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艺创作课程是我们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力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陶艺技法进行创作,并学会创作思维的表达,在此课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往往不知如何进行个性的表达,故在此作简单的梳理。
关键词:陶艺;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75-01
所谓陶艺,简单的说即艺术家运用陶瓷这一材质表达个人情感,通过陶瓷这一可视可触的材料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在现实生活中经过艺术处理后进行再现,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情感的表达则能使作品突显自己特色,使之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
人们在欣赏一件陶艺作品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在体会这件作品背后的情感。成功的作品往往能让观者感同身受引起共鸣,为什么人们常常偏爱某一个画家,是因为这个画家作品中所散发的艺术个性富有魅力,在吸引着他,让他着迷。但是人们并不只满足于一个画家,他们也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有着不同个性的作品。陶瓷艺术个性的形成标志着一个陶瓷艺术家艺术的成熟。艺术家的艺术道路实际上是艺术家对自己情感的探索,发掘和培养的道路,从而促使自己不断的梳理自己的情感,最终达到情感的迸发。中国的陶瓷史就是陶瓷艺术个性的不断更新、演变和发展的历史。因此历代的陶瓷艺术家们不断的创立新的艺术个性,也从不间断的探索,总结如何使自己的艺术个性尽早地形成、更新、演变、发展。艺术个性也是艺术家所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将自己在生活的感受通过高超的表现技巧集中表达出来,使自己的艺术思想,各种技法,以及对材料的熟练运用,转化为生动的艺术形象,这是由无形到有形的转化。
一、文化知识与艺术修养
“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生活经验是艺术家素材的积累和技法的探索过程,是陶瓷艺术家对传统艺术的积累和总和,是陶瓷艺术创作的基础。一切艺术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头脑中的反映。社会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经过创作性的劳动,即在社会实践中能动的认识和艺术的反映的过程,才能创造出艺术作品,如果没有长期经营与日积月累的丰富的生活感受,离开了时代环境、社会生活和个人的经历等客观现实基础,即便陶瓷艺术家的能力再强,也是不能够凭空创造出艺术作品来的。
而在生活经验上占绝大部分的是对传统陶瓷艺术的学习、继承的经验,是对传统艺术个性、流派、技法、主题的模拟、仿学的阶段。由于个人气质、才能、习惯、修养、趣味、技巧、倾向的缘故,而喜欢并选择某些不同个性的作品去学习。然而,即使这一个性的作品能唤起艺术家内心的共鸣。但此时,还并不能算是创作,只是借助或依附别人的艺术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是一种被动的,不自觉的“表现自己”,而不是艺术家的自然的流露,这一阶段虽然不是艺术家的目的,但是它是艺术个性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文化知识与艺术修养
在社会飞速向前发展的今天,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这就要求陶瓷艺术家们必须具有广泛的知识,来适应这个知识迅速更新的年代。一位真正的陶瓷艺术家,无一不是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人,他不仅要熟悉和掌握自身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技法,使用合理的材质,掌握适当的烤、烧气氛,准确的拉、修坯,科学的色釉配制和施釉,还要对考古、书画、文学、诗词、音乐、戏剧、化学、数学、物理、历史、人体工程、经营、包装等等有所了解。这也就要求陶瓷艺术家们做大量的工作,积累广博的知识,广涉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去,加强对文学艺术的修养,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加强对其姐妹艺术的研究、吸收以及对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借鉴和结合,从中吸取营养,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艺术创作,使陶瓷艺术作品不仅有艺术性,更具有科学性,并日趋完善,更能表现出陶瓷艺术家的艺术个性。由此便为艺术个性的形成与成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娴熟的陶瓷技巧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与发展,陶瓷艺术的技艺不断的加强,技术更趋繁难,技巧日益高深。陶瓷艺术家就必须十分重视专业的基本训练,努力学习艺术技巧,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艺术创作。可见技巧的训练与掌握是十分重要、十分具有现代性与科学性。
