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评20世纪90年代日本中国学的新观念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ta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沟口雄三:《方法としての中国》
  近代以及前近代
   沟口站在20世纪90年代的立场,对日本的中国学进行了总结。在第一编第一章《考察<近代中国>的视点》中,沟口提出,日本的中国研究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立场:
   一是以津田左右吉为代表的“近代主义中国观”,对中国是批判的、蔑视的。沟口认为,“近代日本自认为比亚非各国先进、优越的意识,来源于没有根据各民族固有的、内在的价值标准把握其文化,也来源于将欧洲的近代当做普遍的价值标准,并单方面向其归属”;
   二是竹内好等人的中国观,这是战时成长起来的一批学者,他们对日本以“脱亚论”为代表的近代主义进行了自我批判,而把中国革命看成是“亚洲应有的光明未来”,觉得中国恰恰由于缺少欧洲式的近代,从而完成了日本没有实现的社会革命,政治上建立了反帝反封建的共和体制,思想上彻底打倒了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儒学。在竹内好看来,中国近代不断地抵抗和失败,其实正是产生了非西方的、超越近代的“东洋”,而日本则“什么也不是”。但是,沟口却认为,这其实是一个想象的中国,它只是近代日本的反命题,这也是反历史的,因为“日中两国的近代是各自以其前近代为基础,并因此而相对地具有独立性”。他指出,在这种想象中,没有把“中国的近代历史性地客观化”,就像没有把日本的近代历史性地客观化一样;
   三是沟口希望建立新的近代中国观念。他在批判了前两种观念以后,认为“中国的近代既不是超越欧洲的,也并不落后于欧洲,它从开始就历史性地走了一条与欧洲和日本都不相同的独特道路”。在后面一篇评论津田左右吉的文章中,他承认自己的立场与津田有一种微妙的关系,因为津田虽然由于近代主义观念,产生对中国的蔑视,但是他使中国独立于世界了,而沟口则接受了津田的这一方法,尽管他并不主张蔑视中国,但他同样强调各国文化的独特性。他认为,中国近代的独特,是因为它以自己的“前近代”为母体,所以继承了前近代的历史独特性,比如“反专制的共和革命”,就是近代中国人对十六、十七世纪以来“大同”这个历史性课题的继承,所以,后来便有孙中山式的“王道”,以及所谓“大同式的近代”。沟口其实是从如何解释文化革命的立场上重新梳理近代中国思想的线索的,所以追溯了从李贽、戴震、谭嗣同、孙中山的谱系,并比较了中日的“公”“私”观念,指出中国的“公”是在整体的“公”的名义下否定个人之“私”,日本的则是全体(公)、个人(私)相对应的关系,中国的“私”始终受到否定,而日本的“私”则作为相对于政治、社会等公共领域一直受到承认。这一分析,凸显了思想史系谱的连续性,指出了明末新理观并不是在明末清初遭到挫折而产生断裂,而是在清代以后仍然连续不断发展,构成中国的“前近代” 。这一说法,暗示了关于中、日,以及欧近代进程的一种不同已往的解释思路。
   我十分赞扬沟口试图在历史分析中,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理论勇气和思考方向。但我总觉得,这种看法有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使用各自的“前近代”这一概念,虽然“将近代中国之思想遽变的议题,在时间向度上,向上拉长了四五百年”,看起来把唯一尺度的“欧洲”甩开了,给各自的历史书写寻求合法性和合理性,也“有助于掌握思想史内部一些属于长时段推移累进的问题和变迁”,但是,究竟什么是“近代”或什么是需要追溯的“前近代”,仍然是需要界定的问题。
   第一,显然这种各自有各自的“前近代”的理论,其依据是建立在对当下各国现实状况的差异上的,因为这种“结果”的差异,使得他们不能不追溯“历史”的差异性,从而否定“历史”的普遍性,但是,这显然又会使人们形成这样的研究思路:即从各自的“近代”就是从当下的现实,反过去顺藤摸瓜去寻找“前近代”。因此,如何摆脱这种“后设”或“逆溯”的立场,看来是个麻烦的大问题。
