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对高尚师德情操的追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策略,既有教师自主学习策略,也有外在教育管理、培训等策略。教师要通过深造自得的自主学习提升师德水平;树立自觉守法观念,积极学习国家教育政策法规;积极调整心态,保持健康的心理;构建师德长效管理制度,为师德水平提升提供制度保障;要充分发挥教师工会职能;明确师德师风建设中主要问题、突出问题的基本底线,建立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惩处机制。
关键詞:中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策略
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遇到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是学生的幸运、学校的光荣、国家的希望。而对高尚师德情操的追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教师不能满足于现有师德水平,要树立积极的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修养观,把提升职业道德水平作为终身努力的方向之一。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策略既有教师自主学习策略,也有外在教育管理、培训策略。
一、提升教师师德水平是教师深造自得的自主学习过程
师德水平的提升,教师自觉的实践、学习是关键,是教师的自主发展重要方式,因此,教师道德的自我成长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教师深造自得的自主学习表现出如下特征。
首先,学习的时间灵活机动。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和调整学习的时间,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其次,自主学习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自主性学习是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的,学习的结果能直接或间接解决其学习或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再次,自主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教师可以采用向同事请教或研究、可以查阅图书资料、可以进行网络学习、实地参观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能保证学习者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最后,体现了终身学习理念。终身学习是顺应师德动态发展的实际需要。终身学习可以拓宽人们的知识视野,优化人们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内容,适应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需求。孔子是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及自觉修养德行的典范,他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二、树立自觉守法观念,积极学习国家教育政策法规
中学教师要树立自觉守法观念,教师应该成为社会上知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公民。教师要形成很强的法律意识,自觉规范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国家法律对自身权利的相关保护,在认识和维护自身权益上,自觉做到以法律、法规和各种相关制度规章为依据,将对自身权利的行使和对自身义务的履行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既能保障自身权益得到实现,又能有助于本职工作的深入推进。
教师的根本职责是立德树人,在教育教学活动时要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政策法规是教师教好书、育好人的根本保障。因此,认真学好、执行好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必要条件。通过教育政策法规及其他相关法律的学习,有利于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树立新型的师生观,自觉实现由“以师为本”向“以生为本”的转变。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对中学生的尊重、关心、热爱,让中学生真正体会到民主、平等和快乐,才能主动做到“学生为本”“德育为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充分做到探究、合作、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做到因势利导为每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使中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三、积极调整心态,保持健康的心理
教师的心态是教师的心理态度,就是指教师在面对主、客观事物时所形成的独特的心理视角,以及由此产生的看法和感受。教师的心理态度应该是阳光的,也就是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宽容的、开朗的心理状态。教师要做到总是以阳光的心态对待工作、对待学生,这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积极采取措施,掌握调整心态的基本原则。首先,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乐此不疲,才能以积极的心态、乐观的精神对待工作、对待学生;其次,加强心理调适,为心态“减压充电”,避免负面的、不健康的心态的影响。教师只有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只要把心态放宽了,很多压力和疑惑可能就会自然消失了。
四、构建师德长效管理制度,为师德水平提升提供制度保障
(一)师德培训制度化促进师德工作的常态化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师资队伍管理的重要内容,师德培训是重要形式。师德培训就是针对教师进行的关于师德内容、师德修养等方面的宣传与教育活动。师德培训应该是长期的、制度化的活动。以师德培训制度化促进师德工作常态化,需要从如下方面做出努力。首先,要求主管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做好教师师德建设的宣传和动员;其次,要确定好工作目标,让所有的教师有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和标准;再次,要做好计划、形成制度,在学期初或学年初向全校教师公布,在全校领导和教师的心目中实现有“心理准备”;最后是合理设计师德培训课程,保证每次学习或培训的质量。学习或培训的质量是关键,真正收到教师受启发、受感动的效果。
(二)加强师德典范的交流、宣传和表彰
每个学校都有师德典范,他们的事迹对本学校的教师有积极的影响,学校可以通过报告会、交流会、表彰会的形式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宣传,让所有的领导和教师都了解他们的闪光点,为领导和教师树立学习的榜样。不仅本校的师德典范有激励作用,其他学校的也有同样的效应,因此,校际间要积极开展先进师德经验交流,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为进一步增强社会对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学校要组织师德典范到社区、街道、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进行报告和宣传。通过这种方式,让全社会更多的人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意义,了解教师的品德与精神。对师德先进者给予一定的荣誉表彰,也是激励教师不断提升师德素养的有效措施。因此,学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做好师德典范的表彰工作。 (三)完善师德评价制度
师德评价是树立师德典范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要以《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2018)为依据,制订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完善师德评价制度。第一,建立师德评价领导小组。第二,制订师德考核标准。师德考核标准要以科学民主的方式制订,并明确学校领导、同行、学生、家长等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所占权重。第三,要及时反馈考核结果,并对考核有问题教师限期整改。第四,评价要公平、公正。进行师德评价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坚决杜绝评价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最后,建立教师申诉制度,鼓励教师通过正确方式进行自身权益的维护。
