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转变语文作业的思路和策略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an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的贯彻与深化,给课堂教学带来革命性变化。教学越来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挖掘课堂生成资源。然而,语文作业的教学变革明显滞后,教师难以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以致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至少存在四个弊端:一是教师的随意性太强,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二是过分注重知识的考查,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三是过多考虑作业的完成结果,忽视对作业的生成性评价;四是过多侧重单一化、机械化的训练,忽视作业的多样性。因此,教师需要突破传统思维,顺应语文作业的变革,提升语文作业对学生的意义。本文旨在浅议新课程背景下转变语文作业的思路和策略。
  一、引学生步“书香之径”,拓宽作业的广阔空间
  近年来,随着各国儿童阅读运动的兴起与开展,对儿童阅读的研究成为备受全球关注的教育热点。英国的“阅读起跑线”运动,美国的“每天1小时阅读作业室”活动,新加坡和我国港台地区明确规定的“课外导读”时间,均表明阅读的受重视程度。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应重视课外阅读的开展,例如安排每天25分钟的课外阅读作为课外作业。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大花园。对于低年级学生,可采用“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的方式,引导他们开展早期阅读;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则可充分开发、利用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架、家庭和社区等各种阅读课程资源,鼓励他们走进学校的图书室、班级的图书角,走进社区的图书馆,徜徉在书的海洋,感受读书的乐趣。
  二、为孩子插“语言之翼”,品味作业的真实快乐
  为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应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为了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口语交流,教师应在课内和课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为此,教师可通过课外作业落实这一理念。家庭往往是孩子进行课外学习与能力锻炼的自由场所。孩子在家可以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据此,教师可有目的地布置一些口语类家庭作业,让孩子在家中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在教学童话故事后,教师可请学生把童话故事讲给家长听,或引导学生将童话故事编成课本剧,开展家庭式表演。当学校、班里发生新鲜事时,教师可动员学生争当“新闻小主播”。凡此种种,均可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总之,口语交际类作业应与真实生活相联系,将学生的学习置于情境之中。如此一来,既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激发其自我表现的潜能,又让学生尝到口语交际的快乐,使其体验到口语表达在人与人交往中的纽带作用。
  三、领学生探“实践之门”,挖掘作业的深层内涵
  陶行知先生曾言:“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据此,教师可充分利用丰富的生活资源,以作业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字技巧和知识,从而搭建语文和生活的桥梁。
  1. 生活是真实情感的源泉
  例如:教师节将至,教师可鼓励学生给老师献上诗歌或画像作为礼物;元宵节到来,教师可要求学生参与家庭的汤圆制作,并组织学生交流制作诀窍;母亲节前夕,教师可督促学生为妈妈做一件自己最想做的事,并思考自己的发现。于是,有的孩子给妈妈捶背,感受到母亲的辛劳;有的孩子替妈妈刷碗,体会到看似轻松的劳作真正做起来也不易;还有的孩子为妈妈梳头,发现了根根白发,感叹母亲为孩子操劳而白发。由此可见,稍加挖掘,节日便成了课外作业的源头活水。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既擦亮了双眼,又涤荡了心灵。
  2.“课题”是创生思维的温床
  课题研究看似是专家的“专属权利”,其实不然。当教师把课题研究引入学生作业中,将会发现学生也能做得有滋有味。例如教学《乌塔》一文时,我发现学生们对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游欧洲的经历感到不可思议,从而感叹中德两国的家庭教育之迥异。于是我趁热打铁,设计了一道研究课题——“我看中国与德国(或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的影响”。这道无法立刻说出答案的题目对学生的思维及能力提出挑战。通过查找资料、对比分析,学生不仅获得了广博的知识,更重新审视了自己正在接受的“保护式家庭教育”,甚至有不少学生发出“让爸爸妈妈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倡议。
  新课标的核心思想在于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努力使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只要教师肯动脑、花心思,“听”“说”“读”“写”“做”“玩”“观”,都可成为语文作业的内容。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并抓住学生的兴趣,让作业保持新鲜的“养分”,才能使语文作业成为学生的期待。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岑村小学)
  (责任编辑:万驰 梁金)
其他文献
一、精心备课优化教学设计首先要明确备课的概念 ,备课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 ,从广义上说 ,教师的阅读、学习、生活都应该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因为大多数教师情不自
高等教育出现结构性失衡问题,既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所产生的高校与社会适应机制缺失有关,也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规模扩张所采用的特殊模式有关,也有办学思路上的偏差.增强高
新课程改革 ,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准确地把握三个维度 ,让文本、教师、学生完全处在一个相互平等的层面上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潜能 ,使整个教学过程呈现了
本研究基于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SWECCL)中部分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写作语料,用Range和Wordsmith分析检索学生写作词汇的丰富性、词汇的过多或过少使用现象及某些高频动
当今时代创业经济风起云涌,衍生创业作为创业的一种形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大量出现,并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对衍生创业如何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系
在讨论研究型大学以及基层学术组织内涵的基础上,给出了研究型基层学术组织的定义.分析了研究型基层学术组织的本质特征,即研究型基层学术组织应具备合理的人才梯队、优化的
目前农村中学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教材 ,教师也主要通过教材传授学生知识 ,培养学生能力。那么 ,怎样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我在教学中尝试运用
类比,即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为了发现新旧问题之间的联系,更快、更好地接受、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各种类比。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升华,怎样教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真理,这既是教学改革中教师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也是实践新课程教学理念的重要思路。为此,我就
期刊
在全球化浪潮中,要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文化的对外吸引力、影响力和传播力,我们要重视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媒介--语言的作用.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在目前无疑
国家重点学科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笔者分析了国家重点学科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并对国家重点学科进一步评审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