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八大精神融入实践教学过程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awoai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 “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的精神,关键是将十八大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概论》课,特别是融入《概论》课中最能体现其实效性的课堂实践和社会实践环节的实践教学。
  [关键词]十八大精神;融入;实践教学 《概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2 — 0165 — 02
  十八大精神是我党最新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明确要求“要抓好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把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1〕,高校开设的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将主要承担这一重大任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理论体系是系统阐述关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理论,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总结,是我党实践的产物。因此“要抓好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2〕关键是要深刻理解十八大精神融入《概论》课程的前提。抓住十八大精神融入《概论》课程,特别是要融入该课程中最能体现其实效性的课堂实践环节、和社会实践环节的实践教学。
  一、十八大精神融入实践教学过程的前提
  (一)需要教师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
  十八大精神融入实践教学的首要前提是《概论》课教师必须真正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呼应的角色,《师说》中有一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而学生一定是接受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学生能否从老师那里得到知识、解开疑惑、完成学业,一定程度上要看老师有没有传道受业解惑的能力。而拥有这种能力的前提是自己已经真正理解、掌握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承担对大学生宣讲、传播十八大精神的《概论》课的教师必须要认识到教师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
  (二)需要大学生主动培养忧患意识、担当意识、成才意识
  十八大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按当代大学生的年龄估算,正是他们承担这一使命,责无旁贷。可在当今的大学生顺境多、逆境少,他们无法理解或深刻理解时代所赋予的责任与重任。因此,对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担当意识、成才意识从思想上、心理上的培养,刻不容缓。只有如此,才经得起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要经受得住各种复杂环境的锻炼,做一位有担
  当、有责任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因此作为历史使命承担者的大学生,必须找准“十八大精神”这个前进的旗帜,行动的航标,教师在授课中若要激发学生内心产生对这种理论的需求、渴望,就需要大学生身上绽放忧患意识、担当意识、成才意识的光芒。
  (三)需要高校对思政课、实践课足够重视
  1.需要高校对思政课足够重视。不管是民办高校还是公办高校、职业院校还是普通院校、大专院校还是本科院校,都设置专门的思政教学部门,有专设领导机构,专职教师队伍,设置完善的教学课程,课时安排充足,整个教学链条呈现规划性、目的性、整体性的特点,高校的的发展思路、方向与思政课传达精神高度契合,足以看出高校对思政课基本重视。
  2.需要高校对实践课足够重视。教学按授课方式的不同可区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如前所述,各高校基本保证思政课有完整的教学链条、充足的课时,基本保证教师的理论授课能对学生做到把十八大精神上传下达,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知道”了十八大精神。如何实现学生对十八大精神由“知道”到“深化”最后“内化”,实践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取得这个环节的良好效果,还在于对高校实践课足够重视。这种重视表现在实践教学要素保证性,诸如实践环境、实践经费、制度保障、长效机制等要素。
  二、十八大精神融入实践教学的过程
  (一)十八大精神融入课堂实践教学的过程
  课堂是学生完成学习的主要阵地,教师的课堂授课以课堂讲授和课堂实践为主要方式。传统的理论讲授为主的课堂讲授可以为学生架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课堂实践教学却可以使学生将这一的理论体系进一步深刻理解、内化为自我认知的一部分。因此,课堂实践教学不仅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教学实践,而且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以教授过的《概论》课为例,十八大精神融入该课程,以下实践方式具有较强的实操性。
  (一)主题演讲与ppt的分组制作
  《概论》课教材的最直观的特点是章节多,理论内容丰富。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小章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收集、资料整理,学习、认识课程知识,以演讲的形式,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概论》课堂教学一般是涉及不同专业和不同班级的学生,大多数是大班授课,在课堂实践中,教师首先要了解这一特点,对班级分组,选出小组负责人,责任到人,并进行明确分工,小组演讲完毕,教师再对每个小组演讲的内容评价、讲解,最后根据演讲情况计入每个组每位同学的平时成绩。通过这种演讲的形式,学生会提高学习、了解、接受课程的积极性和愿望,并同时提高团队合作的意识,对于培养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和十八大精神融入教学有很好的促进。
