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指出:"本世纪末到下一个世纪初将是一个交叉科学时代。"我们正迈向两个世纪的交接点,迎接这一交叉科学时代的到来。由于受传统"隔行如隔山"的小科学观影响,人们的视野常被专业分工局限和单学科思想束缚,缺乏现代交叉性的大科学观。什么是交叉科学,什么是交叉科学时代,许多人对此知之甚少,平常在科研、教学上接触的几乎都是一个个分门别类的单学科,且专业分得很细,很少见到有关跨学科、交叉科学方面的有系统、有深度的论著。精通一门学科难,精通多学科的交叉更难。当此世纪之交,很需要一个帮助我们跨入交叉科学时代的入门向导。
最近,刘仲林教授主执笔的《现代交叉科学》出版,该书共18章,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交叉科学的来龙去脉、内容结构、理论方法、未来趋势,是我们步入交叉科学时代的一个难得的向导。该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全面反映国内外交叉科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由于我国目前科研、教学、管理都是按学科专业设置的,缺乏交叉科学研究的专门机构和人才,因而对国外交叉科学研究了解很少。近几年,国内虽有些研究、介绍,但比较零散,使人难以了解交叉科学发展的全貌。《现代交叉科学》一书填补了这一空白,通过对大量国内外第一手文献的调研和分析,准确、系统、详实地反映了当代交叉科学研究的历史发展、主要观点、代表著作、模式机制,并对中外发展的不同特点做了比较研究。这些,如果没有长期的文献收集、研究积累,是难以做到的。该书为想全面了解当代交叉科学发展动向的读者提供了一个窗口。
2."学科"是交叉科学的基础,"跨学科"是交叉科学的因缘。该书对"学科"和"跨学科"问题做了大量深入研究,详细分析了学科的概念含义和古代、近代、现代的学科分类思想,追溯了跨学科概念的来源,评述了当代重要的跨学科思想,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有新意的学科和跨学科观。这些研究都是体现基本功力的研究,例如该书对古今学科分类思想,从古希腊分类到我国四库全书分类,从培根、圣西门分类到恩格斯、哈里斯分类,从钱学森分类到中国国家标准分类,古今中外,概括和评析相当深入。
3.该书在现代交叉科学分类研究方面有突破性进展。现代交叉学科数量众多,达上千门。如何对其分类,是交叉科学研究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在现实中,许多人对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横断学科,不加区别地混用,已造成了交叉科学思想的混乱。该书在大量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将交叉学科分为比较学科、边缘学科、软科学、综合学科、横断学科、超学科六大门类,并专门开辟六章一一研究评述,使现实中经常混淆使用的交叉学科各种名称,不仅内涵得到澄清,而且按人类对交叉学科的认识程度,由简单到复杂,由近缘到远缘,形成一个井然有序的系列整体。
4.系统、深入的交叉科学相关领域研究,是该书又一特色。该书分六章依次探讨了交叉研究、交叉教育、交叉人才、交叉方法、交叉思维、交叉之道六大交叉问题,由具体到抽象,由"形而下"到"形而上",层层提升,一直到现代人的交叉科学观和境界的形成。在这些研究中,有许多从交叉科学视角获得的颇有创见性的观点,如新的科研观、新的教育观、新的人才观等,特别是在交叉方法、交叉思维、交叉之道研究上,更具有开拓性的独到见解。
5.该书将现代交叉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尝试探索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交叉科学理论建设方向,全书以"交叉科学观的变革"为首章,运用《易经》"天地交,泰"的交叉思想,分析了交叉科学发展的现状、问题、趋势;末章"交叉之道",运用中国文化中"道"的概念,论析了交叉科学要达到的学科境界、方法境界、思维境界、道的境界,将交叉科学的最高追求定位在人的科学观念变革,首尾呼应,显示了比西方交叉科学理论更深刻的人文内涵。
6.该书不仅展示了交叉科学发展的光明前景,而且剖析了交叉科学研究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由于受传统科学观念和学科分工体制的影响,当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迫切需要交叉科学和跨学科人才的时候,我国的交叉科学理论和应用研究却由于在现有的学科体系中找不到位置,而无法建设和形成自己的科研机构、学术组织、刊物阵地,以至我国的交叉科学研究长期处于自发和业余的阶段,拉大了与国际发展的差距。这确实是迈入交叉科学时代需要解决的紧迫现实问题。该书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执著追求和动人的笔触,再现了这一研究领域的酸甜苦辣、艰难孤独,深切呼唤我国科学界、教育界重视交叉科学研究,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科学观念变革,以迎接交叉科学时代的到来。
