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中见精神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k8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心理学新锐李择轩说过,所有的道理都不是生硬地去要求孩子如何去做,而是分三步:先谈情,即接纳孩子的情绪,安抚孩子的情绪;再说爱,即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最后说理,即冷静地从事实出发讲道理,而且讲道理是循循善诱的,让孩子自己说出自己的意愿并改变做法。我觉得她的心理能量理论同样适用于语文课堂,学生在语文老师春风化雨般的教学能量场中,领略文本传达的人文力量。鲍老师的公开课《散步》,进行文本解读时,就善于营造契合文本意蕴的氛围,以春风化雨的力量,达到情感浸润的目的。在此,我引用三句诗歌来谈谈听课的感受。
  一、“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文本解读
  鲍老师以各种形式的朗读逐步加深对文本的解读。自由朗读,学生读后概括事件,老师指点学生概括事件的要素和技巧。男女生合作朗读,让一名擅长朗读的男学生读文中的片段:“天气很好。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通过延长语调读“太迟了”和重读“总”,表达对春天的渴盼,以照应下文的“熬”字,体悟作者陪伴生病母亲度过冬天,迎来春天的欣喜,为下文朗读描写春天画面的文字进行情感蓄势。女生再朗读:“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女生轻柔悠长的语调能再现文本的画面,充分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环节,鲍老师还让学生按照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强化文本解读的代入感,再次让学生贴近文本的距离,感受家庭的温馨。
  鲍老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把握好了几个限度,有范围但不束缚,有引导但不硬拉,有发挥但不替代。作为对话当中的一员,老师更多的时候是一个倾听者,当学生表达触及到预设点的时候,鲍老师善于抓住生成资源,把话题引向深入,让学生能够更多地领略到莫怀戚散文独特的语言魅力。
  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感熏陶
  一堂成功的公开课离不开教师对课堂细节的精妙处理以及在细节处理中彰显的情感熏陶的亮点。这些细节可以成为课堂的生发点、升华点、闪光点。课堂细节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认为鲍老师的这节课主要抓住了三个方面的细节:词语解读、互动共生、情感熏陶。这些基于文本、忠实于学情、目的于提升学生素养的教学机制,充分彰显了鲍老师“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教学特色,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鲍老师引导学生由文中人物关系的角度来分析人物的情感世界,根据情节的推进,画人物关系图,并且抓住了一些关键语句让学生多角度分析文本。如“我说,走大路”“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慢慢地,稳稳地”等等。鲍老师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语句的品读、批注、探讨,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文本的深入解读,教与学相随相伴,其乐融融。特别是批注,先自批,再同桌换书批,互相取长补短,而且老师的点评语句也富有感情,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以及文本的距离,让整节课都弥散着浓浓的亲情。
  三、“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价值观引领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鲍老师引导大家借《散步》这篇散文品读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生命之间的和谐共生的主题,让我们大家感悟生命的价值在于与万物能够共生共荣。鲍老师借以各项演练的活动,之间的配合衔接自然紧密,让学生油然而生一种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是什么呢?引用王世贞《鸣凤记》的一句话来概括,“仰沾时雨之化,如坐春风之中”。特别是在“延伸拓展”环节,一个住校的男生谈自己的亲情故事,深有感触。“我周末回家,路过自家的承包田,妈妈正在田里干活,我撂下书包,准备帮忙。妈妈阻止了我,让我回家,说抽屉里给我留了两个桃子,家里树上长的,很甜!我回家打开抽屉一看:两个桃子已经烂掉了。我回到田里,质问妈妈:‘你应该把桃子吃了,留到现在烂掉了,太可惜了!’妈妈脸露愧色,一言不发,低头干活。我也默默跟在她后面帮忙,空气似乎凝固了。忙完回家后,奶奶告诉我,那两个桃子是妈妈没舍得吃,特意留给我的,因为农忙,忘了从抽屉里拿出来透气,才坏掉了……”
  那个男生在讲述的时候,哽咽了。他觉得对不起妈妈,他当时的态度太粗暴了!
  我个人觉得鲍老师这個环节设置得很棒,能让学生说真话,诉真情。所以说整个一节课是传承中华传统人伦精神的赞美诗,学生很有收获,听课的老师也很享受。
  由此可见,语文课堂的能量场很强大,老师的教是为了学生能够自主快乐地学,服务于学生的情商发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随时提醒自己,是否给了学生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氛围,是否给了学生思考活动的空间,是否给了学生张扬个性的机会。学生只有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才能真正表达自我,展现自我,个人的主动性才能得到发挥。做到这一点,我们的语文课方能于春风化雨中见精神!
