对物有所值!”  埃尔姆斯2001年出任一个落魄学校校长。在他的领导下,学校变化巨大,学生进步令人吃惊。因此,《金融时报》评论说,我们根本不应该质问埃尔姆斯是不是拿得太多了,而是应该反思
期刊
《假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课文。这组课文以培养学生的爱心,使他们获得美好人生体验为主题。这是一首儿童诗。小作者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体现了儿童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美好愿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追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适宜学生朗读。教学应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神奇,在读中体会关爱,在读与说中贴近社会。 
期刊
预习学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语文学习规律、学生的元认知设计出学生预习课文的一套方案。其特点是把教学目标进一步显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组织等多方面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切实做到“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  一、小学语文预习学案的作用  1.培养习惯。语文预习学案实际上是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效预习,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了
期刊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一文,叙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去城里居住,离开祖国去德国留学后,对母亲、对祖国的深深思念。为具体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步入语境,透过语言文字,去感受深深的母子情和浓浓的故乡恋。  一、创设情境,架设情感的桥梁  很多孩子虽无长期与母亲离别的经历,但不少人或外出旅游,或外出活动,都有暂别母亲的体验,这是他们走
期刊
所谓学习习惯,就是在不间断的学习实践中养成的自然表现出来的学习上的习性。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它便会持续下来,犹如物理学中的惯性力量。  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习习惯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反复练习才能形成,因此很多老师往往缺乏耐心,忽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实际上,一些被老师忽略的习惯,才是学生一辈子有用的东西。有人说,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
期刊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4页例3。  教学目标:  1.认识速度的表示方法,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  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  3.初步学会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探索数学的乐趣,培养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
期刊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梅花魂》一文,是归国华侨陈慧英写的一篇回忆录。为正确把握文本旨意有效展开教学,笔者发表如下浅见,与同人探讨。  一、文本解读  1?郾理解课文题意。“魂”,指的是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在本课中,梅花精神可作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是外祖父所言“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民族精神;二是作者所言“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
期刊
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心智活动。估算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就整数乘法估算教学如何估算、怎样取值,谈一孔之见,求教同人。  一、算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镜头回放。《福建教育》曾刊登《讨论:标准答案是否合理》一文,其背景是:某地小学毕业考题:“同学们做早操,每行22人,排成28行,这些同学大约有( )人。”学生的答案有四类:第一类,
期刊
教材简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的阅读专题是“观察与发现”,《古诗两首》是这一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两首诗之所以写得生动、形象,缘于作者的仔细观察与合理想象。其中,《题西林壁》不仅赞美了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还蕴含着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游山西村》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的景象,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后两句寓哲理于
期刊
《风筝》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描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找风筝时的伤心和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见其景,如临其境。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难点是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