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教学语言,让课堂更精彩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xihuan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的教学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能在教学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精巧的课堂设计配以颇具特色的教学语言,教学效果自然不差,如此一来,教师上得流畅,学生学得轻松,听者赏心悦目,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氛围自然和谐。
  一、巧妙导入
  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常見的有复习导入、介绍相关背景材料导入、摘录课文重要内容导入、创设有关情境导入、结合热点事件导入、设计问题导入,等等。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导入新课,教师的语言都必须科学严谨、简单明了,导入时间应该控制在两到三分钟。教师的导入语要确切恰当,有画龙点睛之妙;应朴实无华、通俗易懂,有实事求是之意;还应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给人以幽默之感。笔者教学《智取生辰纲》一文时,用了这样一则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题目叫作《八个侠盗和一个保镖》。”同学们的兴趣立刻就被激发起来了。
  课堂导入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口语组织能力,还要有挖掘书面语言的能力,教师的课堂导入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固有的“点睛”语言。语文新课程在课题的设计上花了很大的心思,很多课题浓缩课文精华,高度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只要合理利用好课题中的“题眼”,定能事半而功倍。
  《杨修之死》中,正确分析杨修的死因是文章的一大教学重点,笔者在教学该文时,抓住题目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公元219年夏天,阳平关外曹军营中发现一具男尸,据查该死者姓杨名修,他的上司曹操有重大杀人嫌疑。可当把曹操押入公堂,他却大呼冤枉,称其自杀而亡。各位同学,你们认为杨修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理由是什么?”问题一出,同学们兴趣就来了,马上分组立案,成立了两个辩论组,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有了,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差。
  从“题眼”入手导入新课,能够帮助学生较快地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使教师的教学能够有的放矢,从而有效、高效地组织教学,达到目标。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采用抓住“题眼”的方式导入新课,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是一种较好的导入方法。
  二、提疑设问
  课堂教学过程是启发学生打开思维的过程,其基础是设计、组织有效的教学问题,有效、高效的语言运用是成功的前提。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语言应该精练且有针对性,循循诱导,了解学生解答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达到以学定教、因“惑”施教的目的。如《范进中举》对当时社会及其阴暗的特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在分析其讽刺意义时,同学们往往只把眼光停留在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和邻居们对范进态度的变化上。笔者在课堂上设计了如下问题:“范进中举后,他身上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你能从哪些细节上看出来?”这两个问题一下子激起了同学们的探究兴趣。经过小组讨论交流和笔者的引导,同学们意识到范进中举后应酬自如,对胡屠户的称呼也从“岳父”变成了“老爹”,没有了以往唯唯诺诺、低三下四的卑膝模样,从而感受到了科举制度对古代知识分子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进一步理解了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的时代意义。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当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思维,如此教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三、诗歌教学的语言
  浙江浦江县开展诗歌教学多年,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入手,以诗育人,德育为先,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的发展。中华诗词是和谐美的典范,饱含着对和谐人生与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的艺术追求。将诗歌教学与学校语文教学相结合,不仅丰富了语文课堂的魅力,更能造就一种自由的审美境界。以下是笔者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诗教所仿拟的一些诗歌例子:
  1.教学《木兰诗》时,笔者拟了下阕《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儿如此多娇,引无数须眉竞折腰。赞秋瑾一曼,气吞山河;桂英木兰,威震疆场。一代女皇,至尊红颜,冲冠一怒天下寒。待明日,看我女英姿,更胜儿郎。”请同学们补写上阕。
  2.教学《沁园春·雪》时,笔者拟了下阕《沁园春·台湾》:“琉球如此多娇,引多少豪杰保边疆。赞英雄成功,力驱荷奴;良将友邦,痛击倭寇。汪辜才谈,连战又访,两岸归一天下愿。笑台独,梦螳臂挡车,何其荒唐。”请同学们补写上阕。
  3.教学《陋室铭》时,笔者仿写了《教室铭》请同学们鉴赏:“夏日如火,心静则凉;冬季虽寒,友爱则暖。斯是我家,师生同堂。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谈笑论学问,师生情谊长。可以读好书,写佳作。有纪律之严明,有学习之不倦。男抱愚公志,女怀木兰情。齐声曰:‘团结向上!’”
