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激励机制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赜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ei0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激励机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机制,适用于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教育激励机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进步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班级管理,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目标激励、言行激励、关怀激励和期望激励等教育激励方法,提高班级管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教育激励;班级管理;目标激励;言行激励;关怀激励;期望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6-0040-03
  初中生指的是12岁~14岁这一阶段的少年,初中时期常被称为青春期,这是一个充满矛盾并且十分复杂的时期。现在的初中生生长在一个价值多元且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的社会,并且大部分学生的家庭环境较好,很多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存在溺爱的情况,这使得部分初中生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沟通能力差,等等。这给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如果采用强制性、打压式的管理方式,总是以一种权威的姿态对学生的一系列行为进行规范,从表面看似乎能起到一定的管理作用,但实际上学生对这种管理并不信服,并不是发自内心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也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因此,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而教育激励机制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制度,非常适用于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教育激励机制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进步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本文结合教育实践,对教育激励机制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探究。
   一、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管理目标方面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仍然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唯一目标,并且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在部分教师的心中,成绩好的学生就是优等生,成绩差的学生就是差生。他们对这两类学生往往采取两种不同的态度,对成绩好的学生总是有所优待,对成绩差的学生却存在一定程度的冷落,没有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和看待所有学生,做不到一视同仁。长此以往,这不仅会影响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更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管理方式方面
   一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管理,即通过提要求和立规矩的方式对学生的行为加以约束,用条条框框来束缚学生,并没有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考虑学生的感受。这种管理方式,可以说完全忽略了教育的本质。现代教育的理念是在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更要做到以生为本,引导学生体验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需求。强制性的班级管理方式不仅达不到好的效果,甚至会使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产生焦虑和烦躁的情绪,无法感受到校园生活和学习的快乐,进而产生厌学现象和逆反心理等。除此之外,部分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就是简单地对学生的一对一管理,只注重对某些学生的个体化管理,没有使班级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班集体互动,导致每个学生都处于孤立状态。也就是说,教师忽视了班级的集体效应,没能充分发挥班级的集体力量。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重视打造一个积极上进、团结互助的班集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建良好的班风,使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能接受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正能量的熏陶。
   二、教育激励机制应用于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策略
   1.目标激励
   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时,可以为学生设置合适的目标,进行目标激励。合适的目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学生向自己的目标努力。在目标激励机制下,强有力的目标能够对学生的行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能够给予学生足够大的力量,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積极主动地克服困难,自觉地完成任务。所以,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要引导学生为自己设定合理的目标,帮助学生找到明确的方向,促使学生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从而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
   具体实施目标激励法时,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制定一个具有高度指向性的、明确的目标,比如可以针对学习成绩提升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还可以针对学习过程中某项学习习惯的养成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目标越清晰,则越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说,目标越清晰,学生就越清楚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做出怎样的自我调整,以及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达到目标。另外,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及班级管理整体水平,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目标设置时,除了制定学习目标外,还可以设置生活方面的目标。比如,有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自己的父母缺乏沟通或者沟通方式不当,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加强与父母沟通、提高沟通质量的目标,并教会学生与父母沟通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这样,学生就会尝试主动与父母沟通,并逐步提高沟通能力和沟通效果。这样的目标设置,不仅能提高班级管理质量,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设置的目标难度需要适中。如果目标过低,不具备一定的挑战性,轻轻松松就能实现,则无法激发学生的斗志,无法让学生体会到达成目标的成功快感。如果目标过高,无论学生怎样努力都距离目标较远,则会使学生失去努力的积极性和信心,这样的目标形同虚设,甚至会加剧学生的挫败感。因此,目标的设置要难度适中,要保证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便能实现,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燃起学生必胜的斗志和信心。另外,教师应用目标激励法引导学生设置目标时,要注意目标设置的递进性,可以让学生设置周目标、月目标、半学期目标和一个学期的大目标等,让学生在不同阶段达成不同的目标,并注意给达成目标的学生以适当的奖励,鼓励学生向下一个目标继续迈进。这样,学生的一个个目标便能成为激发其努力奋斗的动力,学生才能逐步取得更大的进步。    2.言行激励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相当于学校里的家长。作为“学校里的家长”,教师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进取心。教師的工作作风永远是班级作风的风向标,教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通过自己的思想品德、言行习惯和人格魅力等为学生做出示范,为学生带去积极的影响。
   首先,口头语言永远是交流的主要形式。所以,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应该充分体现自己的语言风格和特色,用激励性语言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一方面要满足学生的自尊心,另一方面要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和激励。例如,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激励时,应当不吝啬自己的表扬,积极肯定学生的优点和优势。例如,有的学生文化课成绩较差,但他擅长与同学相处,并且在班级中有较强的号召力,那么教师与他交流时就可以将这一优点放大,帮助他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鼓励他继续努力,甚至可以引导其发挥自己的特长,担任班干部。这样,学生就会萌生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的主观愿望,就会在各方面积极努力,逐步提高自己。另外,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用自己的面部表情及肢体语言来提高沟通效果,充分发挥自身身体语言的激励作用。与口头语言相比,身体语言在交流沟通中往往会更加真实明确地反映出交流者的内心想法和状态,会使表达更加富有力量。例如,教师赞许的目光、竖起的大拇指、轻轻的颔首,都会带给学生无限的力量。
   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第一,教师要做到身体力行。教师永远是学生效仿的对象,所以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从而为学生树立榜样。第二,教师要注重仪表。教师在穿着上要干净整齐、朴素大方,不过分打扮,不穿奇装异服,在言行举止上要大方得体,行为端庄。第三,教师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教师的正面情绪或负面情绪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所以教师不能把自己的不愉快带给学生,每天要向学生展示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每天都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第四,教师要热爱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更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这样才能真正做好“传道、授业、解惑”工作,并且将自己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传递给学生,鼓舞学生努力学习。
   3.关怀激励
