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ng1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便秘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66例AMI患者进行评估采取个性化的护理干预。结果:44例发生便秘,占68.2%,排便诱发心绞痛5例,心动过速4例,心律失常导致死亡2例。结论: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掌握正确的排便方法,提供舒适的排便环境,控制患者的情绪是预防患者排便发生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的心肌坏死[1]。AMI患者早期必须卧床休息,但卧床期间患者容易发生便秘,而便秘可诱发AMI患者心律失常、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甚至死亡[2]。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必须处理好患者的便秘问题。我科2009年2月-2010年6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6例出现便秘44例,分别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本组66例患者均符合心肌枉死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40例,占60%,女性26例,占40%,年龄31-79岁,平均年龄64岁,其中出现便秘44例,男性30例,女性14例。住院时间7-29天。
  1.2 排便情况44例均在住院后2-3天出现便秘,其中采用低位灌肠排便9例,徒手排便2例,其余在实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后顺利排便。
  1.3 个性化排便干预方法
  1.3.1 评估 入院时根据患者的年龄,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了解患者的处理情况,对疾病的态度,对疾病的了解,心理情绪反应,家庭经济及社会支持等。了解日常排便习惯并做好记录。
  1.3.2 采用均衡的饮食 要多饮水,使肠腔内保持足够使大便软化的水分,鼓励患者进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和水果,如韭菜、菠菜、香蕉等。告知患者及家属粗纤维素饮食可促进肠蠕动,使粪便易于排出。
  1.3.3 加强心理护理 AMI患者由于躯体疾病,功能状况,个性因素,社会因素,生活及工作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焦虑、抑郁和恐惧等情绪,严重影响疾病的康复。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主动与患者交谈而耐心解答问题,给予鼓励支持,使患者树立自信和认识自我的价值,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及时了解患者的需要。及时了解患者的需要,给予相应的指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焦虑药。
  1.3.4 加强排便知识的宣教 向患者讲解与AMI相关的知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发生便秘的可能性及发生后的危害提示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介绍治疗AMI便秘的成功经验,激发患者主动参与治疗,使其获得治疗疾病的信心。
  1.3.5 排便方法指导 由于排便习惯的改变,多数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或有人在旁,以致有意识的不排便。此时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说明床上排便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如患者不能适应床上排便,应设法抬高床头,排便时急性高危期应遵从床上排便,护士做好床边监护,密切注意心电、血压、氧分压等的变化,排便时注意遮挡,排便后安排舒适体位。恢复期的排便应根据患者个体要求,先端坐床上2min,然后下床站立5min,由护士陪送入厕,并给予合适的身体支撑。有习惯便秘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可采取低位灌肠,仍无效者,护士戴手套徒手掏出粪便,并告知患者不要用力。
  1.3.6 按摩腹部 每日3次按摩腹部,增加腹压及肠蠕动促进排便,准确记录每日大便次数,保持每日大便一次。
  2 结果
  本组排便护理136例次,其中离床排便79次,排便过程顺畅。床上排便57例次,排便诱发心绞痛5例次,心动过速4例次,心律失常导致死亡2例,并发症率为8%。
  3 结论
  AMI高危期是在发病后1h-1w,并发症的发生也多见于1w时间内。有研究报道[3],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26.6%,部分患者为小便,大便用力诱发。因此患者在发病1w内要消除一切可加重心脏负担的因素。排便虽不是AMI并发症的独立诱发因素,但临床上高度重视。要求护士对患者的整体及疾病的动态要有预见性,护理上要有针对性和灵活性。本组通过对66例AMI患者进行排便评估,注意到其发生便秘与患者卧床,负性情绪,排便环境和方式不适应造成的排便困难,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个体化护理干预除了指导患者正确排便外,还实施心理护理、疾病相关知识教育等,实施过程中更注重给予患者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其目的是使患者在心理精神上处于舒适安全状态,降低一切不利于患者的外来因素,以达到有效护理的目的,解决了患者便秘的痛苦,从而减少了患者AMI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蒋乐龙,吕云玲.内科护理学.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118.
  [2] 杜麦香.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指导[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6):16.
  [3] 杜国峰,张彦周.梗死后心绞痛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3,19(9):554.
其他文献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病,居妇科急腹症首位,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宫腔镜手术的迅猛发展及诊断技术的改进,腹腔镜诊治输卵管妊娠是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进行最早、最成功的手术之一。由于腹腔镜手术创伤小,病人痛苦少,术后康复快,恢复工作早,疗效优于开腹手术。我院5年来独立开展腹腔镜输卵管诊治手术49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根据停经史、腹痛和阴道不规则流血史、尿HCG阳性
期刊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目前的发病率约为妊娠总数的2%,病死率约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9%~10%,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如何早期诊断与正确处理异位妊娠一直是医学界重视的问题。本文将就本院收治的20例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治进行分析,并就发病的有关因素、误诊有问题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2001年1月~200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舒血宁治疗出血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统计83例出血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行舒血宁治疗,对照组给予中性处理,在3个月的治疗中,对83例出血性脑梗塞患者分别在治疗2周、1月、3月进行头颅CT,对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判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进行3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的43例患者中,治愈5例,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5例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把HSPN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男50例,女30例,年龄为5岁到55岁,平均15.4岁,对照组80例,男42例,女38岁,年龄为6岁到55岁,平均16.3岁,两者性别,年龄,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予以清营汤加减与西医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治疗,疗程均为3月,观察两组治疗三月后血
期刊
1 护理观察   1.1 按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1.2 注意骨盆牵引的重量、床尾端是否抬高以增加反牵引力。  1.3 注意观察易发生褥疮部位皮肤的颜色和温度。  1.4 注意疼痛部位和肢体麻木的变化及生理反射功能恢复。  2 护理措施   2.1 了解疼痛的发作诱因及不舒适的程度,以改善舒适状态。  2.1.1 急性期绝对卧硬板床休息,3周后带腰围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弯腰。  2.1.
期刊
【摘 要】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避免子宫切除,患者易于接受,适用于盆腔粘连较重、阴道狭窄的患者。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育龄期妇女发病率高达20%~30%[1],30~50岁是多发期,会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到女性身
期刊
重症肌无力(MG)是由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和补体参与的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MG的传统免疫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素A、丙球蛋白和血浆置换等,虽然可使大多数病人的病情改善,但仍有部分病人对上述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其不良反应而呈难治性。应用免疫抑制剂可以减少激素用量或替代激素治疗[1]。他克莫司(tacrolimu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的新型免疫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的血胆固醇水平快速增高,冠心病患病率和病死率也急剧升高,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和痛苦,调查资料显示,许多冠心病患者并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对自己健康的无知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本文通过对在我科住院的5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得出些许体会。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
期刊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病人恢复快的优点。  2010年4月~2011年4月,我院对4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实施了微创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2010年4月至今微创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48例,男38例,女10例。年龄14~75岁,平均39.5岁,左侧36例,右侧12例。  1.2 手术方式:均采用气管
期刊
【关键词】老年性;哮喘;护理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生与遗传、过敏、感染因素及某些药物有关[1],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带有哮鸣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发作时患者有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及咳嗽。近年来,重症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呈上升趋势,老年患者由于其发作具有突然起病、迅速恶化、经适时处理又可迅速缓解的特点,早期干预可缩短发作时间,防止症状恶化和致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