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品.赏.拓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zxyz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梅花魂》一文,是归国华侨陈慧英写的一篇回忆录。为正确把握文本旨意有效展开教学,笔者发表如下浅见,与同人探讨。
  一、文本解读
  1?郾理解课文题意。“魂”,指的是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在本课中,梅花精神可作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是外祖父所言“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民族精神;二是作者所言“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就与课文内容的关系而言,课题“梅花”为文脉,是贯穿全文的叙述线索;“魂”为文眼,是作者体会外祖父心灵世界的情感轨迹。
  2?郾领会课文要旨。课文从故乡梅花又开放落笔,深情地回忆了外祖父喜爱梅花、思念祖国的几件事,告诉读者:梅花中寄托着外祖父思念故乡、眷恋祖国的心。体现外祖父喜爱梅花、思念祖国之心的,共有五件小事:教我读古诗词,因思乡而落泪;因我弄脏了墨梅图而大发脾气;因年迈不能回国而像小孩般哭泣;临别前夜送我珍藏的黑梅图;开船前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
  3?郾把握表达特色。本文语言质朴,文字浅显,以梅花清纯、执著、坚贞不屈的秉性,象征中华民族不畏磨难、不惧欺凌、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伟大精神,也隐喻外祖父思乡、恋国、矢志不渝的执著情愫。这是运用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此外,课文开篇写闻梅思亲,而结尾睹梅知心,形成前后照应,不仅结构紧凑,更有深化主题、升华情感之效。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文特点、学生实际及单元提示,本课教学目标应为:
  1?郾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芳、稀罕、骨气、欺凌、境遇、梳理、衰老、珍藏、能书善画、低头折节”等词语,熟读熟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2?郾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郾抓住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体会梅花品性和外祖父怀念故乡、思恋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并揣摩和理解作者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
  4?郾学习和积累好词佳句。
  三、教学思路
  从语言文字感知的基本心理规律出发,教学按四个环节并分别侧重采用读、品、赏、拓四种导学方法展开。
  1?郾读——通句理文,整体感知。这个环节可以安排紧密衔接的两个回合:
  第一回合,布置预习。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自结梗概要点,查考作者身世、主角生平事迹等等。具体要求是:(1)读准生字、词语,读通句子,读通课文;(2)查阅字典词典,理解新词;(3)理出课文脉络,归纳外祖父思乡爱国的5件小事;(4)搜集抒发思乡之情的课外诗文。
  第二回合,课堂查读。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效果,包括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交流课文段落及主要事件,了解是否整体感知了课文。在检查交流中随机引导学生相互评点,随机进行必要的提示解说。
  2?郾品——斟词酌句,体悟内涵。本环节是引导精读的重点过程,宜紧扣梅花之“魂”,按下面几个步骤展开:
  步骤一。解读课题之意,初探梅“魂”。由课题切入,弄清“魂”的意义,再引导学生从两个层面讨论梅花之“魂”,感知背景,铺垫情感。
  (1)在你的印象中,梅花之“魂”是什么?
  (2)梅花品高气正,古往今来很多人钟爱梅花,赞颂梅花。你能举出一些咏梅的诗文并说说它赞颂梅花的什么品格吗?(交流时,视情况随机运用PPT幻灯片出示某些咏梅诗词,供学生当即诵读。)
  步骤二:直奔点题之语,解读梅“魂”。是啊,许多人钟爱梅花,外祖父也特爱梅花。那么,外祖父眼里的梅花“魂”是什么呢——让学生找出下面语段:“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①怎样夸赞梅花?抓住“最”、“愈……愈……愈……愈……”、三个“最有……”悟出梅花傲霜斗雪、超脱世俗的品格;②他仅仅是夸梅花吗?抓住“不管……不管……从来……不管……”等,悟出梅花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③他还有什么深意吗?抓住“无论……总要……”悟出外祖父以梅自喻,表达自己忠贞不渝眷恋祖国的心迹。
  指导感情朗读,读出外祖父的情志。
  步骤三,揣摩爱梅之事,体味梅“魂”。是啊,外祖父与梅花志趣相投,情意相通,梅花之魂就是他的爱国之心、人生之志,所以他钟爱梅花,与梅花为友。请找出与梅花有关的事,体会他是怎样爱梅的。
  (1)“外祖父家中的不少古玩,……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①抓“不甚在意”与“唯独”、“分外爱惜”、“碰也碰不得”等,从对待古玩与墨梅图不同态度的对比中,感受外祖父对梅之钟爱;②抓“有什么稀罕的呢”与“大发脾气”等,从我与外祖父对待墨梅图不同态度的对比中,感受外祖父对梅之钟爱;③抓“偶尔”、“不小心”等,体会“我”的行为情有可原;④抓“顿时”、“拉下脸”、“有生以来”“第一次”、“训斥”,从神态上体会外祖父十分气愤;⑤抓“管教”、“清白”、“玷污”及反问语气等,从语言上体会外祖父无比敬重梅花;⑥抓“轻轻刮”、“慢慢抹”等,从动作上体会外祖父特别珍爱梅花。
  小结:梅花之“魂”就是思乡之情、爱国之志,外祖父怎能不钟爱梅花!
  (2)“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①抓“早早地”,体会外祖父夜来未眠,恐失话别良机的热切心情;②抓“郑重地”,体会外祖父赠梅托志,寄寓爱国情怀的庄重态度;③抓“杭绸包着”,体会外祖父珍爱墨梅,精心收藏保存的良苦用心;④抓“好好保存”,体会外祖父借梅传志,弘扬爱国精神的殷切嘱托。
  小结:梅花之“魂”就是思乡之情、爱国之志,外祖父怎能不钟爱梅花!
