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家庭伦理剧依然占据荧屏的大部分时段,其中《双城生活》巧妙地以京沪地域差异为切入点,凭借开放包容的文化融合心态,精致时尚的制作包装,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年度家庭伦理剧的完美收官之作。
该剧早在湖南、江苏等地面频道播出时,就获得收视冠军与观众的良好口碑。11月6日起,《双城生活》在北京、上海、深圳、黑龙江四卫视同步推出,据CSM媒介研究41城数据,该剧在东方卫视的后半程继续发力,收视一度突破1%,并引发热议。作为该剧的网络独播平台,搜狐视频11月6日上线该剧,播出10天总点击量5400多万。截至记者截稿时,《双城生活》在搜狐网络视频的点击量超过1.8亿,获得了台网收视“双丰收”。
每个人的“双城”
你的“双城”是什么?是北京与上海?是纽约与伦敦?是静谧的乡村与繁华的都市?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个双城——这城里有你,那城里有你心里牵挂的人和事。牵挂将双城串联起来,奔走双城的每个人,都是《双城生活》里的主角。电视剧《双城生活》最打动观众的,就是从现实生活找料,接地气。
故事围绕“北京女人与上海男人”“上海婆婆与北京媳妇”“北京岳父与上海女婿”展开。尽管男女主角一见倾心,沉湎爱河,但面对彼此家庭的文化差异,这段“双城生活”经历了颇多曲折与挑战。
《双城生活》中的双城生活、双城恋爱、双城亲家等都透露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细节出彩又不浮夸。该剧编剧王丽萍决定写《双城生活》,就是因为“身边的朋友因为双城分分合合让我感慨颇多。”
《双城生活》播出后,引起了观众共鸣:有双城恋的经历的观众,正在经历双城恋爱的人,学着电视里的情节,在微博里跟自己的异地爱人说:“我们也把票根攒起来,见证我们的双城生活”;有人回忆自己的经历:“现在想想,当初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勇气”;也有观众害怕去看:“似乎每一幕都是在写过去的我,可惜生活不是电视剧,千辛万苦却不一定结局圆满。”
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看来,《双城生活》更像是家庭情感轻喜剧。该剧之所以跟过去的家庭伦理剧相区别,是因为“首先该剧并没有将笔墨过多凝结在伦理问题上,没有给主角过多的道德选择,大家都是好人、不做坏事。其次是该剧没有苦情,不洒狗血。这两点改变了家庭伦理剧中用极致的戏剧冲突来吸引观众的路数,反而更贴近观众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可能会改变家庭伦理剧的基本走向。”
《双城生活》一改观众对上海男人的刻板印象,为精致的上海婆婆(上海女性代表)正了名;展现了爽直活泼的北京女孩儿,刻画了情感深沉的北京父母。在这些人物形象中,人们看到的是角色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现实生活的客观因素又给人物设置了重重障碍。观众会随着剧情的发展,跟着角色一起被现实拷问:男女主角无力解决的文化、生活差异问题,你能解决吗?
融合大于差异
除了基于生活观察的剧情展现,该剧的结构设计,也为剧集添色不少。
该剧并不是单纯由男女青年组成家庭入手,而是从男女双方的地域差异展开。在这个戏剧性的框架下,基于地域差异,衍生出了家庭生活习惯、背景、地位,各自家庭关系,角色个性等一系列的戏剧冲突。而且丝毫不给人造作感,在双城的背景下,故事冲突合理、服帖。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这样评价《双城生活》:故事不刻意表现差异,而是通过精心选择的细节,呈现文化的表现形态,让人们深思——这样一种精神生态下,人应当如何进行事业、家庭、伦理、道德乃至理想信仰的追求。
《双城生活》中婆媳矛盾是从地域文化差异切入的,冲突开始在出租车上:北京姑娘上车就跟司机大哥侃,坐副驾驶反而是礼貌的;反观上海姑娘是很矜持的,要坐后排,要是穿裙子的话下车时都是两脚一起落地的。剧中婆婆杨曼莉出身钟表世家,所以“婆媳从乘出租车的习惯开始吵就显得很自然,观众不会觉得是胡编乱造。”王丽萍说。
但是仅止于展现差异并不是该剧的全部。
导演安建在决定加入这部戏之前,首先提出的问题就是:“京沪文化差异有价值、有代表性,但早已有之,给我一个今天拍这个题材的理由?”制片、导演和编剧三方最后达成共识:在《双城生活》中,不是做两地文化的差异,而是展现两地文化的融合。
在安建看来,融合贯穿整剧,尤其是结尾处那句“向北京女人学习,向上海男人致敬”更是点睛之笔。剧末男主角在北京工作,陪着岳父生活;女主角在上海工作,陪着婆婆生活。婆婆和媳妇逐渐变成“闺蜜”,女婿和岳丈互相关心,这中间生发的是更深层次的心理认同。“我认为《双城生活》展现的就是这样一个变化过程。不管是北京人还是上海人,在剧中,都是宽容和大度的,以一种接纳的态度来待人,接受发展。”
“这样做有前瞻性,也符合时代潮流。”安建表示,他本人就是典型的“双城”,因为工作关系,驻组的他,在理解双城时又有了新的感悟:“虽然一个家庭的成员分布在不同的城市,不能时刻享受天伦之乐。但是如果处理好,也会很愉快。离家日久会增加对家的牵挂和眷恋,同时家里的每一个人又可获得个性的发展,又有什么不好呢?”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后的北京和上海,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按照《双城生活》的规律,融合将更进一步。等到郝京妮的孩子长大以后,或许已经没有差别了,这个过程很有味道。”影视、文化评论人司马平邦在评论该剧时表示。
