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军事人才战略思想刍议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g45tg54h4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的军事人才战略思想是新时期我军人才建设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重要思想做些粗陋论述。
  一、江泽民对经典作家关于“人是战争决定因素”的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人民军队不可摧毁的坚强后盾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主张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古今中外的一切革命战争反复证实了历史唯物主义者的这一主张。毛泽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做出了一系列真理性的论断,进一步发展了“人是战争决定因素”的思想,把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归结于广大人民群众和人心的向背。在《论持久战》中他写到:“兵民乃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在于民众之中”、“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在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发动全面内战,面对严峻的战争形势,毛泽东指出:“蒋介石战争的反人民的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在这方面,人民解放军则占着优势。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有的爱国主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人心的向背在战争中的决定作用,在这里得到了十分清楚的论述。
  1946年8月,美帝国主义还垄断着原子弹,人民解放军还处在战略防御的困难阶段时,毛主席庄严宣告:“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当然,原子弹是一件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民,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毛泽东在继承“人是战争决定因素”思想的同时,侧重于强调群体的人、强调人心向背、强调人民的支持,这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决定意义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的强调。
  关于这个问题,邓小平也有精彩论述。他曾深刻指出:“现在世界上有人说,什么都是技术决定,不要迷信这个。”他认为,人的决定因素是不能被武器所取代的。邓小平还强调:“人的因素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思想观点,把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归结于有坚定政治信念的人民群众。邓小平在谈到我军政治优势的时候,强调人的政治觉悟和理想信念在人的因素的极端重要性。
  在这个问题上,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经典作家的思想。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江泽民对军队建设最为关注的有两大历史性课题:一是能不能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二是能不能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围绕这两个“关注”,江泽民提出了军队建设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这两个转变,从实质上可以说,军队建设由主要依靠人多,转到主要依靠人才。
  1996年12月,江泽民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高昂士气和掌握现代军事技术的人。”在这段话里所讲的“人”,已经有了全新的标准和内涵,这里的“人”,实际上就是我们打赢现代高技术战争所需要的军事人才。
  1999年3月,江泽民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讨论会上讲道:“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关键靠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军事技能、思想上政治上过得硬的高素质的军事人才。”
  2002年底,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江泽民再次重申:“世界军事的发展,没有也不会改变人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我们要在持续抓好以‘杀手锏’工程为重点的武器装备建设的同时,抓好人才战略工程,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江泽民深刻洞察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着眼打得赢和不变质,从战略上思考、谋划我军人才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大决策。他认为:在高技术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人的因素集中体现在人才因素上。经典作家的“人是战争决定因素”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已经逐步演变为“人才是战争的决定因素”。这样,江泽民既继承了经典作家“人是战争决定因素”的思想,又突出了“才”在人的因素中的绝对权重,他的一系列论述是对“人是战争决定因素”思想的创新和发展。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人才工程是战略工程,人才建设是根本建设,江泽民的这些重要论述,是对经典作家关于“人是战争决定因素”的思想的创新和发展。面对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我军要充分依靠人才的进步,来创造新的军事优势。
  二、江泽民军事人才战略思想的基本内容
  江泽民军事人才建设战略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主要包括: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挑战关键在人才,必须把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来抓;抓好人才战略工程,建设“五支队伍”,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人才培养要先行,宁肯让人才等装备,也不能让装备等人才;按照未来战争要求,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选人用人必须坚持德才兼备方针,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必须把院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军队培养与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并举,开辟军事人才培养的新路子;大兴学习之风,抓好正确思想理论武装和现代科技特别是高科技知识武装,提高官兵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践是学习知识的最好课堂,岗位是提高素质的基本平台,要注意在实际工作中培养锻炼干部;重视政策制度的调整改革,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等等。这些重要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人才建设的一贯思想,阐明了新时期我军人才建设的地位作用、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揭示了人才建设的客观规律,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军队人才建设中的具体体现,是加强我军人才建设的重要依据和科学指南。全面学习理解、认真贯彻落实这些重要思想,是大规模培养人才、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完成我军人才战略工程的根本保证。
