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神的“神医”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o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我国名医辈出,数不胜数,但真正称得上神医的,也就“外科鼻祖”华佗、“医圣”张仲景、“医祖”扁鹊、“药王”孙思邈、“药圣”李时珍等几个人。可如今呢,时代不同了,“神医”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电视上、报纸上、中医馆里,“神医”如过江之鲫。前几年有张悟本、王林、胡万林等“盖世华佗”,而今则有张文荣、李炽明、刘洪滨等“神医宇宙”(见2021年3月18日《南方周末》),咱凡夫俗子“屙尿都能碰上‘神医’”,这真是:江山代有“神医”出,各领风骚二三年。
   比较起来,“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今天的“神医”比华佗、扁鹊等更“神”。
   看华佗、扁鹊等留下的画像,其形象与我等普通人无异。而今天的“神医”们一个个相貌不凡,大多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仙风道骨,聪明“绝顶”,目光如炬,深不可测。其“高大上”的形象比“乘风破浪的姐姐”和“披荆斩棘的哥哥”更吸人眼球。
   华佗、扁鹊等名医的成“神”之路漫长而艰辛,他们大都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跟随父亲寻医问药,经几十年的刻苦学习,艰苦磨砺,方成神医。而今天的“神医”们都是天才,不需要“头悬梁锥刺股”,没有什么“三更灯火五更鸡”,短短几年就走完了“神医”之路。去年还是普通“出诊医生”,今年摇身一变就成了“神医”,在电视上“衣着光鲜,挥舞着手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口若悬河,风光无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华佗、扁鹊等神医虽然很神,但有所侧重,华佗是“外科圣手”,孙思邈“精于内科”。而今天的“神医”们多是全才,什么都懂,什么都精,什么病都能治。“神医”张文荣有时专治肠胃病,有时专治中风偏瘫,有时专治心脑病,有时专治腰突病……平淡无奇的绿豆,在“神医”们的嘴里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肿瘤都能治。“神医”们有一句共同的台词:“我思想斗争了一个月,最后作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要把祖传百年的秘方无偿献给国家。”用了这些秘方,全世界治不好的糖尿病能“断根”,肺癌、胃癌晚期“立马治愈”。
   “人人都晓金钱好”“人人都晓权力好”,但华佗、扁鹊等对金钱、权力看得很淡,一生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不为钱财,不慕权贵,只为济苍生,解病痛。今天的“神医”不同,他们既贪钱又恋权,全心全意为人民币服务,想方设法与权贵结交。他们在电视当“专业演员”忽悠观众,“根据面相、气势、说话流利程度等,每天酬劳在500——5000元不等”。行医时挂号费高达2000元。过一年半载,就先富起来了。他们还热衷于结交官员朋友,相互称兄道弟。王林曾是一些地方官員的座上宾,他甚至与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熟络”,能从刘那里要到“资源”。这种本事,华佗、扁鹊等望尘莫及。
   过去没有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张仲景、李时珍等成名靠的是妙手回春和《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医学巨著,凭的是真才实学。而今天的“神医”们成名走的是捷径,靠的是电视、网络等媒体造势,先是在电视上频频亮相,利用讲座和专栏侃侃而谈,后利用网络推波助澜,戴上“大师”“神医”“卫生部专家”等桂冠,很快便成了锅里的大虾——红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报显示,2020年三季度发现各省(区、市)部分中医医疗机构在媒体发布涉嫌违法中医医疗服务广告线索4564条次,其中不少是“神医”们的杰作。
其他文献
DNA决定了我们是什么,但不能决定我们将成为什么。是什么不会变,但能成为什么却一直在变,“事定犹须待阖棺”。   诸如“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说的就是“变”,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则说的是“异”,即变化结果千差万别,迥然而殊。拿这两句名言来相人论事,似可如是吐槽:“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撇开过