技术不等于技巧,陶瓷艺术技巧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并使之尽可能完善的反映生活时所运用的一套掌握形体、色彩、线条等技术手段的本领,它是在运用熟练的技术时,体现出艺术家把真实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感情完美的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才能。
陶瓷艺术技巧并不是神秘莫测而不可捉摸的东西,通过不断学习古今艺术家的艺术经验,就能够逐步掌握艺术技巧。对陶瓷艺术家来说艺术知识愈丰富,越善于学习、勇于探索,他所掌握的艺术技巧也就越熟练。正所谓“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久必有悟,悟后方能生巧”等等都足可说明,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掌握广博的艺术技巧,其表现生活的能力就越高,对现实的表现越正确,也就越能表现作品的艺术性,审美与教育的作用就越大,艺术个性就可以健康地形成,并日趋成熟。在陶瓷艺术作品中的个性也體现得十分强烈。
结论
陶瓷艺术作品表现了自我,并不等于就形成了艺术个性,“自我”决定了艺术个性的特征,独特的表现手法又是形成艺术个性的必要条件。艺术个性虽然必须打上“自我”的鲜明烙印,“自我”是艺术个性的一个基本的特征。正因为艺术个性具有“自我”这一明显的基本特征,所以“自我”对艺术个性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没有“自我”表现的艺术家是很难创作出个性鲜明的艺术作品的,他们的作品也只是“人云亦云”,一直停留在模仿,抄袭的阶段。而自我的关键则在于在陶瓷艺术的创作中,只要陶瓷艺术家完美、准确的表现出“自我”并且有一系列理论依据,结合娴熟的艺术技巧和材质,那么陶瓷艺术家的艺术个性就可以很鲜明的在陶瓷艺术中得到体现。陶瓷艺术个性是陶瓷艺术家再创作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
日趋完善、成熟的,是陶瓷艺术家艰苦探索的结果,是艺术家“自我”的自然流露,而不是矫情媚俗,装腔作势。由此艺术家的经历、气质、才能、学识、修养等不同,作品的艺术个性也不尽相同。陶瓷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创新与个性。
参考文献:
[1]Tableware. International. Spring 2006 and Autumn 2006
[2]Jojloma Pintura Popular Rusa.1980.No-2474-7-10
[3]戴玉俊 周瑜萍 现代陶瓷与传统 江西《中国陶瓷》184期 2002
[4]白明《中国现代陶瓷概览》江西美术出版社 1999版
关键词:陶艺;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75-01
所谓陶艺,简单的说即艺术家运用陶瓷这一材质表达个人情感,通过陶瓷这一可视可触的材料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在现实生活中经过艺术处理后进行再现,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情感的表达则能使作品突显自己特色,使之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
人们在欣赏一件陶艺作品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在体会这件作品背后的情感。成功的作品往往能让观者感同身受引起共鸣,为什么人们常常偏爱某一个画家,是因为这个画家作品中所散发的艺术个性富有魅力,在吸引着他,让他着迷。但是人们并不只满足于一个画家,他们也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有着不同个性的作品。陶瓷艺术个性的形成标志着一个陶瓷艺术家艺术的成熟。艺术家的艺术道路实际上是艺术家对自己情感的探索,发掘和培养的道路,从而促使自己不断的梳理自己的情感,最终达到情感的迸发。中国的陶瓷史就是陶瓷艺术个性的不断更新、演变和发展的历史。因此历代的陶瓷艺术家们不断的创立新的艺术个性,也从不间断的探索,总结如何使自己的艺术个性尽早地形成、更新、演变、发展。艺术个性也是艺术家所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将自己在生活的感受通过高超的表现技巧集中表达出来,使自己的艺术思想,各种技法,以及对材料的熟练运用,转化为生动的艺术形象,这是由无形到有形的转化。
一、文化知识与艺术修养
“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生活经验是艺术家素材的积累和技法的探索过程,是陶瓷艺术家对传统艺术的积累和总和,是陶瓷艺术创作的基础。一切艺术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头脑中的反映。社会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经过创作性的劳动,即在社会实践中能动的认识和艺术的反映的过程,才能创造出艺术作品,如果没有长期经营与日积月累的丰富的生活感受,离开了时代环境、社会生活和个人的经历等客观现实基础,即便陶瓷艺术家的能力再强,也是不能够凭空创造出艺术作品来的。