  江泽民的军事人才战略思想,主要回答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为什么人才是现代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第二,高技术条件下的军事人才有什么鲜明的特征和具体要求。第三,如何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素质军事人才队伍。
  关于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人才是现代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江泽民强调这是由现代战争的要求所决定的。(1)现代战争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战争,科学技术成为战争中的第一战斗力。(2)高科技知识掌握在人才手中。有人把过去的战争和现代战争做了形象的比喻,以往的战争好比摔跤,而现代战争更像是下棋。战争愈来愈要依靠人的知识和智力取胜,人才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载体,在高技术战争中必然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美国发动的几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来看,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地位、作用显著增强,但并没有否定人的决定作用,人与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也是“水涨船高”。武器装备的高技术化,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更高了,人的决定作用就更显重要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在常规战争中,一个士兵一枪打不准对整个战局无关紧要,在高技术战争中,一个操纵员的失误,就可能对整个战场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现在,就连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武器装备的美军都承认,人才才是第一需要,没有能干的具有主动精神献身精神的青年男女,单靠高技术本身起不到决定作用。所以,现代战争中谁拥有高素质的军事人才谁就能在战争中取得主动。所以,赢得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仍然是人才。
  关于第二个问题,高技术条件下的军事人才有什么鲜明的特征和具体要求,江泽民对这个问题做出了明确的回答,并且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三、江泽民对高技术条件下军事人才特征的深刻揭示
  在江泽民的军事人才战略思想中,最突出的是他着重强调,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靠一两个顶尖人才,而是依靠一个团结协作的人才群体。
  1、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群体。从“月朗星稀”到“群星灿烂”,从“精英人才”到“群体人才”信息战争时代的到来,促使“英雄退隐时代”的来临。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也必须靠人才集团的合力。战争的发展,不仅改变着军事人才的知识结构,也改变着军队人才的组织结构。人才群体要呈现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结构,才能适应信息化战争的要求。江泽民针对人才需求的这种特点,提出了抓好人才战略工程,建设“五支队伍”的思想。
  把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人才群体的构筑具体表现在抓好指挥军官队伍、参谋队伍、科学家队伍、技术专家队伍、士官队伍这“五支队伍”上。这五支军事人才队伍,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特点,不仅有负责指挥作战的军事指挥人才,还有出谋划策、帮助指挥员定下决心的参谋人才,既有科学家等杰出的科技原创人才,还有从事基本技术工作的技术人才,值得一提的是,江泽民强调士官队伍也是人才队伍的一个必要部分的思想很有新意,既反映了江泽民士兵至上、尊重士兵的思想,也反映了信息战争的客观要求。就像导弹发射,需要科学家的设计,技术专家的维护和保障,但最后的发射还是要由士官来完成,我军的士官坚守着所有作战平台的终端,士官队伍素质的高低,也是战争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支队伍”可以说涵盖了战争需要的各个方面的人才。这些人才在战争中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群体。“五支队伍”是对军队人才建设思想的一次创新,体现了江泽民的一种新人才观和大人才观。
  2、以德为先、科技为重的人才群体。江泽民对人才的要求是全面的,他强调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讲以德为先,是指的人才首先要讲做人,要做到政治合格,在这个前提下,他特别重视人才的科技素质。而以科技为重,则更加强调人才的成才,强调人才的科技素质。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要做到人与才的有机统一。所以,1996年军委扩大会议上,江泽民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要用正确的思想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知识武装全军的重要思想,指出这是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根本保障。“两个武装”是培养跨世纪军事人才的必然要求。“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武装”是建军之本,“用高科技知识武装”是强军之举,它们有机地构成了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不可或缺的两个支点,是军事人才又红又专的两个保证。1999年4月,江泽民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深刻阐述了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问题,强调指出:“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既要依靠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更要依靠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军事技能、思想上政治上过得硬的高素质的军事人才。”
  江泽民对“五支队伍”中的每支队伍也有具体要求:指挥军官队伍要具有战略眼光,能够把握世界军事发展趋势,懂得信息化战争指挥和信息化军队建设;参谋队伍要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和全面军事素质,善于对军队建设和作战问题出谋划策;科学家队伍要能够站在科学前沿,组织谋划武器装备创新发展和关键技术攻关;技术专家队伍要精通高新武器装备性能,能够迅速排除各种故障、解决复杂难题;士官队伍要具备专业技术基础,能够熟练掌握手中武器装备。
  从目前情况看,我军官兵的素质特别是科技素质,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军与世界军事强国相比,不仅武器装备存在“时代差”,而且官兵的科技素质还存在更大的“时代差”。武器装备我们可以通过大投入,通过买、通过造,能够比较快的改善和改变武器装备的现状和面貌。但是人才队伍有其自身发展的矛盾和规律,难以在短期内迅速提高。所以实施人才战略工程,江泽民特别强调要加大高科技知识的学习比重。美国西点军校毕业生的理工科知识水平要求不低于同类地方高等院校,相比之下,我军初级指挥院校的四年制本科学员以军事为主,在理工科素质上呈现出明显的差距。
