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引用“鹰架”一词来比喻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过程。“鹰架”原指建筑行业的脚手架,在教学中可将“鹰架”解释为“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支援的品质,其中有技巧的同伴提供经过修正的适合孩子目前发展水准的协助。当孩子还不熟练时,提供较多的支持;当孩子能力增强时,则提供较少的协助。这样能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及独立性”。鹰架教学需要营造平等互尊、温暖互动、适度挑战、支持合作的学习氛围,教师相信幼儿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尊重、接纳幼儿提出的任何想法、意见或问题,让幼儿自主地学习,使他们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自主、全面、和谐的发展。现以大班下学期开展的“电池”区域活动为例,来谈谈我运用“鹰架”理论,师幼积极互动、共同学习,推动区域活动发展的历程。
一、启动——材料性支架明确探究方向
元宵节后,幼儿陆续从家里带来了许多花灯,放在班级展示。可是没过几天,一盏可以转动的花灯不转动了,端木看见后说:“可能是花灯里的电池没电了吧。”我问:“你怎么知道没电了?也许是坏了呢。”端木说:“拆开来看看不就知道了嘛!”第二天,我从家中带来了螺丝刀,端木熟练地拧开螺丝,换上了两节5号电池,花灯果然又转动起来了!这件事让我萌生了让孩子们通过检测电池,修理电动玩具的想法。
我设置了区域“检测电池”,投放了电珠、电线、电池等材料,对孩子们说:“这些电池也不知有没有电了,我们来拿小电珠测一测吧!”我简单地演示了连接电线、电珠和电池的方法后,孩子们试了试,果然电珠亮起来了!在几次操作后,小安发现电珠放在电池正极的位置决定电珠能否亮,他说:“要放在电极的中间,小灯泡才会亮,放在边上就不亮。”我建议他把电珠放在电池负极试试。他试过后发现:“灯泡放在那里(负极)也会亮的。”不久,更多的孩子学会了让电珠发光的方法,也体验到要把电珠底端凸出的地方与电池正极凸出的位置对准,电珠才能发光。
测电池的活动持续了几天,孩子们不断有新发现。如冠宇发现:与大电池(2号电池)相连接的电珠发出的光亮一些,与小电池(7号电池)相连接的电珠发出的光就较弱。韬韬让电珠持续亮了好一会儿后说:“我的手都烫到了,光会发热!”但也有些电珠不亮,孩子们推测是因为电池没电了。小安有些担心:“我们会不会触电?”我说:“电池的电很弱,不会触电的。”
分析:“支架教学只可能发生在教师与儿童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首先,教师的鹰架体现在与幼儿有效地沟通,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与幼儿合作解决问题。其次,在师幼互动中,教师以一种“后面扶持,前方引导”的搭架方式来支持、扩展幼儿的学习,为幼儿提供材料性支架,借助停止转动的花灯,让幼儿自主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提供螺丝刀引导幼儿有目的地探究,使这一偶发事件成为推进后续活动的导火线。随即,教师提供电池、电珠、电线等探究电池发光所需要的材料,引导幼儿明确探究方法和目的。最后,教师通过情感互动,满足幼儿探究的需求,促使幼儿在探索活动中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并及时关注并回应个别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发现。例如,有的孩子发现电珠的发光亮度不同,并由此推理得出“不同电池产生的电量有强弱之分”的结论;有的孩子感受到了电能会产生热量的现象;还有的孩子产生用电安全性的考虑,这些都是教师没有预设到的,但具有较大的教育价值。
二、调整——问题性支架拓展探究内容
测电池的探索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幼儿的兴趣开始减弱,进“检测电池”区域的人日渐稀少。于是,我创设了电动玩具修理区,动员幼儿把家中不能玩的电动玩具投放在里面,通过换电池的方法来诊断它们是否真的坏了。灏然带来了两个电动玩具,取来经测试证实有电的两节5号电池,熟练地换上,两个玩具都动起来了!给玩具置换电池的需求使得孩子们又重新走进了“检测电池”区。在该区域中我又提供了一些小盒子、记录纸和笔,让孩子们检测电池后,记录哪些电池是有电的,哪些是没有电的,并分类摆放。我发现,孩子们记录的方法真是丰富多样。有的孩子将检测后的电池并排摆放,记录单上记“1√2√3×”,表示第一节第二节电池有电,第三节电池没电; 有的孩子则是直接在检测后的电池上做有电或没电的标志。冠宇等几人商量后,画上雷电和禁止两种标志分别贴在了两只分类盒上,用于分类摆放检测后的电池,孩子们可直接到贴有雷电标志的盒子里取电池安装在电动玩具中。
