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血压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许多人糊里糊涂得了高血压,甚至丢了命,还认为“没办法呀!”似乎是“命中注定”。其实,在高血压还未发生前,理智地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定期检查身体,是完全能阻止高血压发生的。
低盐
盐已被世界公认为“秘密杀手”。在工业发达的国家,被盐送进坟墓的生命比有害化学物质造成的受害者还要多。如今,这些国家的居民已逐步养成吃生菜和水煮蔬菜的饮食习惯,在餐桌上放盐瓶,用餐时自己撒上少许。在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末,人们从吃咸鱼干到吃大量新鲜蔬菜、水果,平均摄盐量由每人每天29克下降到10克以下。老年人口味重,年轻人口味淡,这种饮食习惯上的改变是日本人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随之中风(卒中)患者也明显减少。
据统计,中国的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平均每人每天吃盐12~18克,而在南方就较低,从而造成东北地区高血压发病率比南方高。
看看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早餐往往是稀饭、馒头加各类咸菜(或腐乳),单一块4厘米见方的腐乳就约含盐5克,一小碟咸菜(如榨菜)含盐4克。这样,每天一块腐乳就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日食盐摄入标准(4~6克)。另外,我国许多人平时在烧菜或烧汤时都有放味精的习惯,而1克味精就含盐0.5克。许多食物,如空心菜、豆芽、虾类、紫菜里都含有一定量的钠盐。
有的人说,同样进食高盐食品,有的人血压会升高,有的人血压不升高,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主要与个体是否为盐敏感者有关系。通常,盐敏感者即使日常摄盐量并不比正常人高,但由于他们具有遗传性肾排钠障碍,易于发生体内钠潴留,以致很容易发生高血压。调查发现,正常人盐敏感者达30%,而高血压病患者中的盐敏感者达60%。
那么,为什么要全民限盐呢?因为盐不但可以使人发生高血压,而且还会直接损伤全身各处血管壁,引起血管硬化,导致心肌梗死或肾功能衰退等发生。
例如,一位患者到我们医院来看病,他说他用了各种药物,血压就是降不下来。我一看病历,噢!他是宁波人,咸菜、咸鱼吃得起劲。我立刻安排他低盐饮食,食土豆、蔬菜、水果。患者哇哇乱叫:“哎呀,要吐了,要吐了!”然而,短短一个星期,血压就下来了。再给他吃咸菜,他嫌“太咸了”。所以说为了预防高血压,要改变饮食习惯,控制摄盐量。
此外,研究证实,补充钾和钙可以促使钠排出,使血压下降。为此,建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多食含钙丰富的蔬菜与食物,如菠菜、油菜、土豆、红薯、蘑菇、木耳、牛奶、豆制品等。
减肥
过去,人们对胖人不管男女老幼,都认为是福相。其实,胖到一定程度不单是美的问题,而是一种病态。俗话说“有钱难买老来瘦”,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老年肥胖对健康更不利,一胖生百病,肥胖会导致一些可危及生命的疾病。高血压和肥胖是一对“好兄弟”,它们形影不离——高血压患者中一半左右是胖子,而肥胖人群中有一半是高血压。
胖有很多种,有的人的胖集中在腹部上,腰围粗,肚子大,我们称之为腹型“向心性肥胖”。这种胖最危险——常常有高血压并伴有血脂紊乱、血液胰岛素增高、糖耐量异常,被称为“代谢综合征”。肥胖存在多重危险因素,因此预后较差。由于体内脂肪堆积过多,腹部脂肪通过血管到肝,引起脂肪肝,严重时引起肝功能异常(脂肪肝性肝炎),甚至肝硬化。
当前,虽然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人们的思想并没有跟上。不少人认为“不吃白不吃”,你劝他节制点饮食,控制体重,他会讲“不吃,活着没啥意思”。肥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的文化修养与素质。在高层次人群中很少有极度肥胖者,这些人都非常注意饮食适量及身体锻炼。
那么,怎么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否超过理想体重呢?平时可通过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平方)来看自己是否达到理想体重。当BMI超过24,发现自己超重了,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减肥。我有两个患者,一个体重115千克,通过努力体重减到100千克,走路还是气喘吁吁,血压难以控制。而另一个患者体重85千克,通过运动、节食,体重减轻至70千克,血压控制得很好。由原来服用3~4种降压药,减到只吃一种,而且精神焕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因此,减肥要从超重期着手,“减肥不如防肥”,人人都应关注自己的体重,定期加以测定。
