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猪 多背一公斤希望

来源 :风尚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slc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4月,32岁的安猪创办了“多背一公斤”公益旅行网站。他的理想是在40岁前帮助100万人。五年间,他从背包客转变成社会活动者;从标准的上班一族变成全职的行善者。这五年,他做了些什么?
  
  安猪有一些“不同寻常”的行善观念,比如说:做好事要留名。按他的说法,做好事不留名会变成重复捐助,导致资源浪费;一些地区可能缺少文体用品而非纸笔,赠送物资就应该事先联络落实。还有,NGO组织需进行工商注册登记,同时可以像国外NGO那样举行社会募捐活动。去年11月在广州举行的第四次中文网志年会上,“多背一公斤”就举行了一个“买帽子捐图书”活动——10块钱一顶帽子,最后为四川什邡的一所小学捐赠了一百多本少儿图书,每本书上都有捐赠者为孩子们写下的寄语。由此建立了双方的连接,增添了“一对一”的体验……所有这些,他都归纳五年间在“多背一公斤”的实践。
  
  有1,就有0
  如果没有旅行,戴着眼镜、一脸书生气的安猪或许会安于做一个兢兢业业的电脑工程师。从十多年前开始背包旅行之后,曾经痴迷于编排程序的安猪,发现异乡的风景与人才是构成完美生活的无数0和1。
  在创办“多背一公斤”公益旅行项目之前,安猪曾经做过一个纯粹的志愿者,为京郊的孩子们上辅导课,整整一年。“之后我开始思考,究竟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在享受乐趣的同时付出些社会责任?”
  安猪想到了公益旅行。旅行中的感恩和得到的体验,让他在倡导无数个“一公斤”的旅行聚合中成为民间的公益力量。“借用英国的数据,目前英国的旅游产业份额里,公益旅行占1%,但其实这和每个人都多背1公斤一样,小小的1事实上并不是一个小数字。”
  他逐渐意识到,如果每个旅行者都能在背包旅行的同时为山区孩子捎去一份温暖,关键是,这种善举是可以传递的。起初的想法只是号召自己驴友圈内的朋友,在旅行途中多带些文具给西部的孩子,“一双双小手拿过去的时候,真觉得自己是个使者。”
  
  五公里的距离
  背包旅行和公益旅行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只有5公里。”安猪说。
  就在背包客频繁光顾的拉萨、丽江、阳朔、凤凰、青海湖、泸沽湖这些热门目的地5公里范围内,就分布着大量可以实地探访的乡村学校,而“国内每个县的乡村学校平均有100个左右”。也就是说,只要背包客的脚步再深入5公里、特别是深入一地徒步旅行的时候,最适合顺路体会公益旅行的乐趣。
  多背一公斤究竟背什么?“一开始大家想法都很简单,无非就是铅笔、橡皮……现在发现,铅笔已经不是孩子们最重要的需求了。”安猪建议,旅行者在出发之前,可以登录他们的网站,上面收录了600多个学校的详实信息。“如果可能,多带些有插画的儿童科普读物;文体用品也是乡村学校最缺乏的物质之一,比如跳绳、羽毛球、乒乓球……”
  当你为孩子们付出,很容易会赢他们的信赖,成为没有距离与隔阂的朋友,旅行就超脱了简单的行走和观光,变得充满期待:“你可以给孩子上一节生动的课,或者一起玩游戏,一起上树摘果、赶羊牧牛、发现别的游客不可能知道的隐秘风光。”这样的旅行所能带来的附加值,达成的其实是自己的心智提升。
  