该书的不足之处,是对科学交叉规律和原理的探讨不够深入,未能从实践中总结出一般原理,有待进一步深化基本理论研究;另外,在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结合上,有的观点尚嫌粗糙,结合不够紧密。
最近,刘仲林教授主执笔的《现代交叉科学》出版,该书共18章,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交叉科学的来龙去脉、内容结构、理论方法、未来趋势,是我们步入交叉科学时代的一个难得的向导。该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全面反映国内外交叉科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由于我国目前科研、教学、管理都是按学科专业设置的,缺乏交叉科学研究的专门机构和人才,因而对国外交叉科学研究了解很少。近几年,国内虽有些研究、介绍,但比较零散,使人难以了解交叉科学发展的全貌。《现代交叉科学》一书填补了这一空白,通过对大量国内外第一手文献的调研和分析,准确、系统、详实地反映了当代交叉科学研究的历史发展、主要观点、代表著作、模式机制,并对中外发展的不同特点做了比较研究。这些,如果没有长期的文献收集、研究积累,是难以做到的。该书为想全面了解当代交叉科学发展动向的读者提供了一个窗口。
2."学科"是交叉科学的基础,"跨学科"是交叉科学的因缘。该书对"学科"和"跨学科"问题做了大量深入研究,详细分析了学科的概念含义和古代、近代、现代的学科分类思想,追溯了跨学科概念的来源,评述了当代重要的跨学科思想,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有新意的学科和跨学科观。这些研究都是体现基本功力的研究,例如该书对古今学科分类思想,从古希腊分类到我国四库全书分类,从培根、圣西门分类到恩格斯、哈里斯分类,从钱学森分类到中国国家标准分类,古今中外,概括和评析相当深入。
3.该书在现代交叉科学分类研究方面有突破性进展。现代交叉学科数量众多,达上千门。如何对其分类,是交叉科学研究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在现实中,许多人对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横断学科,不加区别地混用,已造成了交叉科学思想的混乱。该书在大量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将交叉学科分为比较学科、边缘学科、软科学、综合学科、横断学科、超学科六大门类,并专门开辟六章一一研究评述,使现实中经常混淆使用的交叉学科各种名称,不仅内涵得到澄清,而且按人类对交叉学科的认识程度,由简单到复杂,由近缘到远缘,形成一个井然有序的系列整体。
4.系统、深入的交叉科学相关领域研究,是该书又一特色。该书分六章依次探讨了交叉研究、交叉教育、交叉人才、交叉方法、交叉思维、交叉之道六大交叉问题,由具体到抽象,由"形而下"到"形而上",层层提升,一直到现代人的交叉科学观和境界的形成。在这些研究中,有许多从交叉科学视角获得的颇有创见性的观点,如新的科研观、新的教育观、新的人才观等,特别是在交叉方法、交叉思维、交叉之道研究上,更具有开拓性的独到见解。
5.该书将现代交叉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尝试探索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交叉科学理论建设方向,全书以"交叉科学观的变革"为首章,运用《易经》"天地交,泰"的交叉思想,分析了交叉科学发展的现状、问题、趋势;末章"交叉之道",运用中国文化中"道"的概念,论析了交叉科学要达到的学科境界、方法境界、思维境界、道的境界,将交叉科学的最高追求定位在人的科学观念变革,首尾呼应,显示了比西方交叉科学理论更深刻的人文内涵。
6.该书不仅展示了交叉科学发展的光明前景,而且剖析了交叉科学研究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由于受传统科学观念和学科分工体制的影响,当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迫切需要交叉科学和跨学科人才的时候,我国的交叉科学理论和应用研究却由于在现有的学科体系中找不到位置,而无法建设和形成自己的科研机构、学术组织、刊物阵地,以至我国的交叉科学研究长期处于自发和业余的阶段,拉大了与国际发展的差距。这确实是迈入交叉科学时代需要解决的紧迫现实问题。该书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执著追求和动人的笔触,再现了这一研究领域的酸甜苦辣、艰难孤独,深切呼唤我国科学界、教育界重视交叉科学研究,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科学观念变革,以迎接交叉科学时代的到来。
该书的不足之处,是对科学交叉规律和原理的探讨不够深入,未能从实践中总结出一般原理,有待进一步深化基本理论研究;另外,在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结合上,有的观点尚嫌粗糙,结合不够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