至于减肥的方法,目前有许多。例如,减肥茶、减肥药、减肥衣裤,甚至针灸减肥......其实,减肥的最佳方式是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控制饮食是减肥的基础。人为什么会胖起来,除了少数人由于某些代谢疾病或某些基因因素外,摄入量超出消耗量,脂肪就会在体内堆积。而要达到减肥的目的,就要让摄入与消耗形成负平衡,这样就可以减轻体重。
控制饮食减肥,首先要管好“嘴”。有一个患者,身高172厘米,体重86公斤,已达肥胖标准,血压很难控制。过去早餐是泡饭加咸菜,现改为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一个西红柿。午餐原来吃250克米饭,现在吃150克。晚餐以水果和清淡蔬菜为主,不吃夜宵,睡前两小时不进食。未服用任何减肥药,只是坚持每天运动锻炼1小时以上,不到半年,就成功地把体重减轻了15千克,血压也得到较好的控制。
为此,劝告肥胖或超重者,不节制饮食,依靠药物,这可能会减轻体重,但一旦停药,体重有可能立即反弹。而有的人吃了减肥药,体重是下来了,可血压却没下来,甚至会上升。
运动是减肥的良方。一般说来,快走、游泳、骑自行车都很适合。“快走”是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通常每次锻炼,时间应超过30分钟,并逐步延长到1小时。日常生活中,锻炼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例如,上下班可改坐车为快步走(30~45分钟,心率100次/分钟),直到大汗淋漓,有疲劳感为止。腹型肥胖者通过坚持游泳锻炼,腹围肯定会明显减小。而腹型肥胖是脂肪肝、糖脂代谢紊乱的基础。其实,运动不但减肥,还可提高免疫功能,降血压、降血脂,既经济,副作用又小,何乐而不为。
减压
不良心理因素可导致高血压。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工作节奏明显加快,不少人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心理状态容易产生不平衡,以致交感神经兴奋过度,表现为工作时心动过速、火气大,休息或睡眠时心率明显减缓。长期心跳过快(≥75次/分),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比率会随心率增加而直线上升。打个比方说,你去赶火车,还有1分钟火车就要开了,你提着大箱子,心里那个急呀,满头大汗赶上去,一次两次还可以,如果一个人成天这样地赶火车,受得了吗?自然受不了。
最近,我国进行的一次调查发现:中年人患高血压病的增长率明显高于老年人。在这部分中年人中不少都是白领、领导干部,他们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压力大,并且上下班乘电梯、坐汽车,活动量少,应酬又多,常常体重超标,这应该引起关注。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人群以及生活环境之间能否保持良好的协调和均衡,能否正确对待自己、别人和社会的一种心理状态。要重视心理健康,重视性格修养,在压力来的时候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当发现有心理障碍时,要到心理专科去咨询、诊治。在发达国家,几乎60%的人都很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而目前我国居民对心理健康咨询意识还比较淡薄,由此产生的后果,往往是难以挽回的。
限酒
王大叔50岁时发现血压有点高,觉得没有什么症状,所以没有服用降压药。退休后,听说酒能活血,就开始喝白酒,而且酒量越来越大,血压也越来越高。每天清晨起来,就手不离酒瓶,两年后发生中风,又一年后再次中风身亡。
因此,提倡“限”酒,关键是不要天天喝酒。大量饮酒也是健康的一大绊脚石。根据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世界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在发达国家依次为吸烟、高血压、酗酒,在发展中国家依次为酗酒、高血压、吸烟。
酗酒是高血压、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饮高度酒精含量的白酒。俄罗斯人喜欢喝伏特加酒,中风者之众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而欧洲人不饮白酒,多喝葡萄酒或啤酒,中风者明显要少很多。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酗酒的问题也较突出。我国目前餐桌上应酬时,常有不喝白酒不够朋友,“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的风气。喝一杯白酒(100克),必定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上升,长期饮酒会成瘾,形成恶性循环,并引发中风。
