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峡库区人口众多,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村教育相对落后。三峡工程加剧了库区的人地矛盾,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与农民增收难等问题突出。加强三峡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提高库区农民素质、促进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和社会安稳、构建和谐三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一、三峡库区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必要性
1.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构建和谐三峡库区的必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三峡工程淹没了库区的大量良田沃土,本来严峻的人地矛盾与就业形势变得更加突出。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也有利于解决库区的人地矛盾,最终实现社会稳定、人民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2.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民就建不成新农村。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一些农民“三个月种田、三个月过年、三个月耍钱、三个月游闲”,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对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民的发展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才能使村村谋发展、户户思创业,才能提高经营现代农业的水平,推进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
3.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是提高库区劳动者的转移就业能力和素质的有效途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初对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及中西部地区主要城市用工意向调查表明:招用新农民工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建筑施工、机械电子等行业;餐饮服务、食品加工、物业管理、物流配送等行业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也较强;80%以上的岗位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6%以上的岗位要求达到初级工以上水平,近60%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转移速度和层次成正比关系,一般劳动力素质高的地区,转移速度要快于劳动力素质低的地区,同时转移劳动力就业层次也高。
4.解决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迫切需要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三峡库区在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特殊战略地位,客观上要求三峡库区大批企业“关、停、并、转”,使三峡库区出现了“到处是新房,很少见厂房;只有交通线,缺少生产线”的产业“空心化”局面。因此,三峡库区就业容量小,压力大,城镇失业问题已经非常突出,更无力承载和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通过转移培训提高劳动力就业和择业能
力,有利于劳动力的对外输出和转移。
二、三峡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及问题
三峡库区范围涉及渝、鄂两省19个县市,面积5.4万Km2。区内山地占67.8%,丘陵地占29.5%,相当部分耕地处于25度左右的斜坡上,且土质较差。库区拥有1966.44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461.06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959.77万人,占农村人口的66.7%;农村从业劳动力827.32万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86.2%。库区现有耕地978.47万亩,人均耕地0.68亩,每个劳动力平均只耕1.18亩。若按每个劳动力耕种4.5亩计算,只需217.44万人;若按每个劳动力耕种6亩计算,只需163.08万人。三峡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至少超过500万人,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长期以来,由于三峡库区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国家投入不足、文化教育落后、农民思想保守等综合因素影响,库区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技能缺乏。在库区腹地重庆市万州区2003年底已转移的31.36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初中文化占71.2%,小学文盲半文盲占8%,高中及以上仅占20.8%。未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盲半文盲占49.7%,初中文化占35.2%,高中及以上仅占15.1%。缺乏知识与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三多二不稳定”现象:即外出打工者多、干体力活多、收入低者多;就业岗位不稳定,经济收入不稳定。
近年来,由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2005年中央财政和市级财政加大了对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支持力度,主办“阳光百劳工程”培训项目,全区共由26个培训机构承担,到位补助金308万元,学员人均295元,全区共培训劳动力11580人,超额完成15.8%,结业并颁发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重庆市“百劳工程”职业结业证书11017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2855人,其中获初级职业技能鉴定证1805人,获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证950人,转移输出9886人,转移率达89.7%,其中区外转移5267人占53.3%,区内转移4617人占46.7%,并打造了“三峡服装”、“三峡保安”、“三峡电焊”三个劳务品牌,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工的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了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使参训农民择业渠道变宽,就业容易且就业后相对稳定,不少沿海企业年前就签订了下一年的用工合同。
目前,三峡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体制不顺、统筹协调不力。三峡库区现有的培训管理体制属于部门办学,部门管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情况较为突出。农民扫盲、扫盲后教育以及农村实用文化技术培训,乡镇企业职工的培训,初、高中毕业生的职业技术培训由各类培训学校负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职业技术等级的考核、鉴定、发证等工作,主要由各级政府的劳动就业部门管理;社会力量培训的审批和业务管理,一般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技术等级的考核认定则主要由劳动就业部门管理。这种条块分割体制对调动部门、行业培训的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导致一些部门与行业追逐自己利益,出现争任务、争生源,培训任务不饱和,培训资源浪费等问题;有些培训部门考、教不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很难做到客观公正;除了用工单位自办或托办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外,其他培训由于教、学、用之间的沟通衔接不够,不同程度存在着学非所用等问题。
