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试题命制的特点及类型

来源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本土化的概念,研究性学习与国外“发现式学习”、“综合学习”类似,最早由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于1999年初提出,之后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如果将“研究性学习”百度一下,可以找到相关结果页约4540,000个,足见其在新课改中的热度。研究性学习重过程、重体验、重应用、重参与,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原则和途径。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已然从理念到行动,与学科教学渗透融合,在推动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中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各学科研究性学习试题在高考中也屡见不鲜,成为高考命题的一大趋向。
  一、研究性学习试题在历史高考中的出现与特点
  1.研究性学习试题在历史高考中的出现
  研究性学习在高考中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客观要求。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命题已经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命题又从能力立意转向素质立意。如何克服高分低能,真正发挥高考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的作用,是高考命题的重大课题。而研究性学习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与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不谋而合,研究性学习试题成为高考试题命制的有效形式与载体。
  研究性学习在高考中的出现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反映。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当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面临着课时不能保证、实施不能到位、师资不能适应等诸多困境,归根结底是应试教育、“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教育文化使然。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脱离高考谈研究性学习无异于空中楼阁。妥协也好,智慧也罢,研究性学习与高考的结合,成为现实的可能选择。
  2.研究性学习试题的特点
  从近两年历史高考试题看,研究性学习试题的命制具有以下特点:
  (1)课题性。与研究性学习确立课题相似,研究性学习试题也是“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主题设计,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如2010年北京卷第37题,题目设计了四则材料四大主题:茶叶与中国古代经济、茶叶与世界贸易、茶叶与美国革命、茶叶与民族企业,俨然是“茶叶对人类历史发展重大影响”的研究课题。
  (2)情境性。研究性学习考查的是通过已知探求未知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崭新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得以体现。研究性学习试题就是在创设新的情境中命制的,既包括文字、图片、表格、遗迹、遗址等材料的情境创设,也包括模拟学生学习、生活的情境,如2010年浙江卷第18题,设置了学生以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情境。2011年重庆卷第19题设置了“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某校组织学生到徐向前等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旧址寻访革命足迹”的情境,命题让人耳目一新。
  (3)探究性。研究性学习试题最大的特点是探究性,即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浓缩了的研究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从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到解答问题三个步骤,思考问题的过程又包含运用综合、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等思维过程。如2011年北京卷第37题第4小题:阅读下表中的资料(资料略),围绕爱国,提炼出一个涵盖若干条资料的主题,并将符合该主题的资料序号挑选出来。提炼资料的主题,非得运用综合、归纳等能力不可,并在分析、比较中才能将对应的资料序号(证据)找出来。
  (4)开放性。既包括情境创设的开放性,也包括思维的开放性,不拘泥于教材的观点表述,不拘泥于现成的标准答案。典型的如2010年北京卷第37(4)题:阅读下表,结合所学,划分“张一元”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8分)并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分析这一阶段内中国的相关经济状况。(4分)划分“张一元”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既可以从企业发展角度划分为创业、扩展、改制三个阶段,可以从企业性质变化角度划分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社会主义企业两个阶段,还可以从企业经营角度划分为私营企业、国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三个阶段,答案极具开放性。2011年广东文综卷第39题(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了什么历史启示?”也是典型的开放性答案。