五、充分发挥教师工会优势,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9年第二次修正)的规定,中学的教职工工会有责任“教育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因此,在以党建促进工会建设的要求下,中学要充分发挥教师工会的优势,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确立正确政治立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各项活动中,寓教于乐,把师德建设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使师德建设和素质能力提升相互促进。
中学教师在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压力,造成压力的来源是多样的,有教育教学工作压力、职业生涯发展的压力、家庭生活的压力等。其中的压力来源会成为教师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后顾之忧,有的压力源会导致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就会影响教师提升师德修养水平的自觉性。因此,中学的工会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功能与优势,定期或不定期地以座谈会、征求意见等形式,听取教师的意见,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和要求,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或生活中的问题,为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创造条件、提供社会支持。
六、明确师德师风建设中主要问题、突出问题的基本底线,建立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惩处机制
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学习和掌握《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2013)、《中小学教師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政策法规,引导教师明确师德师风建设中主要问题、突出问题的基本底线,树立“红线意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教育、宣传、考核、激励、监督、惩处、保障七大机制的规定,切实解决师德突出问题,引导教师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2019),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师德师风建设中要坚持高位引领与底线要求相结合、严管与厚爱并重的原则,不断激发教师内生动力;提高全体教师的法治素养、规则意识,提升依法执教、规范执教能力。
总之,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是没有止境的,既要依托外在的激励、考核、监督、培训等管理手段,也要扎根于教师的自觉自动的学习提升。
参考文献
[1]罗路璐.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点思考[J].学苑教育.2018(5).
[2]赵允坤,朱思明.中学问题解决式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在教学常规管理背景下[J].现代教育.2019(4).
[3]韩峰.中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对策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1).
作者简介:杨荔(1971—),女,,回族吉林省九台区人,大学本科,吉林省四平市第二十中学校,副书记,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是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督导研究专项课题“教育督导过程中师德问责机制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詞:中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策略
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遇到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是学生的幸运、学校的光荣、国家的希望。而对高尚师德情操的追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教师不能满足于现有师德水平,要树立积极的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修养观,把提升职业道德水平作为终身努力的方向之一。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策略既有教师自主学习策略,也有外在教育管理、培训策略。
一、提升教师师德水平是教师深造自得的自主学习过程
师德水平的提升,教师自觉的实践、学习是关键,是教师的自主发展重要方式,因此,教师道德的自我成长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教师深造自得的自主学习表现出如下特征。
首先,学习的时间灵活机动。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和调整学习的时间,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其次,自主学习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自主性学习是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的,学习的结果能直接或间接解决其学习或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再次,自主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教师可以采用向同事请教或研究、可以查阅图书资料、可以进行网络学习、实地参观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能保证学习者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最后,体现了终身学习理念。终身学习是顺应师德动态发展的实际需要。终身学习可以拓宽人们的知识视野,优化人们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内容,适应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需求。孔子是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及自觉修养德行的典范,他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二、树立自觉守法观念,积极学习国家教育政策法规
中学教师要树立自觉守法观念,教师应该成为社会上知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公民。教师要形成很强的法律意识,自觉规范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国家法律对自身权利的相关保护,在认识和维护自身权益上,自觉做到以法律、法规和各种相关制度规章为依据,将对自身权利的行使和对自身义务的履行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既能保障自身权益得到实现,又能有助于本职工作的深入推进。
教师的根本职责是立德树人,在教育教学活动时要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政策法规是教师教好书、育好人的根本保障。因此,认真学好、执行好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必要条件。通过教育政策法规及其他相关法律的学习,有利于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树立新型的师生观,自觉实现由“以师为本”向“以生为本”的转变。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对中学生的尊重、关心、热爱,让中学生真正体会到民主、平等和快乐,才能主动做到“学生为本”“德育为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充分做到探究、合作、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做到因势利导为每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使中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三、积极调整心态,保持健康的心理