2.培训工作开展不平衡。由于不同地区经济社会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差异,不同行业、不同产业、不同岗位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不同,以及领导者、受培者、用人者對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认识不同,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在地区、行业、部门以及个人间发展很不平衡。从调查的情况看,城镇郊区的转移培训总体好于农村,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比无组织的劳务输出转移培训工作要抓得紧、抓得实,劳务输入地(主要是用工单位)的培训一般要好于劳务输出地的培训,针对特定产业、特定岗位开展的培训,培训效果一般也好于泛泛的职业技能和社会知识培训,文化程度高的比文化程度低的培训效果要好。培训基地的发展也呈现不平衡现象。在万州区,2005年中标的26个培训单位,绝大多数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质保量完成全年培训任务。但仍有少数承培学校只能勉强完成了培训任务或未能完成培训任务。还有一些地方的转移培训工作根本没有得以真正开展。
3.经费短缺,培训条件和质量普遍较差。目前三峡库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摊子大、战线长,培训投入的社会总量大,但具体落实到每个培训机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又显得严重不足。就地转移培训工作的规模与质量,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财政的支持力度。三峡库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支付能力的局限性,使上级财政用于转移培训的专项经费难以专款专用。且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只占所需培训费的40%,仍有60%的学费需自行负责,库区属国家级连片贫困地区,向农民收取培训费十分困难,各承培学校为完成培训任务指标,只好利用财政补助资金“免费”培训,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培训规模难以扩大,数量与质量都难以保证。用工部门的培训条件也受到自身经济效益的制约。从总体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办学条件与办学质量普遍较差。不少地方是“一有四无”,即有牌子、无设施、无经费、无师资、无活动,以会代训、标语宣传,是常用的培训方式。一些有基地有人员的培训机构,也明显存在教学设施老化,师资水平较差,管理水平落后,教学内容陈旧,办学模式封闭,专业设置脱离城乡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浪费了培训资源,加大了培训成本。
4.农民自身认识不足,缺乏学习主动性。许多农民对接受转移培训的意义认识不足,只注重眼前利益,宁愿下苦力、打短工、挣现钱,也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参加培训,“要我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加强三峡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建议
1.转化教育思想观念,大力发展库区职业教育,为三峡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舆论基础。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存在重普教轻职教的弊端,进而逐渐形成对职业教育的社会心理偏见,也从根本上制约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的实现程度。三峡库区的普通教育具有典型的“输出”型特点,大学本、专科学生80%以上不能返乡投身家乡建设,一方面是人才的直接流失,另一方面也使本来紧缺的教育投资成为“输出”型投资。职业教育则以其投资相对较小,见效相对较快,且对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直接促进作用而突显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继续抓好“普九”教育同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科教兴农、促进库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库区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由之路。这要求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转化教育思想观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育培养模式,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相互渗透与衔接。推动职业教育从县城和中学向乡村和小学延伸。同时还要引导农民逐步改变传统的自给自足、小富即安、因循守旧的落后观念,使其成为现代农业劳动者。
2.整合社会资源,加强沟通协调和管理监督,确保培训经费和条件落到实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必须充分发挥好各级政府的统筹作用,以教育主管部门为主导,以劳动人事等部门为配合,以农村职校为龙头,以职业技术院校为指导,以乡镇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以各大小企业为实践基地,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加强沟通协调和管理监督,才能为培训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才能确保培训经费和条件落到实处,发挥积极作用。在培训经费和条件的保障方面,要按照“明确责任,成本分担”原则,一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财政支持;二要通过调动与激发用工企业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发动企业资助;三要通过对“三峡”品牌的宣传争取社会各界和国际组织的捐赠与支持;四要根据受训者的经济承担能力,通过适度收取培训成本费用,對确实贫困者实行减免相关费用等措施。同时探索将培训运作模式逐步从依靠行政推动转向更多的依靠市场推动,靠服务求支持,靠贡献求发展。
3.进一步构建机制,搭建服务平台,确保培训工作收到实效。首先,要搭建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再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必须长期地经常性地保持与用工企业的动态联系,建立企业与培训学员双向的用工信息服务平台,才能确保学员接受培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其次,要搭建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再就业维权服务平台。政府应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借鉴市场经济国家作法,制定反就业歧视法,消除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再就业时在户籍、年龄、学历、性别、地域等方面承受的种种歧视。培训学校要尽力为再就业转移劳动力提供维权方面的法律或其他方面的援助,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再次,要搭建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再就业的社会保障服务平台。适合转移培训再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属青壮年,上要赡养父母,下要培育子女,经济、生活与心理压力都非常重。各级政府应不断加强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并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老有所依少有所教。目前,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非常令人堪忧的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并纷纷研究对策。三峡库区的特殊历史与现实使当前农村的留守老人的赡养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尤其突出,也是制约三峡农村劳动力转移再就业的重要因素,必须加以解决。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一、三峡库区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必要性