   第二,当过去的历史现象被已然近代的历史学家用“后设”的观念所观照,这里又出现另一个麻烦,就是说,如果采用“前近代”和“近代”两词,那么,“近代”是什么?正如沟口自己所说:“近代这一概念,本来是地区性的欧洲的概念。”它是按照西方历史的变化和分期,人为地确立出来的一个标志社会阶段的词汇,而并不是一个时间意义上的词汇,它的背后有种种特定的历史意味和价值判断,并不是所有“距今若干年”的时间都可以称作“近代”或“前近代”的,如果各有各的“近代”,那么,“近代”一词中所包含的落后、先进之类的标准,以及一个国家是否进入近代的标准,是否可以舍弃?但是,如果我们还是要在价值评判和社会分期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近代”的话,那么是否又得回到欧洲“近代”所确立的一些标准上去 ?否则,尽管沟口希望“以亚洲固有的概念重新构成近代”,但是这会不会使得“近代”一词本身变成毫无意义而导致瓦解?当然,站在日本或中国的立场回顾历史,在感情上,人们肯定倾向于重建自己的历史时间和变化线索,仿佛不想被公历控制而用黄帝纪元或用天皇纪年一样。欧洲的“近代”标准可以不要,各自有各自的,就好像在篮球场上踢足球,拳击比赛用高尔夫球的规则,对中国人说爱斯基摩语,对欧洲人说古代汉语文言文,那么,又以什么为尺度,把一个民族和社会的某个历史时段算成是“近代”?而且,你怎么能够在可以被共同理解的范围内,说出一个曾经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的,大家都明白的“近代”和“近代性”来?简言之,尽管沟口常常提及普遍性的存在,但是这个“普遍性”其实已经被“特殊性”架空,而“世界性”也已经被“多元性”拆得不成片断了,而且就连沟口一直在讨论的“近代”,也因为“各有各的”这种思路而瓦解。第三,进一步讨论一个沟口近来常讨论的问题,即作为历史与文化分析空间的“亚洲”的问题。当中国、日本和朝鲜都各有各的前近代、各有各的近代化进路,那么,沟口等人所说的“自立于欧洲(之外)的另一个世界”的“亚洲”,依据什么成为一个可以互相认同,并可以作为独立研究视角的共同空间?从差异的角度看,既然日本与中国的区别如此之大,那么,同属亚洲的中国和日本,又与同属世界的“欧洲”有什么区别?当沟口等人用这种近乎相对主义或解构主义的方法,瓦解了欧洲经验和道路的普遍性的时候,同样也瓦解了日本、中国近代历史经验的普遍性和连带性,这种“相对”的观照下已经变得“零碎”的近代图像,当然否定了欧洲理性化和工业化的近代经验,但也否定了日本“脱亚”的近代经验,也否定了中国“革命”的近代经验,那么,哪一个经验才对“亚洲”有意义?换句话说,“亚洲”究竟应当按照谁的想象来建构和描述?    日本中国学何以成立和确定自身位置
   其实,我们不要忽略的,是沟口的问题意识孕育于日本当代的学术史和思想史中,这正是他的理论的合理性所在。他的全部讨论首先是针对日本,特别是针对日本中国学而来的,因此,接下来需要讨论的,是他对日本中国学研究的看法。在第二编第五章“研究中国的方法”中,沟口激烈批评过去的日本中国学(汉学)。批评的大意似乎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汉学来源于日本人对中国古典的兴趣,一方面,这种兴趣使古代中国的文明被当成是日本的东西,所以,日本的中国学研究者对这些文化没有“外国”或“他者”的意识,“并不是由于他们对中国的事情感兴趣,而是从日本内部的事情、心情出发,而后又将其消化于日本内部的事情、心情之中了”,因此,汉学是“没有中国的中国学”;另一方面,他们研究中国古典的兴趣,没有以“近现代中国为媒介”,就是说,他们研究的古典中国是一个悬置的孤立的文本,所以,也是没有一个实际“中国”的中国学。
   第二,过去的日本汉学把“中国”古典化、经典化,使之成为了与现代中国没有关系,却与日本历史有关系的东西,从而产生了日本自负的民族主义,形成国粹式的大东亚主义,战后日本中国学对中国的兴趣,仍然是“倾向于那个古老而美好的中国”。当然,另一种倾向也在战后滋生,即所谓有良心有觉悟的中国学学者,对于“革命”和“进化”有偏向性的热爱,因此也想象了一个“中国”,作为对古典中国和西方世界的“异端”。可是,由于这个想象的中国与实际中国的差异,使中国学还是在“抛开中国读中国”。
   第三,沟口认为,应当建立一种有中国、但是又超越中国的中国学,应在于超越中国的中国学,换言之,应是以中国为方法的中国学”。这是什么意思呢?按照沟口自己的说法,这里大概包含着这样的几层意思:首先,世界是多元的,中国和日本都是其中的“一”,所以,当学者真正把中国看成是世界“多”中之“一”的时候,就是“以世界为目的”的研究方法。其次,“结合中国实际来考察中国,并且想要发现一个和欧洲原理相对应的中国原理”,这样就可以用“中国眼镜”来看欧洲,比如什么是“自由”?什么是“国家”?什么是“法”和“契约”?这样,就把过去误解为“世界的”还原成了“欧洲的”,普遍的东西就个别化和相对化了。再次,日本可以通过对“中国”的“中国化”,剥离开日本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纠葛,反过来认清自我的位置和身份,确立“日本”这个世界的“多”中之“一”。