该剧早在湖南、江苏等地面频道播出时,就获得收视冠军与观众的良好口碑。11月6日起,《双城生活》在北京、上海、深圳、黑龙江四卫视同步推出,据CSM媒介研究41城数据,该剧在东方卫视的后半程继续发力,收视一度突破1%,并引发热议。作为该剧的网络独播平台,搜狐视频11月6日上线该剧,播出10天总点击量5400多万。截至记者截稿时,《双城生活》在搜狐网络视频的点击量超过1.8亿,获得了台网收视“双丰收”。
每个人的“双城”
你的“双城”是什么?是北京与上海?是纽约与伦敦?是静谧的乡村与繁华的都市?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个双城——这城里有你,那城里有你心里牵挂的人和事。牵挂将双城串联起来,奔走双城的每个人,都是《双城生活》里的主角。电视剧《双城生活》最打动观众的,就是从现实生活找料,接地气。
故事围绕“北京女人与上海男人”“上海婆婆与北京媳妇”“北京岳父与上海女婿”展开。尽管男女主角一见倾心,沉湎爱河,但面对彼此家庭的文化差异,这段“双城生活”经历了颇多曲折与挑战。
《双城生活》中的双城生活、双城恋爱、双城亲家等都透露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细节出彩又不浮夸。该剧编剧王丽萍决定写《双城生活》,就是因为“身边的朋友因为双城分分合合让我感慨颇多。”
《双城生活》播出后,引起了观众共鸣:有双城恋的经历的观众,正在经历双城恋爱的人,学着电视里的情节,在微博里跟自己的异地爱人说:“我们也把票根攒起来,见证我们的双城生活”;有人回忆自己的经历:“现在想想,当初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勇气”;也有观众害怕去看:“似乎每一幕都是在写过去的我,可惜生活不是电视剧,千辛万苦却不一定结局圆满。”
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看来,《双城生活》更像是家庭情感轻喜剧。该剧之所以跟过去的家庭伦理剧相区别,是因为“首先该剧并没有将笔墨过多凝结在伦理问题上,没有给主角过多的道德选择,大家都是好人、不做坏事。其次是该剧没有苦情,不洒狗血。这两点改变了家庭伦理剧中用极致的戏剧冲突来吸引观众的路数,反而更贴近观众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可能会改变家庭伦理剧的基本走向。”
《双城生活》一改观众对上海男人的刻板印象,为精致的上海婆婆(上海女性代表)正了名;展现了爽直活泼的北京女孩儿,刻画了情感深沉的北京父母。在这些人物形象中,人们看到的是角色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现实生活的客观因素又给人物设置了重重障碍。观众会随着剧情的发展,跟着角色一起被现实拷问:男女主角无力解决的文化、生活差异问题,你能解决吗?
融合大于差异
除了基于生活观察的剧情展现,该剧的结构设计,也为剧集添色不少。
该剧并不是单纯由男女青年组成家庭入手,而是从男女双方的地域差异展开。在这个戏剧性的框架下,基于地域差异,衍生出了家庭生活习惯、背景、地位,各自家庭关系,角色个性等一系列的戏剧冲突。而且丝毫不给人造作感,在双城的背景下,故事冲突合理、服帖。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这样评价《双城生活》:故事不刻意表现差异,而是通过精心选择的细节,呈现文化的表现形态,让人们深思——这样一种精神生态下,人应当如何进行事业、家庭、伦理、道德乃至理想信仰的追求。
《双城生活》中婆媳矛盾是从地域文化差异切入的,冲突开始在出租车上:北京姑娘上车就跟司机大哥侃,坐副驾驶反而是礼貌的;反观上海姑娘是很矜持的,要坐后排,要是穿裙子的话下车时都是两脚一起落地的。剧中婆婆杨曼莉出身钟表世家,所以“婆媳从乘出租车的习惯开始吵就显得很自然,观众不会觉得是胡编乱造。”王丽萍说。
但是仅止于展现差异并不是该剧的全部。
导演安建在决定加入这部戏之前,首先提出的问题就是:“京沪文化差异有价值、有代表性,但早已有之,给我一个今天拍这个题材的理由?”制片、导演和编剧三方最后达成共识:在《双城生活》中,不是做两地文化的差异,而是展现两地文化的融合。
在安建看来,融合贯穿整剧,尤其是结尾处那句“向北京女人学习,向上海男人致敬”更是点睛之笔。剧末男主角在北京工作,陪着岳父生活;女主角在上海工作,陪着婆婆生活。婆婆和媳妇逐渐变成“闺蜜”,女婿和岳丈互相关心,这中间生发的是更深层次的心理认同。“我认为《双城生活》展现的就是这样一个变化过程。不管是北京人还是上海人,在剧中,都是宽容和大度的,以一种接纳的态度来待人,接受发展。”
“这样做有前瞻性,也符合时代潮流。”安建表示,他本人就是典型的“双城”,因为工作关系,驻组的他,在理解双城时又有了新的感悟:“虽然一个家庭的成员分布在不同的城市,不能时刻享受天伦之乐。但是如果处理好,也会很愉快。离家日久会增加对家的牵挂和眷恋,同时家里的每一个人又可获得个性的发展,又有什么不好呢?”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后的北京和上海,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按照《双城生活》的规律,融合将更进一步。等到郝京妮的孩子长大以后,或许已经没有差别了,这个过程很有味道。”影视、文化评论人司马平邦在评论该剧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