教师的心态是教师的心理态度,就是指教师在面对主、客观事物时所形成的独特的心理视角,以及由此产生的看法和感受。教师的心理态度应该是阳光的,也就是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宽容的、开朗的心理状态。教师要做到总是以阳光的心态对待工作、对待学生,这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积极采取措施,掌握调整心态的基本原则。首先,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乐此不疲,才能以积极的心态、乐观的精神对待工作、对待学生;其次,加强心理调适,为心态“减压充电”,避免负面的、不健康的心态的影响。教师只有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只要把心态放宽了,很多压力和疑惑可能就会自然消失了。
四、构建师德长效管理制度,为师德水平提升提供制度保障
(一)师德培训制度化促进师德工作的常态化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师资队伍管理的重要内容,师德培训是重要形式。师德培训就是针对教师进行的关于师德内容、师德修养等方面的宣传与教育活动。师德培训应该是长期的、制度化的活动。以师德培训制度化促进师德工作常态化,需要从如下方面做出努力。首先,要求主管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做好教师师德建设的宣传和动员;其次,要确定好工作目标,让所有的教师有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和标准;再次,要做好计划、形成制度,在学期初或学年初向全校教师公布,在全校领导和教师的心目中实现有“心理准备”;最后是合理设计师德培训课程,保证每次学习或培训的质量。学习或培训的质量是关键,真正收到教师受启发、受感动的效果。
(二)加强师德典范的交流、宣传和表彰
每个学校都有师德典范,他们的事迹对本学校的教师有积极的影响,学校可以通过报告会、交流会、表彰会的形式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宣传,让所有的领导和教师都了解他们的闪光点,为领导和教师树立学习的榜样。不仅本校的师德典范有激励作用,其他学校的也有同样的效应,因此,校际间要积极开展先进师德经验交流,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为进一步增强社会对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学校要组织师德典范到社区、街道、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进行报告和宣传。通过这种方式,让全社会更多的人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意义,了解教师的品德与精神。对师德先进者给予一定的荣誉表彰,也是激励教师不断提升师德素养的有效措施。因此,学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做好师德典范的表彰工作。 (三)完善师德评价制度
师德评价是树立师德典范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要以《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2018)为依据,制订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完善师德评价制度。第一,建立师德评价领导小组。第二,制订师德考核标准。师德考核标准要以科学民主的方式制订,并明确学校领导、同行、学生、家长等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所占权重。第三,要及时反馈考核结果,并对考核有问题教师限期整改。第四,评价要公平、公正。进行师德评价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坚决杜绝评价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最后,建立教师申诉制度,鼓励教师通过正确方式进行自身权益的维护。
五、充分发挥教师工会优势,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9年第二次修正)的规定,中学的教职工工会有责任“教育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因此,在以党建促进工会建设的要求下,中学要充分发挥教师工会的优势,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确立正确政治立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各项活动中,寓教于乐,把师德建设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使师德建设和素质能力提升相互促进。
中学教师在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压力,造成压力的来源是多样的,有教育教学工作压力、职业生涯发展的压力、家庭生活的压力等。其中的压力来源会成为教师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后顾之忧,有的压力源会导致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就会影响教师提升师德修养水平的自觉性。因此,中学的工会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功能与优势,定期或不定期地以座谈会、征求意见等形式,听取教师的意见,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和要求,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或生活中的问题,为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创造条件、提供社会支持。
六、明确师德师风建设中主要问题、突出问题的基本底线,建立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惩处机制
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学习和掌握《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2013)、《中小学教師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政策法规,引导教师明确师德师风建设中主要问题、突出问题的基本底线,树立“红线意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教育、宣传、考核、激励、监督、惩处、保障七大机制的规定,切实解决师德突出问题,引导教师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2019),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师德师风建设中要坚持高位引领与底线要求相结合、严管与厚爱并重的原则,不断激发教师内生动力;提高全体教师的法治素养、规则意识,提升依法执教、规范执教能力。
总之,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是没有止境的,既要依托外在的激励、考核、监督、培训等管理手段,也要扎根于教师的自觉自动的学习提升。
参考文献
[1]罗路璐.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点思考[J].学苑教育.2018(5).
[2]赵允坤,朱思明.中学问题解决式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在教学常规管理背景下[J].现代教育.2019(4).
[3]韩峰.中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对策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1).
作者简介:杨荔(1971—),女,,回族吉林省九台区人,大学本科,吉林省四平市第二十中学校,副书记,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是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督导研究专项课题“教育督导过程中师德问责机制研究”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