  民间公益的力量
  “很多人觉得公益旅行是在施舍、怜悯,我非常反对。”安猪认为,“多背”是每个旅行者在为自己而背,而不是被动参与。“多背一公斤”去年组织了300多次公益旅行,每一个活动的发起者都是背包客自己,安猪和他的团队从不干涉。他们倡导的公益,是人人均可参与,这种公益旅行与其他慈善活动的最大不同,是它摘去了传统公益中“志愿者”头上神圣的光环。
  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二十天,在绵竹体育场灾民安置点,同学们收到一份特殊的“六一儿童节”礼物——灾区的第一个帐篷图书室。那是“多背一公斤”连同当地NGO努力的结果。在未来三年里,“灾后学校重建计划”正在逐步变成现实。也是在2008年,“多背一公斤”进行了工商注册登记,成立了属于自己的社会企业:爱聚(北京)咨询有限公司。它的意思是,人人都可参与公益。不过,安猪显得无奈:“我们还无法到民政部门登记,一方面找不到主管单位,一方面我们本身的机构太小了,只能曲线救国,在工商局注册。”
  超过1万份文具,3000本书籍,这是“多背一公斤”最初一年的数字:广州、上海、北京的200多名旅行者自行组织了20多次活动,足迹遍及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那时安猪还盘算着,到2010年,要有300所学校与“多背一公斤”联动,覆盖全国主要风景点附近的贫困落后地区。这个目标,早在2008年完成。如今,多背一公斤网站上已收录600多所学校的详细信息。很快,网站将能做出一个直观的、可视化的公益旅游地图系统,方便旅行者们了解咨询。
  安猪还有个近期目标,那便是年底以前,有10万人加入“多背一公斤”的计划。以旅行名义达成的公益力量,就写在这些正在扩大的数字背后。
  