  3、“人机结合”、能力为本的人才群体。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就强调战斗力是人和武器的结合,现代条件下人机结合更加重要,战斗力主要就是通过人—机系统实现人与武器最佳结合而得到集中反映。人机结合的程度是战斗力的标志,而结合的水平归根到底是由人才的素质决定的。“机”—以计算机为核心、高度数字化的武器装备系统平台,“人”—人机系统中具有掌控能力的人才。这个“机”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实现了数字化的武器装备的系统平台,人才必须是这个系统中的人才,现在的人才如果脱离了人机系统就不能称之为信息化战争中的人才。能否对战争做出科学的决策和正确的指挥,能否正确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并使之发挥出最佳效能,都是由人决定的。因此,高技术局部战争中人与武器能否做到有机结合便成了战争胜败的关键。
  人的能动性与武器的受动性,说明了在人与武器的关系上,人必然成为战争的决定因素,而武器只是战争的重要因素。这是任何战争都必须遵循的一条规律。然而,在高技术战争中,由于高科技在作战领域的渗透,使得人作为战争的决定因素变得更加明显,并通过人—,机系统实现人与武器最佳结合而得到集中反映。江泽民基于高技术战争的这种观点,特别强调人机高度结合的人才群体,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保证。在高技术战争中,人的决定因素虽然主要表现为人的能动作用,但要强调人的能动作用与人—机系统的统一。因为在高技术条件下作战,敌对双方主要表现为人—机系统的对抗。人—机系统一方面是人的体能、智能的延伸与扩大,另一方面也是人的能动作用的物质载体。人—机系统的运用使得人与武器的结合更紧。脱离武器系统的人的能动性及脱离人的武器系统都不可能构成现实的战斗力。未来作战,人的能动性只有物化到人—机系统中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高技术武器装备也只有纳入人—机系统中才能真正成为战争的重要因素。
  4、注重创新、勇于变革的人才群体。江泽民把能创新作为新型军事人才的核心要求。他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如果不能创新,只是步人后尘,势必受制于人,军队尤其如此。他指出,创新是军队进步的灵魂,一支没有创新能力的军队,难以立于不败之地。军事领域的对抗和竞争最为激烈,因而也必然是创造多于模仿、创新最为迅速的领域。江泽民多次强调,信息化战争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才,这为军事人才的培养确立了更高的目标。
  江泽民强调创新,实际是抓住了军事人才素质的核心。在人才素质诸要素中,创新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人们学习和掌握的书本知识总是有限的,而实践的内容则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书本知识去解决无限的实际问题,只有靠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完成;强调创新也反映了“打得赢”对军事人才素质提出的特殊要求。军事人才的创新能力,对于赢得战争胜利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在高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的现代战场上,要立足我军现有装备与强敌作战,更需要军事人才发扬创新精神,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创新的方法和手段弥补武器装备的不足,这样才能实现打赢的目的。
  
  (作者简介:孙宝元(1963.6-)男,汉族,山东诸城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海军工程大学天津校区政治理论教研室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教学与研究。)
其他文献
中西传媒在娱乐化的过程中存在着联系,因为当代中国传媒娱乐化的进程是伴随着向西方学习而向前推进的;中西传媒在娱乐化的过程中也存在区别,这与中西历史文化的差异和国家的传媒政策是密切相关的。本文主要从娱乐化产生的根源、传媒娱乐化的内容和趋势、传媒娱乐化带来的问题、怎样对待传媒娱乐化带来的问题四个方面来对中西传媒娱乐化进行比较。在中国传媒娱乐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经验,还要结合自己的国情进行创新
乡镇公务员的绝大部分工作直接面向群众,基层公务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直接关系到乡镇政府效能发挥、工作目标落实和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加强我国基层公务员队
《追风筝的人》是卡勒德·胡赛尼的代表作,讲述了富家少年阿米尔和仆人哈桑之间围绕“风筝”而展开的背叛与救赎的故事,本文正是着眼于“风筝”这个意象,分析其对于哈桑、阿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基层医院的救治方法,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诊疗过程,总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方
大学生是社会变革中最活跃的因素,大学时期又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并逐步确立的关键时期,有没有一个科学的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对于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摘要:近年来,社会时代的发展已步入全新局面,这无疑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条件,当然也使其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小学班主任管理方面难度更大。众所周知,小学教育中班主任的角色非常重要,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启蒙教师,这就需要加强班主任班级管理,从小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价值观。但鉴于小学生群体处于较特殊的少年期,为此本文认为有必要探讨小学班主任管理沟通艺术,以提高沟通水平,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异丙酚是一种新的快速、短效的静脉全麻药[1],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异丙酚对呼吸、循环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降低剂量是减轻抑制作用的方法之一.笔者主要探讨
摘要:《胶澳志》是民国初期编纂的一部重要地方史志,其中的《艺文志》则辑录了纂修者赵琪、袁荣叜等人所见的当时的地方史料文献。这些文献材料对研究地方史,乃至中国近代史具有重要价值。然而时代已远,历史变迁,这些文献,尤其是其中的中文文献的留存状况需要我们再做考察。这对于地方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胶澳志·艺文志》;中文文献;留存现状  中图分类号:I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
满心喜欢去看了电影版杜拉拉,结果失望而归。作为一个在职场浸泡了多年的职场人,我有一种被糟蹋的感觉。  电影版的杜拉拉用强大的声势吸引了眼球,只是满足了广告商的需求,却忽略了杜拉拉粉丝们的真实感受,因为老徐演的根本不是杜拉拉,只是一个演艺圈的徐静蕾——用所谓的聪明才智获得爱情,也获得所谓的成功。老徐在演艺圈的成功其实可以拍成另外一部电影,根本不用假冒杜拉拉的美名。这一回老徐赢得了金钱的回报,但让她的
摘要: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一般采取的是民主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在本文中,笔者依然坚持这两个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那就是班级管理的民主化、法制化、爱心化、和勇敢化,希望笔者的浅薄的观点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字:小学;班级管理;策略分析  G625.1  正文:  健康的班级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地,在健康的班级里成长起来的孩子的心理、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相对来说是积极、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