低盐
盐已被世界公认为“秘密杀手”。在工业发达的国家,被盐送进坟墓的生命比有害化学物质造成的受害者还要多。如今,这些国家的居民已逐步养成吃生菜和水煮蔬菜的饮食习惯,在餐桌上放盐瓶,用餐时自己撒上少许。在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末,人们从吃咸鱼干到吃大量新鲜蔬菜、水果,平均摄盐量由每人每天29克下降到10克以下。老年人口味重,年轻人口味淡,这种饮食习惯上的改变是日本人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随之中风(卒中)患者也明显减少。
据统计,中国的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平均每人每天吃盐12~18克,而在南方就较低,从而造成东北地区高血压发病率比南方高。
看看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早餐往往是稀饭、馒头加各类咸菜(或腐乳),单一块4厘米见方的腐乳就约含盐5克,一小碟咸菜(如榨菜)含盐4克。这样,每天一块腐乳就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日食盐摄入标准(4~6克)。另外,我国许多人平时在烧菜或烧汤时都有放味精的习惯,而1克味精就含盐0.5克。许多食物,如空心菜、豆芽、虾类、紫菜里都含有一定量的钠盐。
有的人说,同样进食高盐食品,有的人血压会升高,有的人血压不升高,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主要与个体是否为盐敏感者有关系。通常,盐敏感者即使日常摄盐量并不比正常人高,但由于他们具有遗传性肾排钠障碍,易于发生体内钠潴留,以致很容易发生高血压。调查发现,正常人盐敏感者达30%,而高血压病患者中的盐敏感者达60%。
那么,为什么要全民限盐呢?因为盐不但可以使人发生高血压,而且还会直接损伤全身各处血管壁,引起血管硬化,导致心肌梗死或肾功能衰退等发生。
例如,一位患者到我们医院来看病,他说他用了各种药物,血压就是降不下来。我一看病历,噢!他是宁波人,咸菜、咸鱼吃得起劲。我立刻安排他低盐饮食,食土豆、蔬菜、水果。患者哇哇乱叫:“哎呀,要吐了,要吐了!”然而,短短一个星期,血压就下来了。再给他吃咸菜,他嫌“太咸了”。所以说为了预防高血压,要改变饮食习惯,控制摄盐量。
此外,研究证实,补充钾和钙可以促使钠排出,使血压下降。为此,建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多食含钙丰富的蔬菜与食物,如菠菜、油菜、土豆、红薯、蘑菇、木耳、牛奶、豆制品等。
减肥
过去,人们对胖人不管男女老幼,都认为是福相。其实,胖到一定程度不单是美的问题,而是一种病态。俗话说“有钱难买老来瘦”,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老年肥胖对健康更不利,一胖生百病,肥胖会导致一些可危及生命的疾病。高血压和肥胖是一对“好兄弟”,它们形影不离——高血压患者中一半左右是胖子,而肥胖人群中有一半是高血压。
胖有很多种,有的人的胖集中在腹部上,腰围粗,肚子大,我们称之为腹型“向心性肥胖”。这种胖最危险——常常有高血压并伴有血脂紊乱、血液胰岛素增高、糖耐量异常,被称为“代谢综合征”。肥胖存在多重危险因素,因此预后较差。由于体内脂肪堆积过多,腹部脂肪通过血管到肝,引起脂肪肝,严重时引起肝功能异常(脂肪肝性肝炎),甚至肝硬化。
当前,虽然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人们的思想并没有跟上。不少人认为“不吃白不吃”,你劝他节制点饮食,控制体重,他会讲“不吃,活着没啥意思”。肥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的文化修养与素质。在高层次人群中很少有极度肥胖者,这些人都非常注意饮食适量及身体锻炼。
那么,怎么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否超过理想体重呢?平时可通过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平方)来看自己是否达到理想体重。当BMI超过24,发现自己超重了,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减肥。我有两个患者,一个体重115千克,通过努力体重减到100千克,走路还是气喘吁吁,血压难以控制。而另一个患者体重85千克,通过运动、节食,体重减轻至70千克,血压控制得很好。由原来服用3~4种降压药,减到只吃一种,而且精神焕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因此,减肥要从超重期着手,“减肥不如防肥”,人人都应关注自己的体重,定期加以测定。