一天,我发现电线的长度不够用了,就想将几根较短的电线连接起来。我用打火机先烧了烧电线,几个孩子过来围观。丁丁摸了摸刚烧过的电线,发现烧过的电线稍微软一些,用指甲轻轻一掐就有痕迹,而没烧过的电线比较硬,掐不出痕迹。冠宇则发现烧过的电线看上去更粗一些。我很轻松地剥掉了一段电线的外皮,露出里面的金属丝。孩子们发现,金属丝烧过后没有变化。我让孩子们想一想为什么要剥皮,小江想了想说:“金属是导电的。”我用电珠发光验证了他的说法,从中,孩子们又懂得了新的知识。我又问:“为什么电线外面要包一层橡胶皮呢?”很快就有孩子回应:“这样可以不导电,不会触电。”看来孩子们从家长、书本或电视等途径了解了不少有关电的知识。
分析:当探究活动总是停留在同一层次水平上,将逐渐不能满足幼儿高一层次的探究需求。此时,教师要提供相应的鹰架策略,包括材料、提问、提示、讨论等,拓展幼儿的思维,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从而产生高一层次的探究行为。因此,我将检测电池的活动提升为高一层次的修电动玩具的活动,拓展了幼儿的探究视角,深化了他们对电池的认知,如通过解剖发现电线的构造。我还通过不断释疑和破疑,引导幼儿将操作引向深入。由于幼儿的生活背景不同,信息来源不同,他们对电池的型号、导电等知识的了解也不同。当教师发现幼儿有能力独立参与活动时,应尽可能发挥幼儿自己的力量,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帮助他们建立起新问题与旧经验之间的联系,引发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共同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深入——示范式支架促进自主探究 一次“检测电池”区域活动时,温老师也玩起了测电池的游戏。她把两节电池连在一起放在桌子上,再在两端分别搭上电珠和电线的一头,电珠亮起来了。孩子们马上效仿起这一新玩法(之前幼儿一直用一节电池)。渐渐地,几个孩子商量用三节、四节、五节电池相连,看看电珠会不会亮。端木率先把5节电池并排相连,再搭上电珠和电线,他“哇”地叫起来,惊呼道:“真亮呀!”我问:“用一节电池的电珠亮,还是用五节电池的电珠亮?”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五节电池。”“为什么?”端木说:“五节电池里的电当然更多呀!”
子洲又想出来把不同型号的电池相连的玩法。通过尝试,这样做电珠也能亮起来,但是把2号电池和5号电池相连时两者的正负极不容易相接触,需要反复摆放找到合适的角度,经过多次尝试,电珠终于亮了,子洲觉得这样相连时电珠更加亮。但是,烁函把好几节电池连在一起玩时,电珠的钨丝却被烧掉了,小江告诉她:“电太多了,电珠就会烧坏的。”
分析:“人们可以学得最好的时候,是当他们与别人合作,并积极地从事问题的解决时”。在探究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和幼儿之间,还是幼儿与同伴之间都在相互观察、相互发现、相互交流。当孩子们对单节电池导致电珠发光的实验有些失去兴趣时,温老师适时的示范性支架激发幼儿产生了新的探究兴趣。受到启发的幼儿变换着操作方法,比较某些变量后,实验结果是否相同。幼儿在频频的交流中共享、修正自己的知识经验。在师幼、幼幼积极的互动中,幼儿得到的是温暖的、支持性的反应,这大大减少了他们的挫败感,提升了自信心,产生进一步自主学习的意愿。这时教师逐步退回到观察者的位置,调动孩子们相互协作,更主动地分享知识,达到更深入的同伴互动效果。
四、感悟——鹰架幼儿学习的要点
1.搭建“鹰架”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先。教师追随着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尊重和顺应幼儿的想法,才可能提供与幼儿需求相匹配的支架,创设宽松适宜的环境,鼓励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而当幼儿的兴趣在减退或转移时,教师只有细致地观察到孩子的态度和行为改变,才能不断跟随孩子,改变支架的搭建方式,给予孩子适度的挑战,激发他们持续探索的兴趣,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搭建“鹰架”要以幼儿的经验为重。教师预设的活动目标高于或低于幼儿的原有认知经验时,就不能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动机,也会影响幼儿的自我评价和整个活动的效果。案例中,教师考虑到幼儿知道电池能产生电,提供了电线和电珠,让他们在简单易行的操作中直观地感知导电现象。此外,不同孩子对电池的原有认知也存在差异,所以在幼儿活动时,教师的情感激励策略、问题导向策略、示范策略等,都有效地帮助不同层次的幼儿主动学习、乐于探究,提高个性化学习的质量。