   顺便可以提到,在评论法国中国学的时候,沟口的这层意思更清楚。法国中国学曾经被沟口解释为“通过了解中国把欧洲对象化,又进一步通过这些走向了对认识世界轮廓的探讨”。我想,他说法国其实是为了说日本,所以,沟口的意思很明白,他说到,要区别开日本和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古典资源,把中国学真正看成是“一门外国学”“首先把中国当作一个独立的世界来看待,使之站到与日本、也与世界相对化的立场上来”,在后面他又批评日本汉学“把宋明学作为外国学进行研究的意识薄弱”,也就是说,要把“中国”真的作为“中国”,这个“中国”相对于日本来说是“外国”,即在日本文化与历史的研究意识中“去中国化”,把中国当成一个“外国”,这样,恰恰中国学才有了“中国”,而过去,中国学的“中国”是在无意识中融入日本自身的,只有把中国学中的“中国”当作“他者”,才能“使日本这一独立的世界变得客观化,站到与中国以至与世界相对的立场上来”,也就是说,要反对西方中心主义在普遍主义的掩盖下,对历史解释的垄断,也要在日本的汉学研究中去除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笼罩性观念和内在化感受,因此要将中国、日本,以及欧洲当成独立的文化单元来理解,各有各的历史和传统,各有各的近代进程,最后,“通过这些个别的国家与民族的相对化建立起多元的世界观”,因为这样确立“他者”的结果,是在于确立“自身”,把中国当作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文化单元。通过中国研究发现欧洲的独特文化,了解欧洲文化的相对性和局限性,并不是为了证明中国的独特性,而是为了给日本人认识“世界”提供一个角度,使日本人认识到,中国也罢,日本也罢,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都有自己的问题和视角,都有自己的文化和途径。所以,在沟口这里,日本的中国学,并不是中国之学,而是日本之学,因为这样一来,中国学就不再仅仅是古典的学问,也不仅仅是中国之学问,而是进入了日本学界的主流,有了自己的问题意识。
   当然,我理解沟口的说法。日本中国学界近年来的一些变化,使我们看到了这种努力的积极后果,中国学由于有了这些与日本真正相关的问题意识,正是在将中国学成为“外国学”的时候,恰恰使中国学成了与日本有关联的学问。因此,和日本有关系但又有区别的“近代”成了日本中国学界关心的重点(特别在东京),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古典”作为汉学的中心,被不加区分地和日本古代混在一起,他们会关注和讨论这样的问题:中国进入近代的时候,何以不能像日本那样有一个“明治维新”?中国在接受西方思想、知识和制度的时候,何以会和日本的理解情况不同?特别是,当“亚洲”一词被当作中国学界同样关心的视域的时候,中国学、韩国学,也就是近代中国的历史文化思想研究、韩国历史思想文化研究,就和具有主流和笼罩地位的近代日本历史文化思想研究一道,成了日本学术界讨论的话题。
   是日本而不是中国:沟口理论的理解和误解
   上述沟口的理论和方法,有着明确的问题意识,他显然是站在日本中国学的立场上,在对日本中国学的焦虑中思考出来的。在这一理论的思考中,一方面表现了日本学者希望既脱离古代中国文明传统的笼罩,又挣脱掩盖在世界主义外衣下的欧洲中心主义影响,力图在历史领域确立自己的位置、提出自己的立场;另一方面表现了日本中国学界试图进入日本学界,在传统的、孤立的,而且日益边缘的中国研究里,加入日本的问题意识的信念。在沟口这样的日本学者那里,这似乎天经地义,没有问题。可是,这里需要提出的问题是:产生于日本的这种理论和方法,对于不假思索地接受沟口理论与方法的中国人来说,它究竟是什么?我们应当记住“橘逾淮而为枳”的道理,也就是说,中国学界如果要接受这一理论,需要作什么样的诠释和转换呢?    1991年,丸山真男在给《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中文本写的序文中特意指出中国和日本的差异性,所以“现代中国在阅读福泽的思维方法”时,也需要在不同的文脉里“改读”。就是说,对福泽思想的“意译”比“直译”更重要。这种提醒,显示了一个思想史学者的清醒的位置感。因此,对于中国读者来说,需要再度提醒的,是沟口在本书中一再指出的“差异”,这是沟口理论与方法中相当重要的地方。就以中日两方的历史和思想而言,他指出,日本与中国虽然可能共享同一些词汇和思想,但其背景却是有差异的,像宋明理学,虽然中日皆受其影响,但其背后的政治和社会背景相当不同,“皇帝制与幕藩制、科举官僚制与世袭藩禄制、均分相传与长子相传、重视血统与重视家长身份、宗族制与本家分家制、田地的自由买卖与禁止买卖、屯田制、乡村自卫(保甲制)与兵农分离,等等”,由于这些背景差异,所以看上去是一样的“理学”,其实日、中是不同的,他要批评的就是这些日本学者“对此问题迟迟没有显示出兴趣”“反而让日本有过宋学明学这一事实挡住了自己投向‘异’的目光”。