1.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构建和谐三峡库区的必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三峡工程淹没了库区的大量良田沃土,本来严峻的人地矛盾与就业形势变得更加突出。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也有利于解决库区的人地矛盾,最终实现社会稳定、人民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2.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民就建不成新农村。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一些农民“三个月种田、三个月过年、三个月耍钱、三个月游闲”,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对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民的发展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才能使村村谋发展、户户思创业,才能提高经营现代农业的水平,推进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
3.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是提高库区劳动者的转移就业能力和素质的有效途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初对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及中西部地区主要城市用工意向调查表明:招用新农民工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建筑施工、机械电子等行业;餐饮服务、食品加工、物业管理、物流配送等行业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也较强;80%以上的岗位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6%以上的岗位要求达到初级工以上水平,近60%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转移速度和层次成正比关系,一般劳动力素质高的地区,转移速度要快于劳动力素质低的地区,同时转移劳动力就业层次也高。
4.解决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迫切需要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三峡库区在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特殊战略地位,客观上要求三峡库区大批企业“关、停、并、转”,使三峡库区出现了“到处是新房,很少见厂房;只有交通线,缺少生产线”的产业“空心化”局面。因此,三峡库区就业容量小,压力大,城镇失业问题已经非常突出,更无力承载和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通过转移培训提高劳动力就业和择业能
力,有利于劳动力的对外输出和转移。
二、三峡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及问题
三峡库区范围涉及渝、鄂两省19个县市,面积5.4万Km2。区内山地占67.8%,丘陵地占29.5%,相当部分耕地处于25度左右的斜坡上,且土质较差。库区拥有1966.44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461.06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959.77万人,占农村人口的66.7%;农村从业劳动力827.32万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86.2%。库区现有耕地978.47万亩,人均耕地0.68亩,每个劳动力平均只耕1.18亩。若按每个劳动力耕种4.5亩计算,只需217.44万人;若按每个劳动力耕种6亩计算,只需163.08万人。三峡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至少超过500万人,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长期以来,由于三峡库区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国家投入不足、文化教育落后、农民思想保守等综合因素影响,库区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技能缺乏。在库区腹地重庆市万州区2003年底已转移的31.36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初中文化占71.2%,小学文盲半文盲占8%,高中及以上仅占20.8%。未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盲半文盲占49.7%,初中文化占35.2%,高中及以上仅占15.1%。缺乏知识与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三多二不稳定”现象:即外出打工者多、干体力活多、收入低者多;就业岗位不稳定,经济收入不稳定。
近年来,由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2005年中央财政和市级财政加大了对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支持力度,主办“阳光百劳工程”培训项目,全区共由26个培训机构承担,到位补助金308万元,学员人均295元,全区共培训劳动力11580人,超额完成15.8%,结业并颁发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重庆市“百劳工程”职业结业证书11017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2855人,其中获初级职业技能鉴定证1805人,获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证950人,转移输出9886人,转移率达89.7%,其中区外转移5267人占53.3%,区内转移4617人占46.7%,并打造了“三峡服装”、“三峡保安”、“三峡电焊”三个劳务品牌,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工的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了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使参训农民择业渠道变宽,就业容易且就业后相对稳定,不少沿海企业年前就签订了下一年的用工合同。
目前,三峡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体制不顺、统筹协调不力。三峡库区现有的培训管理体制属于部门办学,部门管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情况较为突出。农民扫盲、扫盲后教育以及农村实用文化技术培训,乡镇企业职工的培训,初、高中毕业生的职业技术培训由各类培训学校负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职业技术等级的考核、鉴定、发证等工作,主要由各级政府的劳动就业部门管理;社会力量培训的审批和业务管理,一般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技术等级的考核认定则主要由劳动就业部门管理。这种条块分割体制对调动部门、行业培训的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导致一些部门与行业追逐自己利益,出现争任务、争生源,培训任务不饱和,培训资源浪费等问题;有些培训部门考、教不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很难做到客观公正;除了用工单位自办或托办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外,其他培训由于教、学、用之间的沟通衔接不够,不同程度存在着学非所用等问题。