3.搭建“鹰架”要以幼儿的发展为目的。当教师发现幼儿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在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时,就应该悄然退回到观察者、旁观者的位置,把游戏的掌控权交到孩子手中,这样才能帮助幼儿真正学会学习。
一、启动——材料性支架明确探究方向
元宵节后,幼儿陆续从家里带来了许多花灯,放在班级展示。可是没过几天,一盏可以转动的花灯不转动了,端木看见后说:“可能是花灯里的电池没电了吧。”我问:“你怎么知道没电了?也许是坏了呢。”端木说:“拆开来看看不就知道了嘛!”第二天,我从家中带来了螺丝刀,端木熟练地拧开螺丝,换上了两节5号电池,花灯果然又转动起来了!这件事让我萌生了让孩子们通过检测电池,修理电动玩具的想法。
我设置了区域“检测电池”,投放了电珠、电线、电池等材料,对孩子们说:“这些电池也不知有没有电了,我们来拿小电珠测一测吧!”我简单地演示了连接电线、电珠和电池的方法后,孩子们试了试,果然电珠亮起来了!在几次操作后,小安发现电珠放在电池正极的位置决定电珠能否亮,他说:“要放在电极的中间,小灯泡才会亮,放在边上就不亮。”我建议他把电珠放在电池负极试试。他试过后发现:“灯泡放在那里(负极)也会亮的。”不久,更多的孩子学会了让电珠发光的方法,也体验到要把电珠底端凸出的地方与电池正极凸出的位置对准,电珠才能发光。
测电池的活动持续了几天,孩子们不断有新发现。如冠宇发现:与大电池(2号电池)相连接的电珠发出的光亮一些,与小电池(7号电池)相连接的电珠发出的光就较弱。韬韬让电珠持续亮了好一会儿后说:“我的手都烫到了,光会发热!”但也有些电珠不亮,孩子们推测是因为电池没电了。小安有些担心:“我们会不会触电?”我说:“电池的电很弱,不会触电的。”
分析:“支架教学只可能发生在教师与儿童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首先,教师的鹰架体现在与幼儿有效地沟通,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与幼儿合作解决问题。其次,在师幼互动中,教师以一种“后面扶持,前方引导”的搭架方式来支持、扩展幼儿的学习,为幼儿提供材料性支架,借助停止转动的花灯,让幼儿自主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提供螺丝刀引导幼儿有目的地探究,使这一偶发事件成为推进后续活动的导火线。随即,教师提供电池、电珠、电线等探究电池发光所需要的材料,引导幼儿明确探究方法和目的。最后,教师通过情感互动,满足幼儿探究的需求,促使幼儿在探索活动中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并及时关注并回应个别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发现。例如,有的孩子发现电珠的发光亮度不同,并由此推理得出“不同电池产生的电量有强弱之分”的结论;有的孩子感受到了电能会产生热量的现象;还有的孩子产生用电安全性的考虑,这些都是教师没有预设到的,但具有较大的教育价值。
二、调整——问题性支架拓展探究内容
测电池的探索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幼儿的兴趣开始减弱,进“检测电池”区域的人日渐稀少。于是,我创设了电动玩具修理区,动员幼儿把家中不能玩的电动玩具投放在里面,通过换电池的方法来诊断它们是否真的坏了。灏然带来了两个电动玩具,取来经测试证实有电的两节5号电池,熟练地换上,两个玩具都动起来了!给玩具置换电池的需求使得孩子们又重新走进了“检测电池”区。在该区域中我又提供了一些小盒子、记录纸和笔,让孩子们检测电池后,记录哪些电池是有电的,哪些是没有电的,并分类摆放。我发现,孩子们记录的方法真是丰富多样。有的孩子将检测后的电池并排摆放,记录单上记“1√2√3×”,表示第一节第二节电池有电,第三节电池没电; 有的孩子则是直接在检测后的电池上做有电或没电的标志。冠宇等几人商量后,画上雷电和禁止两种标志分别贴在了两只分类盒上,用于分类摆放检测后的电池,孩子们可直接到贴有雷电标志的盒子里取电池安装在电动玩具中。
一天,我发现电线的长度不够用了,就想将几根较短的电线连接起来。我用打火机先烧了烧电线,几个孩子过来围观。丁丁摸了摸刚烧过的电线,发现烧过的电线稍微软一些,用指甲轻轻一掐就有痕迹,而没烧过的电线比较硬,掐不出痕迹。冠宇则发现烧过的电线看上去更粗一些。我很轻松地剥掉了一段电线的外皮,露出里面的金属丝。孩子们发现,金属丝烧过后没有变化。我让孩子们想一想为什么要剥皮,小江想了想说:“金属是导电的。”我用电珠发光验证了他的说法,从中,孩子们又懂得了新的知识。我又问:“为什么电线外面要包一层橡胶皮呢?”很快就有孩子回应:“这样可以不导电,不会触电。”看来孩子们从家长、书本或电视等途径了解了不少有关电的知识。