  (5)现实性。研究性学习的问题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同样,近两年研究性学习试题的编制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反映时事热点,把历史知识的考查与社会热点问题完美地结合起来,如2010年福建卷第20题、上海卷第21题、山东卷第11题以制作研究性学习宣传海报、撰写小论文、学生课堂笔记记录学生活生生的生活为情境进行命题,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可亲可感。2010年北京卷第23题以“世界杯”时事热点切入,上海卷第31题以“上海世博会”热点切入,上海卷第33题以“曹墓之争”考古热点切入,浙江卷第18题以明代沉船“南澳一号”打捞发掘热点切入,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试题的现实性特点。2011年上海卷第8题以迎接201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热点切入,2011年上海卷第32题以某中学团委举行“光辉历程”党史知识展览切入,广东卷第39题以“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切入,反映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时事热点,等等。
  二、研究性学习试题的类型及启示
  1.研究性学习试题的类型划分
  从命题的形式看,可以把它划分为客观型研究性学习试题和主观型研究性学习试题。从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类型看,可以分为课题研究型试题和项目设计型试题。前者是目前研究性学习试题的主要类型,如2010年安徽卷第13题,浙江卷第18题,福建卷第20题,上海卷第21题等。后者命制的难度较大,如2010年上海卷第31题,该题以学校组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图片展为项目,让考生设计两个展板:20世纪初上海城市建设新变化和21世纪初上海城市建设新面貌,题目大胆新颖,令人叫绝。本文主要从研究性学习的要素着手,把它划分为课题确立型试题、研究方法型试题、研究成果型试题。
  (1)课题确立型试题。这一题型以特定情境为背景,考查考生确立研究课题的内容,包括课题名称和课题研究对象的确立。
  【例1】(2010年福建卷第20题)图9是一张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据此判断,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于这份海报的是( )
  A、超越时空的梦想
  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
  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
  D、比萨斜塔——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
  【例2】(2010年山东卷第11题)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例3】(2010年上海卷第21题)某学生要以“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及其影响”为主题撰写小论文,他可以选择的研究对象有( )
  A、商务印书馆、利玛窦 B、《几何原本》、冯如
  C、商务印书馆、冯如 D、同文馆、利玛窦
  【例4】(2011年上海卷第29题)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2)研究方法型试题。这里的研究方法除了研究性学习常见的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外,还包含历史学科的特殊方法,如历史学习方法、史学研究方法和考古研究方法等。
  【例5】(2010年上海卷第23题)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
  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相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例6】(2010年安徽卷第13题)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例7】(2010年江苏卷第24题)(材料略)(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方法。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4分)
  以上例5属于学习历史的“想象”或“神入”方法。所谓“神入”就是“使学生从历史人物的角度思考的情况”,通过“想象”进入历史现场,达到同感的境界。“神入”是启迪学生智慧、点燃历史激情的翅膀。这类试题让人有身临其境、鲜活清新之感。例6、例7是史学研究的证据意识和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
  (3)研究成果型试题。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有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论文、辩论会、研讨会、展板、刊物等形式。受学科和试题局限,研究成果型试题大体上包括论文、展板等方式。
  【例8】(2010年上海卷第31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中国人百年梦圆。为体现上海城市变迁的历史,学校组织了图片展,请你按示例完成以下展板(材料略)。(13分)
  【例9】(2011年福建卷第17题)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
  【例10】(2011年上海卷第38题)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某同学在阅读课文及相关史料后,拟了一份有关辛亥革命的小论文提纲,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提纲略)(11分)
  2.研究性学习试题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试题从新世纪初出现至今,已经走过10年的历程。这一题型从上海卷中点燃星星之火,到现在各省各学科高考卷中呈现燎原之势,试题命制水平也从初期简单拼接到现在研究性学习与学科高考不露痕迹的无缝对接,显示了其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它给我们中学教育以很深的启示:不能把研究性学习当作“应景之作”,而应该扎扎实实从课程开发、课时安排、师资培训等方面提高实效。对历史学科教学而言,应该主动顺应趋势,转变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加强研究性学习的渗透,张扬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对历史教师而言,需要提高专业素质,提升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能力,增强学科底蕴。功夫在平时,积累在平时,关注史学研究方法和学术前沿动态,特别要注重历史学习方法、史学研究方法、考古研究方法的学习,并在教学实践中渗透这些方法。再次,需要有针对性的讲评和训练。在掌握基本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对研究性学习试题的特点、类型、典型例题讲细讲透,编制相应的练习进行训练,以求实战之功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教基[2001]6号文件,2001.