  这些诗歌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更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提升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再比如学完《智取生辰纲》后,笔者以一首打油诗“杨志用智堪称妙,无奈吴用计更高。机关算尽太聪明,不敌一包蒙汗药”来概括情节,同学们在欢乐中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总之,教学语言的运用非常广泛,在课堂内容教学、课堂环节构建、课堂情景创设、归纳小结等教学环节中都有不同的要求和意义。语言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作为语文教师,在和语言这种艺术天天打交道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合理、科学地运用教学语言,如此才能构建出更精彩的语文课堂。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很多成语都有其本义和引申义、比喻义,而且这些意义之间并没有截然分清的界限,成语的难度因此增加。其难度还在于字的意义的確定与控制,字除直指的意义之外还有联想的意义。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这篇文章中进一步解释说:“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而后者偏于个性。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义含糊甚至支离。”而高考对成语的考查既涉及直指的意义
期刊
材料作文经久不衰,它不仅考查学生的作文能力,还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做好审题立意这一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很重要。  一篇材料作文的好坏,主要看其审题立意是否准确、结构篇章及首尾段编排是否合理,等等。审题立意往往决定了材料作文的等级。这如同打靶一样,打中八环、九环、十环的,算是切题,打中其他环就只能算是合题了。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规定,切题作文属于一二等,合题作文被划到三等,脱靶的跑题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伴之间的交往对学生无论是智力还是个性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时下留守儿童因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其交往状态不尽如人意。  一、留守儿童同伴互助现状  1.自闭性。很多留守儿童受身份影响,担心受到别人歧视而自我隐瞒,很少与他人交往,过分地封闭自己,使自己置于一个相对狭窄的天地里,内心孤独、无助。  2.狭隘性。通过调查显示,不少留守儿童之间的交往范围狭窄,仅限于与自己兴趣、性
期刊
中学语文界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整合出“模仿——创造”作文训练体系,并把该训练体系确定为“仿写、改写、借鉴、博采、评析”五个步骤,科学地揭示了入门写作从模仿到创造的一般规律。朱熹说:“模拟者,古人用功之法也!”胡适说:“凡富于创造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于模仿的人,绝不能创造……没有一种创造不是先从模仿下手的。”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以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初
期刊
(二)古诗、对联类教学——情境式理解  “日积月累”板块中的古诗、对联一般都有着优美的意境,值得细细咀嚼和欣赏。因而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式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理解“日积月累”版块的内容。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模式:  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借助形象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体会作者的情感。让学生和着轻柔的音乐吟诵诗句,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还有助于学生对诗句内容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也是最令学生、家长和教师头疼的一个问题。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笔者:作文能力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提高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必须把它当成学生的一种最基本的语文能力来长期培养,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笔者现在教的是人教版八年级的语文,刚刚接触这些孩子时发现同学们的写作能力普遍较弱,当笔者布置作文话题后他们不知如何下手,迫于硬性要求,勉为其难地挤出两
期刊
(一)关注语用,出口成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可见学习语言,理解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要会说语言,即会用语言。如果学习了,不会说,不会运用,那就等于白学了。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讨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和情感最常用的活动。因而,在学完“日积月累”板块后,教师要督促学生将其落实语用,优化口语交
期刊
此在能够这样或那样地与之发生交涉的那个存在,此在无论如何总要以某种方式与之发生交涉的那个存在,我们称之为生存……此在总是从它的生存来领会自己本身:总是从它本身的可能性——是它自身或不是它自身——来领会自己。  ——海德格尔  忙于工作、忙于生活的岁月里缺少了阅读,总感觉把自己给弄丢了。重新捧起《存在与时间》,虽然只是读了十来页,却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把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改成“我阅读故我在
期刊
摘要:阅读作为人们生活中必备的一种技能,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忽视阅读的重要性。对于处在知识体系构建初级阶段的小学生,我们教师要注重对其阅读兴趣的培养。鉴于此,本文针对小学生海量阅读兴趣培养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海量阅读;兴趣;培养心得  随着我国现代化教学体系的改革,针对学生教育的素质要求也在逐渐转变,阅读兴趣培养作为小学生个人素质培养中的关键性因素,在整个学生教
期刊
有人说,当今是诗歌喑哑无声的时代,少有人爱诗、读诗、写诗。笔者认为,诗的失落是当代教育急功近利的表现,高考作文中“诗歌除外”的导向如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诗歌教学现状堪忧,教学效果不容乐观。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教改的阵阵春风带给现代诗歌新的春天,一些省市在语文教材和语文读本的编排上增设了诗歌,诗歌诵读吟咏这一传统教法也越来越受重视,师生朗朗的读书声重新回荡在了语文课上。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