期刊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生活在“学而优则仕”的国度里,一个小娃娃想当“官”再正常不过了。问题是该如何引导孩子的“官念”?如果往“当官就是管人,你不服我,看我怎么收拾你;我说的话错的也正确,如果你指出我的错,让我下不了台,你的‘饭碗’就保不住了;想要我给你们办事吗?拿钱来!”这条“路”上引,孩子的将来无疑是一只张开血盆大口、吞噬民脂民膏的“老虎”;如果往“我的职责就是为您服务,您失业了,我会为您
期刊
到一家时尚快餐店点餐,馋虫搅肚,点了一份肉圆子套餐,吃了就后悔,因为所谓的肉圆子吃起来是一种工业肉圆的味道——就像方便面那种味道,这么说,看官您就清楚了。   这种点了肉圆就后悔的事,基本上几年里要发生一两次。虽然打小就听从大人的劝谕,自觉远离“外面的肉圆”,但在极少数情况下,还是会有“偷食”的欲望。   我有肉圆情结,打小喜欢吃妈妈做的肉圆。时间在改变,肉圆子也在改变。今天的猪肉和往昔的猪肉
期刊
说到幸福,年纪大点的朋友或许会想起九年前一档著名的电视调查节目。记者深入基层采访几千名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人,只问一个问题:“你幸福吗?”或者说:“您最想要什么?”   现在,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会收到怎样的回答?5岁儿童答:“奥特曼!”18岁大学生答:“女朋友。”农民工答:“多赚点。”企业主答:“盼望能有更多时间陪孩子做作业”……   话说,“幸福”的底色,究竟是什么?古人如此解释:“幸
期刊
“要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期刊登载的《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一文中的一句话,再度引发了公众对“文科有何用”这一话题的热议。  显然,作者此言意在提醒人们,我国也存在像一些国家一样的不重视理工科教育、文科生太多的情况或倾向。笔者拿不出具体数据证明我国的文科生并不太多,但从我国社会“重理轻文”的传统(钱钟书的小说
期刊
打孩子屁股,大多都是家长“认为”孩子犯了错来实施的惩罚措施。然而,家长们是否想过,打屁股等轻微体罚或会影响儿童大脑发育?  据《科技日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一项新研究表明,打屁股不仅仅是体罚,更可能会影响儿童大脑发育。此次研究对象是147名10岁到11岁左右的儿童,他们被分成两组:40名被打过屁股的,其余107名没有被打过屁股的。  在研究过程中,每个孩子躺在核磁共振仪机器上,看着电脑屏幕
期刊
最近,有报纸发表题为《学术研讨会为何沦为“表演”》的文章引发了关注。文章梳理了“沦为表演”的若干原因,例如,就会议举办者而言,有为了彰显“政绩”而办会的,有为了突击花钱而办会的……至于参会者,动机也是五花八门:有为了“刷存在感”而参会的,有为了和朋友见面叙旧而参会的,有为了光顾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而参会的,还有的则是为了混个脸熟,借机在圈内建立起自己的“人脉”……总之,相当一部分人,不是为了讨论问题
期刊
去一所小学听课,讲课教师眉清目秀,讲的内容准确,教风教态端正,启发学生主体作用娴熟,使用电教手段图文声像也贴切。可一写板书却露了怯,粉笔字一行七扭八歪,缺胳膊少腿,犹如螃蟹爬,美丽的汉字变得面目可憎——美玉添瑕,大呼遗憾!   记得刚上学时,老师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要写好每个字,那是我们的‘第二张脸’!”他们书写时,一笔一画,一撇一捺,横平竖直,工整匀称,飘逸俊秀,苍劲有力,美入胸怀,字如其人
期刊
欲知“逾礼”之礼,先读读这个小故事吧:宋朝的集贤馆修书、正三品官员、从小就是钓鱼能手的彭乘,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和众臣子一道陪仁宗去钓鱼。少顷,彭乘的浮子晃了,鱼儿上钩了!欣喜万分的彭乘正要举竿,身旁的同僚指指仁宗,又指指其他大臣,压低声儿“提醒”他了:“汝欲逾礼乎?”彭乘立马儿醒悟了,赶紧把鱼竿放下去,压了又压,唯恐鱼儿跃出水面。   很显然,“逾礼”之礼,就是封建礼教、礼法、礼仪……其核心要
期刊
莺飞草长的季节,是谈婚论嫁的好时光。俗话说有剩男无剩女,淑女是主动方,她们高高在上。某有幸伴儿子加入相亲节目,女方条件苛刻,要求对方有车有房没爹没娘。她条件一般、其貌不扬,仍不肯放低身段。即使有些黄昏恋,也要求男方收入起点六七千,难为了从企业退休的许多老汉。缔结婚姻,是需要感情慰藉呢,还是追求物质奢华?是期盼夫妻同心、琴瑟和鸣呢,还是情场交易满足私欲?婚姻场中不乏贪婪索取、灵与肉堕落的拜金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