   首先,教师需要树立一视同仁的教育理念,无论对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对成绩不好的学生,无论对听话的学生还是对淘气的学生,教师都要做到一视同仁,从内心关怀学生。而关怀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积极应用关怀激励法。除了关怀学生的学习外,还要关怀学生的生活,关照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应当积极融入学生群体,与学生一起学习和生活,而不是上课来到教室下课便立即离开教室。即使在课下时间,教师也要多找机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和需求,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适时地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关爱。当学生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时,就会感到温暖和振奋,就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相反,当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若得不到教师的关怀和帮助,甚至受到冷嘲热讽时,其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挫伤,影响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要给学生以关怀,调动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奋发向上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才会更加信赖教师,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班级管理工作,才会更加积极努力地学习,不辜负教师对自己的关怀。
   4.期望激励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激励,源自期望激励理论。相关实验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教师的期望、期待、热情关注等行为可以对学生的心理及行为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也就是说,当教师对某个学生形成一定的期望,并针对期望做出一定的预测,促使该学生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后,学生往往能够将预言变为现实。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积极应用期望激励法。在具体应用时,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学生的关注,了解每个学生的优势及不足,并针对其优势或不足,形成发挥优势做出成绩的期望或弥补不足提升自我的期望,然后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殷切期望,同时还要给学生以必胜的信心,促使学生向着所期望的方向而努力。这样,学生就会在教师的期望和鼓励下不断成长、进步。
   教师运用期望激励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的期望要具有激励作用。教师所采用的激励方式要能够诱导学生产生内在驱动力,这样学生才能把教师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从而获得主动的发展。其次,教师的期望不可过高或过低。只有当教师的期望与学生的思想认识保持一致时,师生之间才会产生认识、情感、思维等方面的共鸣,才会真正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期望,期望应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思想认识时刻保持一致。最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应具有支援作用。学生在朝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努力时,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表现出彷徨和苦闷,甚至失去信心,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心理及方法上的援助,帮助学生走出困境、继续前行。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科学应用教育激励机制,对于班级而言,能够创建良好的班风,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大大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和效率。对于学生而言,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应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应用教育激励机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教师在具体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目标激励、言行激励、关怀激励和期望激励等激励方法,不断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成良.教育激励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20(06).
  [2]苏勋志.论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0(02).   [3]边宗国,苗海霞.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教師,2019(S2).
  [4]郑学,张苍荣.教育激励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19(14).
  [5]李俊义.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8(18).
  [6]徐艳.谈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2018(04).
  [7]王小川.班级管理应践行教育激励理论[J].教育艺术,2017(09).
  [8]陈晔.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究[D].苏州大学,2011.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Incentive Mechanism in Class Management
  Luo Zhiping
  (Wuwei No. 9 Middle School, Liangzhou District,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 China)
   Abstract: Educational incentive mechanism is a very effective management mechanism, which is suitable for class management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Educational incentive mechanism can fully mobilize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stimulate students’ progress motiv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promote students to study actively,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lass management, and then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 the process of class management, teacher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 management through educational incentive methods such as goal incentive, words and deeds incentive, care incentive and expectation incentive.
  Key words: educational incentive; class management; target incentive; words and deeds motivation; care and motivation; expectation incentive
  作者简介:罗智萍(1975-),女,甘肃武威人,中学一级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及班级管理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福州市及周边地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及学校进行临床医学专业建设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问卷调研、领导访谈了解人才需求情况;通过与学校各处室沟通,了解学
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使一些难于理解、抽象的内容变得容易吸收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能在优化教学目标的同时创新教学方法,为教学提供多方位的信息资源,并通过教学信息的互动交流,为中学语文教学增添新的活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语文教学;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幼儿园体育活动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文章从完善幼儿园体育基础设施、建立科学的体育活动体系、丰富体育活动内容等方面入手,探讨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体育活动,不断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体育活动;幼儿体能;体育训练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摘 要: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工具。美术泛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语言与美术课程的融合,让语言与绘画互通情意,能帮助幼儿更全面地表达情感,展示世界。文章通过多方面的讲解,对语言与美术课程的融合进行探索,借此提升幼儿美术创作能力,增强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语言课程;美术课程;融合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为更好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有效提升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精准性和及时性,使农村留守儿童获得必要且充分的条件保障,全面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水平,文章从分析精准扶贫、精准教育扶贫及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出发,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存的问题,提出精准扶贫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479.3
摘 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改革契机。利用大数据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文章分析大数据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探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大数据助力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当前,我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日益艰难。为使幼儿拥有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幼儿园开展的艺术活动中不断融入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是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文章在对上述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后,提出要形成一个长期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活动体系。   关键词:艺术素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
随着高中体育与健康标准的推行,高中体育教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以此增强学生体质,极为重要.文章对
摘 要:新时期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要加强教育管理创新,以应对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文章分析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探讨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策略主要是创新教育管理理念,完善教育管理制度,改进教育管理方式,构建高水平教育管理团队。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创新;优秀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素质教育倡导以生为本,对于中职学困生而言,教师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习状况、行为表现,也要关注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心理出现偏差的中职学困生,有效解决中职学困生的一些心理问题,文章围绕“中职学困生心理健康研究及其对策”这一主题展开研究、分析。   关键词:中职;学困生;心理健康;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