  作者简介:江苏省淮安市浦东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核心是大量阅读,千方百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良好阅读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强调通过课内阅读、课内学习、大量积累来学好语文,简单说就是让学生用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学完教材,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自由地阅读。  
期刊
开学初,我偶然发现,班级的孩子们在兴致勃勃地阅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我就与他们聊读书的感受——书中的那些动物与我们平时百科书上介绍的一样吗?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情节?一番询问后,我发现孩子们沉醉于精彩的情节,只知大概,感悟肤浅。这样的阅读,能给学生留下多少“养分”呢?于是,我指导学生共读《狼王梦》,并设计了以下阅读流程,使阅读向更深处漫溯。  一、激发兴趣,引导阅读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具有强大的内
期刊
《大江东去与晓风残月》是《我的母语课》六年级的一个主题阅读单元。由《忆江南》《调笑令》《乌夜啼》《西江月》《念奴娇》五首词组成。笔者进行了如下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本单元五篇词,读出“婉约派”词与“豪放派”词的区别。  2.了解每篇词的大意及写作背景。  3.抓住词中的景物仔细体会,知道“有什么样的景就有什么样的情”。  4.知道不仅同一词牌所填的词有“豪放”与“婉约”之分
期刊
这学期我听过两节课,教材是一模一样的,可是却上出了天差地别的效果。听过这两节课,我才发现导致课堂上学生发言不精彩,没有自己想法的问题所在——教师对文本浅尝辄止,教学过程平淡无味。  这两位老师上课的内容同样是高年级教材中的一篇《黄果树瀑布》,教学目标也同样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响、气势大。第一位老师的教学过程比较常规,先让孩子通过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完后,老师就提问:“感
期刊
经典,就是具有永恒意义、能够流传于后世的著作。它是历史证明出来具有高价值、比较重要的书籍。它具有典范性与权威性,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人类思想文化与智慧的结晶。在泱泱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唐诗宋词、四书五经、历代散文都堪称经典。  熟读成诵,从古至今,这是人们一直沿用的非常实用的学习方法。古人读经,用的也是“恭熟忘合灵”的五字心诀,其中的“熟”指的就是熟读成诵。从“泛读”走向“精读”,需要一系列
期刊
语文是小学课程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写作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其中对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要求是激发学生的语文写作兴趣,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写作教学,要求小学生写作要讲真话、实话,不说假话、空话等。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1.小学生语文写作兴趣有待提高。当前,小
期刊
成功上好一堂课,跟许多因素有关。其中,妙用导语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导语就像一座桥梁,架在学生通向理解课文内容、获取知识的必经之路上,这座桥梁架宽了,架牢了,能便于学生精神振奋、步伐沉稳地走下去。那么,怎样设计好一堂语文课的导入呢?  一、创设情境,自然导入  创设情境,是指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个场合的情形和景象描绘出来,使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获得生动鲜明的感受。教师讲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朗诵一首优美抒情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评价既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出现在课堂上,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尾随每一次学生表现之后,它的主要功能是诊断学习状况、激励学生学习和师生各自调节教学状态等。优质的评价是具有多元、适度和智慧特点的,它会在教师口中、手中、行动中巧妙变身,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以恰到好处的言行,以聪明的表达贴合教学,对付意外,激活课堂。  一、多元,选择方向丰富性  所谓教学评价的“多元”,是指随着教
期刊
文本的多元解读是指读者通过阅读对文本进行主观审视,创造性地对文本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独特观点和见解。多元解读,需要从文本的内涵、作者意图等层面对文本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情感体验。以郭初阳的《愚公移山》课堂实录为例,笔者发现他对文本的解读与众不同,跳出一元解读的框架,大胆突破传统,从文化符号角度,对“愚公”提出质疑,并将“愚公移山”的故事放置到农业时代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之下,带领学生进行一场破
期刊
一、一次公开课的尴尬教学:对学生的回答视而不见  最近聆听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公开课,老师使出了浑身解数,展示了自己完整的教学设计,把自己的教案严格执行完成,学生回答也异常的热闹,可是我却发现有的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视而不见。  师:有的时候除了关键词,关键句也很重要,比如第五小节,就有一句非常重要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找。  生:“而樟树本身却有这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我觉得这是关键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