  (3)“船快开了,……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①抓“船快开了”、“泪眼蒙眬”体会外祖父为无法回乡归国黯然神伤、情难自已;②抓“想不到”、“递给”体会外祖父惦着梅花,恋着祖国,将痴情托付给回国的女儿和外孙女;③抓“血色”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犹如红梅一片赤诚、满怀忠贞。
  小结:梅花之“魂”就是思乡之情、爱国之志,外祖父怎能不钟爱梅花!
  步骤四,斟酌垂泪之形,感悟梅“魂”。外祖父心系故乡,无时不念;情系祖国,无时不想。还有哪些事体现他深深的思乡爱国之情呢——
  (1)“我很小的时候,……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①抓“很小”、“常常”,从外祖父熟谙唐诗宋词,通晓中华文化,体会其深爱祖国;②抓“抱着我”、“一遍一遍地”、“教我”,从外祖父悉心传输中华诗文,体会其深爱祖国;③抓“每当”、“常会……”等,从外祖父读诗生情勾起去国怀乡之苦,体会其深爱祖国之情,适度引导了解古诗句背景、诗意,借以帮助体会外祖父的情感。
  小结:外祖父因思乡而垂泪,因恋国而饮泣,这是多么深沉执著的情感呀!
  (2)“我跑到外祖父的书房……‘呜呜呜’地哭了起来……”抓“躺”、“竟像……”、“呜呜呜”,从外祖父因年迈不能归国而伤感,体会其深爱祖国之情。
  小结:外祖父因思乡而垂泪,因恋国而饮泣,这是多么深沉执著的情感呀!
  (以上交流过程中,均以PPT出示语段。)
  步骤五,相机回归全文,强化梅“魂”。先以开放方式让学生研读体现外祖父思乡爱国的其余语段,交流感悟,然后依据板书归纳文章结构,揭示首尾呼应的特点。
  3?郾赏——移情诵读,升华体验。本环节应着力引导学生将意义理解、情境表象以及初步的情感体验融入课文进行移情诵读。具体按三个层次进行:先自由轻声诵读全文,以有感情的朗读再度确认自己最感动的语段、句子,接着以富有个性的方式自由轻声诵读自己最感动的语段、句子,最后配乐朗读、加深体会、感悟。
  4?郾拓——延伸主题,扩大视野。这一环节,将学生课前搜集的或教师直接提供的有关思乡、思亲的古诗,有选择地以PPT幻灯呈现,师生共同阅览,简单解说,适当吟诵,进一步强化本文主题,并借助主题的贯穿,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古诗积累。
  作者单位
  江苏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
  江苏宜兴市丁山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刘岭南◇
其他文献
好的语文课之所以姓“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紧紧抓住了文本语言这条主根。依托这条主根,再联合其他提供养料和水分的侧根、须根,才构成了枝繁叶茂的植株在地下的有力支撑。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要凭借教材这个“例子”,把握语言实践的层次,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
期刊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际准》)设置的四大学习领域之一,第一学段(1~3年级)为“实践活动”,第二学段(4~6年级)为“综合应用”。理解和把握这一学习领域的教育价值、基本要求和教学原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育价值  1992年国家教委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已将“活动
期刊
选人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望庐山瀑布》,是一曲瑰丽的瀑布之歌,李白之歌。我一向喜欢李白,喜欢他的飘逸,他的洒脱,他的浪漫,他的那一份书生意气。执教他的诗歌总会多几分用心,也总有心中层云荡尽、神清气爽之感。《望庐山瀑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李白的气韵。  一、“紫色”的浪漫  “日照香炉生紫烟”,灿烂阳光下的香炉峰,紫色的云雾缭绕。紫色,神秘高贵,与李白的气质遥相呼应。不光是“日照香炉生
期刊
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伴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期刊
伦敦东南部一所公立小学校长马克·埃尔姆斯2009~2010年度收入为20多万英镑,尽管他的每一份收入都亮在阳光下,还是让一些人吃惊——这相当于英国首相年薪的两倍!可更多的学生家长却说:“埃尔姆斯是一分钱、一分货,绝对物有所值!”  埃尔姆斯2001年出任一个落魄学校校长。在他的领导下,学校变化巨大,学生进步令人吃惊。因此,《金融时报》评论说,我们根本不应该质问埃尔姆斯是不是拿得太多了,而是应该反思
期刊
《假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课文。这组课文以培养学生的爱心,使他们获得美好人生体验为主题。这是一首儿童诗。小作者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体现了儿童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美好愿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追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适宜学生朗读。教学应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神奇,在读中体会关爱,在读与说中贴近社会。 
期刊
预习学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语文学习规律、学生的元认知设计出学生预习课文的一套方案。其特点是把教学目标进一步显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组织等多方面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切实做到“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  一、小学语文预习学案的作用  1.培养习惯。语文预习学案实际上是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效预习,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了
期刊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一文,叙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去城里居住,离开祖国去德国留学后,对母亲、对祖国的深深思念。为具体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步入语境,透过语言文字,去感受深深的母子情和浓浓的故乡恋。  一、创设情境,架设情感的桥梁  很多孩子虽无长期与母亲离别的经历,但不少人或外出旅游,或外出活动,都有暂别母亲的体验,这是他们走
期刊
所谓学习习惯,就是在不间断的学习实践中养成的自然表现出来的学习上的习性。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它便会持续下来,犹如物理学中的惯性力量。  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习习惯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反复练习才能形成,因此很多老师往往缺乏耐心,忽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实际上,一些被老师忽略的习惯,才是学生一辈子有用的东西。有人说,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
期刊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4页例3。  教学目标:  1.认识速度的表示方法,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  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  3.初步学会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探索数学的乐趣,培养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