   恰恰是这一提示,可以提醒中国学界。当我们理解和使用沟口理论与方法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这一“差异”。首先,沟口是针对日本学术界的状况特别是日本汉学状况发言的,他的问题意识来自日本,而我们的问题意识应当来自中国。其次,日本汉学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区别“自身本有的古典文化”和“作为外来文化的中国古典”,区别和确立“他者”是为了确立“自我”即日本的位置。而在中国,如果是研究中国历史和思想的学问,却没有区别的问题,需要的倒是把“中国”放在“世界”背景中理解,不是要将研究对象推向“他者”的位置,而是要寻找一个“他者”来对照自身。再次,中国学在中国是主流,并没有边缘的焦虑,而日本的中国学却在日本学界是边缘,不意识到这一点,就会有影响的焦虑。最后,由于日本的中国学处于边缘,当它要把自己放进主流讨论,并且有意使自己讨论的问题和当下发生关联的时候,他们常常会把讨论空间变成“亚洲”,因为只有当“亚洲”被作为讨论单位的时候,中国历史、韩国历史和日本历史一样,就都与现在的日本有了紧密的联系。因此,也就能使人对这一领域格外关注。
   也许是一种臆测,也许只是一种感觉,我觉得沟口的理论与方法如果可以直接挪用于中国的话,可能受到启发最大的,是中国的外国学。说句不中听的话,中国的外国学如外国文学、世界史、外国哲学等等,其位置和在日本的中国学一样,由于一方面总比不上原产地的自幼熏陶(在这一点上,还比不上日本中国学家,因为从日本中国学的渊源上看,他们原来就是与中国共享汉文文献资源和考据研究方法的),半路出家带艺投师,常常力不从心,所以无论在资料上还是体验上,都不如所研究的那个文化圈本身出身的学者,因此“研究”常常落为“编译”,在外国学术界也总是成为学习者和模仿者;另一方面由于是“外国学”,所以看上去无干自身痛痒,至多也只是“借鉴”,所以,并没有触及自己现实的问题意识,也没有关系自己命运的讨论语境,总在本国学术界成不了焦点和主流,更谈不上直接进入大众话题。因此,沟口雄三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没有中国的中国学”一说,相当值得深思:如何使外国的研究与本国的问题相关?如何使外国的言说具有本国的问题意识,或者说如何使本国的言说具有世界的知识背景?这是中国的外国学研究摆脱附庸地位的关键所在,而不是亦步亦趋地人云亦云,想方设法和别人争“同步起跑”。但是,我仍然要强调的是:如果要把多元的近代”与“前“近代”“没有中国的中国学”以及“亚洲历史和文化共同体”等等理论,不假思索地直接平移到中国自己的中国学,我以为,似乎要三思而后行,毕竟沟口的问题意识来自日本、特别是来自日本的中国学。
其他文献
在上课前,心理学教授让学生到办公室,一人搬一个青花瓷瓶去教室。他告诉学生,瓷瓶每个才50块,放心搬。   学生们一听,每人抄起一个瓷瓶,向教室跑去。开始上课了,教授先问:“这些青花瓷瓶值多少钱?”学生们抢答说,50块一个。教授听了,笑着说:“其实,这种青花瓷瓶,起码20000块一个。”学生们都瞪大了双眼。他们还有点后怕,万一刚才一失手,那不惨了?   这时,教授的手机响了。挂了电话,教授无奈地
期刊
为何秦始皇能建立丰功伟业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的推动,建立了一套能够充分调动人积极性的激励制度。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斩获两个敌人“甲士”首级,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释放;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杀敌人五个“甲士”可拥有五户人的仆人。打一次胜仗,小官升一级、大官升三级。在军中,由于爵位高低不同,每顿吃的饭菜甚至都不一样:三级爵[簪袅]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两级爵位“上造”的只能吃
期刊