至于减肥的方法,目前有许多。例如,减肥茶、减肥药、减肥衣裤,甚至针灸减肥......其实,减肥的最佳方式是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控制饮食是减肥的基础。人为什么会胖起来,除了少数人由于某些代谢疾病或某些基因因素外,摄入量超出消耗量,脂肪就会在体内堆积。而要达到减肥的目的,就要让摄入与消耗形成负平衡,这样就可以减轻体重。
控制饮食减肥,首先要管好“嘴”。有一个患者,身高172厘米,体重86公斤,已达肥胖标准,血压很难控制。过去早餐是泡饭加咸菜,现改为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一个西红柿。午餐原来吃250克米饭,现在吃150克。晚餐以水果和清淡蔬菜为主,不吃夜宵,睡前两小时不进食。未服用任何减肥药,只是坚持每天运动锻炼1小时以上,不到半年,就成功地把体重减轻了15千克,血压也得到较好的控制。
为此,劝告肥胖或超重者,不节制饮食,依靠药物,这可能会减轻体重,但一旦停药,体重有可能立即反弹。而有的人吃了减肥药,体重是下来了,可血压却没下来,甚至会上升。
运动是减肥的良方。一般说来,快走、游泳、骑自行车都很适合。“快走”是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通常每次锻炼,时间应超过30分钟,并逐步延长到1小时。日常生活中,锻炼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例如,上下班可改坐车为快步走(30~45分钟,心率100次/分钟),直到大汗淋漓,有疲劳感为止。腹型肥胖者通过坚持游泳锻炼,腹围肯定会明显减小。而腹型肥胖是脂肪肝、糖脂代谢紊乱的基础。其实,运动不但减肥,还可提高免疫功能,降血压、降血脂,既经济,副作用又小,何乐而不为。
减压
不良心理因素可导致高血压。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工作节奏明显加快,不少人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心理状态容易产生不平衡,以致交感神经兴奋过度,表现为工作时心动过速、火气大,休息或睡眠时心率明显减缓。长期心跳过快(≥75次/分),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比率会随心率增加而直线上升。打个比方说,你去赶火车,还有1分钟火车就要开了,你提着大箱子,心里那个急呀,满头大汗赶上去,一次两次还可以,如果一个人成天这样地赶火车,受得了吗?自然受不了。
最近,我国进行的一次调查发现:中年人患高血压病的增长率明显高于老年人。在这部分中年人中不少都是白领、领导干部,他们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压力大,并且上下班乘电梯、坐汽车,活动量少,应酬又多,常常体重超标,这应该引起关注。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人群以及生活环境之间能否保持良好的协调和均衡,能否正确对待自己、别人和社会的一种心理状态。要重视心理健康,重视性格修养,在压力来的时候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当发现有心理障碍时,要到心理专科去咨询、诊治。在发达国家,几乎60%的人都很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而目前我国居民对心理健康咨询意识还比较淡薄,由此产生的后果,往往是难以挽回的。
限酒
王大叔50岁时发现血压有点高,觉得没有什么症状,所以没有服用降压药。退休后,听说酒能活血,就开始喝白酒,而且酒量越来越大,血压也越来越高。每天清晨起来,就手不离酒瓶,两年后发生中风,又一年后再次中风身亡。
因此,提倡“限”酒,关键是不要天天喝酒。大量饮酒也是健康的一大绊脚石。根据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世界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在发达国家依次为吸烟、高血压、酗酒,在发展中国家依次为酗酒、高血压、吸烟。
酗酒是高血压、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饮高度酒精含量的白酒。俄罗斯人喜欢喝伏特加酒,中风者之众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而欧洲人不饮白酒,多喝葡萄酒或啤酒,中风者明显要少很多。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酗酒的问题也较突出。我国目前餐桌上应酬时,常有不喝白酒不够朋友,“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的风气。喝一杯白酒(100克),必定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上升,长期饮酒会成瘾,形成恶性循环,并引发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