  (二)课堂讨论、辩论
  课堂讨论、辩论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以《概论》为例,《概论》2013修订版教材与时俱进的增加十八大重要内容,例如第六章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教材P122呈现:“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鲜明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对于这个知识点如果只是理论讲授,学生只是记住这个知识点,但是如果能引导学生课堂讨论、辩论,效果将大为改变。首先,先组织学生发表对“小康”二字的理解,教师总结。接着,组织学生讨论“建设小康”与“建成小康”意义的不同,教师总结。然后,组织学生分别计算当“建成小康”与“三步走”的第三步时间节点上作为90后自己的年龄,结合中国梦,最后得出他们将是“建成小康”、“三步走”的第三步的完成及中国梦实现的承担者的不二人选,由此学生内心一种使命感、忧患意识、责任感便会油然而生。在实操上,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讨论、辩论之前,引导学生查阅大量资料,培养学生分析、思辨及客观、全面地解析问题的能力,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起来,增强教学的效果。   (三)专家讲座
  专家一般是指是在某一领域颇有见解或研究较为深入的人士。在认真领会十八大精神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发展状况、发展前景,设定一定的主题,适时邀请市内外、校内外专家邀请专家进行主题讲座。通过专家讲的这一主题,让学生了解到国家政策在实践中的成果及其在社会实践中的的运用,从而使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充满信心。
  (四)观看影像资料与评析
  《概论》课程的理论体系是我党实践经验的总结,很多优秀的影片、纪录等影视资料再现历史、回到过往、感受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视觉冲击是最直观的,因此课堂实践采取影像资料的方式也是很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给学生观看相关的的影像资料,如《国情备忘录》等纪录片,观看之后,重要的一步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评论。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学生有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客观地看待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十八大精神融入社会实践教学的过程
  胡锦涛指出:“广大青年要努力参加社会实践,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自觉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汲取丰富营养、提高综合素质,真正成为既学识广博又能干实事的新一代建设人才。”〔3〕因此,十八大精神融入实践教学,必须重视社会实践教学这一环节。主要表现在组织好以下四类活动。
  (一)通过实践教学基地融入
  高校思政部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地区丰富的教育资源,与一些单位签约,建立相对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以海口经济学院为例,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有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图书馆、李硕勋烈士纪念亭、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红旗镇本立生态文明村、中共琼崖一大会址、罗帅生态文明村、海口市监狱等。这些实践教学基地,虽然是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整体而设,不单为《概论》一门课而设,但其所起的作用则是共同的。
  (二)通过参观访问活动融入
  1、通过参观活动把十八大精神融入社会实践教学。参观地点一般选择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地方、革命纪念地、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教育基地,通过参观使学生不仅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及对党的认识和感情,而且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2、通过访问活动把十八大精神融入社会实践教学。访问对象一般选择社会各个层面的有突出贡献或典型事迹先进人物,访问的过程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震撼力、感染力,学生会通过这些生动、鲜活的实例在内心比较、自省、反思、最终内化为自身的力量。组织学生访问的同时,高校还可在访问结束后,组织开展“学习先进,争做标兵”的主题实践活动,以深化“访问”的效果。
  (三)通过假期社会调研活动融入
  在十八大精神融入实践课的过程中,假期社会调研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环节,可以促进大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增长才干;可以引导大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树立成才的理念,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施展学生的已学的知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培养大学生的劳动的意识和奉献精神。
  〔参 考 文 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N〕.人民日报,2012-11-26.
  〔2〕新华社.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N〕.人民日报,2012-11-26.
  〔3〕胡锦涛.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中国青年报,2008-06—15(01).