孔子之后一百多年,到了战国时代中期,出现了孟子。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因此孟子学说值得我们认真探讨。   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指出两点:一、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二、他在学习孔子学说方面,达到“道既通”的境界。东汉的赵岐注解《孟子》一书,认为此书无所不包,涵盖天地万物、仁义道德、性命祸福等,所以他直接以“亚圣”称呼孟子。司马迁以孔子为“至圣”,赵岐以孟子为“亚圣”,儒家传统由
期刊
挨骂  孔子也曾被骂得灰头土脸,落荒而逃。   《庄子·盗跖》篇中,孔子找到横行天下危害四方的盗跖,想劝说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结果被盗跖一顿臭骂。盗跖说,我用刀剑祸害天下,人们都叫我盗跖;而你呢,你摇唇鼓舌,用言论来盗取功名,人们该叫你盗丘才是。   说实在的,我读完盗跖那气势如虹的辩论后,也哑口无言。  怨恨  嵇康的死,与钟会不无关系。   司马昭本有杀嵇康的心,再加上钟会火上浇油,说
期刊
一个文友,稿子发得全国各地漫天都是,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他的上稿消息。我问他有什么秘诀么,他回答说:无他,只是我写的稿子数量更多一些罢了。其实,若论上稿率,我还比不上你呢,但如果你写40篇而我写100篇的话,只要有50%的上稿率,发稿就比你多了。   原来如此。原来数量有时候竟然也是决定成功的因素之一。以前总觉得漫天播种、随机收获是一件靠不住的事情。现在看来,如果没有把握播下的种子能够全部发芽结果
期刊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共出现107次,并且在所有二十篇中都有出现,在开篇第一章和最后一篇最后一章中都提到了。“君子”,是《论语》中唯一贯穿始终的概念,可见其地位之重要。实际上,孔子当年办学,所创办的学校就是培养“君子”的学校,孔子就是“君子之师”,孔子之学就是“君子之学”。而在近百年的儒学研究中,学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礼学”和“仁学”。本文不避浅陋,提出孔子“君子学”的概念,抛砖引玉,以就教于
期刊
总结与感慨  三国写了一个大时代,   水浒写了一帮大英雄,   红楼写了一个大家族,   西游写了一伙大妖怪。      三国玩的是心计,   水浒玩的义气,   红楼玩的感情,   西游玩的是感性。      三国在国,治国,兴国,安国,丧国。   水浒在气,勇气,义气,豪气,霸气。   红楼在情,亲情,爱情,宦情,民情。   西游在趣,情趣,游趣,野趣,妖趣。  
期刊
法国记录片《微观世界》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一只屎壳郎,推着一个粪球,在并不平坦的山路上奔走着,路上有许许多多的沙砾和土块,然而,它推的速度并不慢。  在路正前方的不远处,一根植物的刺,尖尖的,斜长在路面上,根部粗大,顶端尖锐,格外显眼。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屎壳郎偏偏奔这个方向来了,它推的那个粪球,一下子扎在了这根“巨刺”上。  然而,屎壳郎似乎并没有发现自己已经陷入困境。它正着推了一会儿,不见
期刊
“好人”在这个时代已经不那么像一个好词了,“好”字背后所隐含的道德衡量标准并不必然指向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有时甚至南辕北辙。而在现代政治背景下,一个国家的民众对个人的权利意识、对社会和国家治理的参与意识才最终可能带来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而这正是公民意识。   在这篇文章中,学者周濂从中国的经典好人雷锋、雷老虎到古希腊人对“德性”的追求,最终把“中国式好人”从公民话语中彻底剥离了出来。那么到底为
期刊
导读:“为了梦想、为了责任、为了家人、为了爱……”曾经以为这些就是答案,也没心没肺的戏说过“活着,因为还没有敢于死去的勇气。”  在安静的角落,沉思:“人,活着为了什么?”   “为了梦想、为了责任、为了家人、为了爱……”曾经以为这些就是答案,也没心没肺的戏说过“活着,因为还没有敢于死去的勇气。”   当我直接面对那些与病魔作战的患者、翻看着面目全非的患病者相片,我的身心都在震撼。直接面对死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