2.培训工作开展不平衡。由于不同地区经济社会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差异,不同行业、不同产业、不同岗位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不同,以及领导者、受培者、用人者對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认识不同,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在地区、行业、部门以及个人间发展很不平衡。从调查的情况看,城镇郊区的转移培训总体好于农村,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比无组织的劳务输出转移培训工作要抓得紧、抓得实,劳务输入地(主要是用工单位)的培训一般要好于劳务输出地的培训,针对特定产业、特定岗位开展的培训,培训效果一般也好于泛泛的职业技能和社会知识培训,文化程度高的比文化程度低的培训效果要好。培训基地的发展也呈现不平衡现象。在万州区,2005年中标的26个培训单位,绝大多数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质保量完成全年培训任务。但仍有少数承培学校只能勉强完成了培训任务或未能完成培训任务。还有一些地方的转移培训工作根本没有得以真正开展。
3.经费短缺,培训条件和质量普遍较差。目前三峡库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摊子大、战线长,培训投入的社会总量大,但具体落实到每个培训机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又显得严重不足。就地转移培训工作的规模与质量,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财政的支持力度。三峡库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支付能力的局限性,使上级财政用于转移培训的专项经费难以专款专用。且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只占所需培训费的40%,仍有60%的学费需自行负责,库区属国家级连片贫困地区,向农民收取培训费十分困难,各承培学校为完成培训任务指标,只好利用财政补助资金“免费”培训,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培训规模难以扩大,数量与质量都难以保证。用工部门的培训条件也受到自身经济效益的制约。从总体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办学条件与办学质量普遍较差。不少地方是“一有四无”,即有牌子、无设施、无经费、无师资、无活动,以会代训、标语宣传,是常用的培训方式。一些有基地有人员的培训机构,也明显存在教学设施老化,师资水平较差,管理水平落后,教学内容陈旧,办学模式封闭,专业设置脱离城乡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浪费了培训资源,加大了培训成本。
4.农民自身认识不足,缺乏学习主动性。许多农民对接受转移培训的意义认识不足,只注重眼前利益,宁愿下苦力、打短工、挣现钱,也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参加培训,“要我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加强三峡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建议
1.转化教育思想观念,大力发展库区职业教育,为三峡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舆论基础。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存在重普教轻职教的弊端,进而逐渐形成对职业教育的社会心理偏见,也从根本上制约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的实现程度。三峡库区的普通教育具有典型的“输出”型特点,大学本、专科学生80%以上不能返乡投身家乡建设,一方面是人才的直接流失,另一方面也使本来紧缺的教育投资成为“输出”型投资。职业教育则以其投资相对较小,见效相对较快,且对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直接促进作用而突显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继续抓好“普九”教育同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科教兴农、促进库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库区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由之路。这要求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转化教育思想观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育培养模式,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相互渗透与衔接。推动职业教育从县城和中学向乡村和小学延伸。同时还要引导农民逐步改变传统的自给自足、小富即安、因循守旧的落后观念,使其成为现代农业劳动者。
2.整合社会资源,加强沟通协调和管理监督,确保培训经费和条件落到实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必须充分发挥好各级政府的统筹作用,以教育主管部门为主导,以劳动人事等部门为配合,以农村职校为龙头,以职业技术院校为指导,以乡镇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以各大小企业为实践基地,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加强沟通协调和管理监督,才能为培训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才能确保培训经费和条件落到实处,发挥积极作用。在培训经费和条件的保障方面,要按照“明确责任,成本分担”原则,一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财政支持;二要通过调动与激发用工企业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发动企业资助;三要通过对“三峡”品牌的宣传争取社会各界和国际组织的捐赠与支持;四要根据受训者的经济承担能力,通过适度收取培训成本费用,對确实贫困者实行减免相关费用等措施。同时探索将培训运作模式逐步从依靠行政推动转向更多的依靠市场推动,靠服务求支持,靠贡献求发展。
3.进一步构建机制,搭建服务平台,确保培训工作收到实效。首先,要搭建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再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必须长期地经常性地保持与用工企业的动态联系,建立企业与培训学员双向的用工信息服务平台,才能确保学员接受培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其次,要搭建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再就业维权服务平台。政府应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借鉴市场经济国家作法,制定反就业歧视法,消除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再就业时在户籍、年龄、学历、性别、地域等方面承受的种种歧视。培训学校要尽力为再就业转移劳动力提供维权方面的法律或其他方面的援助,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再次,要搭建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再就业的社会保障服务平台。适合转移培训再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属青壮年,上要赡养父母,下要培育子女,经济、生活与心理压力都非常重。各级政府应不断加强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并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老有所依少有所教。目前,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非常令人堪忧的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并纷纷研究对策。三峡库区的特殊历史与现实使当前农村的留守老人的赡养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尤其突出,也是制约三峡农村劳动力转移再就业的重要因素,必须加以解决。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