  如何“多背一公斤”?
  1. 原则上先在你要去的旅游地周边找一所学校,尽量联系到学校老师,询问有关最迫切的物质需求。多背一公斤的网站上已经收录了600多个学校的信息,包括学校地址、交通概况、学校需求等,只要按照自己即将去到的旅游地一搜,就能获得相关信息。
  2.铅笔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需求,如果可能,多带些有插画的儿童科普读物。
  3. 文体用品也是乡村学校最缺乏的物质之一,比如跳绳、羽毛球、乒乓球等。
  4. 老师的教具,如圆规、粉笔、教尺等。
  5. 药品和卫生用品,如牙膏、牙刷、毛巾、虱子药水、痢疾药等。
其他文献
这样客人对于那些能把名牌衣服和饰品塞满一间屋子的上层阶级来说,衣服、鞋子和包包更多是一种收藏,想公开或者展示的心情成了不言而喻的事情。如果你拥有1000条领带,将会如何设计你的衣帽间?!    敞开,还是遮掩?  著名设计师张骓披露赵薇在上海湖畔家园的新家内有一间近40平方米的衣帽间,然而他却因此大费脑筋,“假如整个空间不做隔断处理,40平方米实在空旷得吓人!”他跟赵薇商量了一下,决定采用“凹”字
期刊
波尔多位于法国西南部,是一座与葡萄酒不可分割的城市。  可爱的国人以前不在意波尔多的地理位置,也不在意瓶里装着什么酒液,只在乎名庄酒瓶带来的奢侈享受。  你会察觉到,近两年来,在中国国内更容易找到法国酒庄庄主,他们欲开阔我们对波尔多葡萄酒的眼界。酒庄主的言语间,听到最多关于波尔多不只拥有顶级的名庄、高品质的红葡萄酒的观点。平靓正的葡萄酒,让我们更容易亲近波尔多。  就在最近,法国波尔多葡萄酒行业协
期刊
盲目追逐流行趋势而忽略年龄,是最危险的着装信号,这意味着,你已经迷失了自我。    年龄和着装风格真的有关系吗?有太多例子反驳这种看似“老土”的观点:51岁的麦当娜和33岁的大S、28岁的Paris Hilton最近数次撞衫;《Gossip Girl》里的Blair偷偷钻进母亲的衣橱挑选晚会衣服;H&M的新任设计师Roberto Cavalli说,无论在西班牙还是意大利、巴黎,80%的时尚人士衣柜
期刊
怡情人生需要美酒相伴,明星也需要酒庄让他们续演美妙人生。  酒庄是一种媒介,通过它,感受不同的异域文化,追寻慢调的生活态度……    侠客庄园  提起佐罗,我会想到行侠仗义的蒙面侠,他是英俊潇洒、劫富济贫的代名词。这位长盛不衰的“英雄”——安东尼奥班德拉斯(饰演《佐罗的面具》),开始在西班牙杜埃罗河岸挥舞着酒杯。安东尼奥购买了Bodega Anta Natura酒厂50%的股份,来完成其毕生梦想—
期刊
SUV的疯狂,不在于它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买车人的挚爱,  更在于它持跨界的旗号,带来了越来越多新的生活观念和玩法,  担当着越来越主流的马路角色。    如果说轿车是要完成许多人的汽车梦想,那么SUV显然是要不断地发掘现代生活的新意。上海车展前后,一场SUV狂潮席卷,汉兰达、RAV4国产,酷威、XC60、罗宾汉登场,这个经济进入危机的时间太闷,挖空心思的SUV很好玩。    XC60,疯狂的懒人驾车
期刊
德国作家聚斯金德在他的《香水》一书中,虚构了一个耸人听闻的故事:一个叫格雷诺耶的人天生没有味道,于是他不停地杀害少女,只因为他极度渴望得到少女身上沁人心脾的体香,可见女人体香的致命诱惑多么强大!其实,无论男女,清爽的体味都是最诱人的。可惜的是,炎热的天气,让我们经常汗水淋漓,实在是无暇去维持自己清爽的形象。要是遇到在派对、购物的时候散发出不适当的体味,更是让人尴尬异常。    场景 沙丁鱼公车战 
期刊
艾伦·韦斯曼在 《没有我们的世界》 里说:  如果人类能够消失500年,一片真正的森林便会在此复活。    500年太久,还是把目光放到那些号称“绿色”和“环保”的未来车辆上吧。  如果马路上移动的都是绿洲,韦斯曼的设想就会实现:总有一天大自然会吞噬一切。  丰田汽车的新掌门人渡边捷昭说,“没有环保和节能,就没有汽车的未来。”所以这家地球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厂商带来了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概念车“Hi-C
期刊
“永利”何许人也?  就是把拉斯维加斯永利酒店“照搬”进澳门的大人物。  在拉斯维加斯,他花了27亿美元兴建永利酒店,而在澳门,他几乎“照搬”酒店原形,造价仅仅是10亿美元。至于为什么要“照搬”,这除了因为拉斯维加斯的永利赚得盆满钵满,也和永利本人的处事作风有关。他的项目合伙人卡洛斯曾说过:合作时,他问的问题都很实际,“这里人们会喜欢吗?”、“他们知道这个用来干嘛?”。“酒店最终的设计方向许多方面
期刊
妖艳的花篮悬挂在古典的灯柱上,18世纪英式的马车叮叮当当地穿越大街小巷,这就是花园城市维多利亚。    这个悠闲、温文而雅的小城,有着“花园之都”、“小英国”、“退休乐园”等美名。长久以来,维多利亚深受欧洲文明的洗礼,不论在建筑、文化、风俗习惯上,都十分“英国”。对许多加拿大人来说,维多利亚就像是一朵开在加拿大国土的英伦玫瑰。  而在维多利亚,最令人难忘的还是一年一度的数花节,这一传统也算是世界上
期刊
很久以前,酒窖只是待在葡萄田下的一个地窖,是谁赋予它奢华的品质?  凯旋会一楼,这里隐匿着“最奢华的酒窖”,全部仿照法国拉图酒庄的设计。里面连排的红木壁柜,每个酒柜最多可放150支酒;墙上镶入鹅卵石;临摹凡尔赛宫的西洋画,每幅花费五六万元。  “凯盛”是一间私人会所,有四间私膳房、三间品酒房,只有晚上才提供私房菜。没有试菜前,我走进明亮的品酒区,踩着深蓝色的羊毛地毯,被炽红的皮沙发围绕。玻璃墙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