而在生活经验上占绝大部分的是对传统陶瓷艺术的学习、继承的经验,是对传统艺术个性、流派、技法、主题的模拟、仿学的阶段。由于个人气质、才能、习惯、修养、趣味、技巧、倾向的缘故,而喜欢并选择某些不同个性的作品去学习。然而,即使这一个性的作品能唤起艺术家内心的共鸣。但此时,还并不能算是创作,只是借助或依附别人的艺术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是一种被动的,不自觉的“表现自己”,而不是艺术家的自然的流露,这一阶段虽然不是艺术家的目的,但是它是艺术个性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文化知识与艺术修养
在社会飞速向前发展的今天,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这就要求陶瓷艺术家们必须具有广泛的知识,来适应这个知识迅速更新的年代。一位真正的陶瓷艺术家,无一不是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人,他不仅要熟悉和掌握自身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技法,使用合理的材质,掌握适当的烤、烧气氛,准确的拉、修坯,科学的色釉配制和施釉,还要对考古、书画、文学、诗词、音乐、戏剧、化学、数学、物理、历史、人体工程、经营、包装等等有所了解。这也就要求陶瓷艺术家们做大量的工作,积累广博的知识,广涉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去,加强对文学艺术的修养,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加强对其姐妹艺术的研究、吸收以及对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借鉴和结合,从中吸取营养,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艺术创作,使陶瓷艺术作品不仅有艺术性,更具有科学性,并日趋完善,更能表现出陶瓷艺术家的艺术个性。由此便为艺术个性的形成与成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娴熟的陶瓷技巧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与发展,陶瓷艺术的技艺不断的加强,技术更趋繁难,技巧日益高深。陶瓷艺术家就必须十分重视专业的基本训练,努力学习艺术技巧,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艺术创作。可见技巧的训练与掌握是十分重要、十分具有现代性与科学性。
技术不等于技巧,陶瓷艺术技巧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并使之尽可能完善的反映生活时所运用的一套掌握形体、色彩、线条等技术手段的本领,它是在运用熟练的技术时,体现出艺术家把真实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感情完美的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才能。
陶瓷艺术技巧并不是神秘莫测而不可捉摸的东西,通过不断学习古今艺术家的艺术经验,就能够逐步掌握艺术技巧。对陶瓷艺术家来说艺术知识愈丰富,越善于学习、勇于探索,他所掌握的艺术技巧也就越熟练。正所谓“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久必有悟,悟后方能生巧”等等都足可说明,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掌握广博的艺术技巧,其表现生活的能力就越高,对现实的表现越正确,也就越能表现作品的艺术性,审美与教育的作用就越大,艺术个性就可以健康地形成,并日趋成熟。在陶瓷艺术作品中的个性也體现得十分强烈。
结论
陶瓷艺术作品表现了自我,并不等于就形成了艺术个性,“自我”决定了艺术个性的特征,独特的表现手法又是形成艺术个性的必要条件。艺术个性虽然必须打上“自我”的鲜明烙印,“自我”是艺术个性的一个基本的特征。正因为艺术个性具有“自我”这一明显的基本特征,所以“自我”对艺术个性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没有“自我”表现的艺术家是很难创作出个性鲜明的艺术作品的,他们的作品也只是“人云亦云”,一直停留在模仿,抄袭的阶段。而自我的关键则在于在陶瓷艺术的创作中,只要陶瓷艺术家完美、准确的表现出“自我”并且有一系列理论依据,结合娴熟的艺术技巧和材质,那么陶瓷艺术家的艺术个性就可以很鲜明的在陶瓷艺术中得到体现。陶瓷艺术个性是陶瓷艺术家再创作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
日趋完善、成熟的,是陶瓷艺术家艰苦探索的结果,是艺术家“自我”的自然流露,而不是矫情媚俗,装腔作势。由此艺术家的经历、气质、才能、学识、修养等不同,作品的艺术个性也不尽相同。陶瓷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创新与个性。
参考文献:
[1]Tableware. International. Spring 2006 and Autumn 2006
[2]Jojloma Pintura Popular Rusa.1980.No-2474-7-10
[3]戴玉俊 周瑜萍 现代陶瓷与传统 江西《中国陶瓷》184期 2002
[4]白明《中国现代陶瓷概览》江西美术出版社 199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