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和合思想是古琴文化中的主要指导思想和审美原则。古琴形制暗合阴阳之道,在选材斫制的过程当中讲究阴阳调和。古人根据五音的特性将五音与四时五方相结合,贯彻了律历融通的观念。琴艺上,指法和技法的“声韵并茂”实现了虚实相生,轻重缓急的节奏达到了刚柔相济。在山林水云间融情入景,于花木禽鸟上寄托情怀,天地与我合一,万物与我同化是中国人自古以来追求的和合之境。汉字拆解重组成琴谱,是古琴独有的记谱系统。传承有序的地域流派,展示出和合文化在中原大地上的丰富性。
关键词:古琴;和合;天人合一
“和合”思想贯穿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是被中国人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讲究不同事物的调和; “合”的本义是上下唇的合拢,更强调结构组织的完整严密。
中国传统古琴文化也体现了“和合”思想。《说文解字》称:“琴,禁也”[1]31,其中所倡导的“禁”也正是为了达到身心之和、礼乐之和。饱和的音色、中和的音高、远和的音长、平和的音强奠定了古琴和合的物理基础。在古琴文化的综合系统中,“和合”思想由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落实到道器合一的实践过程中,起着贯穿中枢的核心作用。
一、琴器的“和诸身,合诸物”
东汉桓谭在《新论》的《琴道》篇中提到:“昔神农氏继庖義而王天下,亦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2]92 这说明古琴不仅与中华民族文明史关系密切,更是荟萃天地精华、优选世间万物的和合体。从古琴琴器的斫制,到古琴琴形的定名,始终贯彻阴阳调和、天人合一的原则。
(一)阴阳和,斫琴器
阴阳之说是中国古人在观察、了解自然后,反观自身所得出的自然观。“阴阳合德,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3]6 古人认为,阴阳既是万事万物(包括天、地、人)的两面,又是万事万物必要的组成部分,两者对立统一。事物只有阴阳相合,才能达到平衡,而后和谐共生。古琴的斫制方法以及形制的创作暗合着阴阳之道,一床良琴, 必然是阴阳调和之物,这样才能达到“人琴合一”。
古琴的选材,离不开“阴阳和合”。“天下之材, 柔良莫如桐,坚刚莫如梓”[4]423。自古至今,斫琴者遵循传统,以此作为标准,通常会选用松柔之才,如桐木、杉木、松木等作为琴面的材料,尤其是此类树木的树干中上部分砍伐后自然風干为最佳。这是因为这些木材的生长周期短,树形高大挺直,材质相对疏松,有利于声音的散发和传导。老庄哲学强调的大音希声,指的是以无为本,虚中生音,才能自然通畅,“梧桐之材,心虚理疏,举则轻,击则松,折则脆,抚则滑,轻、松、脆、滑,谓之四善。四善之备, 以虚而已。”[5]5 琴底选材则选用相对坚实紧密的材料,如梓木、楠木等,首选纹理竖直,并在砍伐后自然风干为最佳。“楸梓之木,心实理坚,《洞天清禄集》择琴底云:‘面以取声,底以匮声,底木不坚,声必散逸。’”[6]5 梓木之实与桐木之虚,面阳底阴,刚柔相配,既符合传统的“阴阳和”,同时也符合琴器所要求的“虚实和”,由此,“和诸身,合诸物”的琴才成为了有生命的灵器,律动着天地。
(二)天地合,定琴形
古琴斫制过程更处处体现“天地合”的特色。“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日也。广六寸, 象六合也。文上日池,下日岩。池,水也,言其平。下日滨。滨,宾也,言其服也。前广后狭,象尊卑也。上圆下方,法天地也。五弦宫也,象五行也。大弦者, 君也,宽和而温。小弦者,臣也,清廉而不乱。文王、武王加二弦,合君臣恩也。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 徵为事,羽为物。”