分析:当探究活动总是停留在同一层次水平上,将逐渐不能满足幼儿高一层次的探究需求。此时,教师要提供相应的鹰架策略,包括材料、提问、提示、讨论等,拓展幼儿的思维,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从而产生高一层次的探究行为。因此,我将检测电池的活动提升为高一层次的修电动玩具的活动,拓展了幼儿的探究视角,深化了他们对电池的认知,如通过解剖发现电线的构造。我还通过不断释疑和破疑,引导幼儿将操作引向深入。由于幼儿的生活背景不同,信息来源不同,他们对电池的型号、导电等知识的了解也不同。当教师发现幼儿有能力独立参与活动时,应尽可能发挥幼儿自己的力量,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帮助他们建立起新问题与旧经验之间的联系,引发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共同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深入——示范式支架促进自主探究 一次“检测电池”区域活动时,温老师也玩起了测电池的游戏。她把两节电池连在一起放在桌子上,再在两端分别搭上电珠和电线的一头,电珠亮起来了。孩子们马上效仿起这一新玩法(之前幼儿一直用一节电池)。渐渐地,几个孩子商量用三节、四节、五节电池相连,看看电珠会不会亮。端木率先把5节电池并排相连,再搭上电珠和电线,他“哇”地叫起来,惊呼道:“真亮呀!”我问:“用一节电池的电珠亮,还是用五节电池的电珠亮?”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五节电池。”“为什么?”端木说:“五节电池里的电当然更多呀!”
子洲又想出来把不同型号的电池相连的玩法。通过尝试,这样做电珠也能亮起来,但是把2号电池和5号电池相连时两者的正负极不容易相接触,需要反复摆放找到合适的角度,经过多次尝试,电珠终于亮了,子洲觉得这样相连时电珠更加亮。但是,烁函把好几节电池连在一起玩时,电珠的钨丝却被烧掉了,小江告诉她:“电太多了,电珠就会烧坏的。”
分析:“人们可以学得最好的时候,是当他们与别人合作,并积极地从事问题的解决时”。在探究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和幼儿之间,还是幼儿与同伴之间都在相互观察、相互发现、相互交流。当孩子们对单节电池导致电珠发光的实验有些失去兴趣时,温老师适时的示范性支架激发幼儿产生了新的探究兴趣。受到启发的幼儿变换着操作方法,比较某些变量后,实验结果是否相同。幼儿在频频的交流中共享、修正自己的知识经验。在师幼、幼幼积极的互动中,幼儿得到的是温暖的、支持性的反应,这大大减少了他们的挫败感,提升了自信心,产生进一步自主学习的意愿。这时教师逐步退回到观察者的位置,调动孩子们相互协作,更主动地分享知识,达到更深入的同伴互动效果。
四、感悟——鹰架幼儿学习的要点
1.搭建“鹰架”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先。教师追随着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尊重和顺应幼儿的想法,才可能提供与幼儿需求相匹配的支架,创设宽松适宜的环境,鼓励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而当幼儿的兴趣在减退或转移时,教师只有细致地观察到孩子的态度和行为改变,才能不断跟随孩子,改变支架的搭建方式,给予孩子适度的挑战,激发他们持续探索的兴趣,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搭建“鹰架”要以幼儿的经验为重。教师预设的活动目标高于或低于幼儿的原有认知经验时,就不能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动机,也会影响幼儿的自我评价和整个活动的效果。案例中,教师考虑到幼儿知道电池能产生电,提供了电线和电珠,让他们在简单易行的操作中直观地感知导电现象。此外,不同孩子对电池的原有认知也存在差异,所以在幼儿活动时,教师的情感激励策略、问题导向策略、示范策略等,都有效地帮助不同层次的幼儿主动学习、乐于探究,提高个性化学习的质量。
3.搭建“鹰架”要以幼儿的发展为目的。当教师发现幼儿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在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时,就应该悄然退回到观察者、旁观者的位置,把游戏的掌控权交到孩子手中,这样才能帮助幼儿真正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