  〔责任编辑:侯庆海〕
  [收稿日期]2015 — 01 — 04
  [基金项目]本文为海口经济学院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理论自信”问题研究》(项目编号:hjyj2013
  027)的阶段性成果和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十八大精神融入课堂教育教学过程研究》(课题批准号:QJY125041)
  [作者简介]徐趁丽(1978—),女,河南汝州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拉什迪所作的小说《午夜的孩子》是一部关于历史、记忆、身份的作品,整部小说塑造了萨利姆这个不够可靠的叙述者与行为可疑的主人公等角色,并以二十世纪的印度作为创作背景,为读者呈现出后殖民时期印度社会光怪陆离的现实景象与问题。拉什迪通过为读者展现主人公坎坷命运与其家族历史,重新审视了印度民族苦难的磨砺,让小说具有极其沉重的历史垂重感与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小说《午夜的孩子》的分析,可以深入而全面地解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迅速转型,各种社会问题逐步凸显出来,所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发挥社会组织的优势参与社会治理无疑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本文以哈尔滨市为例首先分析社会组织参与创新社会治理的优势之处,然后对哈尔滨市社会组织发展现状进行总结,从而提出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索促进哈尔滨市社会组织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会治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C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重庆市石柱县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开展留守儿童工作的多个典型地区的文本研究,认为以“还原论”为代表的留守儿童工作模式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难为的,而城乡一体化不仅为开展留守儿童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更是一种宏观、统筹的方法。本文以城乡一体化为背景,通过对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转为流动儿童的研究,为解决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工作框架。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留守儿童; 流动儿童 
期刊
[摘 要]公众参与是近来关注的热点,但具体到土地征收程序中的农民参与,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分析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泰州地区相关农村的实证调查,有力地说明了当前土地征收程序中农民参与的现状。公众参与的视角下,审视土地征收程序中的农民参与,发现在规范和事实层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法律制度构建不完善,农民的参与能力仍需提高,农民参与的效力不足。  [关键词]城镇化 ;土地征收 ;公众参与 ;农民
期刊
[摘 要]1949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从整体上讲比较重视法制建设,对如何“依法治村”进行了积极的可贵地探索。以《共同纲领》和《五四宪法》为标志开创了中国法制的新纪元;以《中国土地法大纲》为法律准绳,在新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并成立人民法庭依法判决土地改革中产生的问题;“一化三改”的立法体系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法律支撑。在我们肯定这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依法治村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
期刊
[摘 要]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既面临农村转移人口离农的压力和挑战,也积累了农村转移人口离农机制建构的经验。立足于河南省实际和经验,研究建议:从经济发展动力的角度提出产业政策作为农村人口有效离农的支撑机制;从城镇化发展促进的角度提出新城镇化作为农村人口有效离农的归宿机制;从社会发展稳定的角度提出公共服务作为农村人口有效离农的促进机制;从制度完善保障的角度提出法制建设作为农村人口有效离农的保
期刊
[摘 要]微博、微信作为当前最为流行的新媒体,兼具通信、社交、服务等多种功能。我国各级党政机关通过开通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来加强应急管理、舆论引导和公益服务等活动,“微政务”的理念已经普遍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在媒体融合不断加快的今天,利用新媒体办好“微政务”成为当前做好群众工作所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官方认证的政务微博、微信日益增多,覆盖面逐渐扩大,人民群众对“微政务”的服务水平也有较高的期待,加强
期刊
[摘 要]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于2013年推出了他的第三部巨作《群山回唱》。这部作品主要以阿卜杜拉和帕丽兄妹六十年的聚散离合为主要线索,以亲情、爱和责任为主题,向世人展示了战争给阿富汗人带来的创伤,以及由此引起的伦理身份的缺失。本文以文学伦理学为视角,通过对帕丽一家三代人生存命运的分析,解读兄妹之间伦理身份的缺失,姐妹之间伦理身份的背弃,以及战争给阿富汗逃亡者带来的伦理身份的困惑。  
期刊
[摘 要]基于专业服务能力、服务平台承载能力、农科教统筹模式服务能力和研发能力四个维度的实证分析,对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和安徽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农业现代化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在得出基本结论基础上,提出相应改进策略。   [关键词]涉农高职院校;农业现代化;服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2 —
期刊
[摘 要]信仰对个体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大学生群体的信仰状况关系到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网络普及化的新形势下,尽管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健康的,但受一些社会不良因素影响,一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怀疑,甚至转向宗教、迷信,这需要社会给予关注,政府和高校应采取措施加以引导和改进。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