[7]73 古琴琴形具体来说,琴面呈 凸起的弧形,代表天圆;琴底则为平面,代表地方; 三尺六寸五分是古琴的一般长度,暗合三百六十五天;十三个“徽”,其中十二个为六律六吕,象征一年十二月和,居中象征闰月的徽位被认为是元气之统,是琴体对折的二分之一,引导着阴阳的调和和天地人的相合;七弦象征七星,暗合五行,对应徵羽宫商角;琴牙前广后狭,遵循天地的尊卑顺序; 琴头叫做龙额,长两寸四分,象征二十四节气;中间内含象凤舌,两边垂下的护轸象雁掌;岳山巍然高耸,如同山川,三寸长,代表天、地、人三才;岳山外承天地雨露叫承露,岳山内叫临岳;两个音槽叫做龙池、凤沼,寓意神龙见首不见尾,但声出幽深,有凤来仪,鸣声柔顺;龙池凤沼内还有天地柱, 一圆一方支撑琴心。另有仙人肩、玉女腰、凤翅、龙龈、龙须等部位均象形人身万物。
二、琴艺的“和虚实,济刚柔”
古琴通过音与韵的结合有度、轻重缓急的张弛得法实现虚实相生、刚柔相济的艺术表现力,和合思想在其艺术表现中体现为琴艺的虚实相生、刚柔相济。
(一)音韵并茂,虚实相生
“虚”与“实”作为中国哲学的一组词汇,和阴阳、形神、动静一样,反应了二元对应的关系。正如唐君毅所说:“中国自然宇宙观,视物皆有虚以含实,以形成生化历程,故无纯物质性之实体观念, 万物无永相矛盾冲突之理,而有由相感通以归中和之理。”[12]89 在中国的世界观中,没有明确的物质性边界,万物都在虚实之间,互相生发、经历、成长。儒家之中和,道家之虚静,融而合之,成虚实之境。
古琴通过丰富的演奏方法达到虚实相生的意境。右手的弹奏方法称作指法,是构成旋律的主体, 属于得声的实音;左手的弹奏方法称作技法,是右手得音后,左手改变弦长来增加装饰效果,属于取韵的虚音。清代琴家蒋文勋就用虚实字来比喻音韵关系:“右弹如实字,左手如虚字。文章中实字亦有轻有重,有正有侧,有宾有主,有详有略”。
结语
《溪山琴况》把“和”作为古琴首况,点名了古琴的美学价值。在当今社会的现实生活中,古琴文化在人的身心内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系统中仍能起到调和、调节、调整的和合作用。养身的弹琴姿势、养心的琴曲节奏调节着身心系统的和谐运转;儒家乐和同的乐教思想,启发我们修身养性, 以琴会友,促进人际间的和谐相处,社会的和谐进步。琴器、琴律、琴艺、琴曲、琴谱、琴派这六个方面, 如同东西南北四方、上下天地之六合,塑造了和合思想在古琴上的道器统一体,使古琴在当代社会中依旧拥有灵动的生命力。
关键词:古琴;和合;天人合一
“和合”思想贯穿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是被中国人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讲究不同事物的调和; “合”的本义是上下唇的合拢,更强调结构组织的完整严密。
中国传统古琴文化也体现了“和合”思想。《说文解字》称:“琴,禁也”[1]31,其中所倡导的“禁”也正是为了达到身心之和、礼乐之和。饱和的音色、中和的音高、远和的音长、平和的音强奠定了古琴和合的物理基础。在古琴文化的综合系统中,“和合”思想由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落实到道器合一的实践过程中,起着贯穿中枢的核心作用。
一、琴器的“和诸身,合诸物”
东汉桓谭在《新论》的《琴道》篇中提到:“昔神农氏继庖義而王天下,亦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2]92 这说明古琴不仅与中华民族文明史关系密切,更是荟萃天地精华、优选世间万物的和合体。从古琴琴器的斫制,到古琴琴形的定名,始终贯彻阴阳调和、天人合一的原则。
(一)阴阳和,斫琴器
阴阳之说是中国古人在观察、了解自然后,反观自身所得出的自然观。“阴阳合德,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3]6 古人认为,阴阳既是万事万物(包括天、地、人)的两面,又是万事万物必要的组成部分,两者对立统一。事物只有阴阳相合,才能达到平衡,而后和谐共生。古琴的斫制方法以及形制的创作暗合着阴阳之道,一床良琴, 必然是阴阳调和之物,这样才能达到“人琴合一”。