  [2] 李铜玉.研究性学习在高考历史(上海卷)中的渗透.历史教学,2003(11).
  [3] 叶小兵.老师的提问.历史教学,2005(11).
  (责任编辑 关燕云)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载体是课文。从形式上来看,每一本语文教材都由若干模块或单元构成,每一模块或单元又由若干篇体裁或主旨相近的文章构成;从内容上来看,组成语文教材的模块或单元的那几篇课文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也无明显的知识加深、能力渐高的迹象。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或许只有语文教材才有的现象:同一模块或单元的几篇课文,有的内容比较艰深,理解的难度较大;而有的课文则相对浅显,易于把握。  站在语文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柯林伍德在其《历史的观念》一书中称:“历史的过去并不像是自然的过去,它是一种活着的过去,是历史思维活动的本身使之活着的过去。从一种思想方式到另一种的历史变化,并不是前一种的死亡,而是它的存活被结合到一种新的、包括它自己的观念的发展和批评在内的脉络之中。”[1]柯氏的这段话中包含着一种洞见:历史之所以是“存活着的过去”,是因为有“历史思维活动”,有当下的“思想方式”。“一切历史都是思
城区教师驻校模式应芝加哥城区薄弱学校的困顿状态而孕生。在城区学校领导学院、芝加哥公立学校系统和伊利诺伊州州立大学领导下,城区教师驻校模式通过专门的教师培训和系统的学校改革来引导薄弱学校转型。经过十余年的运行,该模式已经帮助25所薄弱学校实现转型。该模式启示我们应该将重建作为薄弱学校转型的核心,要以校长作为薄弱学校转型的灵魂,把社会支持当做薄弱学校转型的基础。  芝加哥 薄弱学校 城区教师驻校模式
植物對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和细菌非常敏感,科学家计划利用基因改良植物在室内建造一堵“植物墙”。  当基因改良植物探测到有害气体和病毒时就会自动变色。具体实现过程中,科学家人为地增加植物气孔,允许气体进入植物细胞,再从细胞中释放,能起到很好的过滤作用。  科学家的目的是将植物作为生物传感器,对家庭空气状况起到早期预警作用。  小编趣谈:有了这堵“植物墙”,居住者的幸福指数就会噌噌地往上升。
摘 要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是偶然,而是国家已经深刻意识到当前的育人活动存在若干弊垢。然而,“立德树人”在教育过程中仍不尽如人意。基于此,笔者从几个典型案例入手,深入地剖析了学生“为人”方面存在的问题,希望以案例分析引发中学德育工作者的思考,也能够为教育管理者进一步全面管理教育教学提供
2011年各高校自主招生面试已经过去,但面试引发的争论与反思方兴未艾。实事求是地讲,2011年面试试题,集中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探究性等突出特点。研究2011年面试试题,有助于进一步厘清自主招生面试的命题规律与发展趋势,有利于引导中学教育改革向纵深挺进,有利于推进学生个性发展。  一、体现时代性,更加突出对社会现实原态的考量  关注时代发展,突出考试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隨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的走红,隐藏在幕后的文物修复师等职业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有人称他们为“一群戴着历史‘镣铐’跳舞的工匠”。  在这些“不起眼”的工作背后,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普通民众看到的大多是博物馆里展出的文物如何巧夺天工,却并不知晓它从出土时的残损到最终完美的亮相经历过怎样的艰辛。”在大多数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眼中,修复文物的过程更像是一项“妙手回春”的精细“手术”。首先要对它
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一直是教育领域乃至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2002年,教育部颁发了《学生伤害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处理、损害赔偿等,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作出了规定。但因其教育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较低,使得其作用发挥有限,部分规定因没有上位法的支持,也受到一些学者质疑。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学生伤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对此,有众多的专家学者论述过。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叶圣陶先生论及作文教学时也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指上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由此可见生活与语文之间密切的关系。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教学的活力来自于生活。那么语文教学应该贴近生活。正如顾黄初先生指出:“