古琴的选材,离不开“阴阳和合”。“天下之材, 柔良莫如桐,坚刚莫如梓”[4]423。自古至今,斫琴者遵循传统,以此作为标准,通常会选用松柔之才,如桐木、杉木、松木等作为琴面的材料,尤其是此类树木的树干中上部分砍伐后自然風干为最佳。这是因为这些木材的生长周期短,树形高大挺直,材质相对疏松,有利于声音的散发和传导。老庄哲学强调的大音希声,指的是以无为本,虚中生音,才能自然通畅,“梧桐之材,心虚理疏,举则轻,击则松,折则脆,抚则滑,轻、松、脆、滑,谓之四善。四善之备, 以虚而已。”[5]5 琴底选材则选用相对坚实紧密的材料,如梓木、楠木等,首选纹理竖直,并在砍伐后自然风干为最佳。“楸梓之木,心实理坚,《洞天清禄集》择琴底云:‘面以取声,底以匮声,底木不坚,声必散逸。’”[6]5 梓木之实与桐木之虚,面阳底阴,刚柔相配,既符合传统的“阴阳和”,同时也符合琴器所要求的“虚实和”,由此,“和诸身,合诸物”的琴才成为了有生命的灵器,律动着天地。
(二)天地合,定琴形
古琴斫制过程更处处体现“天地合”的特色。“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日也。广六寸, 象六合也。文上日池,下日岩。池,水也,言其平。下日滨。滨,宾也,言其服也。前广后狭,象尊卑也。上圆下方,法天地也。五弦宫也,象五行也。大弦者, 君也,宽和而温。小弦者,臣也,清廉而不乱。文王、武王加二弦,合君臣恩也。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 徵为事,羽为物。”[7]73 古琴琴形具体来说,琴面呈 凸起的弧形,代表天圆;琴底则为平面,代表地方; 三尺六寸五分是古琴的一般长度,暗合三百六十五天;十三个“徽”,其中十二个为六律六吕,象征一年十二月和,居中象征闰月的徽位被认为是元气之统,是琴体对折的二分之一,引导着阴阳的调和和天地人的相合;七弦象征七星,暗合五行,对应徵羽宫商角;琴牙前广后狭,遵循天地的尊卑顺序; 琴头叫做龙额,长两寸四分,象征二十四节气;中间内含象凤舌,两边垂下的护轸象雁掌;岳山巍然高耸,如同山川,三寸长,代表天、地、人三才;岳山外承天地雨露叫承露,岳山内叫临岳;两个音槽叫做龙池、凤沼,寓意神龙见首不见尾,但声出幽深,有凤来仪,鸣声柔顺;龙池凤沼内还有天地柱, 一圆一方支撑琴心。另有仙人肩、玉女腰、凤翅、龙龈、龙须等部位均象形人身万物。
二、琴艺的“和虚实,济刚柔”
古琴通过音与韵的结合有度、轻重缓急的张弛得法实现虚实相生、刚柔相济的艺术表现力,和合思想在其艺术表现中体现为琴艺的虚实相生、刚柔相济。
(一)音韵并茂,虚实相生
“虚”与“实”作为中国哲学的一组词汇,和阴阳、形神、动静一样,反应了二元对应的关系。正如唐君毅所说:“中国自然宇宙观,视物皆有虚以含实,以形成生化历程,故无纯物质性之实体观念, 万物无永相矛盾冲突之理,而有由相感通以归中和之理。”[12]89 在中国的世界观中,没有明确的物质性边界,万物都在虚实之间,互相生发、经历、成长。儒家之中和,道家之虚静,融而合之,成虚实之境。
古琴通过丰富的演奏方法达到虚实相生的意境。右手的弹奏方法称作指法,是构成旋律的主体, 属于得声的实音;左手的弹奏方法称作技法,是右手得音后,左手改变弦长来增加装饰效果,属于取韵的虚音。清代琴家蒋文勋就用虚实字来比喻音韵关系:“右弹如实字,左手如虚字。文章中实字亦有轻有重,有正有侧,有宾有主,有详有略”。
结语
《溪山琴况》把“和”作为古琴首况,点名了古琴的美学价值。在当今社会的现实生活中,古琴文化在人的身心内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系统中仍能起到调和、调节、调整的和合作用。养身的弹琴姿势、养心的琴曲节奏调节着身心系统的和谐运转;儒家乐和同的乐教思想,启发我们修身养性, 以琴会友,促进人际间的和谐相处,社会的和谐进步。琴器、琴律、琴艺、琴曲、琴谱、琴派这六个方面, 如同东西南北四方、上下天地之六合,塑造了和合思想在古琴上的道器统一体,使古琴在当代社会中依旧拥有灵动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